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25

第25章 风中梦想路(3)

蛇窝泊有个开商店的同行,打听到东北有批红富士苹果苗挺便宜,就找到鲁祥云。鲁祥云那时正患重感冒,二话没说就跟他到烟台上了去东北的船。一路上,鲁祥云发高烧,几天吃不下饭,好在同伴买了个烧鸡,一丝一丝地喂他吃,才使他坚持下来了。

到东北买回苹果苗子后,鲁祥云直接把它们卖给了大队,又赚了一笔。只是重病缠身,后来费了很大的劲,他父亲用各种正方、偏方,才治好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第一

随着小商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鲁祥云又想起前两年当“二郎神”的事情。恰好,县蔬菜公司的批发业务要向乡下延伸,鲁祥云就抢了个先机,租了村里一大片仓库,把蔬菜公司的烟酒副食品,还有味精、醋精、啤酒都代理批发起来。

后来越做越大,鲁祥云就把栖霞烟酒公司、土产公司、食品厂的瓜子、糕点、面包,还有竹竿子等等,都代理批发下来,形成了栖霞南乡最大的批发公司。

鲁祥云把松山供销社的雁牌大头车买来,给当地的大客户送货上门。赶集的时候,前来打货的人门庭若市,汽车拉着、自行车带着,熙熙攘攘的很是热闹。

鲁祥云挣钱挣得让人眼热。有人就告到栖霞县税务局,说鲁祥云偷税漏税。“民不告官不究”。一有人告,栖霞税务局不管是真是假,都要查清楚才行。县税务局跟蛇窝泊税务所连手组织了税务稽查小组,三天两头来查。

本来,鲁祥云的批发是代理,按月交固定税,只是因为做大了,就翻来覆去说交少了。税务方面兴起了风,工商方面也不甘落后,找上门来说:“给你原来定的管理费少了,你得按实际多交。”

工商、税务隔三差五就来检查,再加上当时工商税务都不规范,弄到最后,鲁祥云看实在是没法干了,就把商店里的东西处理干净了,“洗手”不干了。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一听说鲁祥云不干商店了,大队的领导高兴起来。他们找到鲁祥云,要鲁祥云出任大队在烟台开饭店的总经理。鲁祥云虽然没干过饭店,但觉得自己到烟台当上饭店总经理,是村里人对自己的信任,也让全村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更是个自我学习提高的好机会。

鲁祥云带着一帮农村老百姓来到了城市闯江湖了。这样一批人,包括鲁祥云在内,没有懂饭店管理的,也没有懂饭店经营的,连什么是成本核算都不懂,全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在烟台胜利路开起了饭店。

鲁祥云对饭店里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管明白。从原材料进店,到饭菜的做法,成本的核算,他都弄得清清楚楚;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他也尝试了不少办法;在接待客人上,他也分了级,烟台市里的客怎么待,栖霞县里和乡里乡亲们来怎样待,鲁祥云都心里有数,做得让客人满意叫好。

朱留村到烟台开饭店,这在整个蛇窝泊镇甚至栖霞南乡也是“热点”,再加上说是请了个能人鲁祥云当总经理,四围八乡来烟台的乡亲都奔着鲁祥云来,特别是大队和乡政府的领导,更加显得有些自豪,经常来饭店挂账招待客人。

饶你鲁祥云再精明,再会经营,也抗不了如此的“打秋风”,不到两年,这帮农村汉子挣的钱就不够支付大队和乡政府两级招待费用了,饭店只能关门大吉。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鲁祥云这段时间没有白搭,他当这个老总,让他懂得了经营和管理的不少道道,也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志向更加高远,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第二

有理想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追求。鲁祥云从烟台回村后,马不停蹄到蛇窝泊作了考察,找地方做批发公司。

栖霞丝绸公司在蛇窝泊有个蚕茧站,有四千多平方米,占地三十多亩,又临街。鲁祥云相中了这个地方,就承包下来,除了帮助蚕茧站秋天收蚕茧外,其余的时间就做批发公司。这次他吸取了原来代理批发的教训,头一件事就是到工商局把批发公司注了册,全部是自己独资,鲁祥云就是独立的法人代表。

公司面向莱阳、栖霞、海阳、乳山四个县市,批发服装、针织品、副食品、日用百货等各种商品,成为当时这个地区最大的批发公司。鲁祥云把学到的管理经验用到公司的经营当中,设立了开单员、财务会计、保管员、统计、业务、司机等岗位和人员责任制,生意从头一天起,就如日中天,快速膨胀,一年后就买了一辆130货车、一辆大解放、一辆大头车。真是气势如虹,映人照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浪必湍之。”这句古语在某种程度上,当然道出了一种规律性。鲁祥云公司的兴旺,被蛇窝泊税务所的老所长盯上了。正在老所长因为跟不上形势心中难受的时候,县里委派了一位新所长来。这位新所长思想解放,对新事物持支持态度,对鲁祥云的公司表示肯定。这正好加剧了那个老所长的怒气,他就鼓动人到县税务局去告鲁祥云,并且说新所长支持鲁祥云偷税漏税。

