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闯九州
激情,成功的要件之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关键时刻一声吼--劈开隔行这座“山”--面对欺凌再发奋--,一文大钱,难倒英雄好汉,鲁祥云求亲渡难关--为伊憔悴早白头。
激情,成功的要件之一
激情,是成功诸多要素中的要件之一,因为激情是改变一切的催化剂。一个人没有激情,就没有勇敢,因为激情是勇敢的动力源,没有勇敢,就没有成功。
一个人如果没有向上的激情,那么他的人生很可能是平淡无奇的。这并不是说平淡不好,而是说创造奇迹的可能性不大。
树木向上长,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人往高处走,是社会顺应了自然的规律而形成的社会规律。它是与自然规律相照应协调的。如果违背了这种向上的社会规律,那么也即违背了自然规律。
没有激情,树木会不会向上长?水会不会向低处流?假设,树不想长得更高看低处的景色,水留恋小湾不想进大海,它们会怎么样?
没有激情就不会有生命的动力。谁能够保持这种动力,并使其不断地强化,谁就能保持成功的系数不断提高。
激情的能源仓库,就是明确的目标,那是它的“核反应堆”,没有这个“核反应堆”,激情的火箭就发射不起来,即使发射也不会很高。
前些年关于“放羊娃”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注脚。
故事说的是,一位记者到一处高原采访,遇到了一个放羊娃,便有了这样一番对话:“放羊做啥?”“卖钱。”“卖钱做啥?”“娶媳妇。”“娶媳妇做啥?”“生小孩。”“生小孩做啥?”“放羊。”
很多人笑话这个放羊娃,其实,笑话人者本身跟“放羊娃”并没有太大区别。所有的区别就在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不是吗?生活中,不少人把人生的梦想定在“放羊娃”的目标上。是的,“放羊娃”并没有错,但如果仅仅定这样一个位,而不是定一个更高的“超越”目标,可以肯定,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自己的累赘,所成必有限,决不会高瞻远瞩,要鲲鹏展翅,那是妄想。
当然,激情的原动力并不一定必然产生勇敢的心和勇敢的行为,它有时候会产生另一种与勇敢相类的行为鲁莽。勇敢与鲁莽,其分野,前者是在理性的判断指导下,后者则是轻率地发动。
火热的激情,要造就成功的航母,必须有勇敢的心来承托,而不是鲁莽的心来承托。勇敢的心必有理智来掌控,必然含有坚忍的元素,因为他是明白前路的艰难而秉持大无畏的精神,一往无前,一腔激情地去战胜它,最终取得胜利。
激情产生的另一后果是鲁莽,其表现形式是,不知道前道艰险与否,取胜与否,便冲冠一怒,凭一股血气一路冲杀将来,遇到小困难尚且能闯过关,而遇到大的艰难和变故,则会很快冷却,没有韧性,最终走向失败。
虽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鲁莽带来的失败,并不能与舍生取义的勇敢带来的失败相提并论。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任何时候都会有火热的激情的,因此,激情是最宝贵的生命要素之一。
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人生最闪耀光辉的华彩乐章。舍此,人生就不能突破升华,社会就不会发展。
当人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点燃了激情的烈火的时候,那是成功的号角在启动勇敢的心,此时,义无反顾地向前进,必会获得大成功。这种激情人生与社会进步的理念,在鲁祥云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
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0年的初冬,雪花儿飘飘着,干冷干冷的。一个人穿着短袖袄,灯笼裤子,在烟台机场下了飞机,大步走出来。他感觉不到冷,只感到浑身发热,有股高兴的劲儿。”
“他从南方捡了大宝贝来,兴奋还来不及呢,哪里顾得上冷?他快步走向一辆来接他的别克商务车。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
鲁祥云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对摄像机镜头,如此诗情画意般地回顾当年的情景,真是出人意料。
从他的自述当中,我们分明感到他当年那种创业的自豪与激情,正在弥漫开来融于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当中,真诚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他懂文学吗?他没有读过文学专业,更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但是,他自己描述自己的当年,竟是如此的文学味儿十足。
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生动的叙述?原因其实很简单,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而这种激情一经点燃,就从昨天一直持续延伸,直到今天、明天。
当年,鲁祥云捡了个什么大宝贝,竟然不分寒暑、欣喜若狂?
这个宝贝不是别的,就是一套意大利原装葡萄酒生产设备。有了这套设备,鲁祥云做葡萄酒的梦想就不再仅仅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天上的仙鹤不如手中的麻雀。”那时,鲁祥云终于把天上的仙鹤握在了手中。
此前不久,孙经理不是还有点瞧不起鲁祥云,认为他做葡萄酒厂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仅仅几个月之后,他竟然彻底服了这个小老弟。孙经理不仅帮鲁祥云这个小老弟买下了中山厂所有的设备,而且还帮他出谋划策找好处。
当然,鲁祥云也不会亏待孙经理老哥。这一点,鲁祥云是非常有诚信的。孙经理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转变,也使鲁祥云造葡萄酒的事儿带上了戏剧色彩。
鲁祥云从法国回来的时候,就跟孙经理说要“承包”快倒闭的中山葡萄酒厂,孙经理当时真有点瞧不起他:
“一个经商的,从来没有接触过工业企业,知道工业企业里都有些什么道道?葡萄酒厂‘哪山出猴’?你鲁祥云是看着这个企业要倒闭有好处可赚,就想吃一口肥肉啊,可不知道这里面有骨头。如果那么好搞,还有你鲁祥云干的?”
