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江传
5449300000053

第53章

还有满目皆是的千万顷农田为暴雨积涝,山地为山洪切割,长江中下游123个县市受灾,农田被毁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888万多,京广铁路窒息100天。灾后病疫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的为3万多人。幸存者在庄稼绝收、房倒屋塌、病苦缠身中煎熬挣扎,失去家园之后的人生的况味,尽在流离失所中了。

1954年长江洪水与1931年成因类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整修堤防,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得以保住武汉,同时也开始了新中国大规模军民合力抗洪救灾的历史。

1955年6月,鄂东滠、举、巴、浠、蕲等河,于下旬先后暴发洪水或特大洪水,这些河流集水面积有限,但在洪峰共起众水汇集之下,使下游平原地区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

1962年6月赣江洪水的特点是,仅仅相隔10天时间,便先后出现两次20000立方米7秒左右的大洪水。赣东大堤自新干以下毁圩溃堤62条,决口74处;吉安市内3条大街洪水横流,沿江路面水深3米;南昌几乎不保。31.3万平方公里农田颗粒无收。

1969年7月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两省发生特大暴雨,潜山县大水河站7天累计雨量1229.8毫米,暴雨带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清江出现1949年以来最大洪水,下游洪峰流量达18900立方米7秒。洪水形势极有个性,陡然高涨,陡然跌落,其峰尖削,其形略瘦,非长波阔浪。两省灾情严重。

1976年7月的湘江洪水仅小于1968年,为数十年中第二大洪水。湘江极易受珠江流域西江的影响,当来自南海的水汽沿南岭垭口伸至湘江上游时,信息的传递便也在江河之间开始了。

1981年7月四川洪水是本世纪以来巴蜀最严重的洪水灾害,全省1500多万人受灾。7月9日至14日,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连续大暴雨,广元县上寺12日雨量达345.8毫米,苍溪县九龙山13日雨量为242.4毫米。暴雨过程在时空分配上都相当集中,是这次特大洪水的主因。在119个受灾县市中,被淹的达53个。成都273条街道大水茫茫,市区受淹面积为48平方公里。农田受灾面积87.4万平方公里,冲毁耕地7.5万平方公里,粮食减产13.3亿公斤。因水灾停产半停产的工矿企业2691个。成昆、成渝、宝成三条铁路干线中断了10天至20天,省内有80条公路干线,482条县以上公路被冲断,占全部省、县公路的32‘390。

1981年8月14日至23日,川北、陕南及关中地区又出现大面积连续暴雨,嘉陵江、涪江、渠江、汉水上游及渭河流域大洪水,同时引发大量的滑坡、泥石流。

没有洪水的大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江,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没有洪水的长河巨川。

流域广大支流众多的长江,在它流动的形态中,就已经给出了洪涝之灾的某种启示:水灾的连续性,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影响它的主要因素一是天上的暴雨过程,二是地上的人类活动。

1982年6月闽、赣、湘地区洪水。

是年6月中旬,在湖南、江西中部,福建北部和浙江西南部,发生大范围的雨带稳定、时间持久的梅雨型暴雨,闽江、赣江、湘江同时发生大洪水。三省受灾人口1659.6万人,死562人,倒塌房屋31.3万间。江西25座小型水库、108座小水电站、2037处圩堤被冲而垮之。福建圩堤溃决4105处,毁损渠道174公里,小水电站456座。湖南冲毁水库10座,小水电站及电灌站1121座。

1983年汉江夏季大洪水出现在8月初。安康站最大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7秒,最高水位超过安康城墙1至2米,安康老城没顶。秋季洪水发生于10月上旬,丹江口人库洪峰流量为34200立方米X秒,仅次于1935年的50000立方米秒。

汉江8月洪水来势迅猛,又发生在子夜,安康老城在梦乡中毁灭,淹死870多人,受灾89600人,9万多间平房民居毁于一旦。10月洪水,因为分洪及时,调度得当,使灾害得以减至最低程度。

1991年太湖洪水,流域内农田受灾面积仅次于1954年的大水灾,而全流域的经济损失,因苏州、无锡、常州大批乡镇企业被淹,所以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年。

在叙述洪水过程之前,有必要先指出,这一次洪水的另一侧面,是太湖在生态环境恶化之后的大规模报复行为。损失最严重的乡镇企业,恰恰也是使太湖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你想无休止地得到,你肯定会失去,而且很可能失去更多。

