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04

第4章 基本常识(4)

此外,在鼻腔生理功能受损或鼻腔有炎症时,不但会失去对下呼吸道的保护作用,而且炎症的分泌物还可直接流至支气管,从而引起感染。国外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可因上呼吸道炎症而致肺部疾病恶化,而上呼吸道炎症亦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因此鼻腔病变的程度与下呼吸道病变密切相关。当鼻腔病变严重时,除慢性支气管炎外,发生肺气肿与肺心病的人亦会明显增多。由于鼻腔疾患有促进下呼吸道疾病恶化的倾向,因此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支气管哮喘时,必须积极防治上呼吸道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需要作CT检查吗

CT是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的简称,可用于以下几种肺部疾病的诊断:

1.肿瘤:CT扫描可发现胸片不能发现的肿瘤,如心脏后或脊柱旁区的隐蔽肿瘤。对在痰内找到肿瘤细胞而胸片没有发现异常的患者,CT扫描很有价值。此外,CT还可以诊断肿瘤的性质、肿瘤侵犯的范围等。

2.鉴别胸膜与肺实质性病变:CT检查可确定病变的存在范围和部位。

一般肺部疾病,不将CT扫描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因为胸部充气的肺自身就有良好的天然对比,普通胸部X线检查就能显示大部分病变。若要作CT检查也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胸片已经发现的病灶大小、范围和性质。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普通胸部X线摄片(正位片和侧位片)以及胸部透视就可以明确诊断,但若与肿瘤、胸膜病变等其他疾病作鉴别诊断时,则需要加CT检查帮助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需要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口腔、喉、气管进入到较深的支气管以及肺的上部进行观察,其可视范围大,并且还可以用于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用于以下患者:

1.肺部X线检查疑有肺癌者。

2.原因不明的咳嗽、咯血,尤其肺部X线检查没有明确诊断者。

3.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肿瘤的诊断有困难者。

4.气管或支气管阻塞造成的肺不张、肺气肿,或同一部位发生不易吸收的炎症,需要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和范围者。

一般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需要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是遇到上述情况时,则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哪个年龄段和季节

1.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好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以老年人多见。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代对全国6000万人的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在正常人群中的总发病率为3.82%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5%以上;90年代国内普查的部分统计资料,患病率为3.2%。

2.一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高峰在秋末冬初,隆冬季节发病者反而减少,但到来年3月份又出现发病高峰。这种现象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关系密切,秋末冬初天气变化较急剧,而隆冬时节气温变化相对稳定。根据研究,慢性支气管炎与气候的关系有以下特点:

(1)自然发病情况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每年1月及10~12月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高峰阶段,这4个月发病人数占全年的60.1%;5、6、7月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低谷阶段,这3个月发病人数占全年的5.3%。

(2)发病率一般冬季高、夏季低,但如果夏季为异常高温少雨的干热气候,可造成较高的发病率。

(3)冬季降雪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如果寒冷少雪,发病率一般在冬季和早春保持较高水平,但如果冬季多雪,由于降雪对空气有直接的过滤、净化作用,积雪又能强烈地反射紫外线,增强日光的杀菌能力,使空气的绝对温度上升,因此雪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反会显著下降。

(4)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影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变化、气压变化、湿度和风速,影响病情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辐射、气压和风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冬春之交应注意什么

在冬春之交,由于气候乍暖还寒、多风多雨,容易带给人们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这个季节特别容易感冒,引发疾病急性发作。因此,要积极预防感冒,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注意衣着、起居:起居、衣着要格外小心,不要随意减少衣服。就这个季节的特点来看,其特点表现为天气多变、温差幅度较大。常常可见到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春风送暖,到了下午却可能寒流突袭,气温骤降,所以衣服要随时增减,同时毛衣不宜脱得过早。

2.适当进补: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未发病时,可以服些进补成药,如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复方蜂乳、参芪精等,也可多吃些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枣、糯米、牛肉、羊肉、鸡肉、蜂乳、鹅肉、猪肉、鸡蛋、豆腐等。若轻微感冒可服些药膳,下列药膳可供选用:

(1)银花冲鸡蛋:用鲜鸡蛋1只,打入碗内;另取金银花15g加水200ml,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搅打,趁热1次服完。

(2)姜葱粥:取葱白5g,生姜5g,大米适量,将其洗净加水与葱、姜同煮,待熟后趁热服食,每日1次。

(3)杏苏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取泡去皮的杏仁15g,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布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盖在糕上;糕置锅上蒸,待糕熟后取食,每日1~2次。

哪些职业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发表于美国呼吸病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触粉尘的职业中,其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即从事经常接触粉尘(矿工等)、烟雾(吸烟者、烧煤工)以及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酸、甲醛、氯气等职业的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这些有害物质可以影响人体或呼吸道局部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纤毛上皮,降低支气管排除废物的功能,刺激黏液的分泌,给病毒、细菌的感染创造条件。若是已经患了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在这些物质的不断刺激下,容易加速病情的演变,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发展为阻塞性肺病。

西班牙巴塞罗那医学院的一位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性科研小组选取14个国家的20~44岁间成人13000多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中所接触的不同物质与肺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在未患哮喘,从不吸烟或已戒烟的被调查者中,1~3%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而吸烟者为5~9%。无论吸烟与否,农民的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率显著增高。对于从事纺织、木材、食口、造纸和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其慢性支气管炎风险也出现增高,尤其是对于吸烟者。

该博士称,尚未发现支气管炎对受试者的肺功能产生影响,推测原因可能在于受试者相对年轻和接触刺激物的时间较短。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随访研究,以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流变化是否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经常出差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什么

经常出差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别在秋冬季节,寒冷刺激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因此,经常出差在外的人,尤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添衣加被。

2.避免过度疲劳: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要赶时间、赶进程地工作。否则,过度劳累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容易感冒,而并发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注意营养:出差在外也要注意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每日大便通畅。

4.其他:一定要戒酒戒烟。哪怕应酬需要,也要禁忌。

职业性哮喘的人更加要避免接触引发哮喘的某种特定物质,如甲苯二异氢酸脂、邻苯二甲酸酐、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等,有接触这类物质的工作要回避。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病吗

老年期的疾病称为老年病。老年病有3类:一是发生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的疾病,如感冒、一般性感染;二是从中年起病延续到老年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三是在老年期起病,为老年期特有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第二种类型,称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老年病中有慢性支气管炎,但是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不一定都是老年人。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疾病,不是单纯的老年病。

如何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

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般护理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冬季应有取暖设备,避免病人受凉感冒,以加重病情。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若食欲欠佳,可给予半流或流质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并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至少饮3000ml。

2.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1)咳嗽、咳痰:仔细观察咳嗽的性质,出现的时间和节律;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和量,并正确留取痰标本以便送化验室检测。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咳痰,有痰不易排出时,有条件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无条件时,可根据医嘱服用化痰药物,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同时,还可采取体位引流等措施排痰。

(2)喘:病人主诉喘憋加重,呼吸费力,不能平卧,此时应采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正确调节吸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