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黑白曹操
5379100000048

第48章 尘埃落定之聪明人面前,无谋胜有谋

曹植虽然连负三局,但是在曹操的心目中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那么曹丕为了夺取这场夺嫡之争的胜利,又使出了哪些招数呢?最后曹丕赢得太子之争,靠的又是什么法宝呢?

前面我们讲到,曹操为了选出最佳接班人,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挑起了一场竞赛。曹植虽然连负三局,却对夺嫡之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曹丕急了。

之前的夺嫡斗争,我曹丕可谓占尽上风。我弟弟曹植呢,连负三局,从这一点上来看,我的世子之位应该说是稳如泰山。那曹丕急什么呢?

曹丕的担心,来自于最近一次曹操和曹植的谈话。

最近孙权经常骚扰边境,曹操就组织了一次军事出征,亲自率军讨伐孙权。在出兵之前,曹操做了一个安排,说了一句话。曹操的一个安排是,让曹植留守后方,这是有很重的政治暗示的。历朝历代,君主出征,太子监国,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前留守后方,也一直都是曹丕的分内之事。这一次居然换成曹植留守!这就不能不引起曹丕的担心。

更加让曹丕感到惊心动魄的,还是曹操临走之前说的那句话。

曹操对曹植说:“我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正是二十三岁;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要好好加油哦!”(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这句话换在普通人身上,不过是父亲对儿子的口头勉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放在曹操身上就不同了。你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你的事业是什么事业?王霸之业啊!你要曹植加油是什么意思?这不就差明说他是你的继承人了吗?

曹丕简直想不通,我这个弟弟到底是哪里这么吸引我爸?无论是朝中的口碑、行政的手段还是领兵作战的能力,甚至政治野心,我曹丕哪样不胜他一筹?曹丕简直觉得,如果将来曹植上位,连是否忍心逼汉献帝下台都是个疑问。

曹丕有时候也想,是不是弟弟的文才打动了我爸?所以他也附庸风雅,把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应玚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聚拢在自己帐下,大搞文学沙龙。

曹丕生怕自己的才华不被曹操知道,就写了一本堪称史上最无耻的自传——《典论》的《自叙》,说我六岁学射箭,八岁能骑马射移动靶,文能通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武能以甘蔗击败剑术高手……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曹丕像发传单一样把这本自传到处送人,想必当时朝中人手一份。甚至连大江对岸的孙权和张昭,都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曹丕快递送来的这本限量版签名本自传,请他们雅正(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

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什么手段都用完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爵魏王。王太子一位,依旧空缺。

曹丕实在没辙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智力之高超,就连曹操都要让他三分。

也正是这个人,最近几年每天下班以后都准时回家,关上大门谢绝一切社交活动,为儿女结亲也都找一些地位平常的人,避免结交高门大族,再加上很少出谋划策,俨然已经成了朝中的隐士,淡出人们的注意范围很久了。

(贾诩,曹魏著名谋士。先后为董卓、李傕等人出谋划策,并两次帮助张绣打败曹操。归降曹操后,战袁绍、破马超,都有贾诩的计策。曾劝阻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未果,曹操果然惨败而归。晚年暗助曹丕登上太子之位,曹丕即位后,拜贾诩为太尉,位极人臣。)

这个人就是贾诩。

贾诩,是曹魏的重要谋士。谋士的最高境界,是“算无遗策”,一辈子没有失算过,比算命先生还灵。曹操这么聪明,也被火烧赤壁,一败涂地;诸葛亮这么聪明,也曾经六出祁山,劳而无功。三国时期能够当得起“算无遗策”四个字的人,也许就只有贾诩了。

曹丕登门拜访贾诩,没说什么废话,开门见山:请问怎么做才能赢?

贾诩回答:“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什么意思呢?就是请你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孝顺父母,尽好做一个儿子的本分。没别的了。

这不是废话嘛?

