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进退——处世生存的12个应变法则
5503700000002

第2章 法则1:权衡利弊再行动(1)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兵法的作者孙武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武认为明智的将帅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会兼顾到事情有利的和不利的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了有可能不利的因素,事情就可以顺利地按计划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了可能有利的因素,祸患也就可能避免了。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强大的苏军损失十分惨重,对此世人疑惑不解。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情报机构。然而当他们报告说,德国正在谋划大举进攻苏联,斯大林却不相信情报人员的话。当然他的这种不信任也是有道理的:情报人员们几个月前就一直在报告德国要入侵苏联,但每一次警告都没有得到证实。

4月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也送给斯大林一份秘密情报,提醒斯大林德国即将入侵苏联。然而斯大林也不相信丘吉尔,因为过去的20多年来,丘吉尔一直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反共分子,斯大林同样也怀疑来自其他西方国家的警告。与此同时,其他的一份份情报被送到斯大林的办公桌上,这些情报都声称:“德国即将入侵苏联”。潜伏在德国空军司令部的苏联情报人员也发来这样一份情报。在收到这份情报后,斯大林在报告旁边批示:“或许我们应该告诉这个情报员‘滚他妈的蛋’。他提供的不是情报,而是谎言。”但是每天报告德军在苏德边境的行为异常的不仅是这些情报员,苏联红军的边防部队也有类似的报告,因为德军飞机经常侵犯苏联的领空。

每当斯大林听到这类消息时,有时他会生气,有时也勉强装出一副冷静的神态。他说:“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不会愚蠢到要在东西两线作战。在一战中,德国人就是这样被扭断了脖子,希特勒才不会冒这个险。”当然,作为政治家的斯大林也感觉到,他和希特勒终究一会有一战,现在谁能首先集结足够的兵力,谁就一定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然而这只是斯大林在战争开始前的几个星期才想到的,而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都在犹豫不决。

斯大林不相信德国即将入侵苏联,那么德国有入侵苏联的必要和理由吗?当然有。当时欧洲的格局是:法国已经战败,西欧大批的国家归附于德国,除了英国和苏联之外,欧洲已经没什么能够反对德国的势力了。而在希特勒看来,而苏联人是劣等人,他们只配成为奴隶。当然还有当时意识形态的对立,希特勒是十分痛恨社会主义国家的。虽然先前希特勒为了不要两面受敌,在1939年8月23日,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苏联却趁德军横扫西欧无暇东顾之际,在占领波兰东部领土后,又相继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以及其他有油田的地方。苏联的这些行动对德国在波罗的海的利益和石油的来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希特勒当然不能对此置若罔闻。希特勒对德军首脑们说:“必须消灭俄国,而且越快越好”。后来他又对手下的高级将领们说:“斯大林的胃口太大了,德国的胜利已经是俄国所不能容忍的了。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屈服。”

后来,斯大林也感觉到,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了。出于对边境地区空军安全的担忧,他下令在7月20日前,所有的飞机都要涂上暗淡的伪装颜色,跑道也要伪装起来。然而未等斯大林制订好了作战的计划,希特勒就已经动手。1941年6月22日,德军快速出击,几百架苏联飞机被炸毁。在此后的战争中,斯大林当初的犹豫不仅让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让苏联整个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杂于利害”是决策者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然而斯大林在二战的初期,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曾经损害了德国的利益,竟然还想不到德国会因此报复他,反而去相信希特勒这个战争狂魔的一时退让。当然现实中各种矛盾环环相扣,彼此力量犬牙交错,利害关系可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然而即使是在局势未明朗之时,也得要有应付两种可能的打算。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是《孙子兵法》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他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和害的两个方面。所以必须要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在看到利同时,要看到害;在看到害的同时,也要看到利。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孙武还特别强调在任何时刻,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来攻击的侥幸上,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使得别人无机可乘,无懈可击。

智慧火花

进取除了要想到事情有利的一面,还要想到事情不利的一面,这样不仅可以让事情得以顺利的进行,还能避免进取可能会带来的祸害。而在后退时,除了要想到事情不利的一面,还要想到事情有利的一面,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本来的祸害,还能留下再次前进的基础。所以,无论是进取还是退让,都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只有做好了两手的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量力而行定胜负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郑、息两国之间因为言语上的一些争论,播下了仇恨的种子。郑国的郑庄公由于国内、外上的事务,多得使他无暇顾及息国。因为在郑庄公时期,郑国已经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而对于这样的僵持局面,息国的息侯,他反倒而难以再忍受下去了。他需要有个了断,所以在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而郑庄公很轻松地就打败了息国的进犯。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因为息国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够取胜,就要出师征伐强大的郑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事吗?

