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身边的心理学
5495300000042

第42章 饮食心理:把好心情吃进心理(2)

典型案例二:

小张是一个女大学生,刚上大学的时候,身高160厘米,体重50公斤,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但是,有一段时间,班里流行减肥,她也受到了影响,认为自己太胖了,买了很多关于减肥的健康杂志,开始钻研如何减肥。就这样,小张开始了她的减肥。饭由二两改成了一两,打菜时再也不买荤的,有时不经意吃多了,还常常硬着头皮吐掉,就这样几个月下来,体重是明显下降了,小张更加欣喜不已,开始不吃饭光吃蔬菜,经过半年的时间,体重降到了38公斤。放假回到家以后,她总是吃不下吃饭,吃后肚子就发胀。家人对她也没留意,以为消化出了问题,就带她去医院消化科看了几次。但是,到了第二年,小张的体重很快降到了30公斤,月经也不来了,那时的她根本吃不下吃饭,每天只能喝点蔬菜汁,因为长期的营养缺乏,人经常晕倒,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了。无奈之下,小张只好提出了休学。

典型案例三:

小红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体操是她最喜欢的一项活动,而且她在体操这一方面确实很有天赋。有一次训练结束后,教练把大家留下来,对大家说:“同学们,请大家注意了!现在队里有的女孩儿的体型已经有轻微的变化了,大家要注意不要胖得不能再参加体操训练!”尽管这话不是针对小红说的,但是她依然感觉到了威胁,她决心减肥,那个月小红减掉了8斤,这令她非常高兴。因为她只是稍微地控制了一下自己的食欲,很轻易地减轻了体重。她告诉了其他队友,很多女孩都非常羡慕她。

小红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减肥计划,她只是节食,但是,很快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她和食物的关系改变了。在她节食之前,她吃得很随便,经常和朋友一起吃饭。但是,现在有些食物变得对她非常重要。她经常研究吃什么食物,也经常自己做饭吃。慢慢的,她的一日三餐变成了固定的食物。早上严格限制喝两杯不加糖的茶,中午只吃一些蔬菜和一个水果,晚上吃蒸的蔬菜、酸奶和茶,她从不吃零食,更不在外面吃东西。

小红还经常称体重,一天要称四、五次,尽管她身高1.6米,体重却只有70斤,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减肥。到了后来,她对体操训练也不太感兴趣了,经常不去。爸爸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她要跑步。有一天,小红刚洗完澡,妈妈正好到她的卧室,当时的小红只搭了个浴巾,妈妈立刻惊呆了,她的女儿多瘦啊!她看起来就像花瓶那样脆弱、无助,像一个饱尝饥饿的孩子,妈妈心疼地说“你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你瘦得好可怕呀!你病了吗?”小红自豪地回答:“我觉得挺好的!只是瘦一些,这样我才会感觉好一些。”

以上三个案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厌食症,厌食症又称为饮食失调症,其医学名称为神经性厌食。其实,厌食症就是由于怕胖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比较复杂的进食障碍,是一种存在着自我强迫的心理疾病。多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心理倾向,厌食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悬殊,即使已经很瘦了,但是,还是觉得自己很胖。

2、形成厌食症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没有人不爱吃东西,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看见食物却无动于衷,哪怕是自己非常想吃的食物;有的人长时间以来一直吃很少的东西,说自己不饿;有的人在别人面前,只吃一小口,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都和厌食症沾上边?厌食症的病因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大多数的专家认为,其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的有以下五点:

(2)家庭环境:

孩子从小压力大或者被限制自由、伤害自尊心等以及从小受到虐待、单亲家庭得孩子等各种原因,都是导致孩子的食欲降低最终厌食的重要原因。

(3)自我因素:

个人对美好体型的追求,一方面克制自己的食欲,一方面表现为争强好胜、做事要求尽善尽美、喜欢别人的表扬、以自我为中心或者有神经质等,这也是导致厌食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厌食症也是由于长期节食造成的后果。

(5)遗传基因的影响:

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家族中,厌食症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这类人群得厌食症概率要远远高于没有遗传因素的人。

3、厌食症的危害及影响

(1)厌食症患者长期过度节食,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理变化,包括月经失调,甚或是停经等。

(2)对厌食症患者来说,长期的节食还会造成皮肤粗糙干裂、柔毛出现、体温下降、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精神无法集中等,严重的会造成晕倒等后果。

(3)影响性的成熟发育,对性心理会造成不良影响。

(4)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会下降。

(5)体内缺乏必需的脂肪,身体容易发冷、畏寒。严重者,会导致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厌食症的诊治

