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17

第17章 自然疗法(5)

3.根据局部症状进补:补品和补药各有特性,有些病症只宜于某一食物,有些病症却非某一补药不能奏效,必须分别选用。例如怕冷、手足不温者,服用羊肉、桂圆、红参等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以食疗为宜;而气阴两虚、口渴、咽燥、干咳、疲乏无力者,服用西洋参可补气养阴,以药补为上。

4.根据服食方法是否方便而定:若休养在家,可将各种补虚食品作点心食用,或佐餐服食;坚持上班或出差远行者,则以服补虚中成药比较方便。

进补时如何安排日常饮食

平时对饮食的要求,基本上就是进补时应注意的问题。像暴饮暴食、饮酒过度、偏食挑食、过食生冷等既是日常饮食中需要防止的问题,也是进补时应当避免的。

另外,在服用补益药物时,要注意适当地增加营养。补药具有补益作用,能使体内的虚损得到调整,达到新的平衡。适当的营养配合能促进和维持这种平衡状态。选用食疗时,应注意整个膳食的搭配,尤其要注意荤素搭配,使膳食中有足够的纤维素,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同时在食疗过程中,也应注意各餐之间在营养上的相对平衡。例如晚间食疗,早、中两餐过于简单,则会造成一天内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总量增加不大,从而减弱进补的效果。至于平时营养不良者,更不能将全部希望寄于药补或一二次的食疗,必须同时增加饮食中的营养,才能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吃了补品后影响食欲怎么办

有些补药或补品易于碍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容易倒胃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补方法要适当,做到少量、持久地进补,切忌操之过急而“蛮补”(指用量过大)。

一般来说,在病危或病重情况下才应用较大剂量的补益药(如大剂量人参),平时进补应注意日积月累、细水长流。例如血虚体弱者选用阿胶进补时,由于阿胶的胶质黏腻稠厚,如果脾胃偏弱就不容易消化,所以每次用量不宜过多,或者配合其他健脾和胃的药同用。一旦发生食欲不振或伤食腹胀等情况,就应调换药物或减少药量。一般在调换药物或减少药量后,碍胃现象即可改善,可以继续进补。但如胃部胀满不适或出现消化不良时,应暂停服用补药数天,待症状消失后,减少用量再服。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补时不要过多地吃油腻食物,以免胃肠负担过重,影响补益药物的吸收。不少人在采用食疗后,会觉得饭量减少,吃不下饭,其实这是正常现象。食疗时,由于多吃了一些具有健身作用的食品,摄入的营养成分较平时多,此时可适当减少饭量。同时,对食疗应有全面的认识,不应认为只有吃鱼、肉、龟、鳖、猪蹄、鸡鸭才是食疗,而忽略清淡可口的植物性食物。

食疗和药补可以间隔选用,也可在食疗中选用不同食物或形式,只要符合进补者具体情况的食品皆可运用,以促进食欲。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食疗也应少量多餐,尤其病后体虚者更应掌握好分寸,以保持较好的食欲。如果食疗后饭量骤降或消化不良,应暂停几天或改变进补的食物,再服时应减少食疗用量。患者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摸索出既能食疗又不致影响食欲的适宜用量。

秋季进补为何要注意养肺

秋天是由暑热转为寒凉的季节,时而阴雨绵绵、湿而闷热,时而凉风习习、燥而寒凉。乍热乍寒,气候多变,容易使人感冒着凉,所以发生咳嗽、气喘的患者较多。一些有咳喘病的患者,也容易在秋季犯病。中医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的理论,提示人们在秋天应注意适应天气的变化,好好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

那么秋天怎样养肺呢?首先,在起居上要“早卧早起”,衣服宜适当增减,使人体适应渐入寒冬的变化。其次,在饮食方面要多吃温和滋润的食物,如猪肺、梨、冰糖、百合、莲藕、嫩鸡、老鸭、瘦肉等,少吃辛辣、燥烈的食品。体质虚弱的人可选择进补中药,如黄芪、党参、沙参、麦门冬、熟地黄、当归等。

下面介绍几例进补食谱,供大家选用。

1.海参冬瓜汤:海参50g按常法发透切开,瘦猪肉100g切碎,老冬瓜250g切成方块。以上一并用小火炖熟,加调料。此汤能滋补阴阳,强壮身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经常食用。