其实贾诩说的这番话,表现出他的智谋之术已经臻于化境了。他的表面意思普普通通,毫无惊人之语,实际上是在点醒曹丕:你别搞阴谋诡计了。在这个夺嫡之争的白热化时节,在奇谋谲诈纵横往复的关节点上,谁能够表现出一种诚恳、朴实的清新之风,才是获胜的正道。因为作为最终评审的曹操,他本人就是用计的老祖宗,一切妙计谲策在他面前都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你看杨修,给曹植出的那些计策,不都被曹操戳穿了吗?导致曹操对曹植的印象分大减,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你索性反其道而行之,以德服人,说不定反而能奏奇效。

重剑无锋,大谋似诚,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那这么高深的道理,这么隐晦的计谋,曹丕能领会吗?如果说曹植继承了曹操的绝世文才和浪漫气质,那么曹丕就继承了曹操的政治权谋和实用主义。所以曹丕完全心领神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曹操要出征,曹丕和曹植送行。三军将士整装待发,曹植兴致高昂,在大军面前发表即兴演讲,出口成章,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

这时候,在旁边久久不语、情绪低落的曹丕终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眼眶里打转许久的泪水夺眶而出。曾经威严而不可一世的父亲,如今已经老了,微微佝偻的躯体、斑白的两鬓和眼角的皱纹,都在提醒着他:这位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老人而已。然而征战在即,我身为儿子却无法替父亲分忧。相会不久,又当远离,临别涕零,但愿这次父亲仍能战无不胜,像往常一样平安归来!

曹丕哭到动情处,拜倒于地。三军踟蹰,众人欷歔,孤云为之徘徊,天地为之久低昂。曹操望着哭拜马前的儿子,心中也不禁悲不自胜,情动于衷。看来曹植虽然文采出众,到底不如曹丕诚恳踏实啊。曹操心中的天平终于开始向另一侧倾斜。而哭拜于地的曹丕,在泪眼朦胧中抬眼偷看父亲的神情,心里面乐开了一朵花:曹植啊,比文采,也许我逊你一筹;论演技,影帝这个称号我要定了。

太子争夺战终于要接近尾声了。为曹操倾斜的天平最终加上决定性砝码的有两个人:一是贾诩,二是曹植。曹操把贾诩找来,问他:你看曹丕和曹植,谁适合当太子?说完,等贾诩回答。但是贾诩没吭声。曹操一看,贾诩就好像神游外太空,置若罔闻。

曹操有点不高兴:“喂喂,问你呢,怎么不回答?”

贾诩“啊”的一声,如梦方醒,忙不迭地道歉:“不好意思,我刚才在想别的事情,没反应过来。”

曹操问:“想什么?”

贾诩一脸歉意:“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情。”(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前面讲过了,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宠爱少子,最后搞得国破家亡。曹操对这个事情再熟悉不过了,现在被贾诩一点破,忍不住浑身打了个激灵。

关键时刻,曹植又犯事儿了。

在夺嫡期间,和紧锣密鼓积极行动的曹丕不一样,曹植反而是任性而为、饮酒不节,经常喝到酩酊大醉。这一天,可能是又喝醉了,曹植纵马驱车出司马门。

司马门是王宫里面禁卫最森严的一道门,光把守这道门的禁军将领就有八个人之多。按照汉朝的制度,除了天子本人以外,任何人都只能徒步进出司马门,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例外。现在曹植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司马门飙车!而且还是酒驾!

曹操拍案震怒。他首先立刻处死了掌管宫室车马的公车令。对于太子的人选,他的内心终于不再有半点犹豫。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册立曹丕为魏王太子。

太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但是,曹植在太子之争中暧昧不清的态度,暗示着这场争夺战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

太子之争,尘埃落定,最终以长子曹丕的全面胜出而告终。但是,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的态度和表现耐人寻味。为什么他会在竞争白热化的关键时刻连续犯下低级错误?从史籍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又能发现太子之争背后怎样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