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人脉学:跟谁吃怎么吃吃什么
5492000000030

第30章 在饭局中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人(1)

没有饭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每个人都想在饭局中拥有良好人缘,享受如鱼得水的感觉。小饭局中的大智慧重点在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想要在饭局中颇受欢迎,需要真诚、热情、幽默、会劝酒、会打圆场。

养成主动打招呼的习惯

在参加饭局的时候,有很多人并不重视打招呼,还有些人不愿意先向别人打招呼,怕被别人认为太殷勤,是不是有所图。熟悉的人,觉得用不着每次看见都打招呼;而陌生人,又怕打招呼对方认不出自己来,会造成尴尬很难为情;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顾虑这些。打招呼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和增进友谊的纽带,所以,要有效地打招呼,首先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跟别人打招呼。

养成主动跟人打招呼的习惯,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受欢迎度。主动打招呼既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给对方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又能直接体现出施礼者良好的素质和修养。

东西方通用礼节:1.点头礼,也就是颌首礼。点头礼的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注意不要反复点头不止,点头的幅度不宜过大。点头礼适用的范围很广,如路遇熟人或与熟人、朋友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见面,以及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之时,都可以点头致意。行点头礼时,最好搞下帽子,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2.举手礼。行举手礼的场合,与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客观存在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行举手礼的正确做法是右臂各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其他四指并齐、拇指叉开,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下。不要将手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用背朝向对方;

3.脱帽礼。戴着帽子的人,在进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与人交谈、握手,进入娱乐场所时或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场合时,应自觉摘下帽子,并置于适当之处。女士在一般社交场合可以不脱帽子,不会被人认为是失礼行为。见面的礼节,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其实,作为重要的见面礼,握手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西方礼节:1.拥抱礼。拥抱礼的动作要点是,两人面对面站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左肩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右腰后侧。首先各向对方左侧拥抱,然后各自向对方右侧拥抱,最后再一次各向对方左拥抱,一共拥抱3次。在普通场合行此礼,不必如此讲究,次数也不必要求如此严格。在西方,特别是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在人们表示慰问、祝贺、欣喜时,这种礼仪也十分常用;

2.亲吻礼。亲吻礼,是一种西方国家常用的会面礼。有时,它会与拥抱同时采用,即双方会面时既拥抱又亲吻。在行礼时,双方关系不同,亲吻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长辈吻晚辈,应当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应当吻下颌或吻面颊;同辈之间,同性应该贴面颊,异性应当吻面颊。接吻仅限于夫妻与恋人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行亲吻礼时,非常忌讳发出亲吻的声音。如果将唾液弄到对方脸上,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3.吻手礼。正确的吻手礼是: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指背。

这种礼节,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其特点,决定了它宜在室内进行。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女士,而且应是已婚女士。手腕及其上其下部位是行礼时的禁区。

东方礼节:1.作揖礼,即拱手礼,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行礼方式是起身站立,上身挺立,两臂前伸,双手在胸前高举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作揖礼主要适用于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向和辈祝寿,向友人恭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

2.鞠躬礼。行鞠躬礼时,应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双手应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则应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意程度就越大。鞠躬礼目前在国内主要适用于向长者表示敬重、向他人表示感谢、领奖或讲演之后、演员谢幕、举行婚礼或参加追悼会等活动。鞠躬的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惟有追悼活动才用三鞠躬,在喜庆的场合,鞠躬次数不可为三;

3.合十礼,亦称合掌礼,即双手十指相合为礼。具体做法是双掌十指在胸前相对合,五手掌并拢向上,掌尖与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侧倾斜,双腿立直站立,中身微欠,低头。可以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亦可面含微笑。但不能在行礼时手舞足蹈,点头不止。行止礼时,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越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但原则上不可高于额头。

中国人见面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例如工作中最普遍的是“你好!再见!”等话,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李师傅,您好!”“刘大哥,再见!”就会显得亲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招呼、问候的语言愈丰富,但其中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主动的态度。

