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5441500000031

第31章 外宾接待(1)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参加外事活动时,负责接待工作的我们往往会有一些做的不够周到的地方。

参与国际交往,从交流的角度来讲,应该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国友人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接待他们;二是我们到他们那里去,他们接待我们。接待的问题,实际上在国际交流中是经常碰到的。我们所讲的外事接待,一般是指接待有约而至的、预先安排的、正式来访的外国友人。从理论上来讲,外事接待有以下五个基本问题是需要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接待规格。此乃具体接待标准的确认与操作问题。其次,要注意迎来送往。它要求注意接待工作的首和尾,即力求所谓善始善终。再次,要注意陪同翻译的问题。因为语言障碍不能沟通是很麻烦的,没有语言的交流就会南辕北辙。接下来,要注意交通工具的安排。外国友人到我们这里来,一般时间是比较短促的,可能会跨地区行动。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就会平添很多的麻烦。最后,要注意的是食宿与纪念品的问题。外事接待工作,实际上就是对这五个问题的具体操作。

下面,我首先讲解一下接待规格。实际上,接待规格,就是在我们外事接待中所须执行的具体标准。特别是在正式接待中,它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你要请你的老师吃饭,那么,你会首先想到什么?

首先,要解决费用的问题。当然了,你愿意在高档的地方请你的老师是你个人自由,但是条件不允许怎么办?实际上,接待规格的问题,主要就是费用的问题。接待规格就是指的接待标准,在外事接待中具体指的就是谁来掏钱,怎样按照标准来确定花多少钱。

再者,要考虑人员的级别和数量。在外事接待中,你是一位客人到我这里来,我的主管领导来接见你与一般人来接待你是不同的。主管领导出面接见表示的是重视;一般人员出面接待则意味着例行公事。接待规格,往往还包括接待外方友人时具体的东道主一方出场者人数的多少。

以上各点,就是接待规格的具体内容。那么确定接待规格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坚持规范性做法。接待规格不能多变。比如,接待一位外国企业的总经理,安排他住在三星级酒店;另外一位外方总经理来了,安排他去住四星级酒店;再来下一位,又把他安排在五星级酒店。那就没有规矩可言了。如果他们三位私下交流、彼此知底以后,那么,住三星酒店的那位总经理会是什么感受?他们的身份是一样的,有人却会觉得待遇不平等。所以在外事接待中,确定接待规格,首先就是要坚持规范性做法。同样一个规格,就要执行同样一个标准。

第二,兼顾双边的关系。接待规格不能动辄破格。对重要的客人、关系密切的客人,肯定会无微不至,照顾有加。但对老、弱、病、残、孕,是需要格外照顾的。有着特殊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的人,也是需要被照顾的。所以一定要在接待外宾时注意双边关系。

第三,关注主宾的身份。主宾,就是指的在需要接待的客人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显而易见,接待总经理和接待秘书是不一样的;接待总统和接待部长不一样;接待省长和接待村长也不一样。所以,此点讲究自不待言。

接下来,我来具体讲授一下迎来送往的礼仪。迎来送往,是外事接待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够妥当,就会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有一次我去国外某一个地方开会。之前已经说好会有人来接我。依据经验,我很认真地把我的飞机到达的时间、航班号码以及飞离的时间都详细地告诉了对方。结果当飞机安全降落了,我走出来之后,却没有人接待我。于是我就问接我的人,他们告诉我刚刚出发,正在路上。我发现他们那个地方距离机场至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这使我的心里很不舒服,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在迎来送往的具体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礼仪细节:

第一,确定时间。什么叫做确定时间呢?当我们负责接待外方友人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对方抵达我们这里的准确时间。比如,坐飞机来的话,要确定其班次,明确其几点起飞、几点降落。坐火车来的话,则要确定车次,明确其几点进站。不仅要提前知道,而且在对方出发之前应再次与对方确定。我们不仅要了解对方启程的时间,而且还要告之我们恭候对方的时间与具体长度。在外事接待中,当我们接待外方友人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提前到达,以防与对方失之交臂。至少,也应该提前一刻钟抵达现场。

第二,确定地点。迎接外宾时,在什么地方迎接对方,一定要提前交待清楚,否则对方应该去什么地方找你呢?不管接待团队还是接待个人,一定要向对方提供最准确的接头地点。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确定地点,而且还要尽可能地选择那种比较容易找得到的地点。例如,飞机机场的出口处,候机楼的贵宾室,头等舱的休息室等等,这些都是容易找得到的地点。

第三,确定专人。外事接待,最好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办公室工作者、秘书、外办的人、公关部的人或者其他特殊的专业人士,都是最佳的人选。一定要提前指定,落实到位,而且还要把接待者的名字、职务以及联络方式等等,尽可能早地通知被接待者,以备出现特殊情况。例如,被接待者临时有事不能前来,则可以及时地与负责接待的人取得联系。以上,就是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三个细节。

以下,我来讲解一下陪同与翻译问题。在外宾接待中,陪同的翻译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在外事接待过程中,翻译与陪同的工作性质往往有所不同,其礼仪要求亦有所区别。

那么翻译应该注意什么呢?翻译的礼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精通中文与外文。马克思曾经说过,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工具。既然如此,在外事交往中,翻译首先就要对外语非常精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翻译不仅要精通外文,更要精通中文,而且还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我曾经做过几天的翻译,但因为我才疏学浅,特别害怕与那种古文功底深厚的老先生在一起。他慷慨激昂,唐诗、宋词、汉赋、汉魏六秦的古诗古语脱口而出,我就扛不住了,翻译不了了。我们倡导要爱岗敬业。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论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翻译这种重要工作,特别要求我们精益求精。

例如,我们夸一个女孩子漂亮,有很多英文词可以形容:“Charming”,即很有魅力。“Pretty”,即好看,“Beautiful”,即美丽。其实懂得英文的话,你就会知道这三个单词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与一位女士在社交场合见面,西方人的习惯是恭维女性,那么你要恭维那位女士“Charming”,说她很有魅力,实际上就是例行公事,是客套话。因为在正常人眼里,一位异性肯定是其有魅力的。就我而言,我会告诉翻译,凡外国人夸我们的姑娘很性感、很漂亮,而你又觉得这个女孩不了解此乃外国人恭维异性的习惯性做法,那么最好翻译成“吃过饭没有”。语言是沟通的工具,精通中外文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进行沟通。

其次,要恪守职业道德。翻译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别人服务。为别人服务,不存在多少前提条件。不能因为你看着某个人顺眼,就为他认真地服务;看着某个人不顺眼,就不为他服务。特别需要注意:作为一名爱岗敬业、热爱祖国、善待外国友人的中方翻译,绝不能在日常翻译工作中偷工减料或消极怠工。那样的话,将会影响到中外双方的沟通,甚至导致双边关系的紧张。

最后,要严守外事纪律。每一位具体从事外事翻译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比如,忠于祖国,拥护政府,服从组织,严守秘密,不得私下与外方人员进行非公务性交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