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35

第35章 第三个螺旋上起飞(2)

女翻译开车拉着他出了城,一直往农村去。等车停了,已是深夜。鲁祥云下车一看,到了一座葡萄酒堡门口。酒堡的管家把门打开,黑洞洞的,进去了。

鲁祥云心想,这回该吃饭了吧。但横等也不说吃饭,竖等也不说吃饭。他只好问女翻译说:“吃饭啊?”

女翻译说:“上哪儿吃饭?”

鲁祥云说:“十多个小时不吃饭,我又拉肚子,怎么行?”

他心里告诉自己,别忘了自己是来寻找商机的,不是来玩的,无论如何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决不能倒下。看来,自己不费心争取一番,今晚这顿饭是别想吃了,如果不吃饭,明天说不定就得上医院。

可是女翻译却说:“你从中国来,包里什么饭也没带吗?我以为你会带点面包火腿肠什么的--这里没有饭,只有咖啡、茶叶和自来水。”

鲁祥云说:“不行啊,无论如何我要吃饭,不行你到外面小卖部去买面包点心也行。”他当时认为,法国跟中国一样,到处是小卖部,什么时间叫开门,都能买到东西吃。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女翻译的回答给他出了道难题:“你以为像咱中国啊,这里全是乡村,没有地方买。”

这个时候,鲁祥云坚定地说:“我包里什么也没有,但不吃不行,必须吃饭。”

女翻译看鲁祥云真是非吃饭不可了,就找管家说好话。鲁祥云看着管家是不愿意去的样子,就问女翻译说:“管家怎么说?”

女翻译告诉他:“管家说这里没有超市,又是深夜了,就是跑到城里商店去,人家也没有起来卖东西给你的。”

鲁祥云就告诉女翻译,不行多给他几个钱,无论如何得弄饭来吃。好说歹说,多给了钱,管家才怏怏地去了。

等了半天,女翻译说:“他们把饭买回来了。”鲁祥云心想,无论如何也得有点心什么的吧,可是一看,是个面包棒和一个菜叶。

女翻译告诉他,把菜叶夹到面包棒里面吃。鲁祥云就照着女翻译的办法吃,他没想到,面包棒硬邦邦的,要点热水都没有,他只得用凉水泡泡,咬一咬,再泡泡再咬咬,就这样算是吃了顿饭。鲁祥云后来回顾这事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太遭罪了。”

生活的艰难才刚开始。早上起来,牙膏牙刷都没有,他就用手指头刷牙。停了好几天,才从乡村的超市里给买了点日用品回来。

在西夫拉姆酒堡里,吃的饭也很简单,全是西餐,鲁祥云根本吃不惯。“吃不惯也要吃,也要尽量吃饱。”他一再告诫自己:“你鲁祥云不是来享受的,是来寻找商机的。”

尽管生活不习惯,但他的工作却进行得很紧张有效。第二天,鲁祥云就与西夫拉姆集团的总经理见了面,第三天就与全体股东见了面,却没有进入到谈判的阶段,因为对方要考察鲁祥云,看看他值不值得与之合作。

西夫拉姆集团的董事长善于观察人,他叫鲁祥云在那里坐着,他隔着玻璃观察,见鲁祥云的腿上下抖动,就说这个人不稳重。

鲁祥云听女翻译一说,立马注意到自己的形象。老板又叫鲁祥云在玻璃走廊的这边走,他在另一边给鲁祥云“相面”。经过了一番折腾之后,他看好了鲁祥云,才跟鲁祥云坐下来谈判,建立了合作关系。有了这样一个商机,鲁祥云心中就有了谱儿,深感不虚此次法国之行。

认识法兰西,认识欧洲

虽然头一步就走出了开门红,鲁祥云找到了合作伙伴,但他没有浅尝辄止,打道回国。生活再不习惯,条件再艰苦,语言再不通,都不能打退鲁祥云的意愿:“我要认识法兰西。”他对女翻译说:“我来一趟法国不容易,碰上你这么一位法国通欧洲通的老妹子也不容易,你要帮我把法国都看看啊,别叫我来白白地遭罪不值得。”