可惜已经讨伐郑国失败的息侯,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要知道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都依附强国的保护而生存,稍有不顺从,随时都有灾祸的降临。

息侯只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君,与他同样的小国君,当时还有很多,蔡国的蔡侯也是。他们二人同娶陈国妫氏家族的两姐妹为夫人,这两位陈国女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息侯夫人有一次从陈国看望亲人回来,途经蔡国时,想顺便去探望姐姐蔡侯夫人。不料蔡侯早已对她垂涎三尺,他借口尽地主之谊,命人热烈款待。当酒酣耳热之际,蔡侯露出轻薄的本性,竟然拉住息侯夫人的手不放。息侯夫人为了保持国君夫人的尊严,不待筵会结束,便匆匆率领从人拂袖而去。息侯知道后,认为蔡侯欺人太甚,于是下定决心,非找机会报复不可。可是息国刚刚打了败战。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息侯就想了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他派人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文王献计:“蔡国自恃与齐国友好而不服楚国,若是楚国假装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出兵相助,然后息国与楚国合兵攻打蔡国,必然可以生擒蔡侯,此后不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

当时正是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许多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蔡国一向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他见息侯的主意,顿时大喜,兴兵直奔息国而来,息侯假意惊慌失措,求救于蔡国。蔡侯果然亲率大军来救,安营未定,楚兵与息兵就四面包围进攻。蔡侯走投无路,终于被楚军俘虏。他见息侯竟然大张旗鼓地犒劳楚军,才知道自己中计,于是对息侯与楚文王恨之入骨。蔡侯在楚营大骂不已,楚文王大怒,下令烹杀蔡侯以祭太庙。楚国大臣鬻拳不顾生死、犯颜直谏说明了不杀蔡侯的好外,楚文王这才下令赦免了蔡侯,并捡了个好日子,在宫中宴请蔡侯,为他饯行。酒宴中,美女佳酿当前,宾主都有了几分醉意,楚文王醉眼惺松地对蔡侯说:“你平生可曾见过绝世美女吗?”蔡侯想起此番几乎没命,就是因为息侯夫人而起,于是乘机答道:“天下绝世美色虽然尽在大王宫中,但是还没有一个人的容貌能超过息侯夫人的。”

楚文王不禁心动,压低了声音问道:“我怎样才能见到她?”蔡侯怂恿说:“以大王的威德,何求不得?”不久楚文王率领大军,以巡视为名,来到息国。息侯自然亲自迎接,并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让夫人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侯夫人,马上魂不附体,决定一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却早已布置好伏兵,在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就灭了息国。息侯夫人在宫中听说息侯被绑架,仓皇奔入后苑准备投井自杀,不料被楚将斗丹拦住,斗丹劝她说:“夫人不想保全息侯的生命了吗?”就这样,经过了一番痛苦的选择,息侯夫人决定忍辱偷生。而楚文王果然一见到她,就魂不守舍,答应不杀息侯。并在军中立她为夫人,因为她长得面如桃花,就把她叫做“桃花夫人”。息侯被楚文王安置在汝水,让他守着息国的宗祀。不久息侯郁郁而死,息国自此灭亡。

相传楚文王立息侯夫人为桃花夫人后,对她宠爱无比。但桃花夫人虽在楚宫三年,却从不与楚文王说话,楚文王十分纳闷。有一天,他一定要桃花夫人说出不说话的道理来,桃花夫人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一个女人,却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的?”楚文王道:“这都是蔡侯的过错,我当为夫人报仇。”于是兴兵攻打蔡国。直到蔡侯将所有的财宝全部送给楚国,楚文王才罢兵。

《左传》中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意思是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力能胜任当然可以进取,力量不足时,就要退让。不量力行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息侯不顾自己的力量弱小,出兵攻打郑国,又用“借刀杀人”之计,使蔡侯成为楚国的阶下囚。没想到既打不过郑庄公,又被蔡侯如法炮制还以颜色。最终息侯是害人害已,这就是不自量力的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