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江传
5449300000049

第49章

抗日战争时,滕王阁旧址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养马场,由此出发,军马驰骋,践踏我同胞血肉。其中,仅有六间小平房及一些古树,古阁之迹已不可觅得。

1942年5月初,中国营造学社主持人、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及其助手莫宗江考察南方古建筑路过江西,省建设厅厅长杨绰庵盛情之请下,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名义,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包括彩色透视图一幅,平面、立面及断面图七幅。梁思成、莫宗江根据明收藏家项子京旧藏宋画底本,再参照唐代建筑样式融合而成。唐阁踞丘临江,南宋移主阁于城墙之上,可见滕王阁基座高度之重要。梁思成的设计图中主楼坐落于高基之上,采北京正阳门箭楼之制,匠心独运。

1957年11月6日,江西省文管会为滕王阁的设计致函梁思成先生。11月19日梁复信中强调:“……请特别注意,滕王阁原是建在城墙上的,因此重建时也应为它建一个高约十公尺左右的高台,以代原来的城墙。”(《滕王阁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直到1983年3月29日,南昌市重建滕王阁筹备委员会成立,确定在赣江与抚河交汇处的堵河口筑阁。此处离唐代阁址仅100米,距清时旧址300米,仍为王勃序文中的意境所在地。采用宋式建制,以梁思成、莫宗江的草图为依据,重新进行施工图的设计。1983年10月1日,举行“重建滕王阁奠基典礼”。

1984年12月11日,胡耀邦视察南昌时说:

滕王阁是要修的,在旅游上,它可以和庐山联系起来。要修就修好,修高一点,地基提高一点,要有长远的眼光。

1985年12月31日,重建滕王阁筹备处决定:原象征古城墙的大台-座以上的“明二暗五”(内部实为五层)改为“明三暗七”三层平座格式,阁高515米,建筑标高57.5米,主体建筑面积为9400平方米。1989年10月8日,农历九九重阳节,滕王阁落成,万人欢庆。

1986年9月,滕王阁重建伊始,笔者去南昌讲学时应邀往访,时值台座初垒,夕阳西下,江涛跃金,心中最为悲凉地想起的却是梁思成先生。他毕生奔波,都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包括北京的古城墙。当这一切纷纷倒地时,他的心已经破碎。他一生不知画了多少图纸,而江西却一直如珍宝一样保存着他的滕王阁草图,今日之阁有梁先生的智慧心血在。

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庄严的提问:无情地毁坏历史的人们,能够多情地创造未来吗?

杜甫写滕王阁诗《滕王亭子》谓:“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这里说的君王即滕王李元婴,而滕王阁已经不是南昌赣江边上之阁,而是阆中嘉陵江畔的滕王阁了。

元婴在洪州(南昌)任上,因“屡犯宪章”,贬滁州,转而寿州,再接任隆州(阆中〕刺史5年。依旧骄狂放纵,按皇宫格局建造府第,并于玉台山南麓再造另一个滕王阁,作“宴饮歌舞,狎昵厮养,田猎游玩之场所”。阆中滕王阁声名远在南昌滕王阁之下,大约与缺王勃之序有关,却均是李元婴所建,均为长江水脉所滋润。

赣江、抚河、嘉陵江,它们除了各自的流程,还共有一个方向:汇入长江。关于家园枯荣、楼阁兴废、人事代谢,关于山的庄严、树的自尊、草的柔顺,长江,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哪里还有敬畏江河、倾听涛声的心灵?长江便只能把颂歌、思虑与泥沙一起携往大海了。

人啊,你要看见绿色你就得救了。在中华民族未来的跋涉之路上,当母亲河黄河、长江被重重捆绑而面临着断流、洪涝的危重病态时,只有绿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中国河流与长江水患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就在每天太阳升起的早晨,我们喝第一杯水的时候。稍稍想一下便可以领悟了:如果这是没有水的一天,如果这是自来水管里流出污染之水的一天,那么这一天怎么过?

我们活着,而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每一天,是从水开始的,或者说是由清清中国流与江水里/以流水赐予的。

在更近的距离上,水来之于水库,而水库之水则无不来之于江河,只是在缺水日益严重的今天,从大城市到乡村,人们都在打井寻找地下水。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到地球之上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人类更接近的是河流,取用的是河流之水。因此尽管河流只是地球水体的一点点,其直接作出的贡献却关乎家园枯荣、生命延续。

中国有众多的江河,长江是其中之一。

中华民族的先祖最早就是在黄河、长江两岸漫游生息的,没有这一江一河,没有中国大地上诸多河流的盈盈流水,是否会有中华民族的存在?更不用说灿烂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了。

江河就是历史,每一滴水珠都包含源出之地的高度,以及流动的方向和历程。

江河从不依赖人,或者说无求于人,人与河流的密切关系是因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便有了它的另一面:灾难。

