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08

第8章 王侯将相的生前身后事(1)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曾经的豪言壮语,曾经的年少轻狂。在一刹那,被无情地击碎。我醉,我痴,我狂,到底有谁能明白身为王侯将相的生前身后事?有谁能明白其中的恩怨曲折,纷纷扰扰?那就从此刻开始让真相大白吧!

寒食节与介子推无关

就像提到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屈原一样,提到寒食节,很多人都会想起介子推,因为传说中寒食节是因介子推而来的。《辞海》也是这样解释“寒食节”的:“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关于寒食节,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春秋时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还曾在重耳挨饿难熬的时刻,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熬汤给重耳充饥。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子推,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淡忘了。介子推心里十分难受,便和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山中。有一天,晋文公终于发现少了介子推,才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之臣,非常内疚,便亲自跑到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子推的影子。他想,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子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晋文公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这个动人的故事让很多人误以为寒食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但实际上,这个故事有一部分是后人编撰出来的,寒食节与介子推并没有什么关系。

根据《左传》记载: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提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子推说:“献公的九个儿子,只有重耳在世了。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让重耳成为国君,这是上天的功劳而不是追随者的功劳。那几个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财物的人叫小偷,何况是窃取上天功劳的人?其他大臣赞美他们的罪过,君王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我不想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也要让国君知道你的功劳啊。”介子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那我和你一块儿隐居。”

介子推走后。晋文公派人四处打听,听人说他归隐在绵上一带的山里。于是晋文公下令把环绕绵上一带的田地划给介子推,取名为“介山”。并说:“以此来标记我的过错,并且用它来表彰善人!”

搜寻这段历史,无论是《左传》还是《史记》,在提到介子推的结局时都没有只言片语提到他“抱木焚死”,所谓“介子推抱木焚死”一事,纯属后人附会,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更加牵强附会了。因为远在介子推死前,就已经有了“寒食”这个节日了。

寒食,顾名思义,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禁火。因此,又有人把“寒食节”称为“禁火节”。寒食节是古人在劳动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的结晶。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中春,也就是仲春,农历三月。在这段期间,草木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在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就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这个风俗习惯,从周代初年就已经开始了,并作为一种礼俗保存下来。西汉末年刘向在他的《别录》一书中,提到“寒食”时也只有“寒食蹋蹴”的记载,而没有任何地方提到寒食节与介子推有什么关系。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附会是在汉代才出现的,只是由于人们对介子推的敬仰之情和追悯先贤思古情怀,所以传播渐盛。

因此,寒食节是由我国古代防火意识和防火经验总结形成的风俗习惯,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做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被清明节兼并。在寒食节这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禁火、吃冷食,并形成了扫墓、插柳、郊游、赏花、馈宴、咏诗、蹴鞠、秋千、斗鸡、拔河等风俗活动。

忠魂一去舟楫在,端午原非忆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也称重午、浴兰节、夏节、天中节、地蜡等。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喜欢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熏艾枝……

伍子胥

我国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现在的粽子。

自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以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家协会还把五月初五定为“诗人节”。

由于屈原的伟大人格和自杀殉国的事迹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动容,所以大家都愿意用这一天来纪念屈原,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端午节的习俗不是起源于纪念屈原。端午的习俗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南朝梁的文人宗懔,在他的笔记《荆楚岁时记》中就指出:竞波是“东吴之俗,不关屈平也”。

端午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忌讳“五”字。民间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和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避五毒之害。端午节划龙舟就是古代人驱邪避疫一类的宗教活动。仔细想想,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雄黄酒、菖蒲、艾叶等其实都是古代的辟邪之物。《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记载:古人“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核艾叶以戴之”。这种艾做的老虎,古人叫“艾虎”。佩戴艾虎,就是希望借老虎的神威来驱邪避疫。在这天吃煮熟的大蒜也有避疫的意思。这些举动实质上是来源于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他们发觉,农历五月时序已交夏令,蚊蝇孳生,百虫出洞。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毒虫的侵害,所以想出这些办法来祛毒除病防身健体。雄黄是一种矿物,中医用为解毒、杀虫药;蒜头含有大蒜素,具有杀菌、抗滴虫作用,中医一直用蒜作为散寒化湿、杀虫解毒药;菖蒲和艾枝也都有驱虫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固定下来了。可见,在端午节的形成过程中,各时、各地都会产生各种习俗,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除了有端午纪念屈原之说,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等说法。