1991年梅雨期前,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不断。5月初,晃动起伏的太湖水位已达警戒线35米。6月12日到7月16日的35天之内,太湖流域降雨总量达165.5亿立方米,径流量125.2亿立方米,入湖水量415亿立方米’而外泄量仅为18.2亿立方米,太湖水位自7月2日至6日每天上涨10厘米,14日最高平均水位479米,超出历史上曾有过的1954年的最高记录14米,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持续时间14天,超过警戒水位时间达80天之久。

6月26日,太浦闸开闸泄洪;7月4日,东太湖的杨湾港、瓜泾港、新开河、柳胥港、西塘港、牛腰泾、三船路和大浦口等8个口门全部打开;5日炸大鲇鱼口门坝,东太湖全线排洪。与此同时,上海市打开红旗塘堵坝;8日又炸太浦路下游钱盛荡等8个堵坝,使太浦河至黄浦江泄水道畅通,泄太湖水12.8亿立方米;7月10日又清除沙墩港东土坝;11日炸开沙墩港石坝。

所有的开口炸坝都告诉我们:太湖水情何等危急!太湖流域农田受灾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损失粮食1.28亿公斤,减产8.13亿公斤,受灾人口1182万,死127人,倒塌房舍11万间。江苏省受灾最重,苏州、无锡、常州民居、仓库大量被淹,2549个工矿企业停产,17370家乡镇企业被洪水浸泡。太湖地区直接经济损失97.4亿元,其中农业占45.8亿元,为477。乡镇企业及城镇企事业占51.6亿元,为53。这个比例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教训。

洪水涌进上海市区,住宅进水的达34万户次,还有1万多家商店、工厂、仓库进水。上海市郊被淹的农田为6万平方公里。

1991年太湖洪水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洪水也发展。经济以掠夺的方式追求发展,洪水以淹没的方式实行报复。而在没有洪涝之灾时,水则是被污染的脏水、臭水,这一切均意味着太湖的逐步走向毁灭如果不再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的话。

1998年,揪心的长江之夏。

5月末6月初的长江中下游,先是沉闷的异常天气,浓得化不开的压抑,长江在浑浊的流动中发出的涛声忧郁而急迫。然后是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过程,天地江河、支流湖泊,轰轰隆隆地宣告百年一遇的灾难开始了。6月下旬,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开始涨水,与此同时三峡地区突降破天而下的暴雨,形成第一次洪峰,到达湖北宜昌时流量为53500立方米7秒。7月5日,洪峰居高临下推进到湖北监利,汹涌而过,监利水位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汉口水位越过警戒线1.45米,洪峰流量为63600立方米7秒;江西九江也超过了1954年的最高水位。

6月30日下午14时,万县至宜昌区间又降大暴雨,洪峰重新高高堆砌,长江干流稍稍缓解的汛情再度变得十万火急。而湖南湖北也同时发生暴雨,川江洪水与长江中游各支流的洪水相遇相撞相夹击。7月23日前后,连续凶猛的降雨使第三次洪峰在上游发生,整个长江从上游至下游同时高涨。7月27日,第三次洪峰通过岳阳莲花塘河段,澧水洪峰也涌进洞庭湖,与长江干流洪峰同时鼓荡,互相顶托,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出现最高水位3548米,超出历史最高记录0.17米,为1904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莲花塘至螺山河段洪波涌起,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8日8时,汉口水文站水位涨至28.84米,超出警戒水位2.54米,相应流量为68400立方米7秒。长江至石首、小池口河段开始封港封航。

第三次洪峰过后,8月1日晚8时30分,嘉鱼长江干堤决口,两个镇几十平方公里的家园成为一片汪洋。

8月7日下午1点,长江大堤九江段决口,洪水如脱缰的千万匹野马直扑九江市区,抗洪抢险的解放军与当地民众,在九死一生的波涛中筑围堰堵住了洪水,九江得以保全。

第三次洪峰过后的溃决与险情还没有过去,第四次洪峰又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奔涌而来,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宜昌时,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7秒。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实施分洪,几十万人挥泪离开家园。8月10日凌晨,长江第四次洪峰以68300立方米7秒的流速通过武汉,武汉关水位达2183米。8月11日凌晨,第四次洪峰到达九江。洪峰过后江水暂时回落,而第5次洪峰此时又在上游集结形成,浩浩荡荡,直向三峡扑来……