选择招呼的方式、语言要考虑环境、场合因素,通常问候之后,人们会很自然地行见面礼,以示友好。这时你要注意依照自己的身份来选择是否施礼或行哪一种的礼节。生活场合、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可以运用轻松、随意的招呼方式和语言,而在工作、社交乃至国际交往中就应该选用较正式的招呼方式和语言。如办公室的普通职员面对高级别的来访或洽谈业务者,一般不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驱前行礼。即使需要,也要以本民族的见面礼节形式为佳。

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切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

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的不管男女均应首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向上级致意。两对夫妇见面,女性先互相致意,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最后男性互相致意。

女性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均应主动微笑点头致意,以示亲和。

与少数民族及信奉宗教的人打招呼应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及招呼习惯。如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打招呼,首先应用“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及误解,而影响双方的正常交往。

与西方人打招呼时避免中式用语“你上哪儿去”“你干什么去”等,在西方人看来,有涉人私事之嫌,是失礼的语言;更不应说“吃饭了吗”,否则被误认为你想邀请他一起吃饭。

了解了打招呼的必要性以及打招呼的常识与禁忌之后,在出席各类饭局的时候,就不要抹不开面子,主动的与人打个招呼,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对人的尊重,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如果饭局中有老朋友前来参加,主动起身迎上去握个手;如果在饭局中捡到了很眼熟却又想不起来的究竟在哪见过的人,可以行一个点头礼;若是邻座来坐下了一个陌生人,可以行一个点头礼或是微笑礼……

在饭局中主动的打个招呼并予以问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礼仪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认识的拥有量及其应用,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水平,能使其行为举止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有助于人们获得交往活动的成功。

巧妙的寒暄,不冷落任何一个人

走进社会,必须要学会应付饭局。许多活动都是在饭桌上,边吃边谈:交流信息、分享生活乐趣、求人办事等等。在饭局中,问候和寒暄虽然是一些单调而且简单的话语,但是却不可忽视。因为它是交谈的催化剂,能够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满足人们的亲和心理。

寒暄在饭局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恰当的寒暄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寒暄的恰当与不恰当的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是恰当的寒暄话题呢?答案很简单,应该是那些比较容易引起对方兴致的话题。

贝尔纳·拉迪埃是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的销售能手,当他被推荐到空中客车公司时,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向印度销售飞机。作为销售代表,拉迪埃深知肩上的重任。这是一件棘手的任务,因为这笔交易已在印度政府初审中被驳回。能否重新寻找到成功的机会,全看销售代表的谈判本领了。

他稍做准备就立即飞赴新德里。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主席拉尔少将。拉迪埃到印度后,见到他的谈判对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这是一句非常得体的开头语,它简明扼要,但是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它表达了好几层意思: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让他在自己生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到贵国,而且贵国是他的出生地。这个开场白拉近了拉迪埃与拉尔少将的距离。不用说,拉迪埃的印度之行取得了成功。拉迪埃靠着娴熟的销售技巧,为空中客车公司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仅在1979年,他就创记录地销售出230架飞机,价值420亿法郎。这当中,应该说也少不了他善于寒暄的功劳。

在饭局中,寒暄做的如何,直接会影响着整个谈话的过程和这场饭局的成功与否。因此,绝对不能轻视寒暄的重要性。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朴实的问候。“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也是最真挚最朴实最容易让人接受的问候。如能因为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者,应该说“您老人家好”。

2.拉关系套近乎。《三国演义》中写鲁肃见到诸葛亮的自我介绍就是:“我,子瑜友也。”这样就很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3.表示敬慕。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吹乱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与陌生人每次交谈时,最好寻找对方也熟悉的人和事,以此牵线搭桥,引出话题。同陌生人交谈,要学会在交谈中没话找话的本领。我们可以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别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

寒暄的时候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话题,巧妙寒暄。一般在饭局未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生人还是熟人,大家总是免不了要寒暄几句,而寒暄的话题则是关键。

