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34

第34章 第三个螺旋上起飞(1)

法兰西,我要认识你

笑脸迎向未知的世界--滚滚财源门,戛然被关闭--另一扇门在不经意间打开--只身走向法兰西--认识法兰西,认识欧洲--异国他乡,不忘报答“领路人”--祖国温暖,时刻不忘觅商机--八十一难后,豪气冲九霄。

笑脸迎向未知的世界。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这与“天无绝人之路”和“山不转水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个意思。就是说,事物没有绝对的尽头,只是一个过程,而一个过程的结束正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

“人生过程论者”对人生所持的这种乐天的观点与“人生结果论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看重人生的过程,从而重视过程的意义,而后者则侧重于最终的获得。如果把每一次的收获作为人生的体验考量,便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最终都要经历过程与结果两种体验才能完成人生的存在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获得好的结果的人生过程必然会有相当的经历与之相匹配。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着一个处境时,打开与关闭、前进与后退、向左与向右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这就需要智慧,需要站在一个高处,去认识新的事物。

那种只想在熟悉的环境中走路的人们,很难有明显的突破。

上帝关上了这扇门,这扇门是你所熟悉的吗?还是你没有走过的?实际上,很多人之所以一生无所作为,就在于一直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行走,即使上帝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陌生的门,他也不愿意进去,甚至还会害怕退缩;殊不知,人生的旅途所蕴含的正是对陌生的事物的探寻过程。

人生最奇妙的是,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这一天不知道下一天的未知永远伴随着你的脚步,如影随形的成功与失败都在时间的轴承里互相转化着,时间或长或短或舒或缓,或渐变或嬗变,终究要变;不变为相对而变为绝对。若基于这一过程,不管你是过程论者还是结果论者,都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来承担生活给予你的赏赐,不管是幸福也好,是痛苦也罢,没有人应许这一刻就是永恒,而同时它又宣告着这一刻就是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过去了的永远不会再回来,“决不徒然返回”,也无法返回。因而“人生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过去的成功也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

一个智者在事物的变化中,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会持有一颗淡定而勇敢的心;特别是在事物由盛而衰的转化面前,仍然会笑脸相迎,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他们不走因循的路,虽然这条路是轻车熟路,不须再费力,但收获也少,经历也少,见识也未尝会多,只有敢于走向另一个未知世界探索的人,才会寻得更多的未知的惊喜与宝藏。人生的丰富程度会因这种不同的走向而变得大相径庭。

因此,当他们见到上帝给他们打开另一扇门时,他们便毫不畏惧地大踏步迈进,他们相信不管眼前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必定会有奇迹伴随着你。

不论是在山穷水尽寻找山重水复的新道路,还是在大路通天正喜气洋洋地向前却碰到拐弯的时候,都不要迟疑不前,错失良机。鲁祥云正是这样一位坚持走新路的人,他因此而开阔了自己,丰富了自己,提升了自己,让自己一天天地加厚着生活的积累,而这种积累最终变成了无穷无尽财富的精神之源,使人生显得精彩无限,缤纷生动。

滚滚财源门,戛然被关闭

正当鲁祥云作为法国大英雄中国总代理,把“礼品酒”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意外的麻烦找上门来了。这个麻烦不是来自于内部,也不是来自于社会,而是来自于合作的法国那一方。

麻烦的缘由是因为“红眼病”。原来,法方没有想到鲁祥云会把“礼品酒”做得这么红火这么来财。他们当初只是因为要进军中国市场,觉得中国人喝法国的白兰地还不太够档次,拿瓶酒送礼倒是蛮好的,于是便打出了“礼品酒”的概念,而且觉得中国的市场不会太大,所以,他们才跟鲁祥云签了中国总代理的合同。

如今,一看这火爆的阵势,他们不认为是鲁祥云的运作成了大功,而认为是自己的产品自身的影响力所产生的直接市场效应。香港的情报传到巴黎,法国总部专门派了一个智囊团前来详细考察,准备将鲁祥云这匹小县城的“土马”换成北京、上海大都市的“洋马”以求圈占中国更大的市场,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份额。

鲁祥云没有想到人家前来考察的这种“换马”目的,而从常规思路出发,认为是自己干得好,法国总部对自己的重视和鼓励,觉得这是向总部表功的好机会,不可懈怠。因此,当考察团来到栖霞后,他热情接待,殷勤有加。事后才知道考察团此前已经到北京、上海转了一圈,却没想到他们的白兰地被鲁祥云做成“礼品酒”会这么神奇。

他们来到栖霞鲁祥云的威斯诺·查尔斯酒业一看,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就这么一个小四合院,竟然能卖这么多的货?”

