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你为什么是穷人
5513700000018

第18章 不勇敢 怕冒险(1)

利益越多,风险就越大。不是有句古话说::“富贵险中求”吗?我想很多对此都会有深切的感受。现如今,身处在这个充满了竞争的时代,更是如此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要看你怎么去做了。

瞻前顾后,就是不敢冒险

富贵险中求是一句至理名言。

一点风险都不冒,就能赚大钱,恐怕就轮不到你了。穷人的思维就是既要稳妥,又要赚大钱,这种事情一生都不会有。穷人“穷”很多时候就在于这点上。风险中存在着机会,机会稍纵即逝,果断才是冒险的第一要素。

有一次,美国旦维尔地方经济萧条,工厂和商店都纷纷倒闭,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约翰·甘布士是一家纺织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他这股傻劲,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材!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然不断的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别人低价抛售的东西购入,他们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育的。此举如果血本无归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安慰道:“三个月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十多天后,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就把所有的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稳定市场上的物价。妻子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最后,美国政府出手采取紧急行动稳定丁旦维尔地区的物价,并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甘布士的货物一下子升值上百倍。

做生意要冒风险。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经历最多的也就是冒险的经历。

美国著名的《商业月刊》评选出的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50名企业界巨头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的第一条就是最富有冒险精神,敢于冒风险,不怕摔筋斗,不怕失败。

有风险才会有机会。风险越大机会越多,取得的成果越大。既然是风险,说明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性都有。此时有人把握时机,冒险前进,就会捷足先登。国外许多著名企业家,最初都是靠借钱起家,几经风险,取得今天的成功的。在竞争中要取得胜利,靠什么?就要靠经营管理,靠产品的高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这些策略不见的是每一个竞争对手都能做到的。

就看谁能更胜一筹,就看谁敢冒风险。事实证明,谁敢于承担风险,谁在竞争中就掌握了战胜对手的法宝。

商战中,一个人能果敢明断就能无往不胜。优柔寡断,犹豫不定,良好的机遇就会错过,时不再来。

企业、金融行业的生意人也是这样的,犹豫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决策,错失机会的话,计划只能搁浅。

犹豫心理一旦渗透到生意人的内心,生意人往往就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内心的矛盾冲突就会一点一点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影响正常的运作。对生意人的其他心理和情绪也会产生副作用,使人急躁不安,彷徨无措。严重的时候常常会对对能力和自信心产生怀疑,进而导致全局的被动和失败。

一个具有犹豫心理的生意人,在决策前,原本深思熟虑的投资方略和经过认真细致制订的投资计划,在决策时如果忽然间产生了自我不信任感或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自己已策划完善的投资计划发生动摇,最终得不到实施,就会丧失获取投资收益的大好良机。

股票操作中,一个做生意的人如果发现自己手中持有股票的股价上升偏高,就应该把握这个时机将其抛出,并同时作出股票出售的决定。在临场时却听到许多人对此种股票的看法和评论与自己的决策截然不同,于是马上改变了行动,放弃了一次将股票抛售的良机。

犹豫心理往往在企业投资中,容易导致生意人瞻前顾后、决策不明、错失时机。这种现象往往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企业的投资过程从产生投资动机开始,到对自身主观状况和外界客观因素的综合分析,据此分析结果作出决策,最终才会决策内容付诸行动。

犹豫心理是在马上要行动的关键时候出现,使生意人改变决策或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再一次确认决策正确,应该实施的时候,外因或内因已经起了变化,原来所决策的内容已不能再正常进行了。

国内某家用电器生产企业,通过努力与日本一家企业取得联系,并拟定了可行性方案,决定“双方共同投资,日方提供技术,中方提供场地、人员”。

这样的话,双方的合作一旦成功,那么必将对这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决策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仔细研究分析后决定按计划实施。然而,当协议即将达成的前夕,另一家同行业人士在似乎是无意接触的过程中谈起自己与外商合作而遭受了巨大损失的经历。

这样一说,决策者心里面犹豫起来。并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动摇,对前面做的各种分析表示怀疑,于是找出借口推迟了签订协议的时间。当最终决心执行原计划的时候,日方已与第三家同行企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原来这是同行企业设下的圈套,利用他的犹豫心理,而坐收渔利。

犹豫心理看上去没什么,好像是对工作的负责,实际上则是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机会。

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行动

穷人常常说:“条件还不够成熟,等等再干!”

富人常常说:“只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利用资源,就能创造财富神话。”

生活中有一种活得过于仔细的人,他们借口条件还不具备,不肯轻易付之行动,坐失了很多良机。

有这么一句话:“昨天晚上,机会来敲我的门,当我赶忙关上报警器,打开保险锁,拉开防盗门,它已经走了。”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如果你活得过于仔细,等什么都具备了,也就可能错失良机。 吉恩快40岁了,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早点结婚。

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

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因为不满自己的女朋友作罢。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

吉恩还要证实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新娘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很是懊恼。

为了确定是否找到了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4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能结婚。文件整齐,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

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不但把它退回,而且还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吉恩先生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行事啊!”

