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领导
5422900000031

第31章 荣辱与共同舟共济(1)

管人用人的人,与被管被用的人,是利益共同体;双赢合作、把蛋糕作大最关键。使心眼、算计的权术只能得计于一时;宽厚待人才能一荣俱荣。这也是进退规则。

人格尊严最关键。权威可以炼成,包括有时要“研究研究”。领导不等于统治,管理不等于管制 。要少命令多建议,少惩罚多奖励,遇到抗拒让他先冷静思考,才会令必行,禁必止。平衡术不是权术,玩弄权术是玩火。但要注意: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人格尊严最关键

中国古代大圣人孔子说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

有了威信,大家才能信服你,你的计划才能得到迅速的实施。这时,你具备了无形的感召力,你所做出的决定,会得到大家一致的拥护,大家会齐心协力按你的决定去做,大家信任你。你的决定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会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你的威信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不讲方式地随意使用你的权力,只会使你失去威信,自信心下降,而学会如何巧妙地使用权力,建立你的领导威信,则会使你信心大增。大家对你的信任支持,是你开展工作的强大后盾。

这句话意思是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

领导与下属保持距离,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如果领导者与某些下属过分亲近,势必在下属之间引起嫉妒、紧张的情绪,从而人为地造成不安定的因素。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与下属过分亲近,可能使领导者对自己所喜欢的下属的认识失之公正,干扰用人原则。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树立并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因为“近则庸,疏则威。”

作为一名领导,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领导想把所有的下属团结成一家人似的,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现在正在做这方面努力,劝你还是赶快放弃。

退一步说,即使你的每一个下属都与你八拜结交,亲如手足。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既然是本部门、单位的领导,那么,你与下属之间除去有亲兄弟般的关系以外,还有一层上下级的关系。当部门、单位的利益与你的亲如兄弟的下属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你又该如何处理呢?

所以说,与下属建立过于亲近的关系,并不利于你的工作,反而会带来许多不易解决的难题。

在你做出某项决定要通过下属贯彻执行时,恰巧这个下属与你平常交情甚厚。不分彼此。你的决定很可能会传到这个下属的手中,他如果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为了支持你的工作,会放弃自己暂时的利益去执行你的决定,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不晓事理的人,就会立即找上门来,依靠他与你之间的关系,请求你收回决定,这无疑是给你出了一个大难题。

你如果要收回决定的话,必然会受到他人的非议,引起其他下属的不满,工作也无法开展。不收回,就会使你与这位下属的关系出现恶化,他也许会说你是一个太不讲情面的人,从而远离你。

与下属关系密切,往往会带来许多麻烦,导致领导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领导形象。所以,请你记住这句忠告:“城隍爷不跟小鬼称兄弟。”

一个人如果品格低下,即使有权有势、金玉满堂,即使人们表面上不敢触犯,背后也会嗤之以鼻的。可见,人格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人们在生活中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两个知识、才能和地位相近的人,如果一个人格高尚,另一个人格低下,那么毫无疑问,人格高尚者会受到格外的尊重,而人格低下者,尽管我们不会否认他的知识、才能、地位和权力,但是决不会崇敬他。因此,一个领导者要赢得人们的信赖、敬重,一方面要靠知识和才能,另一方面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

一个领导者的人格是否高尚,既要依据客观评判,也要靠主观去锤炼。

领导者对他人要无傲态。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尊重对方,才会受到对方的尊重。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真理。而不尊重别人,就是一种傲态。

因此,领导者在实际生活中,不论是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所负责的单位比自己单位小的任何人,都应以礼相待、以诚相处。不但要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去影响别人,尤其还要注意通过自己的人格去获得别人的尊重。

在生活中既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对人还不可无傲骨。所谓不可无傲骨,就是在交际场合中不可自轻自贱,而应自尊自重,不卑不亢。领导者在交际场合中对地位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所负责的单位比自己所在的单位名声高的人,态度应该谦逊,但在人格上决不能显得自卑自贱。京剧《法门寺》中有个叫贾桂的太监,刘和叫他坐下说话,他却说:“奴婢站惯了。”这是一个自卑自残的典型人物。

