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5444100000009

第9章 花忆前身(2)

做了一个美梦,梦醒后思念愈浓。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燕子双双飞的春天,人立落花后,倍觉寂寞。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苹的时候,她身带心字香,罗衣飘飘,宛如仙子。纤纤素手在琵琶上拂出一支相思曲,秋波流转中分明情愫暗抛。那一天的明月似乎还在,而那个彩云一样的女子却只有梦中才能见到了。虽未直接言情却情在其中,字里行间充满了词人悲今悼昔的感叹。

这些记忆都是如此鲜明,不去想也会自动来到梦中。多少次,“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却总是凄然回到萧瑟的现实。

“梦”是小山最喜欢最常用的意象或词汇,几乎整部《小山词》都是梦思萦回。如:“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清平樂》)“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蝶恋花》)。“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临江仙》)。有人统计,260首小山词,写梦有60余次,酒55次,醉48次。有方家称小晏是“古之伤心人”,说他的伤情不是山崩地裂的大悲恸,而是“微痛纤悲”。的确,把梦想照进现实,似乎已经成为他永远的梦。他是一个生活在梦中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在那里静静的回忆,哪怕这些回忆痛彻心肺。

晏几道用典雅绵密、柔婉清丽的语言把这种怅惘的感觉表达得如此隽永悠长,以至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到,还是情不自禁为之低徊不已。

宋初小令写作中名家辈出,如张先、晏殊等,可谓辉煌。而晏几道能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独步芳华,确实了不起。历来词评家们给了小山非常高的评价。比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嫋嫋,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蘋、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可谓倾倒之至。黄庭坚说他的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晁补之说他的词“风度闲雅,自成一家”。后人称他们父子为“大晏小晏”,和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提并论。

要我说,他真的是一个天真得近乎痴傻,固执得让人叹息的可爱人。他或许可以做最可靠的朋友,但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丈夫人选。尽管他是如此多情痴情!他的多情痴情只给了那些或许只有几面之缘的歌女,而生活在他身边则必须长久地忍受饥寒困顿的生活。

张邦基《墨斋漫录》卷三中说:“叔原喜藏书,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漆碗,叔原以《戏作示内》赠之‘生计唯兹碗,般擎岂惮劳。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这里“每有迁徙”就大有文章可言,如果生活富足,哪里需要经常迁徙呢?“乞儿搬漆碗”或者比喻十分到位,彼时的晏几道已经衣食不继有类乞儿,而是将他的宝贝书搬来搬去,这些书都不能产生效益,只是乞儿的漆碗一样的点缀品。妻子当然不愿意。而对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来说,可以忍饥挨饿,却不能容忍生活中无书。所以书呆子晏叔原正正经经地给妻子写了这一首诗。读之既觉得可笑,又不胜凄凉。这个世界虽然广阔,却无法容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存在,总是要将他逼入窘境,甚至绝境。在旁人和家人看来晏几道过得就像乞儿的生活了,他还是终日沉溺在词中,沉溺在梦中。除了词,他别无长物。除了梦,他一无所有。纵使身后有无限荣耀也不免带上凄婉的调调。

他就是这样一个惯爱痴人说梦的词人,让人无限热爱,也让人扼腕叹息。

二、凄凉一片辽宫月:萧观音传奇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从耶律阿保机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创建,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以今天的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为界,辽在很长时期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辽以武立国,文学方面向来乏善可陈,又因辽主禁止彼国文字流入中原,所以辽国文学作品在当时就很少流传。但是,萧观音是一个例外,她姿容雅丽,诗词显示出极高的文学修为,她的悲惨遭遇不仅使她的作品流传后世,也使她的人生弥散出浓郁的悲剧氛围。

才貌双全获恩宠

萧观音(1040-1075),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世代为皇后家族。小字观音,自幼能诵诗。史载,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传说她母亲怀着她时即有关于她人生命运的预兆。她母亲曾经作过一个胎梦:梦见天空有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坠入怀中,之后又冉冉升起,在天空成为光辉灿烂的一轮皎月,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灿若太阳,让人不可仰视。忽然,一只天狗奔过来,一口吞掉了月亮。她母亲惊得一声大叫,醒来后大汗淋漓,觉得腹痛难忍,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父母也越加疼爱这个聪明俊秀的小女儿,教她弹筝弹琵琶,吟诗作赋,一学即会,且能融会贯通,不久在亲友中艳名远播。

