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462600000066

第66章 论“相扑”的演变与发展(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藏经洞发现的白描和幡画中,也均有反映古代进行角抵相扑的图像资料。

莫高窟早期洞窟的佛龛下和四周壁画的下方绘有许多形象各异的金刚力士或药叉相扑的图像。例如,西魏第288窟,中心塔柱下绘有药叉摔跤的图像。北周第290窟窟顶人字披上,绘有一幅“佛传故事”连环画,其中有表现悉达太子向善觉国王女儿裘夷求婚,应约试武,并以摔跤战胜了大魔力王。相扑时,两人均袒露上身,着短裤,头束发髻。这形象和文献记载极相似,如在东汉《西京赋》中描述相扑时说:“朱鬓髻,植发如竿,袒裼戟手,奎踽盘桓。”这说明,相扑比赛时要求裸露上身,头发扎成髻。北周第428窟绘有一幅图:两名金刚力士赤裸身体,仅下身系着一条宽大的腰带和兜裆,他们扭抱相搏,以决胜负。盛唐第175窟绘有一幅两名力士交手摔跤。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屏风画中,绘有一幅角抵比赛。图中两名选手正在一块专门的毡毯上进行角抵比赛,旁侧还有数人观看。两名选手交手开始,其中一名,一手在前,一手在后,用弓箭步直取对方;另一名侧双臂弯曲,后仰上身,向后撤步,窥探对方的弱点,伺机反攻。该画所反映的角抵形象不同于其它壁画图像,表现在两名选手并没有扭抱在一起,而是双方找进攻时机:一方采用低俯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使身体重心更加稳固;另一方两手一前一后,用弓步直逼对方,正伺机采用方法进攻。图像十分逼真地反映出摔跤讲究技巧方法和解术。榆林窟五代第36窟南壁佛传故事中,也绘有二人相扑的情景。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出土的幡绢画和白描画中,各有一幅形象生动的相扑图。唐代的幡绢画描绘了在一庭院两名选手袒裸上身,腰间系一兜裆,光腿跣足,头上戴着幞头,体重都较大,形象十分生动,与当今日本盛行的“相扑”运动相似。比赛中,两名选手以壁前后上举,两腿前后半弓步,半侧身面对面站立,双方正准备伺机向对方进攻。还有一幅是唐代白描画,现藏于法国国立博物馆,编号为P.2002。图中描绘一场正在进行之中的相扑比赛,一名裁判站立在两名选手旁侧,两名选手赤身裸体,仅在腰间系一布带兜裆,头发扎成髻,并饰有两个角。比赛中,两名选手扭抱相搏,其中一选手抓住对方腰带.另一选手抱住对方的腿,双方身体重心都很低,正在奋力相搏,都在伺机采用技术取胜对方。

以上文献和图像所反映的古代角抵、相扑的历史,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二、角抵与相扑形态及乐本体的呈现

角抵源于中国。据《述异记》和《礼记·月令》都载有角抵竞赛的形态。而“相扑”一词可从《俄藏敦煌文献》第10册Дх.02822卷中得以印证。该卷子它出自敦煌莫高窟,时代为西夏,名为《杂集时要用字》。“相扑”一词出自该卷子的音乐部,并与乐舞有关,而且是乐舞的表现形式之一。从汉语大词典中“相”是一种打击乐器,“扑”是相扑的意思。而“相扑”是一种在乐器伴奏下两人相互扑击的表演。“乐舞”本是体育的本体之一。“乐”并非现代艺术形态学意义上的音乐之谓,乃是原初意义上与中国体育种系发生有着直接相关的“乐”。或者说,乐不单指现代人所谓的音乐,也不仅指乐器、乐谱、乐舞,而是包括一种乐的精神和体制。乐既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化样式,又是一种精神传统的体现。“乐”从原始综合发展到体育的整体特质,其间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乐”成为其中一种具有极大吸附作用和同化功能的核心元素。或者说,正是以“乐”为核心而吸了角抵、角力、手搏等多种技艺的营养才造就出相扑。

古代相扑的目的在于“献圣”,这表明它含有祭神礼佛的功能。相扑还有一套专门的扑法和穿、施、奔、转、换等技法。相扑是在由四根柱子支撑的“献台”上进行,设有裁判,胜者能获取丰厚的奖励。

角抵主要用于军事训练和表演。其次可扎巾帽、着装或裸上身、下身穿短裤,不系腰带,脚可穿靴。而相扑主要用于庆典、娱乐和供观赏。其头发扎髻,赤身裸体,腰间系一布带兜裆,光脚。角抵与相扑的比赛方法,场地规格等都有一定的差异。