不被“糖衣炮弹”打中。现在,许多领导者在生活工作中,都很注意不受贿赂,警惕金钱美女的引诱,这是珍视自己的人格的突出表现。他们不但在交际场合中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而且也获得了本单位的广大群众和下属的信任和尊重。然而,也有个别领导者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一见钱就比别人矮三分。这种人把自己的人格商品化了,因而他们在各种场合都会受到人们的轻视。在交际场合中能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对于领导者来说,实质上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

领导者负有达成企业目标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被赋予一种强制别人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权力。它可以用作指示、指导,也可用以纠正过失。

虽然如此,但如果太仰仗权力,好像比仰仗别的东西更为叫人讨厌。不管什么事都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则不能使下属信服。

领导者应该认清的是,指责应该根据事实,就事论事,要具有充分的指责理由。而不应因为被赋予了权力、赋予了使人服从的权势而滥用指责。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最聪明的办法。

部下能老实地接受指责当然最好,有些下属非但不能接受,反而针锋相对,此时有的领导就会火冒三丈,而用“这是命令,一定要给我做到”的强制语气来压制对方。

聪明的领导可不会这么做,这是表现度量的重要时机,改变指责方式才是必要的。从权力的宝座上走下来,以一种交换意见的态度,和气地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本来身为下属的人,就算不受强制,也会有服从的心理,如果领导者用一种以上压下的态度对付下属,即使性格温顺的人也会引起反感。所以领导者不能借助权力压人,靠本身的威信使人服从是重要的办法。

不用考虑撤回权力是否有损威严,只要能达到指责的目的就够了。

话虽如此,但对一些顽固、刚愎自用的下属而言,见领导以一种友善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反而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这种下属,当然不妨使用强制的手段。但根据一般情况,大部分情形是不需要用压制方法就可解决问题的。

权力是力量的源泉。但是当它使用在责备时,只有招来对方的反感,助长其反抗心理,使领导者失去依赖。这一点握权在手的人都须注意。

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一个人自己没有独立的能力,只靠身后的树干才不至于倒下,而他却还要抬起一只脚来踢人,这不是很可恶和很可笑吗?假如身后那根树干折断的话,那么,他必然应声而倒。这时,即使旁边有人,也因为刚挨过你的踢而不会来搀扶你。

这根树于就是权力。领导者要自立,要以自己一贯的言行让下属信服。否则,一失去权力,你必会是一具人人鄙视的废人。

权力并不是万能钥匙,你不用多表现,大家也知道你是领导。如果你经常把权力当做羊情儿手中的鞭子使用,就会像那不可一世的秦朝统治者,不会收到好的结果,反受其累。

威信比权力更重要。放弃权力的使用,而把精力放在建立威信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聪明的领导人很少会像中国封建社会那些专制的皇帝一样,随心所欲,世间万物为己一人所驱使,更不能像旧社会封建官僚那样做权力的奴隶,信奉权力至上。他们往往是在务实的工作中,通过一点一滴,通过自己能力的施展,通过自己良好的品德风范,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威信。

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伟大的人格,才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赢得普遍的尊重,从而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权威可以炼成

形体语言是指人的动作和举止,包括姿态、体态、手势及面部表情。

演员培训的部分内容就是学习怎样从外形上贴近他所扮演的角色。头发弄得稍显凌乱,表示不那么世故;微微低着头表示害羞与腼腆;生气勃勃显得自信;高昂着头对人侧视,则塑造了一个傲慢的角色。

领导跟员工在一起时,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身份”,在办公室里与员工相处,别人应该一眼就能瞧出,谁是员工,谁是领导。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这一点,给人的印象就可能正好相反,那么,你这个领导就是失败的。   你虽然不必过于矜持,但要让你的员工起码意识到,你是领导。这样,即便是活泼、轻桃的职员也不致于去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点肆意开玩笑。他在你面前会小心谨慎,会看你的脸色行事,当你们一起离开办公室时,他会恭恭敬敬地把门打开,让你先行。

领导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在无形中造成的员工对你的尊敬之意,会为你的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员工会处处--至少在表面上尊重你的意见,当他们执行任务有困难时,会与你商量,而不会自作主张,自行其事。

领导要注意自己的讲话方式。在办公室里跟员工讲话,一般说要亲切自然,不能让员工过于紧张,以便更好地让对方领会自己的意思。但是在公开场合讲话,譬如面对许多员工演讲,做报告,要威严有力,有震慑力。

