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简单快乐的人
5360600000021

第21章 做一个既简单又快乐的人(4)

最大的痛苦是拼命工作而效率极低,相反,能从休息中要效率则是最大的快乐。

疲劳往往也会引起烦恼,至少很容易受到烦恼的感染。同时,疲劳也会减低对感冒以及其他疾病的抵抗力。精神科医生亦指出,疲劳会降低对恐惧或忧虑的抵抗力。所以,如能预防疲劳可有助于防止烦恼。

说“有助于”,其实是非常保守的表现,艾德蒙·杰克布逊博士的说法更前进数步,他著有《积极的休养》与《休养的必要》二书。多年来,他以芝加哥大学临床生理学研究所所长的身份,指导研究休养在医疗上的功效。他断然指出:“在完全松弛时,不可能存有任何神经质或激动状态”,换言之:“当你处在真正的休养状态时,烦恼即无从持续下去”。

所以,防止疲劳和烦恼的第一项法则是——经常休息,在未疲劳之前即休息。

为何必须这样做?因为疲劳的贮积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美国陆军当局经无数次测试结果发现,行军顺利的最大要诀是,每一小时让士兵卸下背包休息10分钟。使用此法,可增进耐久力,包括受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士兵亦可见明显的效果。所以,陆军当局实行强制休息制。

人类的心脏每天循环全身所输送的血液量几乎可盛满一台油槽货车,它在24小时中所耗费的热能可等于将20吨煤炭堆成90厘米高的小山。而它必须承担此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劳动达50年或70年、90年之久。它为何能够忍受呢?请听哈佛医学院伍特·卡农博士的说明:“一般人总以为心脏是永不停息的活动,实则它每次收缩时,即有一定的休止时间。如它以每分钟70次的适当速度鼓动时,心脏的实际活动时间每天仅有9小时。一般而言,它每天大约有15小时休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邱吉尔已接近70岁高龄,但他仍能每天工作16小时,年复一年的指挥大英帝国作战,其秘诀何在?他每天上午都是在床上办公,如阅读报告书、口授命令、打电话、召开重要会议等,直到11点。吃过午餐后,即回床午休1小时,薄暮时,再度躺在床上睡2小时,到8点钟才吃晚餐。晚饭前的小睡,并非为恢复疲劳,其实他并不感疲倦,而是为了预防。经常休息,才能使他精神焕发地继续工作到深夜。

老洛克菲勒创造了两个纪录,其一是他创造了当代前所未有的巨富,其二是他以98岁高龄辞世。他得以享高寿的原因,主要或许是他继承了长寿的素质,此外,他的午休习惯也具有良性的影响。他每天中午都会在办公室的长沙发睡半个小时。当他发出鼾声时,即使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也不接。丹尼尔·W·贾斯林在他的名著《为何会疲倦》中指出:“休息就是修复,但未必指完全不做任何事。”短时间的休息即具有很大的修复力,例如,5分钟的午睡就有预防疲劳的效果。棒球老将柯尼·麦克曾告诉我,他在赛前如未午睡,大概到第五局左右就感到筋疲力尽了,但如能小睡5分钟,则能以平常水准打到终局。

小罗斯福总统夫人叶莉娜,在白宫住了12年,酬酢、接见、演讲等繁文缛节,不计其数。我曾面询她,怎能胜任那些吃力的工作。她答说,每次演讲或会客之前,她都须先坐在椅上阖眼休息20分钟。

最近,我专程到麦迪逊广场的音乐厅访问影歌双栖牛仔巨星吉因·欧特里,我发现他的工作室放着一张便床。他说:“我每天下午都要躺在那儿睡个把小时。在好莱坞拍电影时,我常躺在一张大安乐椅中休息二三十分钟,小睡过后,即感精神百倍。”

爱迪生也曾表示,他所以有过人的精力和耐力,主要得归功于他养成了想睡就睡的习惯。

在亨利·福特80岁生日前夕,我曾去拜访他。他的外表比我想像的更年轻,也显得神采奕奕。我询问他的养生秘诀,他答说:“我能坐的时候绝不站着;我能躺卧的时候绝不坐着。”“近代教育之父”何拉斯·曼,也有相似的习惯,当他担任安基欧克学院校长时,经常躺在长沙发上接见学生。一位电影导演,尝试这种方法,果真产生了奇效。他名叫杰克·贾德克,数年前,他在MGM电影公司担任编审部主任时,他的工作常使他累得筋疲力尽,他曾服用各种强壮剂、维他命剂及其他方法,试图改善,但毫无效果。有人向他建设,不妨设法多多休息,例如,在办公室跟剧作家开会时,可以躺在长沙发上,尽量使身体放松。

两年后,他讲:“主治医师说得,这简直是奇迹。过去,我和编剧讨论剧情时,都是坐直身子,自改为躺卧后,顿觉元气大增,这是20年来未有过的现象,近来,我每天可比以前多工作2个小时,而不觉丝毫疲累。”

