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身边的心理学
5495300000031

第31章 员工管理心理学:做领导看重的员工

在职场中,员工都希望被领导看重是很重要,被领导重视,这样员工的自尊感得到了满足,责任感、价值感也被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出来。员工的价值自然会得到领导的承认,这是职场中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但是,员工也有阴暗一些心理,对企业对领导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本章将重点对员工心理进行解析。

被领导看重心理

在职场中,要想有一番作为,被领导看重是很重要的。事实表明,当员工被领导看重时,一般表现得更积极,更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去面对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自尊感得到了满足,相应地,他的责任感、价值感也被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出来。当被领导看重时,就意味着他的价值得到了领导的承认,而这是职场中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因此,每个员工都有被领导看重的心理。

那么,在职场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受领导重视,而有的人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领导的垂爱呢?其实,这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对待这种心理是有关系的。

首先,要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处理事情。

张小柯是某公司总经理的秘书,深受领导重视。原因就是她能事事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处处以大局为重,从不以私事影响工作。她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公函写得非常好,而且不管是书面英语,还是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好。她之所以能写好公函,除了她的基础深厚外,她在写公函时,一般也把自己想象成了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再加上她平时又注重“充电”,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法律和管理方面的书。这样写出来的公文当然比较好,因此深受领导好评。

要想赢得领导喜爱,除了自身能力很强外,还要学会对人一团和气,不仅对领导,对任何人都一样。因为有一个好的口碑,才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尽管这种和气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也可能是表面的,但在职业生涯中,这都是很有效的伪装。如果你有幸跻身管理层后,那么就要努力使自己从全局来思考单位的运作,对于上司的每一个决策或指令都要准确把握其内涵,明白他的具体用意是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锻炼了你自己,更会得到领导的格外关注。

其次,要多向领导汇报工作,多与领导进行沟通。

凡是久在职场的人都知道,要想赢的领导的好感,最好是多听少说。尤其是职位较高,接近领导层的,更是如此。因为你也许参与了公司的很多决策,也知道很多内幕,这时就不能像个大喇叭一样到处“广播”,唯恐天下人都不知道。这是最忌讳的。要记住的是,在领导没有公布前,千万不能把你知道都说出来。否则,不炒你才怪呢!平时多汇报工作虽然是一个赢得领导青睐的好方法,但也要掌握好时机,冒失不得。

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即使你很有把握做好,也要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请示汇报。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汇报的次数越多,领导就越能知道你在这件事情上所付出的努力,知道这个任务并不简单,而是难度很大的。这样能达到一个让领导欣赏你又理解你的目的。

再次,给领导办事一定要用心办好。

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对领导交办的事要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在所不辞。只有这样才能给领导留下一个办事利索、能力强的好印象。否则,你怎么能得到领导的欢心呢?

在领导跟前也要注意培养彼此间的默契。因为默契的上下级关系,会给你很多工作中的便利的。如果你和领导之间有足够的默契,那么恭喜你,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正在一步步地拉近。

除此之外,在职场上还不可过于张扬。如果你处处锋芒太盛的话,只会给自己平添许多麻烦。

当然,被领导看重的前提还是以业绩为主的。只有以能力超群、业绩优异作保障,在辅以一定的职场技巧,你就一定能平步青云。

“马屁”心理

在职场中,做员工的为了讨好上司,得到上司的赏识,多多少少都会拍“马屁”。事实也证明,会拍“马屁”的员工往往春风得意、平步青云,而不懂得拍“马屁”的员工则常常牢骚满腹、原地踏步。那么,员工存有这种心理是否正常呢?会拍“马屁”的员工真的就会在上司面前如鱼得水吗?