1.医疗保健,这也是人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你可以借自己身上的某类病症为由,谈论自己的医疗经验:“某某新上市的药品很好用的,但是某某药品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某家医院的某位医生医德不错,可是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出现了什么医疗事故。”流行病的医疗防御,延年益寿的诀窍,增强体质的方法,都可以成为饭局中寒暄的话题。当然,经常出入于饭局的女士更关心如何可以快速减肥,即使这些女士们并不胖。因此,不妨和这些女士谈论一些流行的减肥话题,例如“我听说某某牌减肥茶特别管用”或者“我妹妹去的某某减肥健身中心非常棒”,等等。

2.儿童教育,购物经验,夫妇、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等,这类话题通常是家庭主妇们尤其关心的话题。你可以跟别的主妇交换意见,比如对待孩子:“我家孩子特别调皮,总也管不住。你家的孩子那么听话,真给你省了不少心了吧?”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这要因人而异。若是与宗教教徒聊天,不妨以宗教的信仰等作为寒暄的话题;若是与球迷、股民、歌迷影迷交谈,那么就要选择对方的喜好为话题。

第一,主动、热情、诚实、友善是寒暄的基本态度。寒暄时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语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合适的方式、语句的表示,还有赖于主动热情、诚实友善的态度。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寒暄的目的才能达到。如:在某饭局中,当别人用冷冰冰的态度对你机械化地说“我很高兴见到你”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别人用不屑一顾的态度夸奖你“你真是精明能干”时,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在与人寒暄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过于机械。

第三,寒暄要把握尺度,适可而止。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当然寒暄也不例外。恰到好处的寒暄有益于与对方的交流,但是没玩没了地寒暄,会让人生厌。有语言经验的人,总是善于从寒暄中找到契机,因势利导,言归正传。

在饭局中,寒暄其实就是交谈的热身运动,寒暄是在为交谈做准备。寒暄可以使双方得到放松,变得亲近。通过巧妙的寒暄,便可以更加了解对方,找到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利于接下来的深入交谈。所以在饭局中与他人谈话时,切勿轻视寒暄的作用。

谈话时要避开别人的隐私和缺憾

俗话说的好“矮子面前别说短话。”别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是刚刚遭遇了生活的打击时,你都要多加注意,因为本来心理就脆弱,若出口伤人,很容易使人心生怨恨。注意忌讳,避开“雷区”,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另外,当着“矬子”,不仅不说“短话”,而且要专门找“长话”来说,毫不吝啬地赞扬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巧解对方的心结。这样,谈话才会投机,沟通才会顺畅,人际关系才会和谐温馨。

很多人都喜欢在饭桌上谈论别人的是非,尤其是酒至半酣,嘴便没有了把门的。

小周和小秦都在北京的某公司工作,因为二人是同乡,所以二人走得很近。两人经常在下班后相约喝上几杯,酒后便口无遮拦,无所不谈。

一次,小周、小秦与其他两名同事一起吃饭。吃饱喝足后,小周提议要划拳,大家就也跟着玩了起来,小周划拳的技术却不佳,没想过几局下来喝得晕头转向。爱讲话的小周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在同事面前揭起了小秦的短,其他同事也全当是笑话听了,都没太在意。

没想到自尊心极强的小秦却觉得面子挂不住了,当即与小周发生了争吵,随后两人便厮打起来。同事们一看这可不得了,立刻起身将二人拉开。

小秦后来回到家后越想越气便喝起了闷酒。他越想越憋屈,在酒精的作用下,小秦最终失去了理智。他从厨房拿了菜刀冲向小周家,将喝得烂醉如泥的小周砍成重伤后逃跑。当小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因失血过多而身亡了。

仅仅是因为酒后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便招来了杀身之祸,的确是非常得不偿失了。小秦的做法也许有点极端,但是这件事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管怎样,拿人家的短处作为餐桌的话题,甚至作为取乐的手段,都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话题才是适宜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候只是一句无心的玩笑话,却伤害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