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法捷耶夫
5458400000012

第12章 主要代表作品(8)

刘季柯夫头上的白发被干了的血粘在一块,被撕得破烂不堪的衣服粘连在他那魁梧身躯的伤口上。他的眼神平静而严厉,像平时一样沉着镇定。

奥列格站在那里,他那被打断的胳膊无力地耷拉着。他的脸几乎没有改变,只是两鬓已经发白。他那对深藏在暗色睫毛下的大眼睛带着泰然自若傲视一切的神色。

这一老一少--群众的领导人,威严挺立在野战军司令官的面前,表现得十分英勇,他们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无畏惧,他们的精神是那么伟大而又崇高。

后来他们被分开了。刘季柯夫又被解回克拉斯诺顿的监狱,中央工厂的案件仍旧没有调查完毕。

刘季柯夫、巴腊柯夫和他们的同伴们也遭到了和“青年近卫军”队员们同样的命运:一个个被扔进五号井的探井里。

奥列格于一月三十一日白天在罗文基被枪决。他的尸体和其他在同一天被枪决的人们的尸体一起埋在一个大坑里。

刘勃卡被折磨到二月七日,因为法西斯暴徒们一直不肯死心,他们企图从她那里弄到密电码和发报机,当然,敌人什么也没得到。在枪决之前,刘勃卡给母亲寄了个纸条,上写:“永别了,妈妈,你的女儿刘巴要到地下去了。

刘勃卡被押出去枪决的时候,唱起了她平时最喜欢的一支歌:“在莫斯科广阔的地方?”

押她枪决的党卫队分队长要她跪下来以便对她的后脑勺开枪,但是刘勃卡凛然不屈,她不肯跪下,她正面对着敌人射来的子弹。

杜尔根尼奇在大逮捕时逃脱以后,就越过了顿涅茨河,几天后,他到达了高罗箕希以南的一个偏僻的楚庚卡村。就在这里,他组织了一支名震全州的伊凡·克拉庇文游击队。到二月份,他带领他的游击队加入了红军正规部队,并跟这支部队一起攻过了顿涅茨河,来到了克拉斯诺顿。

刘勃卡牺牲的时候离红军开进克拉斯诺顿和伏罗希洛夫格勒只有一个星期。二月十五日苏联坦克部队冲进了克拉斯诺顿,苏维埃政权机构紧跟着又回到了这里。

接连好几天,人们悲痛地看着矿工们不断地从五号井的探井里拖出死难的布尔什维克和“青年近卫军”队员们的尸体。

在这几天里,人们还愤怒地揭露了法西斯强盗的另一罪行,于是,公园里被活埋的人们的墓坑被挖掘了。殉难者都直挺挺地站在泥土里。瓦尔柯、舒尔迦、彼得洛夫的尸体也在这里被发现。另外,还有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的尸体。

从五号井的探井里挖掘出来的“青年近卫军”队员和成年人的尸体都安葬在公园里的两座烈士墓里。

参加葬礼的有全体活着的克拉斯诺顿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的成员和“青年近卫军”的队员:杜尔根尼奇、华丽雅、若拉、奥丽雅、妮娜、腊箕克等。

生还的人们里面没有谢尔格,他在越过战线时不幸牺牲了。

阿纳托里被一个工人隐藏在新村里。过了几天,他怕连累人家,就去投奔亲戚了。

普罗庆柯一直和他的部队在后方作战。现在他和他的妻子卡佳特意赶来追悼殉难的布尔什维克和“青年近卫军”的队员们。

在殉难的布尔什维克和“青年近卫军”队员的墓前,他们活着的同伴们宣誓要为战友复仇。在坟上竖起了一块临时的纪念碑--普通的木方尖碑。

竖在成年人地下工作者墓前的那块碑上,写着以刘季柯夫和巴腊柯夫为首的一些牺牲者的光辉的名字。在碑的顶端写着斯大林在列宁墓前的誓言:“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在“青年近卫军”队员的方尖碑的四面写着这个组织为祖国牺牲的全体战士的英名:奥列格·柯舍沃伊、伊凡·捷姆奴霍夫、邬丽亚·葛洛莫娃、谢尔盖·邱列宁、刘波芙·谢夫卓娃、阿纳托里·波波夫、尼柯拉·苏姆斯柯依,符拉箕米尔·奥西摩兴?

