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人脉学:跟谁吃怎么吃吃什么
5492000000025

第25章 打造宴会上的人气达人(2)

2.姿势。最为礼貌的握手应在距对方1米左右的位置主动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上下稍微晃动一两下,并始终保持晃动垂直于地面;

3.力度。与他人握手,一定要把握好力度。用力过重会使对方难以接受而产生反感,若用力过轻,则难免有怠慢对方之嫌;

4.时间。在普通的场合,与人握手应持续3秒左右最为合适。

(三)相握禁忌: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以下五点禁忌:

1.切忌用左手与人相握。以左手握手通常会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举动;

2.切忌戴手套与人相握。只有女士才允许在社交场合带着薄纱手套与人相握,其他情况均应主动脱下手套;

3.切忌戴墨境与人相握。戴墨镜总给人以设防的感觉,在握手这样坦诚交往的过程中,戴墨镜的情况更是不应出现的;

4.切忌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熟悉的朋友之间才可以用双手相握。对于一些初识之人,尤其当对方是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有欠妥当的;

5.切忌以脏手与人握手。双手干净是与人握手的基本条件,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赴宴的时候,握手就体现出了其特有的意义。只有发型、礼服和容貌是不够的。一个有修养的人,一定会有礼貌的与人握手。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我们应该学会用这第二张脸,表达自己的敬意,传递友好的信息,展现自己的涵养。

宴会上不可太锋芒毕露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有一部作品叫做《项链》。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罗塞瓦德夫人非常虚荣,她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钻石项链。当她戴着这条闪亮耀眼的钻石项链出现在宴会上时,成功的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罗塞瓦德夫人在这场宴会中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然而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竟然被遗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她背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女友却告诉她,那条丢失的项链是假的。

罗塞瓦德夫人为了成为宴会中的焦点,为了让自己出尽风头,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向朋友借项链,而这条项链在满足她虚荣心的同时,也着实令她吃尽了苦头。

很多人也有着“罗塞瓦德夫人”心理,喜欢出风头,总是想要借助饭局来表现自我,引起别人的注意,却不知奢华的高调往往并不能如期望中那般益处多多。在生活中,我们很需要低调,因为那不但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在一个饭局里,如果你保持低调,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会有人主动与你交谈,但你却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更好的观察别人,看得更清楚,更明了。从另一方面来讲,很多时候遭人妒忌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就在你炫耀或是洋洋自得的时候,你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敌人。

最近办公室新转来一位女同事小孙,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办公室其他的女士们对这位新人颇有微词。经常看到其他女士们在工作闲暇之余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有说有笑,而小孙则独自一人,被孤立出局。

起初大家并不了解其中缘由,但在几次同事的聚会中,一些有心人渐渐的看出了端倪。

每逢大小饭局,小孙都会特别用心地为自己搭配服饰,甚至连指甲都会精心地雕琢一番,再加上原本就有几分姿色,自然抢了不少风头。在席间小孙也显得非常活跃,不管大家在谈些什么,她都会轻易地搭上话,几乎所有的话题无她不知,无她不晓。在工作中,对于领导分配的任务,小孙也喜欢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小孙为人过于张扬,喜欢在别人面前出风头。

久而久之,小孙也就成了办公室女士们的“公敌”,大家都觉得她太爱显摆,太爱出风头,令人很反感。毕竟没有谁会甘心为别人做配角,那么爱抢风头的人被孤立也就可以理解了。

努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切展现出来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凡事都应讲究适可而止,过于锋芒毕露反而会给同事留下激进的印象。如果凡事都要争个“先手”,时不时再来个“抢跑”,很可能会使自己在竞争中陷入进退两难的不利地位。

所以,想在饭局中左右逢源,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就必须学会低调,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只有适当地将优越感让给他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好感。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太爱出风头的人不但无法被一个集体所接纳,还有可能会为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谈吐优雅成为宴会“明星”

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通常随着时间、场合、倾诉对象的不同,而展现出多样的信息与色彩。而餐桌谈吐的关键就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

与外表、相貌等相比,谈吐更能显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伶牙俐齿的人,常心软好善;而慈眉善目者,却往往心狠手辣。手势和表情都是谈吐的好帮手,但在讲话时,切不可将偏执、冲动和孤傲的味道加入其中。优雅的谈吐固然令人艳羡,但平凡却心口相应的语言也令人乐于接受。

显然,谈吐并不只是嘴上功夫。唯有不断修炼性情,强化素质,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才会谈吐不凡。