海瑞其实也不完美

海瑞是历史上和包拯齐名的大清官。由于历史上的清官不多,所以明朝的海瑞就显得特别的金贵。

海瑞的确是一位秉性刚直的人物。在京师做官时,面对昏庸的皇帝和颓废的朝政,他毅然买好棺材上疏死谏,他的这篇题为《治安疏》的著名奏章可谓“史无前例”,把嘉靖皇帝气得暴跳如雷,但又不得不承认海瑞的旷世忠耿,想杀了他又怕落得个杀忠臣的千古恶名。海瑞出狱后,受到了朝中六部的中下层官员和京师百姓的夹道欢迎。但海瑞的两个儿子却在他坐牢期间不幸被瘟疫夺去了生命。

海瑞像

在苏州、南京做南直隶等高官时,海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肃贪倡廉行动。他上任一个月后,被送到南京刑部的贪官就超过一百人。有一个县从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一共被抓了十多人,几乎把一个县衙门的官吏抓空了。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海瑞不为所动,终于完成了乡官退田还民工作。但是海瑞的最后一个儿子却被报复者捂死丢进苏州河,妻子吴氏也因悲伤过度上吊自杀。随后,海瑞也因得罪了满朝文武,被罢官。

海瑞为官期间,不但爱民抚民、为民除害谋利,他自己也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海瑞去世时,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竟不足以办丧事用。靠同僚的帮助,他的灵柩才得以运回故乡。当海瑞的灵柩经过秦淮河时,两岸的百姓自动穿孝来哭送他,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南京的市面早已罢市数日,只有布店和画店开门,南京的市民家家都买白布黑纱为海瑞披麻戴孝,供奉灵堂。画师们的手都画肿了,海瑞的头像还是供不应求。

如今,在人民心中,海瑞依然是正义的象征,当之无愧的海青天。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海瑞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海南岛海口市海瑞墓

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完全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从今天的法治精神来看,无论屈谁都是不公平的。海瑞“两害相权取其轻”,没有调动各种刑侦手段一查到底的办案方式是不符合公平精神的。

其次,在对待契约问题上,虽然现代法律要求书面契据,但是明朝时并不要求。海瑞不顾当时的国情和法律,片面强调要式主义,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这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这样一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海瑞的貌似公平的判决下失去了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海瑞自己也承认,他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1/20。结果,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搞乱了。

最让人叹息的还是海瑞的家庭悲剧。明人姚叔祥的《见只编》上记载:“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忠介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内容是指海瑞有个女儿,年方五岁,正在吃糕饼。海瑞问她,糕饼是从哪来的?女儿回答说:是某个仆人给的。海瑞生气地说:“我女儿怎么能随便吃仆人的东西?你不是我女儿!如果就此饿死,才能称得上是我女儿。”小女孩就哭着不吃东西了。家里人想方设法要她吃,她坚决不吃,一个星期后,小女孩就饿死了。

海瑞虽然是个令人敬仰的清官,但是他在那种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这种过于严肃的礼教思想及时代烙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虽然不能苛责古人按照我们的完美要求去做,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不完美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欧阳修弹劾狄青其实是为了保狄青

欧阳修是个很有名的伯乐,一生爱惜人才,举荐贤能不计其数。如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等,皆拔于“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之时。其对鼎鼎大名的包拯的“一荐一弹”,尤能说明他知才用才的坦诚作风。

但是,他弹劾狄青一事却让很多人愤愤不平,使他的伯乐形象大打折扣。《哨亭杂录》:“有宋一代,武臣寥寥,唯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乃欧阳公露章劾之,至恐其有他心,岂人臣为国爱惜人才之道?狄公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秦桧)得以诬陷武穆(岳飞)者,亦袭欧阳故智也。”

欧阳修给宋仁宗的奏折更是让人气愤不已:“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对于一直有强敌压境的北宋来说,弹劾狄青就等于祸国殃民。因为狄青是当时难得的一员猛将,他头戴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前后参加了二十五次大小战斗,曾受八次箭伤,但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以至于西夏人一听到狄青这个名字,就吓得不敢出来交锋。

但是,这样杰出的军事将领却遭欧阳修弹劾,于是很多人就把欧阳修比喻成秦桧,认为他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但实际上,欧阳修是为皇帝背了上千年的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