考察团按照地域大小的级次性推理想象:在栖霞一个小县城就能做这么大,如果在上海、北京开代理公司,还不知道能挣现在几倍几十倍的钱呢。这就犯了人们常犯的那种只看表象、不究内里的错误。他们不知道,鲁祥云虽然生产企业在栖霞,但他却把市场做到了全国各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天南海北各地市场,大部分都有鲁祥云的“礼品酒”市场合作伙伴。

后来,从法国总部考察团的失误当中,鲁祥云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他说:“一个企业不要看他的厂房在哪里,而要看他的市场在哪里,企业家的心在哪里。”

碰巧,考察团来时,正赶上这一年的全国糖酒秋交会在大连召开,鲁祥云就带着考察团到大会上去,向他们展现自己公司的风采。

他们看到,鲁祥云的展厅既华丽又大气,做的大英雄礼品酒又很漂亮,吸引得全国客户都往这里涌;展厅里人头攒动,看货的、咨询的、签合同的顾客盈门,热闹异常,在整个糖酒会上鹤立鸡群。

这让考察团更加眼热。他们按捺不住那种“换马”做大的强烈欲望,当场就到北京、上海、南京一些糖酒公司的摊位上去联系业务,考察市场。

这些大城市里的经销商,早就对鲁祥云的“礼品酒”垂涎欲滴了,猛然间看到老外前来联系合作“礼品酒”的业务,真是喜出望外,感到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家家都是口上抹蜜,恭维有加,当场表态说:“如果你让我做,肯定比那个小城做得好上加好,代理卖得更多,会让您几倍几十倍地赚钱。”

考察团在糖酒会上真切地看到,鲁祥云“礼品酒”的利润空间大而且市场火爆,马上回去汇报给法国大英雄总裁马概,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立即“换马”。

很快,马概就单方把与鲁祥云签的中国地区总代理的合同私下里给撕了。而且,他们做得也不大气,既不向鲁祥云通报,也不找任何借口,只是偷偷地给北京中糖和上海等地的经销商直接发货。

鲁祥云被蒙在鼓里,过了好长时间才知道法方竟然做出这等不讲究的事来。他没想到,他的好心好意,竟然成了引狼入室,自己费尽心机打出来的大英雄“礼品酒”市场,就这样白白地被人抢占了去,思想感情上受到了很大打击。

恰好马概先生来到北京开发市场,鲁祥云知道以后,马上飞过去找到他,跟他说明自己还要代理大英雄,但在利益面前,一切的理由和热心对马概先生来说,都变得苍白无力。马概还是不用鲁祥云做了。

有人说,他单方撕合同,跟他打官司,鲁祥云觉得那不是个道,先别说打赢打不赢,就是打赢了,还能把人家怎么样?自己还要赔上时间精力和金钱,这是只有输家没有赢家的泄气事。

鲁祥云的财路瞬间没了。

他公司的几万套礼品盒子,堆在那里,成了废品。他必须去另寻出路。

另一扇门在不经意间打开

上帝在给鲁祥云慢慢关上大英雄这扇门的同时,另一扇门也在悄悄地开启。为他打开这扇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相交甚笃的孙经理。

此前,随着鲁祥云的“礼品酒”越做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就有合作伙伴找上门来。这位合作伙伴是青岛一家跟法国合资的企业,做威廉彼得白兰地的品牌,法方是大股东,管理者叫马格埃。他在网上看到鲁祥云的“礼品酒”风靡全国,就叫中方的孙经理前来考察,洽谈合作。

孙经理这位全国评酒委员、做酒的行家也没想到在栖霞这个小县城里竟然藏龙卧虎,出了这么一位奇人,竟然连法国都惊动了。让他来考察,他虽然心里有点瞧不起,却也不敢粗心大意,他要真正考察后才下定论。

他不认识鲁祥云,又不能贸然登门,通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了鲁祥云做营销时的朋友,请朋友牵线前来取经。也是孙经理的精明之处,如果他不托朋友领路,他还真跟鲁祥云挂不上边呢。

当时,鲁祥云一心只做大英雄礼品酒,哪里顾得上这些旁枝末节。但朋友的面子不好驳,只得答应他们前来考察。

鲁祥云在栖霞最高级的悦心亭宾馆里接待了他们,朋友们对鲁祥云的经营理念大加称赞。孙经理亲眼看到了鲁祥云的经营,听了他的想法,觉得果然是位出众的合作伙伴,便提出了合作意向。

孙经理把自己带来的酒和法国总部的画册都拿出来递给鲁祥云。鲁祥云一眼相中了一款扁瓶子,便说:“别的合作咱可以先放放,这款瓶子我可以跟您合作。”

孙经理很高兴,一次就谈成了合作项目,马上回去汇报。法国老板也很高兴,很快飞到青岛,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亲自接见了鲁祥云,并且当场确定,让鲁祥云做这款瓶型的中国总代理。

但是鲁祥云的心里还是舍不得大英雄,那是自己拼天拼地打出市场地盘的第一款“中国礼品酒”啊。鲁祥云感觉自己的心血不能白流,既然法国出原酒,我何不到法国去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鲁祥云心中暗暗地想:“即使大英雄再不跟我合作,我也要去认识你这个法兰西。我要知道,为什么你的白兰地,你的葡萄酒能在世界上称王称霸?”

