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简单快乐的人
5360600000022

第22章 做一个既简单又快乐的人(5)

曾任美国最高法院院长的查理斯·艾邦兹·休兹说得好:“人,绝不会因过劳而致死,只有因浪费和烦恼才会导致死亡。”事实的确如此,所谓的“鞠躬尽瘁”确是因精力的浪费和工作不顺利带来积郁烦恼所造成的。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二——应因事情的重要度逐步处理。西狄服务公司的创立者亨利·L·德狄,曾发出人才难求之叹。他说,即使他们肯付出高薪,也很难找到具备思考能力和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人才。

从一文不名出身而在12年间扶摇直上节节爬升为佩普索·兰特公司董事长的查理斯·拉克曼,曾公开表示,他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充分发挥了上述两种才能。拉克曼如此叙述:“俗语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已记不清是从何时开始了,我已养成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因为清早最适于思考,我利用这时间仔细筹思一天的计划,并按事情的重要程度,预定处理的次序表。”

美国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富兰克林·贝德格,更提前在前一晚即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决定想要获得的保险额,如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二天得追加额数将它弥补起来。多年来的经验观察,一般人大都无法按照事情的重要度去处理。但可以了解,如先拟妥计划依次处理,总比漫无计划要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不能严格遵守“优先处理自己心目中的第一要务”的原则,大概终其一生也只是个银行职员,无法成为一代文豪了。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5张稿纸,虽大都遭退稿,他仍不气馁不懈怠地持续写了9年。9年间的所得总共只有30美元。平均一天的写作代价仅得1分钱。其他如鲁宾逊·克鲁梭亦复如此。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三——面临问题时,如已理出重点或发现症结,即须当场解决,绝不拖延。

曾经在我的成人班上过课的已故H·P·郝威尔氏,曾经谈起,当他担任美国铁路公司的董事时,每次召开董事会议都要耗很长的时间,虽然多数议案都经审议了,但大部分皆未解决,会后,各董事必须抱着一大堆报告书回家再研究研究。后来,郝氏才向各董事建议,一次只需审议一个案件,且必须当场获得结论,绝不容延期或留下任何尾巴。如当场有人提出新意见,必须处理。也尽快在形成定案后,再移到下一个的议案。结果,实施以后效果非常辉煌,一切皆可按预定表顺利处理,再也不会留下任何未解决问题,回家后也不需为公事伤脑筋——希望你也能遵循这种工作规则。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四——学习组织化、代理化、管理化。许多人都不懂得(或者不放心)将事务委由他人执行,事无巨细,一切包揽在自己身上。结果,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无暇思辨事情的轻重缓急,成日紧张、焦躁、不安、烦恼,最后,也许还会落个“英年早逝”。我可以理解,学习委托责任是相当困难的,从经验上我也知道,如将权限委让给不适合的人,将会贻患无穷。事虽困难,但企业的投资者如希望避免紧张、疲劳,仍必须实行充分的授权。

47让工作适合你

你应该做的是,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竭尽全力去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以此来实现你期望的目的。你所选择的环境一定要适合你的性格、才智和体力。总而言之,一开始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先迈得开步伐,然后才能大踏步地前进,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里,我们做起事来才能感到顺畅愉悦。

有一项合适工作的人,他的精神会非常快乐,晚上睡得安适甜蜜,因为他们在白天里,每一小时的工作,都有每一小时的满意,他并不要求至善,他知道天下并没有人能够达到至善的目标,可是他们每天愉快地勤恳地工作,他知道虽说达不到至善,但离至善的目标总是越走越近了。他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渐养成他的自重心、责任心,并且时时求新的发展,在工作上能够发生这样的兴趣,找到这样意义的人,生活才有价值,那是银行金库里的金钱所买不到的。

“我选择哪一种职业比较合适呢?”这是任何人早晚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一个青年人找不到正当的职业,那么他的生活一定十分的无聊。

如果要选择职业,就去做那种光明正大、利人又利己的工作吧!千万不要从事你对其正当性产生怀疑的职业,从事这样的职业无疑会使你内心感到不安,这样,你在这种职业上就绝对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即便你有钢铁大王卡耐基和富商培彼第的才能,也不见得会把那个职业做得得心应手。

对你来说,一种好职业的标准是:它益于你的发展,能够使你不断进步,能让你学到相当的技能,而且前途无限。在可能的选择范围内,不要从事那些会损害你的健康、让你没日没夜工作永无假期的职业。你完全没必要为自己的职业担心,只要选择那些适合你的工作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要去尝试那些条件过于苛刻、不适合你的工作。