萧观音四岁就许配给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洪基为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成年后的萧观音长得端庄秀丽,婀娜多姿,深得道宗宠爱。有一次,耶律洪基在伏虎林纵猎完毕,饮酒高会,萧观音豪气勃发,即席赋诗一首: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

此诗气势雄浑,彰显出北国女子的飒爽泼辣,并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在座的群臣齐加恭维,无不叹服,道宗大喜。第二天,果然有一只虎在林中奔跑,道宗说:“朕射得此虎,才不愧皇后的诗。”一箭射去,虎应声而倒,众人欢声如雷,都道道宗勇武无敌,道宗越发欢喜。

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诗曰:“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这两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表现了北方女性粗犷豪放的性格,并有激励道宗进取的政治文化内涵。道宗因此对她十分宠爱,这一年的十一月,封她为懿德皇后。不久又生下皇子睿,一时贵不可言。

守空房苦吟《回心院》

萧观音生下皇子濬后,一度备受道宗恩宠。然而好景不长,危机悲剧随之而来。道宗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他热衷于畋猎饮酒,而怠于朝政。萧观音常慕唐太宗徐贤妃(徐惠)行事。贞观末年,唐太宗东征西讨,修治宫室,百姓劳怨,徐贤妃上疏极谏,劝太宗体恤黎庶,慎终如始。萧观音以徐贤妃为楷模,常常在道宗留宿她处的时候向道宗进谏得失。

辽国以武立国,也以武为国之根本。男子成年后首要职责是练习骑射。道宗皇帝本人弓马娴熟,武功了得。他对畋猎之道更是沉迷不已,隔三叉五举办打猎比赛。他有一匹千里马,号称闪电,瞬息间能奔驰百里。往往打猎之时,道宗骑着闪电就跑得没影了,侍从们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道宗常常以此为乐。而萧观音则深以为忧,常常劝谏道宗:跑得太快会有危险,比如遇见敌人,或者危险时,侍从难以救助。君乃一国之主,不可有丝毫闪失。她还写作谏猎疏说:“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

道宗听了看了,表面上称赞皇后贤德,心里却很不高兴,渐渐疏远了萧观音,长时间不到萧观音住所去。

女性从涂山氏“候人兮猗”(涂山氏,大禹之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故而作诗“候人兮猗”,意为:我等待的时间这么漫长啊!后来涂山氏化为望夫石。)开始漫长的等待,无论贵为皇后还是贱为农妇,都逃脱不了这一等待的宿命。对宫廷中的女性来说,这种等待更为凄凉。因为皇帝身边美女如云,朝秦暮楚只是寻常风景。不被宠爱就意味着孤独幽栖,甚至在宫廷争斗中丧命。

萧观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不被宠爱使她郁郁寡欢,在百无聊赖中作了《回心院》十首词,希望能挽回皇帝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十首词凄婉哀怨,句句道出失宠后妃的悲哀。虽然已是长门紧闭,皇帝已经将自己抛诸脑后。却依然存了一份期待之心,盼望皇帝的临幸。

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君王久不来,殿里已是游丝络网成堆,青苔长满台阶。欢乐时被是合欢被,孤清独眠时就成了郁结的相思块了。帐子上的夜明珠也取了下来,怕照见自己的愁模样。有情人相伴,银灯光彩灼灼,剩一个人儿独卧则青光荧荧,越显凄凉,就连弹奏的筝声,都是合着风雨之声。

这十首词可以说从自身感受出发,想象新奇,用语大胆,词藻华丽,情致缠绵,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失去恩宠的女子的孤清寂寞。只是不知配上音乐之后又是何等的缠绵悱恻,凄凉哀婉。清人徐釚评为:"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词苑丛谈》)

现代性心理学认为要使夫妻性生活和谐、幸福,一定要注意场所环境的渲染布置,可适当调整做爱场所的灯光,物件的摆放。萧观音的《回心院词》布置出一个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以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可见她的用心良苦。

《回心院词》的句式也为萧观音首创,又自谱成曲,教人演唱,以抒幽怀。由于演奏难度很大,宫中伶人皆知难而退,惟独一名叫赵惟一的汉族伶人可以演奏。赵惟一精通音律,技法高超,且能下苦功夫。经过一番殚精虑智,他把《回心院词》演绎得丝丝入扣,荡气回肠。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他应该长得年轻茁壮,俊雅多情,不然阴谋的设计者不会把他和至高无上的皇后牵扯到一起。

皇后常常召他来弹奏。琴瑟和鸣之际,眼神相撞之时,想必也会有别样情愫在流淌。那是和道宗在一起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萧观音是否也曾在心底这样感慨?不生活在帝王之家,只作一个平凡的乐工之妻,也不一定不幸福。每天弦乐和鸣,只做他的惟一,未尝不是人间仙境啊!