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的小夭就有“马屁”心理,而且也很会拍“马屁”。老板对她印象很好,几乎每次加薪都有她的份儿。而平时沉默寡言的小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她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发过言,到现在老板甚至都叫不出她的名字。

有一次,公司接了一笔生意,是为一个重要的客户策划一份广告方案。老板也亲自参与了,并且独立搞了一个方案。在讨论会上,当老板的方案拿出来讨论时,小夭满口溢美之辞,说得老板嘴都合不拢了。当然,这个方案最终通过了。而老板也记住了小夭,不时地在各种场合表扬一下。

从此,小夭便更加注意拍“马屁”的方式了。当她看到公司脑筋活的同事都开始拍老板“马屁”的时候,她就改变了方式,不直接用专业“马屁”用语来赞美老板了。而只是佩服得惊讶的眼神望着老板,嘴巴常常作O形状,听老板讲话时甚至还会听得出神。事实证明,当老板已经厌烦了那种言辞于表的赞美方式时,小夭的方式却是屡试不爽。

对此,心理专家认为,职场中的“马屁”心理虽然是广泛存在的,但业绩还是衡量员工优秀与否的标杆。不能光指望自己拍“马屁”就能步步高升,重要的还得看能力,看业绩。况且,过火的拍“马屁”行为还容易引起上司的反感。因此,即使要拍“马屁”,也得掌握好火候,懂得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比如,上司过生日时祝福一下,上司生病时去看望一下,上司碰到难事时主动关心一下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引起上司对你的好感。特别是对职场新人来说,上司最关心的还是他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重视。作为职场新人来说,如果你对上司交待的工作不挑三拣四,谦虚、谨慎地提出疑问,行事温和小心,那么不靠拍“马屁”也能给上司以良好的印象。

然而在现实中,也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靠着溜须拍马而跟上司走得很近,这又作何解释呢?这固然不排除部分领导干部有虚荣心理,但更多的善于跟上司搞好关系的员工,他们的性格一般较外向,交际能力比较强,思维更加灵活,能力也比较突出,相应地,业绩也会表现优异。因此,这样的员工更容易受到上司的青睐。而并非是单纯的拍“马屁”的功劳。

人们不要觉得那些“马屁精”们很讨厌,那些爱好听奉承话的领导很可笑。这关键还是人们的心态没有转变过来。领导也是人,他也需要关怀和掌声,做下属的一定要把心态放正。拍“马屁”有时甚至是工作的需要。试想,当恰到好处的“马屁”能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的话,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领导不在时的心理

当老板要去外地出差的消息传到办公室时,相信很多人都会喜形于色,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可是短暂的喜悦过后,问题便也来了。比如,很多事情你做不了主,而又亟需解决,你怎么办?是一推了之,还是灵活处理?做得好,老板自然会奖励你,但做不好,可能就得挨老板的一顿呵斥了。因此,老板走了,不要高兴得太早,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要做好心理准备。

晓风经营着一家品牌电脑的销售代理公司。最近,由于一个新的电脑品牌要上市,她需要在某个城市联系一家区域代理商。这个合作盈利的空间很大,很多公司都在争。在她联系业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家公司的老板都不在,而两家公司的员工表现迥异的现象。

在某电脑城,当晓风提出自己的计划时,还没有说完,那个负责接待她的员工便打断了她的话:“我们老板不在,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再说吧。”晓风依然很有耐心地要接着介绍这个项目的好处时,这个员工把脸扭向了一旁,只是冷冷地说:“我什么主也做不了,你跟我说也是白说!”晓风也无话可说了,便起身离去了。她没有回公司,而是又去了另一家电脑商城。

很不巧的是,这家电脑城的经理也正好不在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而接待她的是一位热情大方的总经理秘书。当晓风说明来意及项目后,这位秘书凭着在经理身边学到的东西,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绝好商机,不能因为老板不在就错失良机。于是,她大胆决定让晓风的公司马上送货。随后,随着这个品牌电脑公司的强大宣传攻势的展开,一个月不到,这家电脑城就净赚了上百万元。

晓风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后一家电脑城的老板,老板很高兴,当场便给了她一笔奖金,并且答应给她提升工资。而第一家公司的员工却因为老板不在而痛失商机。

由此可以看出,员工们在老板不在时不外乎有两种心理:一种是老板在与不在都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而另一种是老板一不在,便什么事也不管,名义上是老板不在,自己做不了主,实质上却是消极怠工。