灾难,往往是太过密切的同义词。

中国地形的高差悬殊、复杂多样,以及气候的变化多端,是中国河流发育的主要条件,因而与世界同纬度国家或面积相当的地区和国家相比,便有了明显的中国河流的特点:数量多、流程长,丰沛的水量随季节而变化,地区差异显著和水系类型多样。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580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79条。其中的长江、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两条河流,也是地球上少有的长河巨川,分列世界最长的河流之第3位、第5位。此外,流经或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黑龙江,在世界最长的10大河流中,也均榜上有名。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和美国相近,而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美国。即便面积为中国两倍多的北美洲,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大河也只有中国的2/3。有一则数据说:“如果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圈半。”(《中国的河流》,黄锡荃等)

中国河流众多却又很不均匀地分布着。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通常以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流总长度的河网密度表示。中国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均在0.1公里乂平方公里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均在这一密度之下,且有大片河网密度为零的无流区。同是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也大有差别。在南方河网密度都在05公里乂平方公里以上,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在2.0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北方的丘陵山区河网密度一般在2至04之间,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则在0.05以下。

中国外流区的河流沿着三个地形斜面注人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向东的地形斜面跨越三个地形阶梯,面积最大,属太平洋领域,约54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6.7,诸河分别流人太平洋西岸的各边缘海。自北向南,黑龙江为鄂霍次克海流域;图们江、绥芬河属日本海流域「鸭绿江、辽河、滦河、海河、黄河和淮河归入黄海、渤海流域;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是东海流域;韩江、珠江、元江、澜沧江等,为南海流域;台湾岛上东部的河流直中国河流与长江水患会接注人太平洋。向南的地形斜面属印度洋流域。中国的印度洋流域各条河流的下游,均流淌在异国他乡,怒江流人安达曼海,雅鲁藏布江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各河注人孟加拉湾,西南端的狮泉河、象泉河汇入印度河流进阿拉伯海。在向北的地形斜面上,仅额尔齐斯河一条略显孤单地列入北冰洋流域,它是俄罗斯鄂毕河的上游,最后的归宿是北冰洋的喀拉海。

对于任何一条流程中的河流而言,无论源出哪里,它只是流动,一切听其自然。人类由此得到的启迪应该是:有多少森严壁垒,便有多少人为的障碍阻隔。

河流是博爱的。

人类是自私的。

中国平均每年的河川径流总量达26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如果再把这一全年径流总量,厚薄均勻地平铺在中国的土地上,便是一个平均深度为275毫米的水层,此一深度在河流学中被称为径流深度,是表示河流水量是否丰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5个国家中,中国的径流深度居第4位。

全世界河口流量在10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共有18条,中国除了长江、珠江外,还有发源或流经中国的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额尔齐斯河与黑龙江。长江的年径流总量近10000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逊河的37843亿立方米及刚果河的1356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面积仅为美国密西西比河的5519,年径流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165,5,长江流域平均径流深度为542毫米,密西西比河流域是183毫米。

中国河流水量在一年之内的分配,随季节更替而有着明显的变化。

冬季是河寒水瘦的季节,大部分河流的水量不及全年总水量的107。北方的不少河流更是成为冰河,冻结着以期春风,降雪也轻易不肯化去。在这个季节里,钱塘江中下游、湘江水系之一部分、云贵高原上的河流及西南纵谷河流的水量比较充盈,超过全年水量的109,台湾岛上的河流有的甚至高达25。

春季的径流普遍活跃、增多,但其程度的不一,同时也体现了地域差别。即江南和东北河流水量增加得多,而华北和西南少。尤其是华北地区,冬季积雪稀少,春雨时有时无’有也是小雨,便有了威胁农作物生长的几乎年年春旱。属于西南季风区的西南河流,因为春季降雨少雨季开始迟而气温已经升高,蒸发开始旺盛,反而出现全年最枯水的现象。

夏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最浩荡的辉煌节曰,进入欢腾活跃的汛期,冰川积雪大量融化,雨量集中,北方多暴雨,有一些河流的水量可占全年水量的60一709。

崩岸和坍塌开始了。

秋季,当大地开始收获,中国的河川径流却普遍减少。北方秦岭山地及以南地区因受低压槽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水量也还丰富。海南岛的秋季水量可以高达全年水量的50上下,是全国最高的地区。

中国河流与长江水患鲁中国河流在一年四季中的地区径流分布大致是: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为过渡。一则枯渡至丰,一则丰渡至枯,河流形态中的河流过程,既有生命的阶段性又有生命的连续性。

河流就是生命,河流是生命中之大者。

关于中国河流,我们还不能不写到两条重要的水文分界线,即: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外流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河水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集水区域称作外流区。河水消失于沙漠或以内陆湖泊为归宿的河流为内流河,它们的集水区域称为内流区。中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大致沿东北一西南方向,经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到西藏西部。这条线以东,除开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羊卓雍湖一带,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外,其余便是外流区。这条线以西,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例外,余皆内流区。这一条分界线,实际上也是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分界线。界线以西,是草场牧业为主的非季风气候区;以东则是耕作农业为主的季风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