“我一定要在法国寻找到商机。”这就是鲁祥云的思维,他在上帝关上这扇门的时候,不是自怨自艾,畏葸不前,而是奋力向前,像哥伦布一样去寻找新大陆。

不论在商场还是在人生中,鲁祥云的这种进取思维反映了众多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共性的优秀品质。

只身走向法兰西

孙经理给鲁祥云打开了威廉彼得的门,而且还给他开了走向法兰西的门。

他给鲁祥云介绍了一位在欧洲的女经理做翻译。她是上海人,我们就称她为女翻译吧。她的法语很棒,是个欧洲通。鲁祥云先在北京跟她见了面,谈得很融洽。商定如果鲁祥云到法国去,由女翻译全程负责接待安排。

鲁祥云有了这样一位女翻译,到法国去,心中有了底。女翻译给鲁祥云联系了新的合作伙伴西夫拉姆公司。鲁祥云听到后,很快就办了出国手续。

鲁祥云是第一次出国,心中没数,不知道语言不通还有习惯不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困难,他以为到了欧洲发达国家,比我们这里还先进文明,什么东西也不会缺,再加上有这么个女翻译是个依靠,就轻装上阵,提着一个小包,拿着一个大哥大,开始了法国之旅。

路途的磨难也由此开始。在北京机场,一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小姑娘,见他拿的行李不多,就请鲁祥云帮个忙替她带行李,原来每个乘客的行李是定量携带的,超出部分的费用要比规定量内的高好几倍。鲁祥云想,正好跟她是一路的,自己到法国去人生地不熟,巴不得先给她帮帮忙,后面再叫她帮自己。

鲁祥云没想到,虽然帮了小姑娘的忙,但上了飞机他却不知道小姑娘到哪里去了。小姑娘看着鲁祥云轻装简行的样子,觉得他好像经常出国,也没多问鲁祥云是不是需要帮忙。在飞机上,鲁祥云跟一个到中国学厨师的法国老外坐在一排上。心想,小姑娘靠不上了,得跟这位老外掰伙好,说不定能请他帮忙。

也是凑巧,这位老外是到济南学中国厨师的,这次是他拿到了厨师证回国去,正高兴得不得了,看到鲁祥云是中国人就问长问短。鲁祥云不懂法语,英语连问好打招呼也不大会,想交往全凭互相打手势猜。飞机上发食品,鲁祥云满以为到了法国肯定也会像中国一样招待大吃一顿,自己不想吃,再加上要结交这位厨师,就把发给自己的食品都叫他吃了。

人付出就会有回报。到了飞机场,要填表,这个表不像我们中国的表格,上面中英文全有,人家的只有英文,鲁祥云找小姑娘吧,一时也找不到,他就连比画带哈罗,拿着表比画着,好歹叫这位厨师明白了。厨师见他不会填表,就把鲁祥云的护照要过去,照着护照把表填好了。鲁祥云这才过了关。

手机那时还是富人的象征,鲁祥云拿的是第一代像砖块一样的手机,叫大哥大。社会上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手拿大哥大,走遍天下也不怕。”鲁祥云真的也这么认为,到了法国,拿着大哥大,跟翻译联系就行了。谁知到了法国,大哥大根本打不出去。

本来说好了,鲁祥云到法国戴高乐机场,女翻译就来接他。可是到了机场,鲁祥云一看,好家伙,这么大的机场,往哪里走,怎么走,自己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东南西北。这时,小姑娘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鲁祥云跟她说了自己不会填表的事,她才知道鲁祥云是第一次到法国,就把他领到机场出口。

因为小姑娘要转机,不能出机场,只能由鲁祥云自己往外走。鲁祥云看看全是感应的电动门,不知道从哪个门走,就琢磨着跟人多的往外走,门转他就跟着转了,转来转去,转了半天才转出来。这时,作为西夫拉姆集团的代表的女翻译早在外面等候多时了,鲁祥云见到她,真是喜出望外,像是见了救星。

但女翻译却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她头一句就埋怨说:“我在这里等了你一两个钟头了,人家都出来了,你怎么才出来?”鲁祥云感叹地说:“老妹啊,你真不知道你大哥是怎么出来的。”她听了鲁祥云的遭遇之后,哈哈地大笑鲁祥云。

翻译虽然是个女的,但她懂法语啊,她哪里知道鲁祥云独自一人赴法国的艰难?对于一个一句法语不会说,一句英语也不懂的鲁祥云来说,这不啻于入龙潭虎穴,那种艰难和困苦,岂是一个对语言没有障碍的女翻译所能体会到的?

出了机场,天已经黑下来了。鲁祥云这时已经饿得不轻了,心想,女翻译很快就会请自己吃饭的,就有点打趣地说:“老妹啊,还不请大哥吃顿好饭啊。”没想到女翻译说:“没法请。”

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粒米没进的鲁祥云脸色焦黄,上火,饥饿,不仅使他脸色难看,身体也难受。他顾不得形象整齐了,领带不干净,纠结着,也顾不得整理,上了车,躺在轿车的后座上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