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
544700000010

第10章

黛玉笑了一笑,道:“这位公子所言极是。确实,黑色乃是世间最为丰厚的颜色。公子有此见,确实是知书画之人。”

那年轻书生微笑道:“既然如此,兄台既然要绘画,何不多带一块墨回去?若是手头紧张,在下这里还有些许铜钱。”

黛玉听那书生说得热忱,不由微笑道:“不过要画黑色,却不一定要用墨啊。”

那伙计听黛玉如此之说,当下急忙道:“难道还有什么可以代替墨不成?”那书生也用询问的眼光看着黛玉。

黛玉又笑了笑,说道:“不知是否可以找到炭条?请借在下一块。”

那伙计听了黛玉的话,不由失笑道:“这位公子,说起来是个达人,却是最起码一点都不懂的。炭条稀薄,如何能作画?”

却有另外一个伙计,很是好事,当下就从厨房里找了一块炭条出来,递给黛玉。黛玉笑着道谢,对那伙计道:“借你柜台一用。”

好事的伙计立即将柜台上的其他东西挪开。黛玉笑了一笑,打量了那书生一眼。虽然只是一眼,却是将那书生的五官都记在了肚子里。紫鹃早已铺开纸,让黛玉作画。不过黛玉拿着炭条作画的模样却从来未曾见过,不免心中紧张。生怕黛玉出丑,低声道:“公子,要不要先回家再说?”

黛玉见身边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心中喜悦,更是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如何肯回去。当下拿着炭条,在地面上磨了两下,磨出一个尖端,拿起炭条,就在纸上勾出一根线条来。

这根线条一出,旁边那个书生就忍不住“啊”了一声。黛玉拿着炭条作画的样子是很怪,但是这根线条,笔锋流畅,隐约有些婉转的风韵,他是看得出的。

黛玉听闻那书生低呼,知道他心中震撼,当下笑了一笑,随即加速,刷刷画下去。

黛玉用的是现代绘画中的钢笔画技巧。在人境之时,梅灵就曾在大学读书,练习过素描油画速写,也颇有些本事。本想用素描技术,将那书生绘下来,不过却太费时间,那素描绘画那灰糊糊的颜色,也不见得能符合古代人的审美观。速写技巧倒是可以用,但是速写太过写意,不足以震撼人心,于是折中,使用了钢笔画技巧。

钢笔画在现代也不是很普及的画种。毕竟钢笔画每笔下去都有讲究,不可擦,不可涂,对线条的流畅性要求极高。它其实是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一个杂交品种,用中国画的线条来表现立体的事物。梅灵也不过是喜欢,才学了几笔。穿到林黛玉身上之后,融合了林黛玉的记忆,有了林黛玉的国画功底,这钢笔画才流畅起来。

中国画是写意画,重意不重形。因此我们看古代的人物肖像,其实根本想象不出古代那个人到底长了啥模样。因为没有比例观念,人物绘画往往变形得厉害。头部巨大,肩膀狭窄,下身长得有些变形,都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情形。

而黛玉的钢笔画中,却在比例上极为讲究。又抓住了那个青年书生外貌上的儒雅气质,几笔下去,一群人都看出黛玉画的是谁,一个一个,兴致越发高昂起来。一边看黛玉画画,一边打量着那个青年书生,看得那青年书生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用炭条将人物勾好,又打开了颜料,选取了少量赭石,化了开来。在人物脸颊的阴影处,稍稍上了一点颜色,整个人物,登时立体起来。这时候,黛玉听见,周围响起了一片啧啧抽气的声音!

中国画其实是平面绘画。因为缺乏明暗观念,几乎所有的中国画,都是一个平面。而黛玉此举,却是将西洋画中的明暗观念引入了中国绘画之中,给周围人造成的震撼力,自然是不可想象!

既然用上了国画颜料,黛玉也就不浪费。勾取了少量黄色,在人物的下边,勾出了一片灿灿的菊花,又用炭条勾出几片叶子、一片篱笆。笑着扔掉手中已经极短的炭条,对那青年书生道:“承蒙兄台不弃,此画就送于兄台如何?”

一群人都看着黛玉面前的画。画中的人物,眉似淡淡青山远,目若浅浅秋水波,仪态之间,自有风度。身材秀挺,如临风之玉树;眼角含笑,如初升之春阳。几丛黄花映衬,竟然是说不出的倜傥风流。

一时看看这画,又看看这人,只觉得这画将这人的精气神全部都描摹出来了。天下竟然又这等画法!这等技术!

那书生看着黛玉,惊讶莫名。片刻之后才说道:“兄台文采风流,似非困顿人物。承蒙赠画,心中感激。如今想要与兄台结交一个朋友,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黛玉微笑道:“如何敢拒绝?兄台画风,颇有唐时王摩诘风范,正要请教。”

两人相视而笑。那书生就道:“请兄台去我客栈,一叙如何?”

两人正客套的时候,却听见一个粗朗的声音响起:“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