看看北京各报的各色标题:

治水!治水!长江,我为你哭泣!南北汛情急,军民斗洪魔!洪湖告急!江泽民武汉作动员朱镕基再赴湖北长江抗洪第一线强调长江抗洪抢险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两江洪峰夹击武汉15万军民全力抗洪昨曰九江决堤官兵昼夜营救湖北嘉鱼长江大堤决口五万群众被困汪洋两千官兵奋勇救险头等大事严防死守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所有这些标题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长江决溢,风浪嘉鱼,茫茫大水中的輝洲湾近100平方公里间,53000名已经失去家园的农民,随时都有可能葬身洪波,人在屋顶上树上哭喊呼救。晚上11时35分,解放军某部舟桥旅从武汉赶到,輝洲湾一片漆黑,冲锋舟、橡皮艇冲进洪流。舟桥32旅5营的一位战士被洪水冲至一棵大树旁,同时他又搜索到一个老农民正在水中挣扎,舟桥战士一把抱住老人并推上树,饱受惊吓的老人浑身颤抖,这名战士就一手抱着树一手抱住老农民,在水中坚持了近8个小时。

一个战士救了一个老人。

一棵大树救了这个战士和这个老人。

被淹没的蘇洲湾,当房屋垮塌、电线杆倒下后,树便是最后的站立者了,淹没了根部淹没了主干,那树冠却依然飘摇呼喊:“人啊,你要看见绿色你就得救了。”籐洲湾的每一棵树都是救人的绿色使者。

毫无疑问,假如薜洲湾有更多的树,即便长江决堤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籐洲湾是一个缩影。

在中华民族未来的跋涉之路上,当母亲河黄河、长江被重重捆绑而面临着断流、洪涝的危重病态时,只有绿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4亿人喝长江的水,用长江的水洗灌农田。长江上游涵养、保护这一条母亲河的原始森林,几乎被砍伐一尽。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更浑更油地艰难流动。

长江堤防的裂缝,正在延伸向21世纪。

千秋功罪大江为证江本来不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江,长江以它的绵长闻名于世的漫长岁月里,还以支流、湖泊众多、自我调节的蓄泄功能强著称,并且还是一条不冻的黄金水道。唐代,长江水灾约18年1次;宋、元为6年1次;明、清4年1次;而1931年至1949年的18年间,仅江汉平原就有16年为洪灾所累。

长江水患以惊人的速度趋于频繁,这是有目共睹的了。

本世纪50年代后,对水利建设不千秋功罪大江为证秦可谓不重视,长江洪涝仍高达4年1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所在各省的水情灾情也有差别。50年代四川发生水灾4次,70年代为8次,80年代每年1次,90年代灾情更重。云南在1949年以前的650年间平均16年一遇洪泛,1949年以后是3年发一次大水。湖北在1643年至1948年的306年间发生大水灾20次,而1950年以后的34年中就出现5次大洪灾。江西在1949年以前的800年洪涝出现频率为36,1949年以后至今为53。

20世纪就要结朿,长江又流淌了100年,中华民族又维持了100年。这10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中国人正以今天的物质富裕为骄傲,可是对于已经奔腾了亿万斯年的长江来说,这却是伤痕累累灾难深重的100年,它所付出的代价请记住这个代价最终是要由中国人来承担的一一是长江以往流淌的所有世纪的总和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残酷掠夺的100年。

这是破坏惊人的100年。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流域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近4亿人的生存,以及近几年来为了发财、富裕的竭泽而渔,不择手段的建设性破坏,给出了这样一幅极不协调的、令人痛心疾首的画面:4亿人喝长江的水,用长江的水浇灌农田以期五谷丰登,长江两岸所有的工厂都离不开这一江之水,还有电站、航运等等,可是,4亿人都在污染长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垃圾统统排进江中,同时不断地围湖造田,使长江的蓄泄功能大大降低。而长江上游涵养、护卫这一条母亲河的原始森林,几乎被砍伐一尽。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更浑更浊地艰难流动。长江已经不再美丽,长江已经失去耐心,江防堤坝的裂缝正在延伸向21世纪。

中国的老百姓-其中不少是纳税人其实根本无法知道:国家下拨的水利建设费,被挪用、侵吞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