女翻译看鲁祥云跟一般的到法国来讲吃讲喝讲玩、转一圈就走的人不一样,觉得鲁祥云不仅敢想敢做,还是个善于动脑筋抓商机会经营的人,特别是被他不顾旅途劳顿不怕生活差异一心只顾生意的精神所感动,很爽快地答应一定尽全力帮鲁祥云的忙。

女翻译带着鲁祥云跑遍了整个法兰西,凡与葡萄酒有关联的地方,鲁祥云全部作了考察。如卡尔卡松、波尔多、勃艮第等。每到一地,鲁祥云都要考察厂家,进行谈判。一路下来,鲁祥云真如阿里巴巴叫开了芝麻开门的“大盗山洞”,有的谈了合作意向,有的谈了代理构想,有的商谈好了可以借用品牌在中国打市场,鲁祥云手中有了“马蒂尔德”的授权书,可以正大光明地回来做正宗的法国代理品牌了。

后来,当他再次找到马概先生遭到拒绝的时候,他就毅然放弃了大英雄。他也从大英雄的代理当中接受教训,回国后就先注册自己的“马蒂尔德”品牌,这就是鲁祥云威斯诺·查尔斯酒业自己生产的第一款酒。这款“礼品酒”生产出来之后,把原来给大英雄生产的礼品酒盒全部改装了,贴上了新商标,在市场上迅速走红。

有很多人看来,鲁祥云的法国之行,至此该是一个收获圆满的丰收之旅了,此时打道回府,也是战果辉煌了;而鲁祥云并没有满足,特别是当法兰西的葡萄酒业,完全袒露在鲁祥云眼前的时候,他心中朦胧地有了一个借题发挥在中国做法国葡萄酒商“一枝独秀”的想法。

鲁祥云觉得,光认识了法兰西还不够,应该认识整个欧洲。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女翻译的时候,她简直有点惊奇了,认为鲁祥云是得寸进尺。后来,好说歹说,女翻译总算答应跟他一起去考察意大利,因为女翻译一直在意大利居住。

意大利打车太贵,女翻译就用她的身份租了辆小车,只能坐两个人,前面女翻译当驾驶员,鲁祥云就坐在后座上,颠颠簸簸地跑遍了意大利的山山水水。生产瓶子、设备的公司,酒庄,酒堡,统统考察了一遍。

鲁祥云的特点是,所有的事情都不是随机而行,而是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到法国就是要拿到葡萄酒的商机,到意大利最主要是要弄个好的瓶子。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就特别留神,处处仔细。他看到一个瓶子很好,就跟女翻译打听着找到了经营这种瓶子的贸易公司,鲁祥云去一问,觉得贵了,就对女翻译说,“咱俩找制造厂吧。”

女翻译就开着车,一边打听一边找,找来找去,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终于找到了生产工厂。一问,便宜大了。

鲁祥云精明得很,立马跟厂家谈买卖,最后厂家把这款瓶子的授权书给了鲁祥云,授权书明确规定:“在中国,鲁祥云享有此款瓶型的独家使用权。”鲁祥云头一次就定了厂家四个货柜的瓶子。

鲁祥云不愧是个“步步为营”的赢家高手,跟厂家谈得越来越融洽的时候,他拿出了原来的大英雄瓶子,问厂家能不能制造。人家回答他说,能是能,但不能侵权。鲁祥云就叫他们借鉴改造一下,只要不侵权就行,做了就给他发到中国来。

瓶子发到中国,具体到什么地方卸货,鲁祥云答应随后会很快告知厂家。

异国他乡,不忘报答“领路人”

牌子、瓶子都有了,可是到哪里寻找白兰地酒体和灌装生产成品酒,倒成了一个大问题。鲁祥云再一次想起了孙经理。

这时候的孙经理已经在中山的一个合资的葡萄酒企业当技术总经理了。这个企业是中国航天工业部与意大利合资兴办的,意大利出技术设备,中方出资建设厂房。鲁祥云跟他一打电话,孙经理听说他在法国做了这样的大事,很痛快地答应了说:“你来吧,我保证给你调好酒。六十元一瓶,瓶子在外,保证质量上乘。”