有些人因为薪水的缘故,竟去从事那些低贱的职业,那些职业往往会丧失他们的人格、损害他们的身体、消磨他们的志趣、埋没他们本可以有更大作为的才干,这样的职业会使他们的生命看不到希望。

从众多可能的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的职业,就像从许多书籍中选出一些有益的读物一样,你要尽可能选取那些高尚而又适合你自己的工作,我们要做到深谋远虑,我们从事的职业必须是既有益于别人又有益于自己的。

不管是谁,如果因为要逞一己之能,而忽视对自己品格的培养和发展,那么终其一生,他必定失败无疑。

一个身体强健、富有才干的青年人,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那些卑劣低微的工作上,而埋没了自己最出色的理智与才干,那他还有什么希望呢?俗话说得好:“做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所有年轻人都应该牢记的。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青年人,智识甚高、才干过人、身强体壮,本来可以大有一番作为,但他们宁可把自己的智能和体能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使人堕落的工作上。也不去找一项更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上,岂不可惜?

试想,一个青年人为了一点钱就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去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哪里还有脸面去见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和快乐而置一生名誉败坏于不顾,他们的做法明智吗?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违背自己的良心和意志,去做他本不愿从事的工作。

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因为“命运不济”或是“谋生困难”等藉口,就违背自己的天性、抛开自己的自尊,去从事那些不值一提的卑贱职业,这是多么的可怜啊!这些人本来应该利用年轻这一大好的资本,去过一种合乎道义的高尚生活。一个人在世上有许多职业可以做。即便去做那掘沟渠、开煤矿、搬砖石、砌瓦片的工作,也不要去做那些伤害人格、妨害自尊、违背天良、牺牲快乐、违反情理的事情。

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的计划,然后集中心思、全力以赴地去执行这一计划。

凡是能成就大事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一定会仔细地考虑:“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一方面呢?怎么做才能使我的品格、精力与体力不受到损害,又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呢?”首先,你应该做的是,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竭尽全力去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以此来实现你期望的目的。你所选择的环境一定要适合你的性格、才智和体力。总而言之,一开始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先迈得开步伐,然后才能大踏步地前进,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里,我们做起事来才能感到顺畅愉悦。

很多人往往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我们从小就对某方面的事务感兴趣,所以长大了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一定如鱼得水。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有很多人要等到中年才最终确定自己究竟要走哪条路,因为人到中年时,他们在职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接手工作就能很顺利地展开。当然,我们应该及早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也不可过于急躁、过于草率。如果还无法及时确定,不妨慢慢来,再慎重考虑一下。固然,这样的问题对于才智过人的年轻人来说是不难抉择的,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多数的青年人因为职业选择的事情弄得心绪紊乱、焦头烂额,自己究竟应该往那边走,还是往这边去?尤其是好的机会降临时,他们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年轻人即使没有多少事业上的野心,只要他们品格端正,肯勤勉努力,就必定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

有人问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他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作为一生职业的?乔治·皮博迪说:“我哪里去找过它?是它自己找上门来的!”有时,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比如偶然事件、环境、出生地、穷困、失学等等,都会成为我们获得某种职业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好像许多微不足道的问题能影响到一生的命运一样。有时,偶尔读一本书、听一次演讲、吸取一个教训、接受一次批评、获得一次嘉奖或遭遇一场危险,都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

亨利·戴克教授说:“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遇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其实,凡事做起来只要觉得有些把握并且还有兴趣,那就完全可以当机立断、立志去做。在职业方面,种种无谓的考虑与担忧,只会妨碍自己的前程,只有那些勤勉努力、踏实工作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托马斯·斯赖克博士也这样说:“我能够达到今天的高度,完全是因为我总是考虑如何动手去做。老是东想西想,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是决不会成功的。”

有些人在选择职业之初就毫无头绪,他们总是在想:“我应该怎么做呢”,“我究竟该做什么事呢”,“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我的才能呢”,有人如果能替他们决断这些问题,不但使他们减少不少的烦恼,甚至还可以间接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因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无法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上工作,那么人类文明就永远达不到最优的状态。

但是,职业也并非就是一生的终点,世界上大多数人只知道把眼前的职业紧紧守住,只把它当成一个谋生的饭碗,这种做法是多么的不成熟、多么的缺乏深谋远虑啊!其实,我们应该把工作与职业当作一种更广博的学问,正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去努力求进步、去学习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发展自己、怎样待人接物。

要记住,在决定你一生的事业时,惟一的定律是:“你所从事的事业,必须是所有可能的事业中你最能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