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5437000000029

第29章 与国学大师畅谈,为企业文化寻根(1)

儒、道、释构造中国文化的灿烂星空

——对话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

记 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脉贯今,历经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儒、道、释(即佛家)三种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请您简要梳理一下其发展形成的脉络。

楼宇烈: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道、释三家既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这一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记 者:是不是正是因为有了儒、道、释三种思想的互融互补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楼宇烈:是的。但是由于儒家思想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把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其实是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成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也正是因为三种思想的互融互补,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生命力。

记 者:儒、道、释三种思想几乎诞生于同一个时代,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内涵上是不是已经有所不同?

楼宇烈:我们所说的儒、道、释,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道、释,而是指随着历史的推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道、释,它们在相互的冲突中又相互吸收和融合,在保持各自的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便是儒、道、释中“和”的意蕴。

记 者:“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儒、道、释三家思想中也分别有精彩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最重要的共性之一,请您帮我们廓清一下儒、道、释三家对“和”的认识。

楼宇烈:关于“和”的这个思想理论,它是儒、道、释三家,乃至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共性之一。当然,各家思想对它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和”这个概念,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它讲的就是适度,恰当,恰到好处。从儒家的角度来讲,“和”是指做什么事情都要恰如其分。最典型的表达如“礼之用,和为贵”。《中庸》里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发出来时,要中节,要恰如其分,恰在节骨眼儿上,即不过,这样刚刚好。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到《诗经》,评价《关睢》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喜怒哀乐总要表达出来,但乐得不能过分,哀得也不能太过而伤及身体。所以,儒家认为非常理想的状态是“中、正、平、和”,意为追求一个动态中的平衡。

其次,“和”有宽容、包容之意。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也成了道德的标准了。君子就是能够包容,能够与别人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小人不是,如果跟自己的想法一样,能够符合自己的爱好,他就高兴,如果有批评他、指责他的声音,他就不高兴,很难与人相处。正如我们都熟知的,单一的味道不会很有味道,单一的色彩不是色彩,单独的声音不能称之为声,“宫商角徵羽”五个声配合在一起,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才称之为音,而有了音,才有乐。由此看来,“和”表达了一种多元的并存的意义。单独的东西是不能存在、发展的,不能突破、变化的,只有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相承相继,才是一个“和”的过程。

记 者:您所指的是不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样一层意思?

楼宇烈:是的,这是“和”的一个延伸意义。事物只能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相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则不能发展。只有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这也是我们祖先认识关于世界起源的一种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记 者:那么“和”还有没有别的意义?

楼宇烈:其实,“和”里面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过去解释“和”的意思时容易遗忘,那就是唱和、附和之意。如你唱我和、一唱三叹、有唱有和,“和”在这里面便有“响应”的意思。

另外,“和”还有“上下一致”的意思。荀子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叫“群居和一”。人是有社会性的,动物没有。那人类社会怎样才算理想?那就是“群居和一”,住在一起,大家“和一”。这里也有墨子的“尚同”的思想:响应上面的号召,上下一致。

记 者:您刚才讲的是“和”的基本含义,并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作为佐证,听起来受益匪浅,那么在佛、道两家眼中的“和”又是如何界定的?

楼宇烈:于道家而言,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冲气以为和”的意思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作用才能使事物达到和谐统一。这里的“和”是指和谐、统一的意思。再如“和其光,同其尘”,道家在这里所说的“和”,阐述的主要是平衡、和谐的意思。而佛教里讲“和”,也有“中”的意思,即不偏不倚,不要偏重于某一边。但佛家最重要的是讲生活中的互相帮助和尊重。比如,佛讲“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记 者:据我了解,您刚参加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这次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您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对当下世界的意义?

楼宇烈:我们的世界需要一种“和”的精神与智慧,去化解矛盾、消弭纷争,去营造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希望大家都来响应,共同构建和谐的世界。

记 者:经您阐释,才始知“和”的意义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中国当下正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和”的营养,当是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但作为个体的人而言,通过怎样的修为才可以达致“和”的境界?

楼宇烈:我觉得“和”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若没有环境,去自我修养、修身会更艰难;但有了自我修养的要求,却没有环境,也会有不好的影响。这两方面要相互配合。所以,作为公共舆论、媒体,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和谐的修身养性的氛围。从佛教的角度讲,痛苦、烦恼等负面情绪都是因为人的“贪、嗔、痴”造成的。我觉得对个人来讲,消除“嗔”最为重要。“嗔”是指怨恨:怨恨别人,嫉妒别人,或看不起别人,或自卑。这都是“嗔”的表现。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感恩心。所以,我们倡导用感恩心去化解嗔恨心。若对别人没有一种感恩的心,就是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孤立地生活的。大家都生活在群体之中,人和人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没有你的成功。所以和谐社会应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了这种感恩的心,才能化解嗔恨、怨怒。没有感恩心,做什么事情都会处于被动状态。不要出现错误后总是怪别人,首先要想到自己的责任。那么,消除了这种嗔恨心之后,人们就会实现佛教所讲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也就是说,跟你“同体”的,要大悲;没有缘分的,也要有大慈心。佛家讲,有情众生跟无情的世间是不可分的,比如有情的众生能离开山、水吗?不能!所以要爱护。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简称为“民胞,物与”。由此我们推论出:仁民、爱物。不但要仁民,还要爱物。民和物养育了我们,反过来,我们对民和物也要有所爱。

记 者:除了感恩心,哪些因素还能有助于我们更好修行?

