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你为什么是穷人
5513700000019

第19章 不勇敢 怕冒险(2)

亿万富翁眼中,冒险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有赢的决心。成功的趣味也源自于此。

冒险具有危险性,想走向富翁之路,就必须把冒险作为一生中的重要一段。机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因为如此,冒险才那么重要,冒险才具有冒险的价值。

抓住机遇就像一切冒险一样,你必须先放弃事前不确定的输赢。如果抓住机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也许就毋须冒险了,人人都会美满成功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创造机会,却不想冒风险,是不可能的。富翁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风险在所难免,冒险就是要抓住机遇。他们充满自信,在风险中争取获得更多的金钱。

冒风险当然要预备付出一定代价,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冒险就是为抓住机遇,攫取财富。

一位亿万富翁说:“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在安全中成就一番伟业的。”

富翁不仅是谋略家,他们还是具有冒险精神的雄心家。商海中,他们只要看准机会,就敢于决断,“大胆下注”。成功的富翁,常常会发动果敢的变革或投资行动,有时是以公司命运做赌注。

这些行动风险极高,有些是在公司发展初期想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时采取的。

美国安全克伦公司总裁唐纳。布伦曼决心要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全国性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开辟了100多条新线路,抢先占有全国市场。

另一个相似的例子,美国共同医疗系统公司的首脑詹姆·麦卡勒,在公司创立的最初两年,投入资本额的95%在电脑系统方面,以便巩固公司和最大客户的关系,提升对其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以便占有先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富人们开创性的举动充满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开拓道路,追求穷人不敢追求的目标,才有可能取得穷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惊人财富。

没有知难而上的精神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视它为财富。

弱者视苦难为绊脚石、万丈深渊,被它压垮。

松下幸之助从不向命运低头。

松下幸之助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

临行前,母亲哭着向同行的人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悲凄的背影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不久,松下幸之助到了大阪,在一家船场火盆店中当学徒,从此就开始了艰苦的谋生。

小小年纪的松下幸之助远离亲人,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感到孤独无助,同时,也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有一次,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一个生长在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可以算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这可观的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狂热,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

靠着不可思议的欲望,他变得更加坚强了。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一双手被磨得皮破血流,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还是咬牙挺了下来。终于,松下幸之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上天还是很公平的,在他把苦难撒向人间的时候,往往准备好了同样的回报等着勇士。

苦难不期而至时,我们要视苦难为财富、为机遇,向它宣战。当你成功地征服它之后,就能拿到上天的回报,捧起金灿灿的奖杯,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人生的价值。 在一所学校的足球练习比赛中,一位男学生跌倒了,手臂跌断了,刚好是他的右臂。 等救护车把他送去医院的时候,他要同学递给他笔和纸。

同学问他:“这种时候,你还要纸笔干吗?”

他回答说:“你们不知道啊,我的右臂既然已经断了,我想,是时候应该训练自己用左手写字。”

右臂坏了,这当然是一种不幸。可是,如果能够积极的用左手完成右手应该做的事,则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故事启发了我们:

遇到挫折时,不要急着沮丧,要学会及时转化。让克莱斯勒汽车从破产边缘起死回生的艾科卡说:“即使遭逢逆境,仍该奋勇向前;即使世界分崩离析,也要不气馁。”人生就怕遇到一点挫折就站不起来;就怕遇到一点失败,就一蹶不起。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斯通先生幼年丧父,为了替母亲分担家用,于是出去卖报纸。当他进入一家饭馆叫卖报纸时,一次次地被老板赶出来,甚至踢出去。

尽管尝尽苦头,最后他以不达目的不死心的毅力,感动了客人,买了他的报纸,终于成为美国的商业巨子。

英国瓦特,在母亲去世,父亲生意失败,连资助他的人也因经济不景气而破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花了20年的时间,发明了蒸汽机。

不凡的人物,都是在挫折中,凭着理想以及不屈不挠的毅力,勇敢地站起来写出一个大写的“人”的。

习惯了遇事先妥协

穷人志短,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妥协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妹妹爱宝哥哥爱得要死,爱得心痛,爱得吐血,爱得文思如泉,可惜不敢向贾母宣布:我要嫁给宝哥哥,否则……

很简单,吃贾家的用贾家的,一个没落小姐,一个黄毛丫头,寄人篱下,还有什么资格?正应了一句民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的管,否则只有摔了饭碗,到城门口喝西北风去。

人穷志不穷,所有的穷人差不多都说过、想过、坚持过。然而,当穷人面临着“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生死抉择时,富人“嗟,来食”也是有诱惑的。

穷人的自我安慰往往是“儿子欺负老子”的阿q精神。

很多时候,穷人是天下最善于自我安慰的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明是背叛,背离志向,但仍愉快地自封为俊杰、君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可惜,这“变”却是变形、变味、变节!