“你鲁祥云只是一种激情,凭着一时的头脑发热,就口出狂言,等热乎劲一过,就什么都烟消云散了。我孙经理是什么人物,是在企业界历练出来的‘江湖名人’,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什么样的人物没打过交道?有多少人说起来跟唱的一样好听,可是也只不过是给嘴过生日,说过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有多少人喝了酒拍着胸脯顶天立地,时过境迁,却再也找不到他的人影了。”
然而这回,孙经理还真看走了眼。鲁祥云见孙经理对自己信不过,瞧不大起,就没有再高言大志地海吹一通,更没有跟人家孙经理说赌气的话。
鲁祥云已经了解到了这个合资企业天天都是一开门就有要账的,恐怕不会坚持太久了。到时候,必有好处让自己赚。孙经理不仅不能得罪,不能赌气,还要更好地跟他交朋友。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眼前跟孙经理交好,不仅仅是多条路的问题,而是多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啊。
鲁祥云相中了孙经理是个“能人”,只要交往的方式得当,一定能给自己办成事。于是,他就对孙经理说:“你别以为我是说着玩的,你给我看着啊,如果他们将来要卖设备,你就帮忙给我买下来。我少不了你好处。”
孙经理听鲁祥云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才知道不可小觑眼前这个小老弟。“火不拨不旺,话不挑不明。”鲁祥云露出了“好处”的话碴儿,使孙经理心中的砝码倾向到鲁祥云的天平上了。
鲁祥云估计得没错,这家合资的葡萄酒企业很快申请了破产,设备要拍卖。当时中国的葡萄酒刚刚起步,全国最大的企业就是一家国营公司,但那时这家企业也不十分发达,也没有现代化的灌装流水线。
南方人就更不认这个厂家的意大利设备了。人们把这套价值几百万元的意大利原装进口葡萄酒储存、罐装生产线,当成了一堆破烂铁。法院在报纸上打广告发公告,怎么宣传着卖也没人要。从春季开始,直到秋天了,还是没人要。
鲁祥云估计时机到了,就打电话给孙经理说:“你给我拍下来吧。”孙经理作为合资企业的高管,也是熬得没有办法了,因为设备卖不出去,他自己也没有出路。见到鲁祥云要买这套设备,不光对企业,就是对他自己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孙经理是技术总经理,当然懂这套设备的价值和实情,就告诉鲁祥云说:“这套设备价值六百万元,三百八十万元拍卖,全是原装的,有六个泵,还有好几个大罐。这几天就要拍卖了,你过来吧。”
鲁祥云立马飞到中山。此一去,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不仅廉价拍下了设备,而且把设备拆了往回运了,正如上面他自己说,得了个大便宜,他从机场里出来,哪里还顾得上冷啊。
鲁祥云在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中山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再现了他勇敢的自豪,使我们看到他心中燃烧的炽烈的激情火焰是多么的耀眼。
风风火火闯九州
中山法院委托了一家拍卖公司来处理这个企业的财产。
拍卖设备那天,一共去了三个人,一个是拍卖行的,一个是债主,一个就是鲁祥云。
三人到了拍卖现场,拍卖人说:“这套设备三百八十万元,你们谁要?”债主说不要,鲁祥云也不吭声。
拍卖人再往下降价,债主还是不要。后来拍卖人再降价,再问债主,债主干脆地说:“你不用问我了,管多少钱我也不要。我就要钱。”问鲁祥云,鲁祥云说:“他不要,我也不要。”
鲁祥云知道,如果没人要,流拍了,这个价钱肯定还会大幅下调。何况孙经理告诉过他,没有人懂这个设备,也不会有人要。鲁祥云到现场的目的,就是看着流拍,他只算计着如何捡大便宜。
债主看设备拍不出去了,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鲁祥云立马来了精神,马上找到孙经理运作。结果,最后以六十万元把这套六百万元的设备买了下来。这套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期间,因为企业破产,就停了下来,设备是新的还没用。
鲁祥云抑制不住高兴劲儿,立马往家里打电话,叫妻子打六十万元过去。当时,家里的账户上只有九十万元,妻子一听,没好声气地拦阻说:“你花这么些钱买回来能做什么?还能真造酒啊,你会造酒啊?”
鲁祥云知道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在电话里做工作说不清道不明,就坚持买下来说:“你不用管了,占了个大便宜,你以后就知道了,把钱打过来吧。”
南方人没人要这套设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设备再好再便宜,不造葡萄酒就是一堆废铁。鲁祥云盘下设备来以后,试图在深圳、在中山办葡萄酒企业都没有成功。要把这套设备拆开来运回到老家,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特别是设备没有图纸,因为人家意大利人把设备安装好了,就把图纸带回去了。
没有图纸,就没人知道怎么拆,拆不了就运不走,真是等于一堆废铁。这也是当初孙经理觉得鲁祥云不靠谱的地方。他哪里知道,鲁祥云既然敢来弄这个设备,就有自己往回弄的思路和招数,“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儿”吗?
