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看了这首李颀的《古从军行》之后,很多人都以为“公主琵琶幽怨多”指的是王昭君。因为据说王昭君曾被册封为公主,而且最擅弹琵琶,并且她的故事流传千古,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其实,中国历朝历代和亲的公主成百上千,又何止王昭君一个?
只是,很多和亲的公主都被湮没于浩瀚的历史烟尘之中。这首诗里的公主也是一位远嫁的汉朝公主,这位公主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有美丽的容貌,《汉书·西域传》里还有关于她的记载。
她叫刘细君,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前105),汉武帝封其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婚礼的风光并不能掩盖政治联姻的实际用意,尽管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相当强盛,经过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的彻底打击,匈奴已经远离漠北,可是汉武帝仍不得不采用怀柔兼武力的办法积极打通西域各国,联合防御匈奴,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
就这样,一枝深宫里的牡丹注定要在西域的浩渺风沙中摇曳,没有人眷顾她有多么的娇弱无助,没有人思量她有多么的恋恋不舍,满朝文武都在赞颂天子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面对父母之邦的冷漠,细君公主只有将哀怨抛向苍凉的大地。不过,她留下了她的琵琶,还有她的幽怨,让史书枯涩的记载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相传,细君精通音律,妙解乐理,乐器琵琶创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细君远嫁乌孙。晋人《琵琶赋·序》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唐人《乐府杂录》中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汉书·西域传》里抄录着她的悲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传到汉地,连汉武帝也感慨万千,于是时常派特使携带珍贵礼物去慰问细君,想必细君只有一声叹息,惨然苦笑,金银珠宝怎抵思乡情深?
细君远嫁的第二年昆莫猎骄靡就死了,其孙岑陬军须靡继位。按照西域风俗,新国王将继承前任国王的妻妾。细君上书汉武帝,表示自己不愿再嫁他人,而天子却赫然命令“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自始至终,细君虽名为公主,但终究只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为了大一统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政治的祭礼,牺牲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细君公主在大漠悄然陨落了,她只能祈祷她的灵魂能够回归故乡,实现那个“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的梦想。
细君死后,另一位汉朝公主刘解忧嫁到乌孙国,延续着亲善的使命。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共嫁两代三任国王,生育多个子女。后来,乌孙国内几经离乱与统一,国势日下,公主上书,“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死,终年72岁。解忧归汉后,又过了18年,才有尽人皆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我们读历史,对许多英雄人物熟记在心,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我们读惯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念一念“公主琵琶幽怨多”,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毕竟,蜿蜒绵长的国界线,不仅流淌着男人的血,也曾经流淌着女人的泪。
齐桓公的下场竟然是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86年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取得胜利,做了齐国国君。即位后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苦心经营40年,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最富有的国家;在外交上,齐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借以团结中原各诸侯,受到中原各诸侯的信赖。他曾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任盟主达40年之久,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实力的第一个盟主,文治武功盛极一时。
本以为作为一代霸王的齐桓公荣华富贵且不论,善始善终应不是奢望,但是,谁能料想到,最先成为霸主的齐桓公的下场竟然是被活活饿死。
公元前643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到他病榻前探望并询问国家未来之事。管仲交代说:“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绝不能接近和信任。”这三人是齐桓公身边的宠臣,齐桓公问:“易牙把他亲生儿子烹了给寡人吃,表明他爱寡人超过爱他儿子,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人世间最大的亲情莫过于爱子,他对亲生骨肉都不珍惜,怎么会爱国君呢?”齐桓公又问:“竖刁割自己的皮肉进宫侍候寡人,证明他爱寡人超过爱自己,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他对受之于父母的皮肉都不爱惜,怎么会爱国君呢?”齐桓公再问:“卫国公子开方放弃太子之尊到我手下称臣,他父母死了也不回国奔丧,这表明他爱寡人超过爱父母,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最亲近的莫过于父母,父母死了都不回国奔丧,这样对待父母的人怎能奢望他对您忠诚?”
齐桓公虽口头应承,但是行动上却没有遵从,继续让这三个小人在宫中主事,待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患重病,易牙、竖刁等认为机会到了,便用桓公的名义张贴了一张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宫,并堵塞齐宫大门,在大门前竖起一道高墙,不准任何人进出。齐桓公病在床上,没有一个人过问,连想喝口水都不能,这时,卫公子却带走千户齐民降归了卫国。最后,这位称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内。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残杀,谁也不管父亲的死活。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中整整搁置了67天,尸体生了蛆也无人收葬,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齐桓公的晚年悲剧就像长鸣的警钟,时刻提醒世人要注意身边的小人,不要看到别人对自己非常好,就感动得一塌糊涂,而应用常情、常理去推理,才可以下结论,不让小人乘虚而入。
慈禧是否害死了光绪
38岁的光绪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的傍晚,死在中南海涵元殿,世事就是这样凑巧,不到一天,慈禧也相继离世,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74岁的慈禧的前面,这是巧合,还是处心积虑的谋害?各种谣言纷起,大多数人认为,慈禧病危时,害怕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执政,于是先下手为强。这是事实吗?光绪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光绪帝
据记载,光绪37岁时在他的《病原》中说:他遗精已经将近二十年,前几年每月遗精十几次,近几年每月二三次,腰腿肩背经常感觉酸沉,稍遇风寒必定头疼,耳鸣现象也近十年。可见光绪的身体一直不好。而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后,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未见好转。
关于光绪的死,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初九,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道: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情十分严重。这也就是说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严重局面。而在五月初十,御医陈秉钧写的《脉案》上也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
御医们对光绪的病已无能为力。
而拖到九月,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死亡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这一年的十月中旬,光绪的病情已经进入危急阶段,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症状。十月十七日,周景涛、吕用宾等几名御医会诊,一致认为光绪皇帝已是极度虚弱,元气大伤,已处于病危状态,并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十月十九日,光绪已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清气不生、浊气下降、全身疲倦乏力的症状。到二十日,光绪已经是眼皮微睁,流着口水的嘴角只能轻轻颤抖。当天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到了二十一日的中午,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嘴捯气儿。傍晚,光绪便与世长辞了。
从光绪去世前八年内的档案记录看,光绪的身体一直不好,病情也是一步步在恶化,而不是突然恶化,应属于正常死亡。
在治疗期间,最清楚光绪病况的莫过于慈禧,每次御医给光绪看病后的病情记录都会立刻上呈给慈禧,她可以了解到光绪的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慈禧的病情直到十月二十二日才突然恶化,之后很快死去。所以,他们二人的死并没有直接联系。
因为慈禧历来心狠手辣,人们对她实在没有什么好感,但是确实到现在,对于“慈禧害死光绪”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