三、中日相扑的因缘关系

站在世界地图之前,把视线投向东方,中日二国赫然在目。中国大陆、日本列岛,山水相连,一衣带水。这是一块曾经长期充满过亲情、又不断有战火燃起的土地。

这里的人们曾经用同一样的文字、过同一样的节日、有几乎同一样的礼仪形式。这里的人们曾经你搬到我这儿居住,我迁去你那儿生活;你把你的生产技术带到我这儿,我把我的文化样式传去你那里。

中日二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往。总体来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属于强势文化,日本属于弱势文化。文化的影响总是强势区域向弱势区域流动。文化是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文化表现的,是与民族民众至为贴近的生活文化的历史。学术研究的根本责任在于认识、在于“追寻”。中日二国体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同,使人们不得不注意到它们随人群迁徙而实现的流传和发展,注意到发生在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渊源关系和相互影响关系。

战争和移民往往相伴相随。文化的流动有一部分正是由人的流动带来的。秦时暴政,后有陈胜、吴广起义。《三国史记》:“汉初大乱,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口。”而这时,正是相传徐福带五百童男五百童女登上日本列岛的时候。“汉四郡”设立后,中国开始了与日本的交往。公元3世纪,是中国移民经由朝鲜半岛大规模去日本的第二次高潮。274年,自称“秦始皇十三世孙”的融通王由朝鲜半岛率“百二十县”人去日本;十六年后,又有自称是后汉灵帝三世孙的阿知使主率“十七县”汉人去日本,分别被称作“秦人”和“汉人”。三个世纪后,这些“秦汉归化人”不仅人口增加,而且发展为可以左右朝政的势力。随着汉人大批移居日本,则中国的文化也就传之日本。其中散乐,即中国民间的乐舞自奈良、平安时代进入日本。它被认为是低于雅乐(舞乐)的一种演艺。在日本,“散乐”一词首见于《续日本纪》“天平七年(735)五月”条,说:圣武天皇在北松林观赏骑射时,有从唐土回来的日本使节与唐人一同表演散乐“弄枪”。

日本散乐主要分为五类:(1)模仿艺能:包括单人相扑、单人“双六”、滑稽问答、短戏(乌浒艺能);(2)歌舞;(3)杂技;(4)魔术;(5)木偶、人形剧。

日本散乐的形象还靠绘画留存了下来。《正仓院弹弓图》描绘了散乐的面貌,有抛球、顶竿、叠罗汉、相扑等。

在日本,相扑竞赛和表演是在一块高近1米,每边长6米的正方形上进行的。参加竞赛的两名力士头束髻角,腰系一条拴着数十根细细的像蝴蝶扣的宽围带,跨裆兜着一块厚布,其余部位裸露着。他们在角逐时先是互相合掌,再慢慢地抬起腿,用力地蹬踏场地。接着还要完成散食盐、喝[神水]等等动作。之后在一位身著古时锦绣服的裁判员的主持下才开始正式比赛。他们虎视眈眈。猛冲直撞,起初动作非常迅速。两位力士各自从正面,用撞、推、拉、甩、绊等[扑法]企图战胜对方。其[扑法]竟达48种之多。日本的[相扑],一场平均十秒钟左右。有的瞬间便可决出胜负。只要把对手[扑]得除脚心以外的身体任何一部位接触到场地就是胜利。也有双方一起倒地的,这就要以先触场地者为败方。但谁要故意揪对方的头发,抓咽喉,握拳打,踢对方的胸腹,谁就犯规,输掉了这一局。

以上论述,均可窥见中日相扑内在的因缘关系。今天,相扑已被奉为日本国粹,在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有最高的位置。而源于中国的相扑却由于受封建专制统治的影响和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不断加强对人们的驯化,从而扭曲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结果使我们民族精神中汉代那种宏阔的阳刚之气越来越少,致使相扑没有得到专门的发展。

五、小结

本研究从体育本体求证的视角,对相扑的发生与民族精神,乐舞之影响以及中日相扑因缘关系进行了全面探究,从而对相扑的历史做出了新的理解和阐释。它为深入研究相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研究与了解散手、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国际式摔跤的形成和技法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徐永昌《文物与体育》,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3、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4、翁士勋《角力记》校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5、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6、罗时铭《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体育文史,1997年第1期。

7、李重申《敦煌古代体育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8、《俄藏敦煌文献》第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9、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徐美观《两汉思想史》,群言出版社,1993年。

1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13、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5年。

14、施耐庵《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15、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17、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杨善明《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