法捷耶夫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广阔的卫国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艺术地再现了当年“青年近卫军”的英勇斗争生活,歌颂了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而和德国法西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的苏联人民,生动地塑造了“青年近卫军”的英雄群像,讴歌了他们在斗争中进发出来的绚丽夺目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颂扬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党,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而又虚弱的反动本质。

这部小说结构宏伟庞大,情节曲折、生动、繁杂,人物众多。在结构上自始至终贯串着四条线索:“青年近卫军”、地下党、游击队和红军。这四条线索由于党的领导,战斗的配合,主人公的联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交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这四条线索以“青年近卫军”的活动为主,它在全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广阔背景下展开。“青年近卫军”的活动多运用明写、详写的方法,尽情铺陈,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其他线索则常用暗写,略写,简明含蓄,起到主次分层,烘云托月的效果。小说主要体现了在敌后反法西斯斗争中,党所起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至于红军的撤退、战斗、进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游击战争的发展壮大,直到整个国土的解放等等,则是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来处理的。故事的结局是悲壮的,不少布尔什维克及“青年近卫军”队员壮烈地牺牲了,但他们的革命品质升华到了人类道德的高峰,激励读者充满着胜利的信心,为胜利的到来而欢欣鼓舞。

作者着重刻画了社会主义青年一代的光辉形象。首先是把他们写成综合的集体形象。英雄们从小就受到了共产党、共青团、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薰陶,所以他们的道德品质高尚而纯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共产主义、热爱党和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他们勇敢机智、有宏伟的志愿和崇高的理想,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这些青年忠于爱情和友谊,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这一切显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开阔丰富。法捷耶夫写道:“似乎是最难以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喜欢幻想和渴望行动,富于想象和求实精神,酷爱善良和严峻无情,胸襟开阔和精明打算,热爱人间欢乐和自我克制--这些似乎难以结合在一起的共同特点,就创造了这一代人的独特风貌。”然而这些共同的品质特征,又是以不同的形式在每个青年的身上体现出来。每个青年都有别人不可重复的秉性和风格。

奥列格心地纯洁,坚毅果断,早熟而又不失孩子气,头脑清醒,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和高度的组织观念,邬丽亚热情、沉着而稳重,严以律己,对别人要求也很严格,在她身上外在美和内在美高度统一,和谐一致;绰号“教授”和“诗人”的万尼亚是个谦逊、幽默、才华横溢、内心世界异常深邃而丰富的青年人;谢辽萨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勇敢无畏的小伙子;刘勃卡是个机智豪爽,朝气蓬勃,像火焰般轻飘的姑娘,她具有演员的模仿才能和揣测对方心理的特殊本领,她善于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出色地完成侦察任务。

法捷耶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才能,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崇高的精神世界。他细致地分析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并且对人物性格加以哲理性的论断,概括地叙述了人物的身世及精神特点,重复强调人物的行为、语言、外貌上的细节特征。通过斗争和生活去揭示人物对人对事的态度?这些手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人物最优秀的品质,又显示了人物极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布尔什维克、“青年近卫军”

是人类最美好,最高尚的新人。他们进行着最现实的残酷斗争,垒筑着与日月同辉的英雄业迹,激励着人们向往美好的明天,创造幸福的未来。法捷耶夫既运用娴熟的现实主义笔法来表现已故的英雄,又以浪漫主义的激情来歌颂一代新人。作者凭借他那鬼斧神工般的艺术手法,赋予《青年近卫军》以浓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气息。他把正面人物放在一种高昂、振奋人心的诗境中来描写。不论是庄严的或是轻快的场面,都不仅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真实,生动的浮雕似的立体感,而且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促使人们的感情飞升。作者在刻画敌人时笔调则完全相反,以极大的嫌恶,以尖锐难挡的讽刺方法,深刻剖析敌人的丑恶灵魂,加以无情地鞭挞,或辛辣的嘲讽。

小说中还使用了抒情性插话的艺术手法。作者经常自己走向前台,中断对人物的描写和对事件的叙述而插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又与主人公,与读者交融着,它高飞、回荡、振奋、扩展,大大地强化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法捷耶夫笔下的自然景色,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他描写的景色都是和事件进程的情节与人物的性格和心情相一致的。作者在文学技巧上继承了高尔基表现新人的传统并运用了古典文学的写作技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