鲁祥云马上坐飞机到济南,然后直奔安丘,他知道这里有全国著名的轻工业机械厂。鲁祥云在安丘住了两天,天天到机械厂里去找人商量到中山拆设备。但是找来找去,谈来谈去,就是没有人去。
现在我们说说这些事,好像鲁祥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简单,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境。花了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套设备在手里,用又不能用,拆又拆不了,如果换成一般的人,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不言而喻。
鲁祥云并没有被“不顺”所吓倒,“此处不能做,自有能做处”。也是事有凑巧,就在他要走的那天傍晚,一位科长问他说:“什么设备,有图纸吗,多少报酬?”鲁祥云跟他大体讲明了设备和拆卸的报酬,这位科长有点感兴趣,就对鲁祥云说:“我晚上找几个老工人商量一下,你也来吧。”
晚上,一些老工人来了,鲁祥云就给他们开了较高的工价和优越的条件:“坐飞机去,坐飞机回。保证吃得好,住得好,一天一人一百元的工钱。”
在那个时候,一百元的工钱算是个诱人的数字。老工人们一听,还有飞机坐,吃好住好,工钱好,就心动了。大家一商量,就把这事定了。鲁祥云当场就给老工人们每人发了五百元的定金。鲁祥云很高兴不用再跑第二个地方找人了。
银鹰从北国飞向中山,鲁祥云跟这些老工人坐在飞机上,思绪飞向远方,他打算着如何把设备运回去,如何办起自己真正的葡萄酒厂,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回想着自己从小所经历的苦难,总结着自己在商场上的成功与教训,思谋着今后的发展之路,心中充满激情,他相信,从现在起,他的事业开始真正走上了新的起飞平台;未来的鲁祥云必会做出大事业来。
鲁祥云带着这些老工人到了企业去,待他们热情周到。这些老工人不愧是从全国名厂出来的,很内行,技术很过硬。没有图纸,他们就一步一步地量,一步一步地画,一样一样地拆。
鲁祥云白天晚上都跟在他们身边,他要看着自己的“宝贝”完整无缺地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螺丝钉都不能掉,决不能有半点闪失。一个多月里,鲁祥云澡也顾不上洗,跟老工人们吃住在一起,摸爬滚打,终于把设备全拆了下来。
孙经理看到鲁祥云把设备拆下来了,虽然自己得了好处,但他就有点后悔,觉得卖得便宜了。就对鲁祥云说:“你真有胆识,我真佩服你,替你捏了一把汗。”鲁祥云说:“叫你买你不敢买呀。”孙经理由此对鲁祥云更加佩服了。
设备装上了车,鲁祥云把工人们的工资付清了,然后胸有成竹地对这些老工人说:“你们还是给我去安上吧,你们怎么拆的再去安有数,我还是给这个工钱好不好?”不出鲁祥云所料,这些老工人们一口答应下来。
设备弄好了,还剩了一些大罐,这些大罐太大了,往家里拉,路上遇到涵洞过不去怎么办?孙经理就给他出主意说:“我给你卖了吧。”鲁祥云觉得也只好如此办了。
孙经理把大罐卖给了珠海的一家公司,鲁祥云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就可以只拉着设备回家乡,爽快多了。可谁承想,事情又发生了变故。人家要往海南运,开着船来了,可是船太小,装不下,人家就没法再要这大罐了。
这真是,事事都在给鲁祥云考验。考验他的胆量和勇气。鲁祥云当即拍板,运回北方老家去,运到哪里算哪里,半路上真有过不去的涵洞,就扔在那里,也决不能把大罐就这样扔在这里。
鲁祥云跑到一个小镇去租大货车,人家听说是拉大罐,就跟鲁祥云讲条件说:“你要先交钱后租车。”
鲁祥云说:“行。”
“这么大的罐,我们以前没拉过,路上掉下来摔坏了,不关我们事。”
“行。”
“路上有涵洞过不去,也不关我们事。”
鲁祥云一口应承下来:“只要给拉就行,路上一切都不关你们事。”
关键时刻一声吼
得了个大便宜,事情又做得顺,鲁祥云喜滋滋地飞回了烟台。司机前来接他,看到他穿的灯笼袄,叫他马上上车换上棉袄,两人兴高采烈地开着别克商务车往栖霞跑。
正在他们说到兴头上,家里打来了泄气的电话说,县税务局又来查税了,是蔬菜公司告的。
“关键时刻一声吼”,鲁祥云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抉择,他当即叫司机调头,开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决定,从中山运来的所有设备不再回栖霞,全部运到烟台开发区,他要在开发区办自己的葡萄酒厂。
此前,因为一些管理部门找碴儿的事,鲁祥云已经考察了开发区的企业生存环境,他看到,烟台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对企业的管理,是一个较好的优越环境。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开发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