但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领导讲话都要一是一,二是二,坚决果断,切忌含糊不清。

跟职员交谈,即便职员一方处于主动,领导听取对方谈话,也切忌唯唯诺诺,被对方左右。如果对方意见与自己意见相左,可以明确给予否定,如果意识到员工意见确是对公司对自己有利的,也不要急于表态。

多思考少说话,也可以以“让我仔细考虑一下”或“容我们研究、商量一下”来结束谈话。这样,在回去之后,员工不会沾沾自喜,而会更加谨慎,领导也可以利用时间从容仔细考虑是取是舍,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领导的权威,总比草率决定为好。

行为是无声的语言。很多员工与领导直接交谈、交往的机会不是很多,他们了解你往往是远远地看到你的一举一动,或通过其他一些材料,员工们会根据每一个较小的事情来判断你。

当你显示自己的身份时,你是将办公室的门敞开还是紧闭,当你走出办公室如何与员工打招呼,你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回复来信等,每一个细节都会映人员工的脑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向员工们传达了你自身的一份信息。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身份权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领导要坚决果断,这是领导最为重要的内在素质之一。无论是说话、办事、决策都干脆、利落,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不朝今夕改。这是一个领导者才能、魄力最直观的表现,对维持领导者形象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领导不能做到坚决果断,往往给人以懦弱无能的感觉,那么这样的领导在员工心里的印象可要大打折扣了。领导者要时常做出各种决定,而做出这些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当信息完全准确时,领导者易于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当信息难以得到时,你简直就无法做出决定。真正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一双双眼睛都转向你,在等你做出一个决定,你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些都表明一位领导内心的恐惧与害怕。赶快下令吧,坚决果断!用你的智慧给大家指明一条出路。如果一再犹豫,坐失良机,你想今后大家对你的印象会如何?没有人会尊敬或跟随一位胆小害怕的领导。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一个英明的决断,那么对你日后的感召力、影响力,其效果会强于你平日长时期的外在表现;倘若你平时派头十足,一到关键时刻却疲软,那么这个反差只会给你周围的人留下笑柄。总之,坚决果断,勇于当先,是权力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能赢得下属的赞赏与信赖。

一位自以为乐观活泼的女士却惊讶地发现同事经常问她“你有哪儿不舒服?”或建议她“打起精神来”。原来她没意识到,是她松弛无力的姿态使她显得无精打采。不久,她就知道,采纳“抬起下巴”这条建议可使自己显得更加自信。

萎靡不振的姿态表明你缺乏信心。使你看上去疲惫,漫不经心或者冷漠。这是领导人的大忌,如果站直了,你不仅看起来更有精神,而且显得更有信心。可设想一下,在你的腹部有一根丝线,让它穿过头顶把你拉直。

站立时,保持两脚分开约10-20厘米,与髓同宽,和肩膀平行,将全身重量落在脚趾上。

肩膀保持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臂抱于胸前表示戒备甚至敌对。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那样你可能会玩零钱或钥匙,从而分散他人的注意力。应把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坐时,注意不要贪图舒服。许多人养成了瘫坐的习惯,很难改正。坐着时,如果脚不停地抖动,或者身体扭来扭去,坐不稳当,都表明你有些不耐烦。

弯腰时应屈膝,这不仅是有礼貌的行为(后背不会露出来),而且对保护背部有好处。

请记住,姿态是无声的语言,它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就传递出了信息,使人对你产生印象。你的姿态表明你是否对他人有兴趣,是否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而这种态度对于仪态优雅和事业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说,街头罪犯经常选择那些步履迟缓,行动犹疑不定的人做为袭击对象。罪犯知道,抢这些人的钱包或公文包,和抢步伐坚定有力的人相比,逃跑的机会要多得多。这些罪犯知道,人们走路的姿态从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政界候选人强烈地意识到走姿的重要性。比如说,一位候选人迈着坚定的步伐,以开朗的姿态走向讲台,或者热切地走向人群去和他们握手,人们会认为他自信又放松。投票人、观众及同事经常下意识地受步履稳健的人的影响。

走路的姿态应该是优雅、自然而且简洁的。你可以把走路的姿态录下来,或者边走边看着对面镜子里的形象。然后自问,你会怎样看待像这样走路的人。

一个人的手势就像语言一样,深深地受到个性形成时期的影响。手势也是文化与个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