2.银鱼豆腐汤:先烧好汤水,将鲜银鱼及嫩豆腐一同下锅,再放入猪油、酒、盐、姜及葱等调料。此汤既能清热、生津、滋阴,又能润肺、止咳、补虚。

3.萝卜炖牛肉:牛肉1000g洗净切块,胡萝卜、白萝卜各200g切块。牛肉先炖2~3小时后,将萝卜放入锅内与牛肉同炖,熟后加入调料。经常服用有补虚清火的作用。

4.红菱子鸭:子鸭1只,去内脏及头蹼,切块炖熟,将红菱肉100g入油锅中煸炸,然后放鸭肉中同煨片刻,再加入调料等。此菜营养丰富,可养阴补虚。

5.百合蛤蜊:鲜蛤蜊肉200g,加料酒、醋拌好取出,与百合100g入油锅中爆炒,加高汤、调料煮食。此菜对阴虚潮热、心烦失眠、干咳、出鼻血的人均有进补作用。

6.莲子猪蹄:将猪蹄2只切块,先用小火炖之,然后与莲子100g同煨,烂熟后调味即成。猪蹄可补益气血、滋阴养液,莲子能健脾补肾、养心安神,对虚劳、腰酸、尿频、失眠者有进补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在冬季进补的原则是什么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冬季进补的总原则是:滋补肾虚、温补肾阳,辅以健脾补肺,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

对症状严重、并发症多,且迁延至暮春久经难愈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补和药疗。治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期用“治标法”,以驱邪(控制感染)为主,加以祛痰镇咳、解痉平喘;而在缓解期则用扶本为主的“治本法”。冬补是很好的一种治本法,以滋补药物来建中固本、补肾纳气、滋阴益肺。具体药方如下:

人参蛤蚧散、虫草川贝片可提高免疫力,温补肾阳,止咳化痰;生脉饮可滋阴降火、补气养肾;秋梨膏可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六味地黄丸可滋肾养肺、敛肺止咳;左归丸可补肝肾、养精血;右归丸可温补肾阳,充精血;六君子汤可补肾虚、养肺气。中药冬补还能起到“寓防于补”的独特作用,进补者开春后体质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减少。如此冬补两三年,可望彻底治愈。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令如何进补

冬令进补是民间传统的习惯。中医学有“冬藏精”、“秋冬养阴”的理论,认为冬季是进补强身的大好季节,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储存于体内。而且冬至起九,正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为下年开春直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另外,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恒定,就需要消耗体内较多的能量。加上冬季人们食欲增加,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就相应提高。这种“需求矛盾”在中老年体质虚弱和慢性病患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对“补”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人们喜欢“冬令进补”,并将其作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冬令进补,最好先作“引补”,即“底补”。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可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生姜和大枣成羊肉大枣汤等有同样功效。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且不易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冬天气候寒冷,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冬令进补一定要在疾病缓解期进行。若在进补的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等应该停止进补。因为许多补品具有止泻、止汗、抗利尿作用,服后不利于病邪从大小便或汗孔排出,有恋邪的弊端,所以应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服用。

在进补时,最好不要吃生冷或过腻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补品和补药的吸收。

慢性支气管炎进补的食品有哪些

梨—清肺止咳

梨肉脆嫩多汁,味浓郁芳香,既可以作水果吃,也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梨营养丰富,含有80%的水分,其中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葡萄糖、果糖、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不仅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梨不仅能润肺,治疗咳嗽、咽喉干痛,还能降火、解毒。

1.梨蒸川贝:用大梨去芯,装入川贝母、冰糖,蒸熟服用。肺热咳嗽、痰黄稠者都可以服用。

2.杏梨饮:苦杏仁10g,大鸭梨1只,冰糖少许。杏仁去皮捣碎,鸭梨去核切块。杏仁与梨加水一起煮,待梨熟后加冰糖。可经常作为茶水服用,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属于燥热型的咳嗽。

3.雪梨蜂蜜:雪梨2~3只,蜂蜜50g。先将梨洗净,挖洞去核,再将蜂蜜装入梨洞中,盖严蒸熟,晚上睡前服,连服20~30日。适用于热型慢性支气管炎。

4.葱白梨汤:葱白5根,白梨1个。以上用水煮片刻,吃食物喝汤,用蜂蜜调味。每日3次。葱白的挥发性成分对多数细菌有抑制作用,白梨清热化痰,蜂蜜甘、平,可补中润燥,治咳喘上气、痰多。

橙子—消痰降气

橙子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果胶和维生素C等成分,能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有、开胃和中、生津止渴的作用。痰多咳嗽者常服有很好的进补作用。

1.鲜橙冰糖:鲜橙1个切成4瓣,加冰糖15g,隔水炖半小时后连皮吃,早、晚各1次。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经常服用。

2.鲜橙柿饼汤:新鲜橙子1只,柿饼2只,冰糖少许。将橙子洗净切片,与柿饼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煮20分钟左右,加冰糖调味,去渣饮汤。每日分3次服完,可以经常服用。适用于肺热哮喘。

甘蔗—消燥止咳

甘蔗为清补之品,清凉而不至于寒凉,润燥特别有利于肺、胃,所以适用于肺燥胃热、咳嗽、口干口苦、外感病及大病以后伤津等证。甘蔗中含有糖、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1.补津饮:甘蔗、荸荠、鸭梨各250g,榨取汁混合,分次饮服。或甘蔗250g,洗净,切段;芦根100g,洗净切段加适量水,煎汤代茶饮。久病伤津口渴者可以经常服用。