出于真诚的交谈,犹如喜闻乐见的芳醇,沁人心脾;来自敷衍的交谈,如同滞涩的窝头,难以下咽。不恰当的谈吐其实遗害无穷,很多人因此而丢了朋友、家庭、前途乃至生命,令人无法不为之惋惜。有的人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做出很多不合时宜的事情。他们生怕自己被人看扁了,于是大力吹嘘自己。殊不知,在他们肆意的大话和谎言中,已将自己的身份压到了最低。

餐桌不但让人们品尝到了美食,也为人们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提供了理想的互动平台,但如果在餐桌上言语不妥,就会失去餐桌本身带来的机会,甚至使原本和谐的氛围黯然失色。身在“饭局”中,说不定你的某一句言语就会使大家牢记在心,所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应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餐桌谈吐的基本原则是尊敬对方和自我谦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诚恳亲切:与人交谈中,往往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语言的内容,而是说话的态度与方式,因为在聊天过程中,谈话双方都会默默的观察彼此的表情与神态。因此,诚恳亲切的态度是一切交谈的基石;

2.措辞谦逊文雅:在措辞中,应多使用谦语和敬语。内谦外敬,礼仪自行;

3.语音语调平稳柔和:语言其实与人的心灵有很大关联,内心柔软平静的人,讲话则通常是温言软语,令听者舒服而欢喜。因此,应该在平时多加注意个人的思想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的谈话中做到言语有致。另外,还要注意眼神的交汇,用真诚的微笑感动他人;

4.把握讲话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善意的、诚恳的、赞许的、礼貌的、谦让的话应该说,且应该多说。恶意的、虚伪的、贬斥的、无礼的、强迫的话语不应该说,因为这样的话语只会造成冲突,破坏关系,伤及感情。语言交际必须对说的话进行有效地控制,掌握说话的分寸,否则即使有些话出自好意,也可能产生糟糕的结果;

5.注意交谈忌讳:交谈中我们应时刻谨记“六不问原则”,即不询问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另外,涉及到疾病、死亡、灾祸等不祥之事的话语也应尽量规避,除非对方主动提起。浅交不可深言,言多必失;

6.控制谈话姿态:与人谈话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双方应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谈话过程中眼睛不应长时间盯住对方的某一位置,这会让人感到不自在。谈话姿态不要懒散,亦不应该面带倦容,这都会令人觉得你心不在焉,或是傲慢无礼。

餐桌上的谈吐文明十分重要,这也是餐桌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时候,一场原本温馨的聚会,往往因为一些人不堪入耳的黄色段子让诸多宾客不欢而散。谈吐文明是餐桌文明的第一要素。而谈吐文明的第一个要素则是“慎言”,除了文明有礼,还应注意不要在餐桌上泄露单位和国家的机密。有的领导平时对秘密守口如瓶,而到了餐桌上却放松起来,向他人透露所知的上级领导私密、单位人事安排内幕,或是自我炫耀,边吃边大肆传播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新闻。在餐桌无原则地将内部事情公开化,只会造成同事、上下级之间、甚至单位或部门之间关系紧张;传播小道消息,只会使真实的信息变为不真实;擅自泄露单位或国家的秘密,在给单位、国家带来危害的同时自己也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在饭局上一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遇到他人不慎言语时,要采取适当方法给予婉言提醒和劝阻,防止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优雅的谈吐能成为职场、生意场上的制胜法宝。在餐桌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举止文明,谈吐优雅,讲礼节,多谦让,吃得舒心,吃得开怀。这就是吃饭的艺术,这就是中国的餐桌文化。

积攒日常小见闻,成为宴会大赢家

小李是一个相声迷,他非常喜欢听相声,就连平时与人聊天也总是模仿相声演员的样子。除此之外,他还特别热衷于上网,总是把网上的新鲜事加上幽默的语言,作为饭局上的小段子来与大家分享。每一次他所讲的内容都新鲜有趣,即使是很平淡的事,通过小李的讲述,也会惹得众人大笑不止。所以,但凡有饭局,大家总是喜欢叫上小李。久而久之,小李成了朋友圈里有名的活宝,饭局中不折不扣的红人。

我们都知道,一场饭局里,最重要的就是活跃的气氛,最要不得的就是尴尬的冷场。因此,能在饭局中讲述幽默段子,引大家开心的活宝都会比较受欢迎。一个善于利用日常各种见闻、趣事做文章、搞气氛的人,绝对是带动宴会中气氛的核心人物。

