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5492300000009

第9章 时间管理工具(1)

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时间来创造最大的价值。当然,时间这项资本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

◎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

◎无法蓄积:时间无法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

◎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像物品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就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要是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

所以,我们要最大的限度地学会利用时间,时间管理工具就是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在日常事务中执着并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及个人的生活,合理有效地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

我的私家时间清单怎么制作?

GTD时间管理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前的工作一大堆,并且有好几个都是紧急并且重要的,需要立即去做,完成情况还要达标。这时候,我们是否会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下手?或是,每一件事情都开始,却因为心念着另一件事情而不能把它完美地做完就去捣鼓另一件?结果,一天下来,有可能一件事情都没能完整地结束。

这时候,我们不妨来为自己的时间做个私家清单,运用某些时间管理工具,提高一下自己的工作效率。GTD(Getting Things Dons)就是时间管理的方法之一。GTD的核心理念在于,把心中想到的所有事情都放到收集篮Inbox中,并用一定的方法把Inbox中的事物处理并归类,让脑袋里只装一件事,这样才能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提高效率,达到无压状态。

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集中是有时间限制的,没办法同时记住很多事情,做很多事情。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GTD时间管理的概念,有取舍,有条理,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每次只做一件事情。

拿小张举例,你真的有GTD时间管理概念吗?

小张进入公司已经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了,一直表现良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从不迟到早退,努力坚持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条。但是,自从进入公司以来,直到现在,小张的工作效率似乎就没有太大的改善。每天依旧是大堆的文件和需要解决的事务摆在面前,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地阅理,可是,一天下来,真正处理好的却没有几件。因为,这些文件和事务中有很多是小张自己没有经验,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也有一部分事件,是因为目前的数据不足,所以暂时没有办法最初最后结论;还有一部分,是必须领导过目之后才可以敲定方案的,这一部分,小张也只是看过几眼,浏览一遍之后再次放到待办文件夹里。结果,一天下来,几乎每件事情都涉及到了,完完整整完成的却不过两三件。第二天,在昨天的工作量地基础上,又加了跟昨天差不多的事情,而按照小张的习惯,完整明确地结尾的又是只有两三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已;然后,第三天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堆积的事情越来越多,小张自己也无法记得那些事情是马上就需要完成的,而哪些则可以继续拖延几天。

等到领导需要某一件事情的工作报告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情自己压根儿没有来得及处理,于是,开始找资料、向同事询问,急急忙忙赶出一份报告,结果,自然是不合格的。耽误了工作,领导不满意,自己也心有余悸,神思不安,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经过此次事件,小张觉得自己这种工作方式是在不尽人意。于是,向自己所在项目小组的前辈——刘组长请教。

听说了小张的问题之后,刘组长向他提了一个建议——每次只做一件事情。把手头的工作彻彻底底认认真真地完成以后,再去考虑处理其他的事务,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要每件事情都只做一点,遇到难关就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每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小张恍然大悟,按照刘组长的意见去进行后面的工作,将当天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去处理,遇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就去向同事咨询,或是向领导请示,直到把这件工作完成,才去看一个工作任务的内容。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效率也有了极大提高。由于能够提前高质量的完成工作,领导对小张的工作也越来越满意。

在公司没有不忙的。你会发现每天RTX要闪烁几十个对话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能你正好在写一个PPT,同时领导安排今天必须出一封邮件,刚在酝酿的时候突然还会有人电话催你开会,离开时刚好还有个朋友在QQ上请求帮忙找回密码,每天周而复始,逢人遍说忙似乎成了流行的口头禅。你会发现,时间永远也不够用,每天永远都有着“做不完”的事情。那么,不妨来试试时间管理的方法论:GTD。

为什么要有GTD时间管理概念

我一般都会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标上优先级,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的来做。做完一件,在纸上划掉一件,做完一件,划掉一件……这样我总是能保持一个旺盛的斗志,因为我亲眼看着我的任务在一件一件地被消灭,我在不断地接近成功。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每件事都做到一半,不如将每件事情完全做完,这样做起事来更开心,更有成就感。当我们排除了干扰,脑袋里只剩下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这样我们不难得到更好的结果。而GTD的方法,正是帮助我们解决掉事情老是萦绕心头的感觉,减少甚至是消除焦虑,真正的做到“无压工作”,轻轻松松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1、确切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2、决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3、把后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体系中去。

轻松几步骤,高效时间管理

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收集:把任务从大脑里清出来,形成待办列表。其流程为:把任务从大脑里清出来——填入收集的设备中——准备下一步的处理。

*整理:整理待办任务、分类任务。

1、不把任何信息放回收集箱,处理完一件任务就打一个对勾。

2、如果任何一项工作需要做,就马上执行去做(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或者委托别人完成,或者将其延期。

3、否则就把它存档或删除、或是为它定义合适的目标与情境,以便下一步执行。

*组织:下一步行动、形成项目、等待处理、将来处理。

1、等待处理清单主要是记录那些委派他人去做的工作,比如有封邮件问这件事有谁负责,可转交处理,如果你是主管,可安排下属去做。

2、将来处理清单则是记录延迟处理且没有具体的完成日期的未来计划等等。

3、下一步处理清单则是具体的下一步工作。而且如果一个任务涉及到多步骤的工作,那么需要将其细化成具体的项目。老外认为不能在两分钟钟内完成的、需要一系列动作来进行的任务叫作“项目”。

*回顾:按日回顾、周回顾、月回顾来总结GTD系统。

回顾自己在过去一周或一月取得的进步,制定下一周或下一月的计划。

*执行:Do it!没什么好说的!集中精神执行。

GTD时间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GTD的核心思想是将你的所有的“工作”都从大脑中请出来,放在一个外部的系统中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让你的大脑专心的做思考工作,而不是记忆杂事。打个比方,GTD系统就是你的私人秘书,她帮你安排好你的工作;而你相当于企业的CEO,专心思考公司的战略。那么,在GTD时间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完整地收集,做到一件都不漏。

2、弄清楚工作是为了什么。

3、判断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4、将事情合理分类,准确执行。

5、Do it now!

