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非常道
5494500000026

第26章 职场的做人之道(2)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并且希望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这个世界上真正聪明的人太少了,而自作聪明的人却随处可见。

孔融很多人都知道。在东汉末年,孔融有很大的名气,是名门之后,因此他养成了狂傲的性格。事实上,他对军事可以说一窍不通,但是,他却偏偏喜欢大发议论,其中不乏自以为是的论调。对于曹操的主张,孔融经常持反对意见。

公元200年,曹操欲与袁绍大战,孔融坚决反对。后来曹操准备发兵讨伐刘表时,孔融又持反对意见。然而事实证明,孔融的意见绝对不高明。

军旅之事这样,日常生活的事情也同样如此。曹操为了节约粮食,颁布了禁酒令。但孔融却不识趣地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专讲饮酒的益处。

对曹操来说,孔融很少有建设性意见,偶然出点主意也没有带来什么好处。最后,孔融还是被曹操杀了。

像曹操这样的领导,需要的是能为军国大事出谋划策的人,而对于那些只耍嘴皮子卖弄聪明,不能务实的人,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一个政治家,不需要不能为己所用的多余人才。但这些多余人才反而到处卖弄,其下场就不言而喻了。

在职场中,类似孔融这样自作聪明的人也很多,他们喜欢四处卖弄,结果不仅没有好前途,连同事关系也搞不好。自作聪明的人往往爱管闲事,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事,他都要插手,以显示自己聪明,证明自己能耐。他们指手画脚,给别人带来麻烦,怎么能不让人厌恶呢?

如果你真想表现得比别人聪明,那么你首先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没有必要向他人强调自己的聪明,更没必要向众人表现你的聪明。

【职场攻略】

在职场上,真正聪明人会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有自知之明,不会到处显示自己的聪明。这要求人们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面对问题冷静地分析,量力而行,而不是去做那些自作聪明的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有了自知之明,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听人劝,吃饱饭

有句俗语:“听人劝,吃饱饭。”这句话表明了听人劝的重要。不管在生活中也好,在职场也好,听人劝,是十分必要的。有一句诗说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说法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人劝,才能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才能一步步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而取得成功。在职场中更是这样,一定听人劝,不能蛮横不讲理、自以为是。

一个人不管能力有多强,一旦不听人劝,那必然会走向失败的道路。特别是在职场,多听人劝,是自己走向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地在别人的劝告中进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但偏偏有些人不识好歹,就是不听劝,严重的甚至毁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人物,张飞作为五虎上将之一,打仗是没得说,但张飞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听劝。他嗜酒如命,别人屡劝不听,更严重的是,张飞对待士兵态度非常恶劣,常常在喝醉酒后鞭挞士卒。为此,刘备多次告诫、劝慰他:“军中醉酒,必祸战事。”同时,对他鞭挞士兵的行为也诸多规劝。

但张飞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不以为然,大饮狂饮,依然鞭挞士卒。最后,他喝酒醉倒在帐中,被自己鞭挞过的士卒杀害了。

在张飞临死的当天晚上,两名刺客密谋:“若飞当死,则他醉于床上;若不当死,则他不醉。”

张飞是一个逢酒必喝、喝酒必醉的人,岂有不喝醉的道理?结果,被士兵取了首级,投降东吴去了。

如果张飞肯听刘备的劝告,三国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可惜的是,张飞不听劝,不仅无缘继续建功立业,还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一定要懂得听人劝的道理,需要别人的指出自己的缺点;每个人做事都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这需要他人提建议。如果能够多听人劝,就能多避免一些失误,少犯一些错误。

一个人要想做事做到最好,那就要少出错,而要考虑周全,就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固守己见,自以为是。纵观芸芸众生,凡不接受别人意见的人都难免失败。历代固执不肯纳谏的帝王,王位没有坐长的。尽管人们都知道虚心听人劝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虚怀若谷,接受别人的意见。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他们不知道,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为了多出色少出错,那就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面子,虚心地听别人的意见,才能有所成就。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愿意听人劝,还是个善于纳谏的皇帝,唐太宗时代人才济济绝非偶然,这与他善于用人与纳谏是分不开的,而正是由于他的虚心纳谏,才成就了“贞观盛世”。

魏征本来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大仇人。不过,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却没有因为魏征过去与自己做对的而耿耿于怀,见他性格耿直,又富有才干,便任用他为谏议大夫。

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李世民对他也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人居室,询问得失。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有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去,唐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被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一个皇帝自愿向一个臣子低头,这在历史上绝对是不多见的。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17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唐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不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听人劝,虚心纳谏,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的盛世。由此可见,听人劝之重要。

【职场攻略】

作为职场人士,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懂得听人劝的道理,不能做一头往前乱撞的倔驴。旁观者及时劝慰、提醒,可以让被劝者少受损失、少走弯路、少遇挫折,能听劝的人显然要比不听劝者更加受益。所以,“听人劝吃饱饭”这个朴实的道理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应该明白的。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能促使自己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获益匪浅。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

卡耐基说:“不甘做平庸之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明确目标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让我们有了方向,给我们指明了成功的道路。明确的目标让我们有了充足的动力和信念坚持走向成功。

30岁的张华感慨地说道:“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领导。如今我已经成功了。”目前,张华是北京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内控处处长,在说到自己id从业经历时张华表示,自己也走过很多弯路,但由于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张华1996年开始在东北师范大学就读,他选择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长远的就业目标——到大公司成为领导。大学毕业时,张华看到很多同学都准备考研,他本来也想着考研,他有了一个新认识,从事财会这一行业,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历。于是,他放弃了考研的想法,选择自学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的课程。

在这个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张华非常刻苦地学习,每天都是动力十足。大学毕业时,他不仅获得本科证书,还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的资格证书。有了这两个证书,张华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