鲁祥云是从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走过来的人,他当然知道“皇粮国税”是偷漏不得的,从做公司起对税务工商这一块,就小脚包得严严的,没有一点纰漏。县税务局的稽查科长带人到鲁祥云公司查了半年账,没有查出一笔偷税漏税的账目,当缴的税鲁祥云一分没少地交齐了。

虽然没有查出鲁祥云的错来,但在这期间,稽查小组跟蛇窝泊税务所给鲁祥云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他成为被隔离审查的对象。在此重压之下,那位新所长也不敢给他讲公道话了。

鲁祥云每天得到税务所交待问题。得了病上医院,税务所还派两个人看着。他们怕鲁祥云跑了。这样的折腾还不说,社会的影响更是让鲁祥云抬不起头来。镇里说鲁祥云偷税漏税,老百姓也说鲁祥云偷税漏税。到处沸沸扬扬的,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

鲁祥云经过了少年时候的乌云密布,随后经过了后期的各种生活历练,遭受了多少艰难困苦,他却从不言败,从不知道退却。在经历了朱留村商店的国家机关的击打之后,再次经历这种有理无处讲,有口无法辩的精神打击,使他彻底转变了人生的态度。

此时,鲁祥云深深地体会到父亲为什么会那样愤怒地打他,理解了父亲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懂得了父亲的慈爱是多么深刻。他知道自己再这样做下去,早晚会成为一种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必须迅速退出这个败局,重新选择人生的道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连续两次“被风摧之”之后,万般无奈中,鲁祥云托人找到栖霞外贸局下属的蛇窝泊外贸站,把整个批发公司全部卖给了“公家”。从此,鲁祥云从私有的个体户,成了外贸站的正式国家职工。

鲁祥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挨整了。他不再像有自己公司时那种重任在身了,他开始轻松了,却被一种理想不得实现的无望重压着。闲暇的时候,他常常想起小时候的西老茔、东老茔还有在“战山河”建筑队那段难忘的日子;想起自己在商场上打拼的日日夜夜,那是回顾中的安慰,也是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流连。

每次,他从蛇窝泊原来自己的公司现在是“公家”的公司,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回自己的家乡朱留时,看到河里的流水,就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真如流水一样逝去,感到自己的前途真如杨柳堆烟一样渺茫;只是有时候,隐隐之间,他的梦想会倏地折回,闪现在眼前。

鲁祥云的梦没有碎,他的心是悸动的。他的将来能做什么,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决不会是这样淡淡泊泊地过去。他现在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静静地等待,耐心地等待,耐心地休养生息。他劝慰自己,汽车跑一段,就要到加油站加油,跑到一定的公里数,就要到大修厂保养,人也是这样,干到了一定的时候需要困盹儿,需要休息,需要反思和积累能量,给自己加加油。人如果光知道出力,不知道休息,就像汽车光跑不加油不保养一样,早晚要出故障的。

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鲁祥云并不知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古训,但他懂得生活中休息和工作的关系,知道怎样紧张地工作,知道怎样放松地休息;知道得时又得地的时候,要大踏步地前进,反之则守成隐藏,韬光养晦。

在商场上拼搏风风光光引人注目固然荣耀,而在无人注目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同样重要。前者是彰显,后者是隐藏;彰显是人生的高兴,隐藏是人生的修为;没有彰显,人生就缺乏光彩,没有隐藏,人生就没有积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很多人只看到了彰显的风光,忽略了人生被隐藏的重要性,结果在该休养生息的时候,耐不住寂寞,开着没有油的车往前冲,其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鲁祥云没有这段日子的“隐藏”,一直在商海里漂泊,在生意场里风光,很可能就没有今天鲁祥云的企业和西夫拉姆酒堡的存在。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从人生的长河来看,没有这两段被“风摧之”的经历,鲁祥云恐怕就没有今天脚步的沉稳。

那时,鲁祥云被“掩藏”在蛇窝泊外贸站里,他从一个老总变成了给人打工的,他从蛇窝泊人眼中渐渐淡出了。他的思想上的痛苦,是兴盛时候的风光所不能给予的力量与修为。他需要忍耐与坚守,需要平淡地被磨炼。舍此,便不能成大业,做大事。

鲁祥云在忍耐中等候,平平淡淡地一干就是两年。这两年中,他得到了休养生息,得到了学习与思考,他的经验得到了丰富,力量得到了充实。当他能够精力饱满承接更大更重的使命的时候,曙光就开始悄悄地照亮了面前新的道路。当我们今天如此回望鲁祥云的这段被隐藏的时光时,我们发现了如此深刻的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