也许这些思绪闪过她的脑海,使得她的眼神更加迷离,她的琵琶声更加缠绵哀怨,必定会有聪明人看出一些端倪。否则后宫不会盛传她两人的情投意合,也不会有后来的恶意中伤、有意陷害。后宫本就是是非之地,无风还要掀起三尺浪,何况还有些蹊跷之处?

《十香词》引来杀身祸

萧观音是一个性情耿直之人,也因她一心羡慕前朝贤妃之德,所以常常以她们为榜样行事处世。她因此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她第一个得罪的是道宗皇帝。在她刚刚入宫之时,因了那份惊人的美丽和才情,又善弹筝和琵琶,谈吐风雅,故而深得道宗宠爱,出入都将她带在身边。常命她即景赋诗,萧观音乘机直言劝谏,要道宗不要过于沉迷畋猎饮酒。可是道宗也是一个任性之人,对这些絮絮劝导十分反感,渐渐疏远了萧观音,图一个耳根清净,可以率性而为。

第二个得罪的是皇太叔重元妃。在萧观音生太子睿的时候,百官家眷前来道贺。重元妃也长得很美,常常媚眼生波,巧笑倩兮。萧观音忍不住批评她:“贵家妇宜庄以临下,何必如此!”这使得重元妃羞恼异常,当时未敢言语,但已是满面羞红。回家后就对丈夫大发脾气:“你如果是个有志气的,你就该替我报仇雪耻。”重元父子因此谋划叛乱。但是不久就被打败,重元父子被杀。在这一次平叛的战争中,赵王耶律乙辛立有大功而被加封太子太傅,威风赫赫,权倾一时。道宗统治后期,终日畋猎饮酒为乐,有时还以掷骰子的方式任用大臣,简直拿国事当儿戏。耶律乙辛更是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由于辽道宗把国事全权交予耶律乙辛等人,他自己终日在外打猎游乐。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辽道宗与萧观音所生的皇太子耶律浚开始参预朝政,这位太子很聪慧,“幼能言,好学知书……七岁从猎,连中二鹿”,长成后,“法度修明”,一时间得到众臣的拥戴和赞赏。大权久掌的耶律乙辛一下子很不适应,不仅感到失落、愤懑,心中还充满新君登位后找自己算帐的忧虑。想来想去,他就想先拿萧观音这位皇后找碴,然后顺藤摸瓜,再把仁明聪颖的太子废掉。

第三个得罪的是宫中一个婢女单登。单登本是重元家的婢女,在重元父子被诛之后,单登因善弹筝和琵琶而被收入宫中。萧观音总是召赵惟一弹奏曲子,而不召她,这使她心生怨恨,认为萧观音不识人,不知道她的本事。皇后听到她的怨言之后,召她来与赵惟一单独PK,对弹四旦二十八调,结果单登都输了,这才拜服。有时道宗召她来弹筝,萧观音劝谏,说单登是叛贼家婢女,不要让她轻易靠近自己,以防不测。道宗果然不再召见她,并把她派到别院值班。由此以来,单登对萧观音恨之入骨。

单登有妹妹清子,单登经常对妹妹倾诉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顶鹤的妻子,虽为人妻,却暗地里与耶律乙辛相好,常常把单登讲述给自己听的事情讲给乙辛听。其中就有萧观音和赵惟一的事情。耶律乙辛如获至宝,他正想找萧观音的把柄呢,这一下是正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但是想用这件事扳倒皇后也不容易,俗话说,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单凭一个婢女的口述难以为凭,只是流言蜚语罢了。

耶律乙辛的属下献上《十香词》,并给他献上一条毒计:让单登把《十香词》献给萧观音,伪说词是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十香词》分别写的是:

第一香:发香。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第二香:乳香。

红稍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第三香:腮香。

笑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第四香;颈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第五香:吐气香。

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第六香;口脂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第七香:玉手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第八香:金莲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白玉,雕出软钩香。

第九香:裙内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第十香:满身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无非口噉沉水,生得满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