关于厌食症的诊治,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严重的厌食症患者必须入院接受心理医生、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观察及诊治,然后配合行为治疗,使到病人的体重渐渐得到回升;如果是不太严重,那就需要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进行自我调节也能恢复健康。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早治疗。

1、心理疗法

对厌食症的治疗要找专科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来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也让患者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

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需要做必要的家庭心理治疗,还有一点就是,许多厌食的人在一开始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厌食症。

此外,还要对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及审美知识的教育。特别是要让爱美的女孩子明白,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进行体育锻炼,比如练健美操等来实现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脂肪减少从而获得健美的体形。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厌食者、医生以及厌食者的家属之间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保持密切合作,这样对厌食症患者的治疗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厌食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从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等方面开始尽量多食,以心理能接受、感到舒适为度,这样才会达到补充营养,纠正营养不良饮食习惯的效果。

3、药物治疗

在对厌食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服用一些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锂盐、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物来针对治疗。

饮食偏好与异食癖心理调节

食物是健康的基本保障,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现实生活中偏食或者异食行为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偏食异食的危害依然有偏食异食的行为呢?这就需要从人们的偏食以及异食的心理出发来思考了,诚然由于偏食、异食,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只有选择正确的食物,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来改变和调节饮食行为,纠正偏食和异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

饮食偏好

偏食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不健康的进食习惯,偏食又称为“挑食或者挑食症”通常所说的偏食是人们对某种食物的特殊偏好,具体的行为方式是对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多吃一些,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拒绝食用。目前,独生子女们的偏食已成为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其中,偏食儿童在农村约占35%左右,在各大城市中高达50%以上。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长期性的偏食,不仅会导致孩子营养素摄入的不均衡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容易患胃肠道的多种疾病。所以,偏食一件让孩子的父母们一直头疼的事情,甚至每顿饭妈妈们都要和孩子开展一场的餐桌大战。

其实,孩子偏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偏食心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小孩子身体本身并没有疾病。所以,对偏食的治疗也主要是采用心理治疗,而很少服用药物,如果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效果会更佳。加长应该对孩子采取不强迫的方式以诱导的方式让孩子选择合适的食物,允许孩子有选择食物的权利,这样能够避免引起其逆反心理,同时还要经常改变一下烹调方法,把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做几种味道的,让孩子逐渐喜欢吃,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掉偏食的不良习惯。也可以尝试用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表扬鼓励法等多种方法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千万不要父母的个人的饮食好恶的标准来衡量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偏食的现象,孩子的餐饮中,食欲的一定波动是很正常的。

异食癖

典型案例

小强是一个年仅六岁的男孩,从小一直是乡下的奶奶带着,与父母分住,父母总是每隔一两个月来看看孩子。当孩子三岁的时候,父母突然发现孩子有拔自己的头发吃的坏习惯,当时父母却没有太在意。但是,三年之后,孩子经常说腹痛、腹胀,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儿科就诊。经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在孩子的胃里充满了许多毛发状的物体,胃内也塞满了头发,部分毛发已转移到了肠道。经过医生们五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用异物钳从胃中终于取出一束长约十一公分的头发与由三四十根头发组成的发球。

专家解析:

这个男孩得的是“异食癖”,所谓的异食癖,医学界称为“植物神经紊乱或饮食障碍”,就是经常吃一些不可食物品的坏习惯,就叫做异食癖。就是在常人看来像沙石、煤渣、烟头、墙皮、土块、塑料、纸张、炭灰、毛发甚至某些小虫等东西但是孩子却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嗜好,所以,把通常不能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的饮食习惯称之为异食癖。

尽管异食癖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十分准确的答案,但是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发现,可能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由于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引起的;二是孩子患有肠道寄生虫病;三是某些患有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四是部分儿童的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有的儿童来说,对食品需要的满足不仅仅是以吃饱为主,而是以嘴的运动需要来衡量。异食癖的最大危害不是其本身,而在于儿童吞食的各种异物后所产生的多种并发症。除了上面的一些具体病因外,其中,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治疗起来很难。

治疗的时候要首先控制住孩子所处的周围环境,孩子的环境内要没有粉笔、颜料或其他易于吞食的小玩具;其次,对年龄不同的孩子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要通过认知教育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对年龄再大的孩子要通过强化法教育,那就是在孩子出现某些良好的特定行为后,给予一定的奖赏,这样对孩子是个鼓励,也能逐渐帮助他远离异食恶习。最后,那就是进行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其不同的病因而进行。总之,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异食癖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心理方面进行疏导,然后再帮助孩子克服恶习,引导到良好饮食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