你可以适用这种方法吗?如果你是小职员,当然不能像爱迪生那样想睡就睡;如果你是会计员,也不能躺在沙发上向老板做财务报告。但是,如果你的住家离办公室很近,你则可回家吃中饭,饭后,再来个一二十分钟的午休,这是马歇尔将军所采用的方法。战争中,他军务倥偬,忙碌不堪,中午必须要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你已年过50,而不实行此法,那么就该赶快投保寿险了。这些年,丧葬费并不便宜,猝死者也特多。或许——尊夫人也等着想领取你的保险金,然后跟一个年轻小伙子结婚。如果你无法在午饭后小睡一下,至少该在晚饭前躺1小时,这比一杯人参酒更便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其功效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你在下午5~7点中,能有1小时睡眠,即意味着你此后的人生中每天将可增加1小时的可用时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晚饭前的1小时睡眠加上夜里的6个小时睡眠——总共7小时,比8小时的连续睡眠,好处更多。

体力劳动者如增加休息时间,可使其工作量倍增。科学管理专家弗雷德利克·泰勒在伯斯莱姆钢铁公司所进行的研究,证明了此一事实。

根据他的观察,一般工人从事装货作业(将生铁装进卡车)时,到了中午时分,平均每人约装12.5吨,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了。于是,他对各种疲劳因素做科学的研究。结果,他断言,一个职工应可以搬运47吨生铁的工作量,而非12.5吨,并且,作业量虽增加4倍,仍不会产生疲倦。他如何证明呢?

泰勒选出一个名叫史密特的男人,要他配合预先设计妥当的休息表动作,而由另一个男人手持跑表下达命令,例如:“扛上生铁前进——休息——再扛上前进——休息。”结果如何呢?其他工作只能搬运12.5吨,而史密特则每日高达47吨,他在伯斯莱姆公司任职的3年中,即以这种步调持续工作。史密特所以发挥这种效率,仍因他在未疲劳之前即先休息。他1小时中,约工作26分钟,而休息则占341分钟。虽然,休息时间比工作时间多,效率却比其他人高4倍。

46简单有序工作习惯能带来大快乐

许多人都不懂得(或者不放心)将事务委由他人执行,事无巨细,一切包揽在自己身上。结果,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无暇思辨事情的轻重缓急,成日紧张、焦躁、不安、烦恼,最后,也许还会落个“英年早逝”。这是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总裁罗兰德·L·威廉斯所说的话。他说:“有的人书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如果他能把非立即需用的东西全部收拾起来,他将发现处理工作可以更轻松、更正确。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步。”

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顶棚上写着几个大字:“秩序是造物者的第一法则”——这是诗人波普的名句。

秩序应列为工作的第一法则。但实情如何呢?一般企业主管的办公桌上都散放着几个礼拜也不会想看一眼的文件。纽奥林斯某报发行人告诉我,他的秘书清理他的一张办公桌时,竟然出现两年前所遗失的一台打字机。

当你面对一张摆满未回复信件、报告、备忘录的办公桌时,就足以造成紧张、忙乱、烦恼。更糟的是,如你满脑子惦记着:“事情太多,又没时间处理”时,不但会驱使你紧张、疲劳,也可能为你带来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宾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H·史多克斯博士,曾在全美医学协会提出一篇题名《神经官能症是心脏疾患的并发症》的研究报告,他指出,医生问诊时应调查一下患者的“精神状态”,他共列举11项,其中第一项是:患者是否有“非做某事不可的观念或义务感”,以及经常有“非处理不可的工作堆积如山的紧张感”。

然而,是否只需用这种简单方法——将办公桌整理得条理井然,各种事务一一循序下决断,即可防止高血压、紧张感、义务感呢?著名精神科医师威廉·沙德拉博士,向笔者道出他的治疗经验谈:该患者是芝加哥某大公司总经理,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情绪不宁,紧张兮兮,他本身了解自己已处在崩溃边缘,但又不能脱离工作,因而向医师求助。

沙德拉博士如此叙述:“这位先生话说到半途时,我的电话铃响了,是医院打来的,我当场对院方事件做了决断。这是我的工作原则:尽可能立刻处理。隔不久,电话又来了,由于那是很紧急的问题,我只得离席去接电话。第三次中断则是因我的同事前来征询我对某一重病患者的处置意见。过后,我才回到客人那儿,为让他久候向他致歉。然而,他的神色却与先前有着云泥之别,显得非常开朗了。”

“哪里!哪里!”那位患者答道:“医师!在这10分钟里已让我了解到我所犯的错误何在,回公司后,我将会改变我的工作习惯……冒昧得很,临走前可不可以让我参观一下你的办公桌抽屉?”

沙德拉博士按其要求,打开抽屉。只见除事务用品外,其他空空如也。

“请问你把未处理的工作卷宗放置在何处呢?”患者问。“全部都处理好了。”

“还未回复的信件呢?”

“通常我都是立即回信。由我口述,交给秘书整理。”6个礼拜后,那位总经理盛情地邀请沙德拉博士到他公司,他整个改变了,当然包括他的办公桌,他特地打开抽屉,表示他现在也已没有任何未处理的事务。他说;“以前,我有两间办公房间和三张办公桌,抽屉里堆满未处理的文件,但也无暇无心去整理它们。自从跟你一席谈之后,我即将那些旧文件或报告书,一股脑儿理清。现在,我只用一个办公桌,工作一来立即处理,绝不拖延积压,所以,已全无因延滞工作而来的紧张感和烦恼。但最大的惊奇则是,我已完全康复了,全身上上下下都没有任何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