在很多饭局中,大家都会礼貌性地与一些初次见面的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然而有些人在一番明知故问之后,总会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形。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交流并没有那么难。生活中的见闻是很好的谈资,然而并不是所有见闻都适合在餐桌上谈,一下有几点关于话题的建议:

1. 围绕社会生活,寻找谈话“兴趣点”。在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里,你总会或多或少的发掘一些感触最深的事,在谈话的最初,将这些记忆中的关键点罗列出来,引发他人的兴趣,会促使谈话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2. 围绕兴趣爱好,寻找谈话“共鸣点”。有了第一步的兴趣做铺垫,引发共鸣就相对容易许多,你可以针对他人表现出的兴趣点发表合理的意见和看法,以此产生共鸣;

3. 围绕事业追求,寻找谈话“闪光点”。找到了共鸣,才是真正的办事好时机。在这时谈论事业和追求,不仅会使谈话热火朝天,更可能为自己赢得可遇不可求的良好机会。

所以,我们应在平时就多读书、多看报、上网阅览新闻以及奇人轶事,只要积攒足够的小见闻,就可以轻松避免宴会上的尴尬场面,让自己成为餐桌上的焦点人物、社交达人。

人生如“局”,尊重别人提升人气

其实人生正如一场大饭局,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就要学会尊重别人,善待别人。仰仗自己身份特殊而耍大牌、目中无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最后只会换来自己的没有面子、没有自尊,最终失去了人心。所以,尊重别人,不仅仅是公德,更是从心灵深处在乎别人的做法,这种彼此重视比公德更为重要。

俗话说得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要你主动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在职场中,有极少数的职员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殊不知,职场竞争如此激烈,能跟你站在一起的,都不会逊色许多,即使你确实出类拔萃,但终究会有不及他人之处。因此,过于自我陶醉往往会令你看不清自己的弱点。

而有的员工,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这即是所谓的“势利眼”。那些对他升职加薪起决定作用的人,例如上司、董事,他都无比尊重;然而对待身边的同事,他就会分出三六九等来,比他优秀的,他会尊重,因为这些人有可能晋升成为他的上司;跟他同一水平的,则爱理不理;比他差的,就更不屑一顾了。

其实,越是小人物,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你不尊重他,不但得不到他的尊重,还会得到传播漫天的坏话。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仅仅因为不尊重一个你认为无足轻重的同事,就被损毁了声誉,受到他人贬低,其实真的不划算。况且,小人物之中也会有藏龙卧虎之辈,说不定哪天平步青云。因此,在他人的尊重方面,是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的。

在一个跨国企业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市场部的小吴前不久因为工作出色,被特批调去总经理办公室作秘书。小吴不仅在市场走向方面有着令人欣赏的见解和判断,还特别善于察言观色。很多时候,他都可以提前察觉领导的意思,不等总经理安排,就可以将资料等准备齐全。因此,短短的几周,他便得到了总经理的重视和好评。

然而深受领导重用的小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对待自己的上级,他总是很礼貌,并且可以努力揣摩他们的心理,顺其心意行事。然而对待身边同事,态度却截然不同。在小吴的心里,他才是老总身边的红人,因此对待同事时,他时而爱理不理,时而颐指气使。

过了不久,公司里开始出现关于他的传闻,众人都在议论小吴即将晋升为总经理助理。而小吴自己听到这些,自然是心花怒放。与此同时,他也变得更加会讨好上级,也更加看不起同事。

就在他即将晋升时,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

那天,传达室的女工小李前来送报纸,不巧,拿给小吴的报纸没有放稳,掉在了到地上。小李本想替他捡起,没先到小吴竟语气不善地呵斥道:“你是怎么做事的,快把报纸捡起来!”这时,女工竟不甘示弱地回击道:“请你态度放尊重点!”小吴却冷笑着说:“一个送报纸的,还得怎么尊重?”女工气急,摔门而去。

小吴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安心的等着晋升的到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却突然收到了一纸调令,就这样被撤回市场部了。

小吴找到老总,坦率地问:“我想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老总平静的说:“你还不成熟,还需要在基层锻炼。相信你回去以后,一定能够好好锻炼的自己,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小吴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市场部,开始了无波无澜却也没有盼头的日子。后来,他才从别人的议论中得知自己被调离的真正原因。原来那位看似普通的女工小李,竟是老总的乡下表妹。

发生在小吴身上的事情也许只是巧合,但却告诉了我们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其实,尊重同事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职场、饭局必备的素质。于人于己都有益而无害,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