鲁祥云立马让女翻译告诉生产厂家把瓶子发到中山。事情办妥了之后,到了意大利米兰。女翻译就对鲁祥云说:“鲁总,实在对不起,我不能再送你回巴黎了,实在没有时间了。”

鲁祥云一听打了怵,他知道如果没有女翻译同行,他在这里就是一个睁眼瞎子,他来的时候吃过亏,现在再吃这个亏,他是不干的,就赶紧说:“你不回巴黎怎么行,我自己回不了中国了。”

但说来说去,女翻译就是不松口,怎么说也不行。最后鲁祥云表现得很为难地说:“我的语言又不通,怎么回去呢?”

“这样吧,我给你写个牌子,你到了那里不知道怎么办,就拿出来让人看看,就去问。”女翻译说,“你只说‘女士们先生们’就行了,人家看你拿的牌子,就有人领你去了。保证你能顺顺利利地回中国。”

鲁祥云猜测,可能她经常因为有事不能送客人,所以才有了这种写牌子的做法。

临走的时候,鲁祥云把剩下的三万法郎全部掏出来,送给女翻译。女翻译不好意思地推辞说:“不用啊,鲁总。”

鲁祥云知道她领着自己到处谈生意,从中是有佣金的,但他觉得自己第一次法国之行,真是多亏了人家女翻译,应该报答报答人家,就诚恳地对她说:“你还是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鲁祥云虽然经历了种种辛苦,但他心里真的很兴奋:“唐僧到西天取经,我这也是到西天取了真经来了。”他是边走边想边陶醉,一路行来,果然,女翻译给的牌子好用,走到哪里,鲁祥云就拿着牌子到人多的地方,用半生不熟的英语笑着说:“女士们先生们”,连说带比画,就有人自动地领着他到这里到那里,帮他的忙。

祖国温暖,时刻不忘觅商机

鲁祥云从巴黎飞到了香港,托运的五六个箱子也随机到达。这些箱子里装的不是别的,都是他考察时所留的样品酒瓶子和对自己设计有启发的工艺品,什么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范思哲时装,鲁祥云顾不得这些,也没心思顾这些,他的心都在自己的酒上。

因为拿的行李多,想找个人给看着,却没有人愿意给他看东西。鲁祥云只能拖着几个箱子往前走一段,再回来拖另一些,一段一段地往前捯。

鲁祥云还真是感谢女翻译想得周到,给了自己点港币,他才有钱打的到了罗湖口岸,否则,鲁祥云在香港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呢。好在到了香港,大哥大就好用了。鲁祥云给孙经理打电话,叫孙经理上罗湖口岸去接他。

在口岸那里,鲁祥云也是采取出机场的办法,一段一段地把行李捯了出来。见了孙经理,鲁祥云竟然激动地抓着孙经理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甚至埋怨起孙经理来晚了,其实孙经理早就在那里等他了。

在车上,鲁祥云才缓过神来,跟孙经理说了自己的心情。他说了自己法国之行所受的苦,最后讲到在香港机场下飞机的感受,让孙经理也受了感动。

鲁祥云说:“我在香港下了飞机,一眼就看到了国航的飞机,还有中国的空姐。这个时候,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样,眼泪哗地一下子流出来了,多少日子的辛酸全部涌上了心头。那个滋味,真像在外面流浪的孩子回了家。”

孙经理没想到鲁祥云会只身一人经历这么多的磨难,赶紧安慰鲁祥云说:“好了,好了,我好好请请你,咱俩去吃大虾,给你补偿补偿。”

果然他开着车拉着鲁祥云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饭店。路上,鲁祥云叫孙经理停了两回车,到野地里去方便,孙经理这才知道,法国的啤酒三十五法郎一罐,相当于三十五元人民币,鲁祥云舍不得喝,就喝咖啡。喝伤了,也没别的东西替代,以至于后来,见了咖啡就想吐。再加上水土不服,吃西餐,鲁祥云去一趟法国就瘦了十多斤。

