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5460700000013

第13章 安徒生童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

安徒生运用夸张手法时,语言往往是幽默的,带有讽刺意味的。他运用夸张手法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的灵魂,使小读者们也能理解这些人的反动本质。

4、表现了诗的意境。真挚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是诗的灵魂,而安徒生的童话兼有这两种特点。从安徒生的气质看,他也是一个诗人。他希望人间成为真、善、美的天堂,他用无私的爱拥抱这个世界。他经常外出旅行,他了解欧洲各国的风俗人情和自然风光。他用敏锐的、充满热情的眼睛观察一切。他能在没有诗的地方看出诗的意境。他的许多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母亲的故事》等,实际上都是优秀的散文诗。《没有画的画册》、《钟声》,同样使人感到诗意盎然。《没有画的画册》中的每一幅画,都是情景交融的诗。例如那个美丽的印度少女,她从浓密的树林中走到月白风清的恒河之旁,将她手中燃着的一盏灯放到河面上。她的乌黑的、亮晶晶的眼睛追随着水面上闪烁的、逐渐远去的灯光,为她心上的人儿祝福。这是一幅多么美、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钟声》的情节具有象征的意义。为了找到钟声的发源地,一个王子和一个穷孩子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爬到一座陡峭的崖石上。那儿的风景美极了,“整个的大自然成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的教堂:

树木和浮云就是它的圆柱,花朵和绿叶就是它的柔软的地毯,天空就是它的广阔的圆顶。”“他们急忙走到一起,在这大自然和诗的教堂中紧紧地握着双手。那个看不见的、神圣的钟在他们的上空发出声音。幸福的精灵在教堂的周围跳舞,唱着欢乐的颂歌”。作者在这里用诗的意境表达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他认为真理是一座高峰,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和勇气,穷人和富人一样,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攀上真理的高峰。

安徒生的童话是诗的天地,诗的海洋,处处是诗意葱茏的境界。

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特别受到欢迎,不仅是由于他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的童话生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安徒生经常出外旅行,他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的作品的题材主要来自现实生活,来自他本人的所见所闻,甚至是他自身的经历。例如有名的童话《丑小鸭》就是以他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作基础的,是用童话形式写的自传。丑小鸭具有一颗黄金的心,他是善良而谦逊的。当他变成了天鹅受到孩子们的热烈赞美时,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正是安徒生本人的写照。当安徒生得到故乡荣誉公民的称号,人们向他欢呼时,他不是得意洋洋,而是感到自己卑微、无力和渺小。他说:“好像这个纪念日就是我的审判日似的。当人们这样赞扬和尊崇我的时候,上帝一定会知道我是感到多么卑微。”《快乐的家庭》这个童话也是以他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他常到一个岛上去歇夏。

他曾看到一座花园里有一块地方长满了牛蒡花,那是专为养大白螺而种的。于是他构思了关于大白螺的这个故事。他写《她是一个废物》,也是以他的母亲和别的洗衣妇的苦难生活作为题材的来源。《冰姑娘》写的是瑞士的故事。这是安徒生多次游历瑞士之后写出来的,对瑞士的风景作了异常准确的描绘。据作者自己说,这篇童话中关于鹰巢的描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在《沙丘的故事》中,作者详细描写了被沙土掩盖的教堂,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座教堂,所以描写得非常真切。他曾和一个青年向导一同经过那座只有塔顶露出地面的教堂,他将他的印象写进《沙丘的故事》中。当然,既然是童话,就离不开幻想和虚构。但安徒生要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丹麦的现实,在他的童话中,通过幻想的绚丽多彩的外壳,仍然反映了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例如《夜莺》所描写的是中国皇帝的故事,但是聪明的读者在读完这个作品之后,一定会明白,那个愚蠢无知、不懂艺术的中国皇帝,实际是当时丹麦的统治者。

