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03

第3章 基本常识(3)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婴儿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是在支气管炎加重的基础上婴儿伴有喘憋的疾病。故本病除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症状外,它的主要特点即喘息(出气吸气不畅)。此类患儿常为过敏体质,患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者父母有过敏史。本病起病不久即出现类似哮喘的症状,低热,刺激性过敏性咳嗽,哭闹时喘憋加重,两肺均可听到哮鸣音,常可反复发作。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发作可减小,一般可治愈。

小儿支气管炎不及时彻底治愈有什么严重后果

在医院常常碰到一些家长带小孩就诊,若被诊断为小儿支气管炎时,就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也不治疗,仅自购止咳药给小儿服用,这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小儿较成人机体免疫力弱,而且小儿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柔弱纤细且富有血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故容易发生感染,也易发生呼吸道狭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百日咳、伤寒等,若不及时彻底治愈,极易引起小儿支气管炎。若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就容易引起下列疾患:

1.支气管肺炎:患儿可出现高热、缺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出现肺不张、肺气肿、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2.支气管扩张:当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不当时,可转变为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炎症,破坏支气管壁使支气管壁变形扩张,管壁组织被破坏,使支气管丧失原有的自然防御能力,也降低了咳嗽效率和排痰功能,为进一步感染提供了条件。时间久了,恶性循环进一步扩大,病情加重,难以治愈。患儿可出现长时间的间断性发热,咯大量脓痰或咯血。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如果小儿支气管炎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就会转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再进一步就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患儿可反复发病,长期间断咳嗽、咯痰、喘息,出现劳力性气短、心慌、紫绀、水肿,久治不愈。

综上可以看出,小儿支气管炎如不及时治愈,后果是严重的。只有避免小儿患支气管炎,或患病后及时彻底治疗,才能消除后患。

如何从正面和负面看待咳嗽的作用

咳嗽本是肺部疾患的一个常见症候,外感和内伤的多种病因,只要妨碍了肺气的宣发或肃降功能,均可以使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措施。是人体为了清除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抵御感染的一种反应。

从不利的方面讲,咳嗽是有害的。它可以使呼吸道内的感染扩散;使胸腔内压力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对心力衰竭病人不利;剧烈的咳嗽会使已受损的呼吸道出血,可使胸膜下气肿泡破裂而发生气胸;长期咳嗽是促进肺气肿形成的一个因素;频繁的咳嗽还会引起呕吐,影响睡眠,消耗体力。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咳嗽可以使带有致病原的分泌物在空气中播散,引起疾病的传播。病人痰液中的致病微生物随着咳嗽的气流喷出,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其他人吸入了带有这种致病微生物的空气,就容易引起疾病。因此,无论是作为卫生常识,还是社会公德,人们都应该了解这些道理,咳嗽的时候,应该主动遮掩口鼻,不要让痰、涕随意喷出,污染环境,危害他人。

经常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吗

慢性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特点。但是引起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慢性咳嗽就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的病理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而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有:(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各部位,如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刺激性气体吸入、异物、炎症、肿瘤、出血等的刺激,均可引起咳嗽;(2)胸膜疾病:胸膜炎或自发性气胸等均可引起咳嗽;(3)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均可引起咳嗽;(4)中枢因素:咳嗽可由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从而形成咳嗽,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使咳嗽反射受到抑制。

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为干咳,可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咳嗽伴痰为湿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的严重程度与支气管黏膜炎症的程度及痰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是晨间起床后咳嗽较多,白天较少,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痰量以清晨为多。根据咳嗽的特点、咳痰的数量与性状,并结合有无发热、气急等,可对疾病作出初步的判断。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为什么有不同的咳嗽声调

慢性支气管炎属实证者,咳声洪亮高亢;属虚证者,咳声低沉细微。痰湿重者,咳声重浊,伴有痰鸣音;肺阴虚者,干咳无痰,伴有咽干潮热。风寒(或风痰)闭肺者,往往呛咳阵作,咳痰不利。肝火犯肺者,往往呛咳胸痛,面赤喉干。

肺气虚病发时常以咳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脾阳虚病发时常咳声重浊,多为连声咳,夜重日轻,咳粘液或浆粘痰。肾阳虚病发时常咳声嘎涩,多为阵咳,夜多于日,痰量多。肺肾阴虚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粘稠似盐粒,不易咳出。

通过了解咳嗽声音的特点,可以辨别病变的虚实和病人体质的强弱。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咳痰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咳痰颜色往往会有不同,如白色、黄色、褐色、草绿色等等。性状也有清稀、黏稠、泡沫状等的不同,致使咳出的难易不同。这些不同的特点,恰恰是中医临床上用来辨别疾病性质的主要依据。通过了解痰的颜色和性状来区分属寒还是属热,以便对症下药。正如《丹溪心法》引王隐君之论:“痰清白者为寒,黄而浊者为热……始则清白,久而黄浊。嗽而易出则清而白,嗽而不能出,则黄浊结滞。若咳唾日久,湿热所郁,上下凝结,皆无清白,甚至带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痰的颜色的不同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人们认识到,痰液的颜色和性状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感染的细菌不同给痰液增添了颜色。通常黄色脓性痰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棕褐色胶冻样痰多为克雷白杆菌感染,草绿色脓性痰多为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白色泡沫样痰多为病毒性感染,白泡沫塑料状奶样稀痰多为白念珠菌感染,血性痰多为炎症损伤了毛细血管,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液渗出所致。故观察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咳出的痰液的颜色和性状不仅可以用来判断病情,选择药物,还可以用来判断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常有咯血吗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咯血并不常见,其发生率低于支气管扩张、肺癌及肺结核等疾病。通常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多在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炎症或细菌对支气管黏膜下的毛细血管的侵蚀破坏时,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液渗出才发生咯血。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多为痰中带血丝,偶有血痰,血量一般不多,经抗感染治疗后多可随感染控制而停止咯血。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咯血时,需到医院就医,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容易造成咯血的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慢性支气管炎会传染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不是传染病,所以不会传染。但是当慢性支气管炎伴有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克雷白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毒力较强而且容易耐药的细菌感染时,病人咳出的痰液中将这种细菌排出,污染空气,这对机体抵抗力较弱的人来说,是一种威胁,这种人容易感染上这种细菌,但不能因此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有传染性的疾病。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有大气污染(化学气体、烟雾、粉尘对支气管粘膜刺激)、吸烟、感染(有多种细菌、多种病毒)、过敏因素、体质免疫机能差。急性发作时伴细菌、病毒感染时,有传染可能,但缓解期无咳、痰液中无菌,就无传染性,但慢性支气管炎不是传染病,慢性支气管炎要和肺结核鉴别,因肺结核是传染病。