孙经理真觉得鲁祥云不容易也不简单,是个能豁上命做生意的人,对他更加敬重和热情,特地给鲁祥云点了盐焙大虾。这个焙大虾的吃法,跟北方先做好了一个一个地摆在盘子里端上桌来不一样,而是现做现吃。店家把大虾是用盐捂着,一盆一盆的,客人来了再在炉子上加热,盐热了,虾也熟了,盐味也进去了。

鲁祥云实在饿极了,顾不得装脸面了,自己吃了一盆不够,又吃了一盆。孙经理见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知道他真是饿坏了,就让他可劲吃个饱。

三句话不离本行,吃得差不多了,孙经理就谈起给鲁祥云做白兰地的事,他让鲁祥云放心,为鲁祥云做的“礼品酒”绝对是一流的,而且还说了很多的优惠。当时鲁祥云对于白兰地只是个半瓶醋,听了孙经理的表白,早已被感动。

后来他虽然知道人家赚他不少的钱,但他心存感激,两人的感情到后来是越来越深,原因在于孙经理真拿鲁祥云当朋友。其时,孙经理把鲁祥云领到酒堡里,跟自己住在一起。鲁祥云一闻酒堡那个味就够了,但孙经理对他说:“别的地方没处住,连我都住在这里。”

鲁祥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无论什么境况下,都带着一种捕捉的眼光。他发现酒堡里有两个意大利工程师,就感觉将来很可能会从这里学习点意大利技术什么的,说不定对自己有用处,便安心地在酒堡里住了下来。

孙经理把鲁祥云当做“财神”一般,特意在第三天把鲁祥云介绍给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东代表,就是航空工业部住深圳的一把手,恰好他也是山东老乡德州人,在上海宾馆宴请鲁祥云时,鲁祥云趁机掌握了使他后来转型的新商机。

鲁祥云了解到,他们合资的企业注册资金三千万元,结果干了不到三年就要倒了。这时,正是企业难过的时候,他们在酒堡一边盖的大楼,盖了一半就没资金被迫停建了。

后来,鲁祥云弄明白了这个企业为什么要倒闭的原因,就是管理不行。合作的意大利一方把酒生产出来后,中方就安排拉着走了,既没有单据也没有账,酒到哪里去了也找不到人。

鲁祥云眼看这个企业要倒闭了,就打起了新的主意。他私下里跟孙经理说:“我想能不能把这个企业承包下来,我来经营,我聘你,人家给你一万,我给你两万。”没想到孙经理把他打量了一番说:“先拉倒吧。你也能承包?”

鲁祥云看事是谈不成了,就撂下一句话说:“如果将来有什么好处,你给我留着,保证让你得好处。”没想到,这句话还真管了大用,这个企业的设备后来竟成了鲁祥云威斯诺·查尔斯酒业的主要设备。

八十一难后,豪气冲九霄

对于鲁祥云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人生的最大转折和起飞。从一个小小的山城栖霞起步,鲁祥云飞向法兰西,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凯旋而归了。

在孙经理这里,鲁祥云把自己从法国发回来的头一批酒瓶子装满了,安排好了发回自己的老家栖霞的公司去。

他这时真是春风得意地打道回府了。没想到,好事多磨,鲁祥云戏说是“唐僧取经是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走到半路上,就被孙经理打电话叫回去了。

孙经理电话里说:“赶快回来吧,人家债主要钱,法院把你的瓶子当企业的产品给封了。”鲁祥云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就返了回去,但这次他胸有成竹,知道是法院错封了,他手上有法国的授权书啊。

第二天,鲁祥云拿着“马蒂尔德”的授权书等等文书,到法院作了说明,证明他是在这里加工的酒而不是买的中山酒厂的酒。一个星期后,法院核实了鲁祥云的证词,全部把这些货给了鲁祥云。至此,鲁祥云的第一次法兰西之行,大功告成。

认识了法兰西,鲁祥云的眼界开阔了,他从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有了新酒卖,生意也活起来了。

这时,中山要倒闭的葡萄酒企业和大英雄、西夫拉姆等在鲁祥云脑海里串连在了一起,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在他心中酝酿。他要自己造葡萄酒,把法兰西的酒文化拿到中国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股豪气充盈在心,然后翻转而上,直冲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