2.三汁蛋黄汤:甘蔗汁30ml,山药50g,酸石榴汁18ml,鸡蛋黄4个。先将山药洗净、切片,入锅放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煮20~30分钟,稍凉,滤去渣。将山药汁、酸石榴汁、甘蔗汁一起放入锅内,加鸡蛋黄调匀即成。每日分3次温热服用。适宜于肺燥咳嗽之急、慢性支气管炎。

萝卜—消食化痰

萝卜在我国有着“十月萝卜小人参”的殊荣,萝卜性味甘、凉,含有很多糖化酶。这种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等成分,使之被人体充分吸收,减少浪费。萝卜中的辛辣味,主要来源于其中所含的芥子油,它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研究发现,萝卜能抗癌。它所含的多种酶,能完全消除致癌物亚硝胺使细胞发生突变的作用,所含的木质素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可吞噬癌变细胞。

萝卜的嫩叶,营养丰富,所含钙、铁及维生素A、C均比萝卜头高得多,具有消食、和中、理气的作用。

萝卜籽又叫莱菔子,含有莱菔素等抗菌物质,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中药学认为,莱菔子具有下气定喘、消食化痰的功效。

1.三汁饮:白萝卜汁、梨汁、生姜汁各1杯混匀,加冰糖适量,每日分2次温开水送服。对慢性支气管炎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2.萝卜蜂蜜饮:白萝卜100g,去皮切块,加水适量煮熟,用适量蜂蜜调味,连汤服食,每日l剂;或白萝卜挤汁1碗,徐徐饮下。对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气喘及支气管哮喘有平喘的作用。

3.鸡蛋萝卜汤:萝卜5个,鸡蛋5个。将冬至前后的萝卜切开挖洞,每个嵌入生鸡蛋,注意大头朝上。然后将萝卜捆扎好填入花盆,使之成活。数九过后(即81天后)拔起萝卜,洗干净,切片煮汤,鸡蛋打入汤中,不加盐。一般天气较冷,鸡蛋不会变质,变质者则不用。治疗过敏性哮喘有良效。

4.萝卜饴糖饮:红皮萝卜500g,饴糖3汤匙。萝卜连皮切碎,放入碗内,上面倒入饴糖,放置l2小时后,作为饮料频频服用,连服数日。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5.橄榄萝卜饮:橄榄400g,萝卜500~1000g。上两味煎汤,代茶任意饮服。可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适用于支气管炎、肝气郁滞两胁作痛、饮食停滞、扁桃体炎等。

南瓜—润肺化痰

南瓜又称番瓜、倭瓜、饭瓜,它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其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在瓜类中较高。

现代研究发现,人体缺乏微量元素钴是导致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每千克南瓜中钴的含量高达126mg,居各类粮食、蔬菜的首位。因此经常服食南瓜,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释放量,促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化,对降低血糖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南瓜中的纤维素含有丰富的果胶。果胶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多余的胆固醇黏结在一起而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南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润肺化痰、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效用。咳嗽痰多的人经常吃南瓜,有消痰的作用。

1.南瓜盅:500~1000g重南瓜1个,蜂蜜60g,冰糖30g。在瓜顶上开口取出瓜瓤,放入冰糖、蜂蜜,将挖去的南瓜盖上,放进锅中蒸l小时左右。早、晚分2次食完,连服数日。有降气平喘的效果。

2.南瓜饭:南瓜1000~1500g,去皮、瓤,切成块,加油、盐炒后,将大米倒在南瓜上,加红糖适量,慢火蒸熟,即可食用。适宜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者服用。

3.南瓜杏仁蒸冰糖:南瓜1个,杏仁5个,冰糖30g。在南瓜上开一口,挖去部分瓤,将杏仁、冰糖装入,盖好,用竹签(牙签也可)固定,放蒸锅内蒸熟,食之。分早、晚2次吃完,连服3天。

芹菜—润肺平肝

芹菜因其味浓香,又叫香芹,入药又称“药芹”。芹菜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及丰富的维生素。

医学研究发现,芹菜中含有芫荽碱、甘露醇等物质,有强烈的芳香及辛味,能提神健脑、润肺止咳、醒胃健脾、增进食欲。由于它富含有铁、钙等矿物质,患有呼吸道疾病以及身体虚弱者可以经常服用。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碱,具有降压安神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芹菜叶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芹菜茎多,因此在食用时不应择茎弃叶。

中医学认为,芹菜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胃二经。具有平肝凉血、清热利湿的功效。

1.芹菜饮: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碎绞汁,混以等量蜂蜜,每日服3次,每次40ml;或芹菜汁加糖少许,每日当茶饮。有润肺平肝的作用。

2.芹菜酱汤:芹菜350g,黄酱6g,萝卜100g。加水适量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慢性支气管炎体质偏热者经常服用,有清热消火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