学会GTD时间管理,享受生活

GTD时间管理的好处是可以推动你每天持久专注、高效地工作;而高效为你带来的好处是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与财富,让你去享受生活,并且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如此好的体验会让你产生更多对工作与生活的激情,再去更专注、更高效地表现。

让每天的工作成为一种乐趣,找出你工作的激情,将激情转化为每一天的动力,推动你快速、高品质地完成工作,获得更大的成就与满足感,以及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财富。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财富,你就可以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享受生命。

20%的时间真能完成80%的任务?

帕累托最优原则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工作中的大堆事件无所适从,即使事前做了完整的计划,即使知道哪个是最紧急且重要的,并且一上班就着手进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没有办法按时完成。这时,你有没有为自己找一下原因?是因为计划做得不够详细?还是因为事情的紧急重要程度安排的不够妥当?或者是因为工作过程中因为某个问题浪费了太多时间?抑或是其他拖延了工作进度的原因?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只是我们效率变得低下了呢?

在日常的工作中,相信我们大概每个人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里,精神状态很好,思如泉涌,而且没有外界的打扰,也没有临时事件的参与,一心沉浸在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里,从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效率大大提高,几乎能够完成一天中的大部分工作。若是没能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的话,自然工作任务也就难以完成了。这个原则,就是常说的帕累托最优原则:20%的关键时间能够完成80%的任务。

帕累托最优原则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项原则有时候又称做重要的少数、微不足道的多数,或80对20定律。这个法则的主张是:团体中的重要项目,是由全体中小部分的比例所造成的。

拿林安举例,你真的有效利用了帕累托最优原则吗?

林安自从去年进入公司以来,经过两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对自己的业务和工作流程熟悉了以后,工作效率在同一批的同事里面,一直领先不少。因为林安自始至终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对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个小的简单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来展开一天的工作。这样,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自从上月升职为小组长之后,除了项目或是市场调研的相关组织报告要负责之外,每天的琐碎事情也多了起来,林安渐渐觉得吃力,即使事先做好的计划,也总无法按时去执行,时不时被打断,然后去处理临时插进来的重要紧急事件,不仅浪费了好多时间,而且,再回复工作的时候,状态显然大不如一开始的时候,一天下来,完成的工作任务比以前大大减少。甚至好多时候,都要加班或者牺牲周末时间才能完成一周积攒下来的任务。

但是,林安同时也注意到比自己早一段时间升迁的李组长,明明人家手里的任务和小组成员都比自己要多,每天需要处理的各种琐碎的事情也比自己多,但是,他却很少见到李组长晚上或是周末在那里拼命加班。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林安向李组长主动请教。李组长听说了临安的情况之后,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帕累托最优原则。林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自己的日佳话做了些微改变,在自己一天中效率最高的那段时间里,专心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差不多花费1.5-2小时的时间,然后再跟组员交流沟通,处理临时事务或是接待访客、接听客户电话等等琐碎小事。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果然发现自己在精神状态最佳且避免外界打扰的2个小时内便可以处理完当天的重要紧急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众所周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经常有些人觉得工作愈忙愈好,但是忙着琐碎的事和忙着正事,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样花时间工作,其一分一秒的价值却完全不同。因此,当你面临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着手时,就应该记着帕累托原则。你要问你自己哪些事项真正是重要的,就不会偏离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

20%的时间真能完成80%的任务

我们常常持有一种稳定而片面的认识,认为事情的因果会有一个绝对相等的联系。也时常会有这样的假设:50%的原因或投入,会造成同等的结果及产出。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有时候的确如此。但正是这种根植人心的常规认识,危害了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成了发展的桎梏,影响我们迅速达到成功目标。就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看似繁重的工作,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是主要且紧急的,急需我们认真去处理,而剩下的大多数,则是可以拖一拖,或是完全不需要理会的。那么,把这些工作集中某一个高效的时间段,相信在这个时段内要完成这几件任务,应该很轻松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用20%的时间来完成80%的工作任务。

那么,帕累托最优原则有什么好处呢?

1、打破常规认识,最重要的往往只占少数。

2、用最少的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价值。

3、在少数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的表现。

4、清楚的界定目标并且有强烈地想要达成目标的欲望。

帕累托最优原则,创造高效生活

帕累托原则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面对着一长列工作,看起来常常是不可能一一完成,我们难免心存畏惧,于是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做之前就感到泄气,或者先做最容易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只要做到表中二三项,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那就会对我们大有帮助。因此,列出这二三项,各花上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它们完成。不要因为没有把表中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所决定的优先次序是正确的,那么最大的好处,已经由你所选择去做的二三项中获得。那么,该如何使用帕累托最优原则进行工作安排呢?

1、明确态度、再排定先后顺序,订出远期和近期目标。

2、重新审视工作时间表,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要毫不留情的抛弃低价值的活动;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3、核心理念:人类社会20%的资源,与80%的资源活动有关。

4、应用要决:要事第一,重要产品第一,关键人物第一,核心环节第一。

几点注意事项,轻松完成工作

可见帕累托最优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大大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总不可避免会经常使用到。但是,帕累托定律,是让人们去利用的普遍现象,并非提供给人们去照搬的成功法则。那么,在使用在原则安排工作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抓住主要矛盾。

2、打蛇要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