穷人会跳出来辩称:我本来不是好汉,不是英雄!言下之意,穷人何必被廉耻、善恶、正邪之类的劳什子所禁锢?穷人岂能因为陈腐的教条亏了自己的肚皮,丧失跻身富贵的天机?穷人的妥协,首先是向自己妥协,一旦不能把持,那么,穷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每个人或多或少认为自己是国之栋梁,家之梁栋,没有谁一开始便认定自己朽木不可雕;

也没有谁打头便预测自己穷困潦倒,不名一文。

困兽斗了几个回合,棱角渐失,慢慢变得乖觉,向当年不齿的人物求教,向深恶痛绝的言行妥协。

年轻人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发现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还是穷人。

生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妥协就是退步,就是不进步。

借道伐虢,虢国妥协了,唇亡齿寒,自己顺带也被消灭了。赵王得了一块和氏璧,秦王意欲夺之。渑池会上要不是蔺相如,赵王一定妥协,而结果也可想而知。

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外洋之欢心。

结果《辛丑条约》、《马关条约》接踵而至。

妥协虽可苟延残喘或获得小利,但终究无异于自取灭亡。一个习惯了事事妥协的好好先生,当然不会奋力争取自己该得的利益。

这才是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根源。

富人难免也会妥协,但妥协却是失小钱获大利,放长线钓大鱼。关系到大局、原则、志向、计划之类的东西,他们坚决不会轻易妥协的。

很简单,退了第一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就好比一个牧羊人以羊饲虎,结果羊有尽而虎不止,没准连他都会被一口吞下。

最好的方式是拿出刀枪,把老虎打死或撵跑。

树欲静而风不止,妥协是迈向穷人圈子的第一步。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的利益,没有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像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了,形势自然和上首相反,局势不但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首当其冲,利益当前,却是最后享受。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每一次社会动荡,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也只能分到很小一杯羹。

历代的革命,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暴富也难以持久。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

穷人习惯妥协,最后,还是争取不来自己的利益,只有有利、有理的正确自己的利益,才能将自己从贫穷的深坑里捞出来。

失败后往往选择放弃

穷人失败选择放弃,谈不上吃一堑,长一智,谈不上积累教训,总结经验。不但导致前功尽弃,先前的失败成了以后沉重的思想负担,始终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一蹶不振。 富人失败后选择重来,有了先前的失败,他们知道该如何做才好,他们能够在先前失败的基础上获取成功。

失败成了后来的成功的基础,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从穷到富的路,像登山,既要选好上山的路,也要对路上艰难的跋涉做好准备,既然选择攀登,那么,就难免会“摔跤”。

很多富人看上去风光,风光背后所摔的跟斗,却少有人注意。那些“跟斗”恰恰是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羡慕富人“呼风唤雨”,向往富有,他们却害怕跌倒。迈出几步跌倒后就选择放弃,再不敢继续前行了,于是山顶的风光也就永远只能仰视了。

1933年,美国陷于经济危机之中,倒闭、失业、混乱无所不在。罗斯福总统上台说过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这话意义深刻。是啊,我们怕什么呢?最怕的就是“怕”的本身,不是困难,而是我们自己本身让自己感到恐惧。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失败后的恐惧心理,最终阻滞了穷人前行的脚步,葬送了财富的梦想。许多人很聪明,能说会道,人际关系也很会处,本来具有创业的天分和潜质,可是却少了另一个重要的素质——胆量。

没有了胆量,失败后,他们选择在恐惧中过着贫穷的生活,

没有了胆量,即使某天有激情去搏一把,一旦遇到失败,他们的前行也就此终结,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登到了财富的山顶,只留下了他在山下无奈、酸苦地叹息。

其实,创业失败是难免的。如果财富那么容易获得,社会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穷人呢?穷人,就是因为他们只想做容易的事,畏惧失败。说起失败,谁能比史玉柱这个当年的“中国首穷”更惨呢?

看看这个“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是如何东山再起,如何展现出一个富人该有的魄力的!

提起巨人大厦,提起脑白金、黄金搭档这些词语,大家都能想到一个人的名字——史玉柱。这个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在他屹立的“巨人”背影下,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坎坷。

史玉柱的人生轨迹是陡峻的“V”字形。

史玉柱,1962年出生在安徽怀远。

1989年刚硕士毕业就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他选择了深圳,当时他兜里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 -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

史玉柱自小就有“史大胆”的名号,他是超出寻常的敢闯敢“赌”。刚到深圳,只有4000元的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却提出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

他和别人讲好的条件是先发广告后付钱。这种胆量是一般人都没有的。《计算机世界》给史玉柱的付款期限只有15天,可一直到广告见报后的第12天,史玉柱分文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