吉恩真是搞错了。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

吉恩先生处理婚姻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席第先生的经历也有代表性,他不满现状,他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5年之后,他对于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土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愈来愈不满。

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

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直到今天他依然规规矩矩在海关上班。

他每一次准备搏一搏时,总有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新婴儿的诞生、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多数不完的借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都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理想也就成了空想。

实际情况与理想往往很难相符,条件不太成熟的时候,何不学学草船借箭般巧借东风之力,这样也许你会成功的更直接、更简单。 一个人只想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只想什么条件都具备,那么在认识上就会存在误区。

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了才去行动,这样,就不会取得很好的结果。因此,你必须要抓住一切时机,做好准备工作。在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投入这样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具有冒险的胆识

穷人常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古人常常说:“不冒险则无大成;冒险则可获得大机遇。”

冒险是成功者的秘诀,运用得当就会让自己受益,运用不当或者不敢用,就会使自己故步自封,无所发展,甚至被人吞并。

冒险是好,是坏?似乎有两种答案:不冒险则无大成;冒险则可获得大机遇。成功的富人,往往都敢于冒险。

两个人出去旅游,都听到了老虎在咆哮。一个人赶快从背包里把运动鞋取出来,换成运动鞋想跑。另一个人不理解,就问:“老虎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

那个把鞋子换掉的人答道:“我不需要比老虎跑得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说完那人穿上自己的运动鞋一溜烟跑了。第二个人不慌不忙,蹲在地上把鞋脱了,爬到树上去了。老虎不会爬树,吃不着树上的人,就往前追,把换运动鞋的人一口吃了。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最新的赌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其实,任何成功都是冒险。通观国内外众多创业的案例,成功的战略在制定之初总是带有大赌的性质。盘子大,诱惑大,可谓孤注一掷。与否输赢,参与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魄力和豪情。大赌前的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大赌时的豪情万壮、胆识气魄,但是,大赌后的结果只能有两个:输与赢。赢则咸鱼翻身,输则倾家荡产。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迅速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企业的成功,战略初期一定会带有大赌的味道,建立在敏锐的战略基础上的“大赌”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不同于中国企业传统的一拍脑门就头脑发热的盲目冒险,也不同于打着规避风险的名义四面出击,浅尝辄止。

中国历来不缺“大赌大赢”的财富神话。关键在于动作快,谁最先抓住机会,谁享有巨大的先发优势,通过迅速造势获取更多资源。成功的战略需要前瞻性,有50%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有80%的把握才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等到了100%的把握才上马,不客气地讲,也许一上马就可能亏损。

大赌一旦箭在弦上,就不能不发,中途难以改变,战略方向稍有偏误,很可能功亏一篑,损失惨重。大赌未必大赢,但是不赌肯定不会赢。

创造大赌大贏的神话,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是自信,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情。

香港超人李嘉诚为我们谱写了“豪赌”的神话,小超人李泽楷继其父之后就多次刷新“豪赌”的神话。

除了香港两代超人,荣智健收购恒昌企业,德隆收购美国Murray公司,格林柯尔收购科龙,太太收购三九,都演绎着“空手套白狼”的大赌局。

“如果我手中只有100块钱去买东西,有电视机也有羊肉串机,我肯定选择羊肉串机。电视机固然能够让人享受,但羊肉串机才可以帮我们赚到更多的电视机。”这就是王先生的 “羊肉串”理论。 王先生,憨厚朴实,让人很难将他与精明的企业家联系起来。可就是这个建筑工程公司的成功老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赢的奇迹。

尽管资金极度短缺,李长春毅然拍板买回各种型号的塔吊29台,这种投入,同行业中少有,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29台塔吊全部运转,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利润达到近3000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双子抨击当然是一只手出击更有力,如果能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那威力必将更大。”

市场的不断变化,李长春没有死守阵营,在成功地盘活了一建公司后,又打出了有效的一拳,并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一口气组建了石膏板线厂、大理石制品厂等8家边缘实体公司,更以质优价廉抢占声场,成为当地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企业。

这种宏大气魄,不计较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将眼光放得长,放得远,高瞻远瞩才能大赌大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没错的。无论你策划得多么周详,风险总会存在的。

一次,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说:“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道:“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及成长,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捆绑。

不愿意冒风险的人:

他们不敢笑,怕自己冒显得愚蠢的风险;

他们不敢哭,怕自己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

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怕自己冒被牵连的风险;

他们不敢暴露感情,怕自己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

他们不敢爱,怕冒被拒绝的风险;

他们不敢希望,怕冒失望的风险;

他们不敢尝试,怕冒失败的风险……

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冒险,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常常把自己的头藏在沙土中获得心灵上的解脱。成年之后,我们知道好多事情不能躲避,必须要坚强面对,要冒风险,我们还是在心底存留着那种逃避和找寻安慰的想法。

困难和风险也欺软怕硬的,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要时刻记得:

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

最危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犹豫。优柔寡断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一生当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机会更宝贵。它就像闪电稍纵即逝,做事犹犹豫豫,当断不断,前怕狼后怕虎,往往是失去宝贵机会的主要原因。

当你在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能改变你一生命运的绝好时机就会错过。做事果断,不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优柔寡断的人很难成功的。

冒险就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性格或是人际关系。要想成功就要冒险,不然没有人愿意漂泊天涯,也没人会去开创新事业。

亿万富翁好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冒险特质。不冒险一试,那他一生也不过会像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风大浪来把他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