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莱特兄弟
5497800000022

第22章 辉煌乐章(3)

编辑们认为揭露莱特兄弟“内幕”的时刻到了。当牛顿到达曼蒂奥的小小的膳宿旅馆后,他又遇见了另外两位记者:纽约《美国人报》霍斯特,伦敦《每日邮报》的麦高恩。第二天,又有两个人到达:作家鲁尔和《矿工周报》摄影师黑尔。

新来的记者们注意到基蒂霍克的偏僻与荒凉。他们想:莱特兄弟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一定是想独处一地,与世隔绝,假如外界有人闯入这儿,他们很可能根本不飞。他们认为既然莱特兄弟躲躲藏藏的,那他们自己也将照此办理。他们准备隐蔽在离莱特兄弟营地尽可能近的松树林里,用双筒望远镜观察那儿发生的一切。这个计划意味着步行一段路到罗阿诺克岛的码头,从那儿乘船航行8千米到达哈曼湾,横过那个海湾,然后涉过约1. 6千米的海滩就可以到达躲藏的地方了。他们同一个船主谈了一笔交易,每天用船接送他们,并且充当他们的向导。从5月11日到5月14日,他们每天都携带着食物、淡水、双筒望远镜和照相机,早出晚归进行严密监视。他们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同蚊子、木虱作顽强斗争,还不时被雨水浇成落汤鸡,然而使他们大为惊讶的是他们好几次亲眼目睹了人类的飞行。

他们亲眼看见的第一次飞行是在5月11日的清晨。“一连好几分钟,”牛顿写道,“螺旋桨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接着,飞机斜插上天。起先,它直朝我们飞过来,因此我们很难估计它的飞行速度,它越飞近,机身越清楚,速度也就显得更快了。我们深深地为第一次看见飞行而激动着,我们这些训练有素的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洞察事件真相的人竟忘了使用照相机,忘了看手表,除了我们头上轰鸣着飞过的‘怪物’,我们简直忘记了一切。”

然而,摄影师黑尔还是给那次飞行拍了一张很好的照片。

5月14日,记者们看见了世界上过去还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的事物——一架完全由人操纵的飞机上载了两个人。飞机第一次载的是威尔伯和作为乘客的机械师查利·弗纳斯,这次只进行了一次短暂的飞行。第二次是奥维尔和弗纳斯,飞机飞了将近4分钟。

观察了第二次飞行后,牛顿在他的日记中断言:“总有一天,国会将在这儿为莱特兄弟树立一个纪念碑。”

后来按照国会的命令,纪念碑于1932年11月在基尔德维尔山顶上落成。对于仍然活着的人来说,这个纪念碑可能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给人印象最深的纪念碑了。在基尔德维尔山顶上纪念碑高达19米。在它的上面有一个大功率的航标灯。人们从好几英里外都可以看见它。在底部的四周都有铭文:“纪念威尔伯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征服天空及其天才的想象力、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无比的忠诚。”为了固定基尔德维尔山上的流沙,人们巧妙地在周围种上了草和灌木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包括基尔德维尔山在内的有着300英亩面积的国家公园。

1908年5月14日,威尔伯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这次飞行是由于一次事故而停止的。在飞行中威尔伯错拉了一下操纵杆,飞机摔坏了,修理飞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莱特兄弟节省下来的时间都用去了,这次飞行试验便到此结束了。他们把发动机和其他的机器装船运往代顿,飞机留在了基蒂霍克的机库里,他们想他们迟早还会回来的。飞行试验的结束是记者们的幸运,因为在那些天里,他们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到曼蒂奥,他们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还要连夜写新闻电讯稿呢。

有一篇新闻稿还引起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尽管牛顿的稿子先于英国记者麦高恩发回去了,而且他在纽约的报社也有足够的时间把电讯稿发往巴黎,并使该稿在第二天早晨的巴黎版上刊出。可是稿子在纽约被耽搁了。这样,伦敦《每日邮报》的大陆版第二天早晨抢先登出了麦高恩的“独家新闻”。当纽约《先驱报》的老板贝内特看到他的报纸没有像竞争对手伦敦的《每日邮报》一样刊登出前一天发生在基蒂霍克的轰动一时的飞行新闻时,他大发雷霆,发电报痛斥牛顿。在两个飞行季节里,莱特兄弟在霍夫曼草原总共飞了257千米的距离,当时有着大批记者可供调遣的老板贝内特不闻不问,他没有自责;可现在,当他认为一个记者在工作中发生了失误,他甚至没有等到把情况调查一下就往纽约发电报,命令解雇牛顿。