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会发展成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细支气管黏膜长期充血水肿,分泌物渗出物增多,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变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同时细支气管软骨受损变薄,使细支气管失去支撑,而细支气管周围的辐射状牵引,由于炎症的反复发作而丧失,细支气管更容易内陷;炎症又使肺小血管内膜增厚,肺泡壁供血减少,肺泡壁弹性减弱;炎症时肺组织内α1—抗胰蛋白酶等蛋白酶的缺乏,又加速了肺组织的破坏。这样,在吸气时细支气管管腔扩张,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细支气管管腔缩小塌陷,妨碍气体呼出,致使空气滞留于肺泡内,压力不断增高,久而久之,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膨胀或破裂,最终形成肺气肿。

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会导致肺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最常见病因。国内统计报告显示,约85%的肺心病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约25%的患者在8~10年内发展成为肺心病。导致肺心病形成的机理,主要是因为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酸中毒,它可引起肺动脉收缩,血液黏度增加,肺血管内压力升高,加重右心负担,使右心室肥大、扩张,逐渐形成肺心病。多次扩张势必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右心室肥厚。在此基础上如果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肺循环阻力超过右心负荷,右心室功能失去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就会导致右心衰竭。

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会导致肺癌

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与肺癌并无转化关系。因而,一般而言,慢性支气管炎本身不会导致肺癌。但是,如果是由于吸烟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就有可能合并支气管肺癌。而且,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吸烟产生的焦油既可以导致支气管炎,又可以导致肺癌。

因此,得了慢性肺部疾病可能会得肺癌,对此千万不要疏忽大意。有报道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癌78例分析,年龄为60~84岁,平均年龄为66.9岁,有吸烟史者59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检查发现肺癌1例,以慢性支气管炎肺癌晚期住院36例,由于入院诊断上的疏忽,41例病例误诊,占53.24%(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者11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者8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者14例;慢性支气管炎伴心脑血管病者1例)。

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癌的可能因素:(1)高龄;(2)长期吸烟;(3)在肺部慢性炎症及结核等瘢痕基础上易发肺癌;(4)老年人自己不够重视,体格检查大意。

不少病例发现已是晚期,失去治疗机会。因此在患慢性肺部疾患的45岁以上病人,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者,一旦发现刺激性干咳、痰血、胸痛、贫血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患肺癌的可能,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如一时不能确诊,应定期检查,定期随访,争取早日诊断,以防漏诊或误诊。

慢性支气管炎会导致哪些危害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缠绵不愈,不分季节。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危险疾病,病人多为吸烟者,重复感染使气管变厚和被堵塞。因此,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慢性支气管炎,在早期不加治疗的话,其危害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死亡在内。通常,这种疾病具有一种支气管感染的固定循环模式,它会损害肺脏,然后导致更容易受到支气管感染。如果这种感染终于扩散到细支气管的末端小泡里,易患肺炎或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还可能导致肺动脉高血压及心力衰竭。另外,呼吸系统也可能全面衰竭,这是一种危急性的疾病。有些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其嘴唇及脸部其他部分会逐渐变成青紫色,这是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氧。由于肺脏无法将足够的氧供应给身体,最后,就会发生呼吸衰竭的症状。

如果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同时发现自己的呼吸困难现象日益严重,而咳嗽的性质也有了改变,这些身体健康恶化的迹象,就可能是罹患了癌症的初期征兆。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如何

人的呼吸道对外界的不同刺激物(感染、抗原性、非抗原性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引起的病理变化也不同。如气道敏感性高(高反应性),对抗原性或某些非抗原性刺激可表现高反应变化,支气管收缩,炎症细胞浸润,分泌物增加,气道狭窄,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称为哮喘;如气道慢性炎症可引起气道及肺组织病理性改变,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如气道敏感性一般,长期的外界刺激可引起气道不同部位发生病理改变,在支气管系发生病变,无并发症时,称为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在小气道内径<2毫米时发生病变,称为小气道疾患;如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称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则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疾病,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如果能积极、有效地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完全有可能减少或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发展。

鼻腔疾病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什么影响

正常的鼻腔通过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等方式,来保护支气管和肺免遭损害。当鼻腔出现病变时,未经调节和净化的空气可直接与下呼吸道接触,从而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者对4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鼻腔检查,发现异常者占69.1%,而456例健康人中,鼻腔异常者仅占31.4%。研究者还调查了157例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发现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占32.5%,而无鼻腔病变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仅占4%。其中又对萎缩性鼻炎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有慢性支气管炎者高达92%,而气管、支气管黏膜病变和鼻腔黏膜病变性质相同者竟占54.9%。

因此,气管、支气管黏膜病变的发病趋势是自上而下的,说明了鼻腔疾患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