在安徒生之前,童话大多是过去民间传说的加工,距离现实较远,没有受到社会上的重视。安徒生第一次从现实社会中发掘题材,使童话生根于人民生活的肥沃的土壤之中。这是安徒生在世界文学史上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童话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方面,安徒生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指出,“没有一种童话,能比生活创造的更美丽”,“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他认为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是童话的源泉,反对在童话中写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具有敏锐的感觉和非凡的想象力,善于从日常生活、普通物件和细微的琐事中发现题材,编造生动有趣的故事。他还采用现实生活中大量真实的细节来充实童话的内容,使童话不仅有朴素简洁的叙述,而且有细腻的、引人入胜的描写。通过他的点石成金、诗意盎然的描绘,大大提高了童话的文学价值。

安徒生的一系列瑰丽多彩的童话,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他确立了童话在文学园地里不可动摇的地位。

安徒生认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他一生为人民而创作。他曾这样说:“如果那些普通的渔民和手艺工人能听懂并且理解我的诗,那么我就觉得比什么都珍贵。”他指出:“这些人能够出色地辨别好和坏。”

在《夜莺》这篇童话中,他借夜莺之口说:“我的歌只有在绿色的树林里才能唱得最好。”为了使他的童话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质量高的作品,他经常在写出初稿后到下层群众中去朗诵,然后根据听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他常到哥本哈根工人协会去朗诵他的童话,每次都博得工人和手艺人的雷鸣般的掌声。哥本哈根的戏院常常利用幕间休息的时间朗诵他的作品,也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例如在皇家剧院朗诵《皇帝的新装》时,整个戏院欢声雷动,所有观众都笑得前仰后合,开心极了。

安徒生不仅是“童话之王”,而且是道道地地的人民作家。

安徒生是中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作家。他对中国也一直怀有好感。他所写的著名的童话《夜莺》就是讲的关于中国的故事。早在童年时代,他就从济贫院的老大娘口中听到一个关于中国的民间传说。那个传说描述中国是个神话般的美丽的国土,它距丹麦很远很远,在地球的另一面。谁想到中国去,就得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挖个洞,一直通到地球的另一边。儿时的安徒生被这个神奇的传说所吸引,曾幻想自己能挖个洞到中国玩耍。还曾想象洞里会出来一个神仙为他带路。他生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对这位爱好旅游的作家来说,当然是件憾事。在他死后一百多年,一九七九年,我国首都北京隆重地举办了《安徒生生平和作品展览会》。他的手稿和他的生活用品如手杖、帽子、旅行箱等都运到了中国,陈列在展览会上。这次展览会大大促进了中丹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安徒生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外国优秀作家之一。我国文艺界对介绍安徒生的童话很感兴趣。他的著名的童话都有多种译本。早在“五四”

以前,就有孙毓修在《欧美小说丛谈》里谈到过安徒生,他还翻译了安徒生的《女人鱼》(即《海的女儿》)、《小铅兵》等。后来,周作人在《域外小说集》中译了《皇帝的新衣》。但那个时期,安徒生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五四”以后,周作人译了《卖火柴的女儿》,赵景深译了《安徒生童话集》,顾君正、胡愈之、郑振铎等也先后翻译了安徒生的童话。从此安徒生成了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作家。近几十年来,叶君健专门致力于安徒生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在介绍安徒生的童话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和选集都已出版,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已由我国儿童剧团改编为戏剧并在舞台上演出。他的《丑小鸭》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九八○年中国人才学研究会(筹)决定创办一个青年文学刊物,他们经过反复研究之后,决定借用安徒生童话的名称,给刊物取名为《丑小鸭》,希望为刊物写稿的不知名的文学青年,有一天能变成美丽的天鹅。大家都赞美这个刊名取得好,新颖别致,寓意深长。

在世界文学的万紫千红的大花园里,安徒生童话这一束美丽的鲜花,将永远占有一个骄傲的位置;它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各种肤色的孩子们度过他们金色的童年;它将永吐芬芳,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