从表面上看,责任也并不在员工,因为老板走之前并没有交待清楚,或许还不是他的职责所在,员工完全可以借老板不在推脱一切责任。但是,一个称职的员工是不会消极以待的,他们永远都在积极地工作着,主动为公司、为老板分担任务。而这样的员工也是最受老板们喜爱的。

心理专家认为,那种认为老板不在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心理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何妨把自己当做老板,不管老板在与不在,也不管别人是否看到,都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始终如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你还是最终的受益者。因为你的所有努力都是你成长和进步的资本积累。虽然表面上是在为老板工作,但实际是为自己而工作的。不仅工资和奖金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争取,个人在公司的职位升迁、人格的提升和品行的锻造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换来的。

当老板不在时,不代表着你就能放松下来,你的工作就能做得松松垮垮的。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当你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的家时,当你把老板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时,相信你是不会有丝毫松懈的。对一个公司忠诚,对一个老板忠诚,最好的表现就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与领导的敌对心理

虽然每个员工都想和领导搞好关系,但是也有的人却对领导有着很严重的敌对心理。这都是由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的。

比如,你和原来的领导关系很好,但由于某种原因,他被现任领导顶替了,于是你便对现任领导有了敌对心理;你本身的工作没有做好,老是被领导叫去谈话,久而久之,于是你便对领导产生了敌对心理;你和领导的关系本来不错,但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中,你被不公平对待了,而你的同事却没什么事,于是你便有了敌对心理,等等。

在与领导的相处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产生敌对心理的。对领导有敌对心理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是不利于工作的。所以,当你产生这种心理时,一定要主动与领导沟通交流,想方设法化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才能使你的职场之路顺畅起来。

近一段时间来,张明对领导的敌对情绪越来越高了,以至于领导根本就指挥不动了,叫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于是一气之下就把调离了原来的岗位。而这个职位是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张明虽然后悔不迭,但对领导的敌对心理愈来愈重了,甚至扬言要报复。不得已,公司只得把他除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张明在公司里是老资格了,而且能力也确实很高,但是一直做着副职。后来,正职领导终于退休了,张明以为自己接受正职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当正式任命下来后,却让他大吃一惊,上级给他们部门派来的竟然是个年龄比他小得多的黄毛丫头。这让张明很是忿忿不平。凭什么让这个女的来领导我,说什么我也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当他多次向上级反映无果后,便开始故意跟现任领导作对了,有时甚至气得人家小姑娘在背地里哭。但张明却认为她是活该,谁叫她抢了我的职位呢?

后来,他闹得实在不像话了,在员工中影响恶劣,公司先是把他安排到其他部门,但还是闹得厉害。最后只得把他辞退了。而他后来通过其他途经得知,公司原本是准备把他安排另一个部门做正职的。就这样,张明的前途被彻底葬送了。

张明对领导的敌对心理可以说是很可笑的。部门间的职务调整本来是上级的安排,并不是人家从你手里抢的,为什么你偏要跟现任领导过不去呢?再说,既然上级把她派来,那她一定有过人之处,张明应该更加虚心地向她学习,弥补不足,等待时机的出现。而且公司也确实有任用他的意思,但就是因为他的敌对心理太强,而失去了大好的机会。

在职场中,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领导就不能宽宏大量,不与员工计较是非呢?其实,他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来看待。如果一个领导身边有存有敌对心理的员工,对领导的话阳奉阴违,甚至也煽动蛊惑其他员工消极怠工的,这就不啻为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关系公开闹僵,那么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试问,又有哪位领导愿意把这样一颗定时炸弹放在身边呢?

对领导存有敌对心理,无论领导对你有没有看法,都无疑会影响到工作。那么,应如何消除敌对心理呢?

首先,要打消偏见,不要老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有时候领导的话可能并没有别的意思,如果你太敏感或有偏见的话,就很有可能发生误解,而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领导是对你有敌意的。

其次,要多从正面来看待人和事物。要知道,没有谁有那么多闲功夫跟你过不去的。即使别人对你有成见,你只要行得正、走得直,是不怕流言蜚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