尽管牛顿给贝内特去了一封说明事实真相的信,并且因此恢复了原职,可在后来的日子里,牛顿一直对贝内特和《先驱报》心怀不满。

然而读到麦高恩刊在《每日邮报》“独家新闻”的人们并没有把它当成事实接受下来。伯特兰在巴黎的一家报纸工作,他于5月15日发表了一篇评论:“他(指麦高恩)描述的飞行确实为他的想象力争光不少。要不是莱特兄弟曾经到过一次欧洲,人们一定会像不相信他们的飞机一样不相信他们的存在。”

5月15日,也就是事故的第二天,当确信不会再进行新的飞行试验时,伦敦《每日邮报》的麦高恩在另一位刚来的记者、报业协会华盛顿办事处的加德纳的陪伴下参观了飞行营地。麦高恩说,1897年他在芝加哥《论坛报》工作时曾访问过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塔夫·夏努特的邓恩帕克营地。一两天前访问过营地的另一位客人,是一个叫伯克哈特的小伙子,他身穿一套崭新的猎装,是个大学生,他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才从遥远的尤提卡来的。

后来,人们问奥维尔:“要是所有那些记者都来到你们的营地,并且住下来参观你们的工作,你们怎么办呢?”

“我们不得不继续工作下去,就好像他们没有来一样,”他回答道,“我们不能够耽误工作,要干的事情那么多,可我们的时间又是那么少。”

奥维尔1908年6月7日给拜伦·牛顿的一封信表明他们对记者们会以礼相待的。牛顿一回到纽约就给莱特兄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同信寄去的还有《先驱报》简讯的剪报,他在信中表示了对莱特兄弟及其成就的赞赏。

基蒂霍克飞行目击者的许多电讯稿见报了,它们都是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现在人类能够飞行的事实总该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吧。正像牛顿给他的报纸的信中说的那样:“我们对他们以及他们的飞行表演已不再有任何疑问了。”鲁尔也谈到了记者们是怎么向世界报告他们的见闻的,他写道:“一点不错,‘谣言’是真的——人类能够飞行。”然而他们的稿件也有被退回来的时候,并被一些编辑嘲弄道:“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你的手稿,可很难鉴定它是事实还是一篇虚构的小说。”

3 不信任的历史结束了

莱特兄弟决定由威尔伯去法国进行飞行表演,奥维尔留在美国为政府制造一架飞机并且在华盛顿附近的迈尔堡进行飞行试验。

奥维尔于8月份到达迈尔堡。几天前,他的两名助手、机械师泰勒和弗纳斯就先到了那儿。军队官员在迈尔堡阅兵场的空地上给他们安排了一所房子,作组装和停放飞机之用。

奥维尔的第一次飞行是在1908年9月3日。这一天,他离开下榻的宇宙俱乐部,乘公共汽车前往迈尔堡。同车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位旅客正前往试验场创造飞行奇迹。奥维尔到达迈尔堡后,他感觉到并不是所有到场的军官都相信他能够成功地达到合同所提出的要求。飞行的空域只有213米宽,305米长。奥维尔和威尔伯过去谁都没有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飞行过。

奥维尔第一次试飞绕场飞了一圈半,滞空时间为1分11秒,可是到场的观众都“发疯了”。“当飞机第一次升空的时候,”小罗斯福在一封给我的信中写道,“人们的激动不仅仅是因为对飞机感到惊奇,而且是因为对飞机的飞行感到完全的出乎意料之外。我永远不会忘记人们发出的那一阵欢呼声,那是惊呼声呀。”

奥维尔着陆后,这次轮到他感到惊奇了。冲过来向他祝贺的几个“老顽固”记者是如此的动情,他们每个人的脸颊上滚下了热泪,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太阳从西边出来”。

对这次公开的盛大飞行表演,报界还是显得比较冷静,甚至连华盛顿的报纸都没有考虑到要用第一版刊登这一新闻。第二天,奥维尔用4分15秒的时间在天空中飞了大约5千米的距离,数千观众亲临现场目睹了这次飞行。据说这次飞行后,一位记者请教了西蒙·纽科姆教授——此人几年前曾无可辩驳地解释过为什么飞行是不可能的。记者问纽科姆教授,他是否认为下一步飞机能发展到搭载乘客。

“不能,”据报道纽科姆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没有飞机能够负荷除驾驶员以外任何人的重量。”人们可能会想,这个时候的纽科姆教授一定变得比较谨慎了。