楼宇烈:感恩心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一切矛盾和烦恼。佛教里面有这样的说法:要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智;要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自立。除此以外,做人还要有几个基本的准则:一是要有羞耻心。人若没有了羞耻心,他什么都敢做。所以,《论语》中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且格。”所以,这个耻是作为人的很重要的尺度。人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错误的事情要有羞耻心,要改过。二是诚信。诚是天地之大道,也是人们交往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诚既是个人做人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国家的重要的准则。天道是讲诚的。三是做人要有节气。孟子讲的大丈夫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有一个准则就是宽容。宽容的前提是尊重人。众生平等,才能相互尊重。尊重了别人,你就可以去理解别人。儒家讲“将心比心”,相互理解。另外,宽容里还包涵了世界多样性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一切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包括真理也是相对的,不是“只有我是正确的”。这样,就会做到互相宽容,互相尊重。

记 者:人在处理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上,是应该更主动一点,还是消极地去顺应,并以此达致“和”的境界?

楼宇烈:既不能消极,也不能一味按着自己的意思去强做。我们现在常常强调人的能力,觉得人能改变一切。儒家讲:“尽人事以听天命。”所谓天命,是说人生来有些事情是做不成的,也有一些是现在做不到,但条件成熟后可以做到。这是因为因缘还未聚足,所以我们就要等待因缘的聚足,等待条件的成熟。在等待的过程中,并非是消极的,并非只是等待。把当下的一步步路走好,一点点事做好,自己的积累会越来越多,周围人对你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就是在创造条件。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也有个方法的问题。比如,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若太过刻意,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去做,让人们慢慢地注意到你,操之过急是不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去获得成功。所以,既不能消极地等待,也不能操之过急。另外,现代社会比较缺少的是柔,多的是以刚对刚。其实,柔一点,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柔是韧劲,以柔克刚。比如,女性现在刚得过多,柔得不够。所以,要显出女性的柔,才能凸显女性的特质和优势,这就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即刚柔相济,阴阳相和,“冲气以为和”。

记 者:在当下,您觉得人们应怎样把“和”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消除人们更多的焦虑与不安,来达成内心的一种平和?

楼宇烈:现在社会的宣传都是一种声音,一种目标,告诉人们达到一个什么样子才是一种成功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现代社会把人的贪引了出来,便很难收回去,幸福感也就少了。其实人跟人的差别很大,幸福更是难以用钱来衡量的。理解到这一点,人自然可以变得平和起来。另外,人的修养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变化”:每一个人都要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找对了那条路,一定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这个社会对“行行出状元”宣传得太少,应该让人们更多地知道哪个行业都可以做出成就来的。社会的不良导向使得人们的应对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了。

记 者:个体和谐的实现是否可以很好地助益于社会的和谐?

楼宇烈:的确如此。只有做到了个人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由此推己及人,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中国文化向来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由内向外,逐步推进。

《儒风大家》2009年6月

仁是决定人生有无意义的试金石

——对话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仁是孔子一生一以贯之的道

记 者:儒学在塑造、构建中华文化心理结构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作用,儒学的精义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也早已深深融入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溯本求源,当首推孔子及其《论语》。“仁”是《论语》中出现最多(109处),也最重要的一个字,可见它是孔子甚至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

傅佩荣:孔子之学的确可以归结于“仁”的理念。孔子一生好学不倦,充满求知热忱,不仅“入大庙,每事问”,而且肯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学不是徒重记诵,而是要身体力行,学而时习,以便举一反三; 他的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要配合主体的思,从事创造性的诠释。由于好学深思,他洞见了文化的兴废关键在于顺应人性,而人性的本质即在于仁。“人而不仁”,则礼乐无所施,政教无所措,一切文化都成了空中楼阁。依照我的研究和理解,我认为孔子所推崇的仁至少具备两个特性:第一,仁是人性普遍具有的潜能;第二,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仁。

记 者:“仁者,爱人”是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意应该与爱相关,您认为是这样吗?

傅佩荣:仁在《论语》中确有“仁爱”“仁德”之意,但“仁”字

在《论语》中出现频率之高、意涵之丰富决非只用一种阐释便可涵盖。照我的理解,《论语》中的“仁”字,涉及三个相关的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性倾向于行仁;人生正途不外乎具体实现仁的要求;人生目的则在成就仁义。

记 者: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但曾参理解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您认为这种理解全面吗?

傅佩荣:忠恕是与孔子之道相顺应的,但仍未足以断言那即是孔子之道。《中庸》有云:“忠恕,违道不远。”既然忠恕离道不远,当然不是道的本身了。孔子的一以贯之,是把所有学问都围绕着“人”而加以定位。他的道是指人之道,亦即仁。再者,忠恕是指“尽己”与“推己及人”,孔子之道的外延可以包括忠恕,但其内涵则应该是仁。

知行合一是达致仁的根本途径

记 者:“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一心向着仁,就不会有什么过失。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人生体验啊,但如何才能达致仁的境界呢?

傅佩荣:人类天生的资质并不相同,有的生而知之,有的学而知之,有的困而知之,但是所知的对象是一样的,也就是人性自身的“可完美性”。人皆可以成就完美人格。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达致仁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即便在孔门弟子中也是如此。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渊的心可以长期不离仁,但别的弟子就办不到了。心可以不违仁,也可以违仁。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表示人只要有道德自觉,人心向善,那么为善应该是十分自然的。

记 者:但俗话说“知易行难”,仅有道德自觉,对普通人而言,要达致仁应该也绝非易事。

傅佩荣:是的,光靠知是不够的,还必须配合行。“知行合一”是儒家一向的主张。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因此,“择善固执”就是人类应该遵行的道路。有的人安而行之,有的人利而行之,有的人勉强而行之,但只要持之以恒,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可以成为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