9月7日,奥维尔进行了一次短暂的飞行。第二天又进行两次飞行:一次飞了11分10秒,另一次飞了7分34秒。9月9日上午,他用57分25秒围绕场地飞了57圈。那一天晚些时候,他用1小时2分15秒围绕场地飞了55圈。然后,他邀请他的朋友弗兰克·拉姆和他一起飞行,这使拉姆又惊又喜。他们在空中飞行6分24秒钟,绕场飞行了6圈半。所有这三次飞行都创立了新的持久飞行的世界纪录,其中两次是驾驶员单独飞行,第三次是载客飞行。奥维尔于9月10日飞了1小时5分52秒,飞机升到 61米的空中,从而超过一天以前他自己创造的持久飞行的世界纪录。11日,他飞了1小时10分24秒,再一次打破了单人持久飞行的纪录。这次他围绕场地飞行57圈,并且做了两次“8”字形飞行。12日,奥维尔又创造了两人持久飞行的新纪录,这一次,他邀请跟他一起飞行的是通讯兵代理主任乔治·斯奎尔少校。他们在天上飞了9分零6秒。着陆后,奥维尔紧接着又进行一次单独飞行,这次他绕场地飞了71圈,用时1小时15分钟,再一次打破了单人持久飞行的世界纪录。据估计他的飞机飞到了离地面91米的空中。

9月17日,奥维尔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然而这是一次悲剧性的结尾。来自旧金山的西点军校毕业生、26岁的海军上尉托马斯·塞尔弗里奇请求作为乘客同奥维尔一起飞行,他的请求得到了满足。就在他们飞了三四分钟后,当时飞机离地38米,正飞第四圈,奥维尔忽然听到或是感觉到飞机后部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敲击声。他猜想声音发自链条传动装置里。他匆匆一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不过他决定关掉发动机,让飞机着陆。几乎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传来两声巨大的撞击声,飞机猛烈地晃动起来,然后飞机突然转向右边。这表明飞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奥维尔立即关掉发动机。飞机正前方是长满了小树的溪谷,那是危险的着陆点。奥维尔决定向左转半个圈,使飞机在阅兵场上着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机尾已经无法操纵了。通过扭曲机翼,以克服左翼的阻力,他终于成功地使飞机转过弯来,面向广场飞去。飞机就以这样的机动动作降低了1/3的高度,而没有任何危险的迹象。奥维尔于是移动操纵杆,让机翼恢复平直,以便飞机直线向前降落。可是,这时机头猛然指向地面,尽管前升降舵已经被拉到了极限,可是飞机几乎是垂直地向下俯冲了15米。当飞机离地面只有7. 6米时,才终于开始被控制住,要是飞机的下方不是7. 6米,而是15米或是11米,飞机都有可能安全地着陆的。

然而对飞机恢复控制来得太迟,飞机着陆时猛烈地撞击着地面,以致使塞尔弗里奇海军上尉的颅骨被一块向上翘起的框架木料击裂了,受了致命伤,几个小时以后就死去了。人们开始以为奥维尔也会受到致命的创伤,事实上,他奇迹般地躲过了死神,只是左腿被摔断,四条肋骨骨折。

事故后的第二天,机械师泰勒和弗纳斯带着摔坏的螺旋桨和其他损坏的部分来到奥维尔的床前。从这些摔坏的机械部件中,奥维尔能够判断出导致事故的原因。在飞行前,他们将一对新的螺旋桨装到了飞机上,其叶片的长度比过去使用过的都要长几英寸。当右螺旋桨的一个叶片上的纵向裂缝扩大时,惨祸就发生了。裂缝使这块叶片倒伏,从而减少了它的推力,其结果是作用于两个叶片上的压力大小不一样。这样就引起了螺旋桨轴壳的几次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使一条连接螺旋桨和发动机的链条松弛了。螺旋桨便开始向左右和前后摇摆,飞速旋转的叶片又撞击和扯松了连接垂直尾翼的链条,从而使尾翼几乎成了水平状态。尾翼下部的压力将尾翼向上举起,飞机便头朝下地倒栽下来。

奥维尔痊愈以后,他的一个熟人克劳迪来拜访他:“这事使你神经紧张吗?”

“神经紧张?”奥维尔不太明白地反问道,“呵,你的意思是我不敢再飞行了?我惟一担心的事情是不能尽快恢复健康,以便在明年完成飞行试验的任务。”

这次事故的代价是高昂的,可是这次试飞的惟一结果是美国人对莱特兄弟成就的普遍怀疑现在终于结束了。每一个人,甚至包括最怀疑的科学家都完全信服:实用的飞机已经问世了。

4 威尔伯震惊欧洲

威尔伯于1908年5月抵达法国。他将要使用的莱特飞机在一年以前就被装进柳条箱,放在勒阿弗尔海关的仓库里。要是他如愿完成了飞行表演,那么与法国新近成立的辛迪加合作的莱特事务的最后条款便可落实。

上一次莱特兄弟访问欧洲的时候,威尔伯一直同查尔斯·弗林特公司的欧洲合伙人、除英语国家以外所有国家的莱特事务的代表哈特·伯格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刻威尔伯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莱特飞机将在什么地方进行飞行表演。不言而喻,当时的欧洲还没有任何一块地方被指定为飞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