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女如云
5523900000020

第20章 把心留在泰宁(1)

走遍了南北西东,不料想,竟把一颗心儿留在了泰宁。

--题记

春风的大鼸下,我在泰宁县城的碎石小道上走着。人恍恍惚惚的,整个儿一个不真实的感觉。

为何?泰宁是何方神圣?

泰宁,泰宁,国泰民宁。这个直逼中华文化精髓的地名,既没落实在孔孟之乡的中原,也没游历于黄河长江沿线,而是远远地僻走到了闽西的大山右。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错位感,使我们一行人几乎都晕了车。记不得掠过多少座菜花一样绿荫突起的山峰,弯过多少条玉马一般奔驰的河流,又拐过多少个惊出一头汗的急弯,才终于听到一声大喝:到了,我们到了泰宁!这就是养在武夷山深闺的泰宁城?

晕里惰里,雨里雾里,小城拔高的姿态让我吃了一惊。敞开式经营的商铺像长城一般蜿蜒而去,家电超市、自行车超市、服装超市、食品超市……分门别类地摆开阵势,热烈地向我们展示着购买力的水准。非旦根本不似我想象中的闽西贫困山区,简直就让我忍不住说:这小城,这么现代?

气还未喘匀,一个美丽的传说又来敲我们的耳鼓:宋代的泰宁,人口一卜五万今天是十二万余这年久,谁还听说过中国有往下减人口的县,你说新鲜不新鲜?

更新鲜的事儿接踵而来,县委郑维荣书记向我们夸耀道:

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域之美誉,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一度文声鹊起,虹彩斑斓,宋元祐元年(1086年八宋哲宗将曲府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哇塞,怪不得呢,说来并非是我恍惚,原来从宋朝起,那位皇帝就乐得错了位。

忽听得一声标准的京腔,那么清亮,透着熟悉。转头一看,真的是一位老乡,高高的,帅帅的,长得有点像膜存听但更显其艺术气质。一打问,原来是文联高主席,乃北京大兴人氏也,随父辈迁居此地已40余年。40年来泰宁府,乡音未改鬓毛黑,还是地地道道一个北方汉子。他笑着说广晚上我带你们看戏去。我介彻林剧团,被文化部命名天下第一团呢。

锣鼓那么一敲,演员那么一亮相,我这刚刚清醒的脑子,就又恍惚起来:怎么这唱、念、做、打,胡琴、梆子、锣鼓点……都跟京剧那么亲戚啊?你听这一板一眼,一韵一腔,皆吐字正统流畅,音色圆润清丽,真好比白鹤鸣春,山溪飞瀑。特别是那武打功夫,无论是手起刀落的对打,还是甩元帅辫子的招式,还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的脚挑花枪,皆借取了京剧中的经典程式,只不过山高皇帝远,更随意也更粗犷罢了。以前我在京城,听过福建的活化石高甲戏,晚喷呀呀哇哇,比云南那边的少数民族还难懂,完完全全的不知所云;本以为在这远离京城的偏远山地里,梅林戏还不得像高甲戏一样艰深,谁想到,泰宁可真不见外,可真是吾家国吾邦乡啊!

高主席笑笑没言语,我想,他一定在心里面嘲笑我们太没见识,少见多怪。心近地就不偏,别忘了中国实行科举制度的一千多年里、总共产生的五百多位状元中,小小泰宁县就占了两名。老百姓骄傲啊,专门在明朝状元邹应龙读过书的山洞里,建起一个供人朝拜的景点请注意,可不是咱们今天圈地、收费的新景点,而是老辈人父父子子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用心良苦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烧上一炷香,指着阴僻的山洞,讲述部状元喝山泉、吃糙米,专心致志读书的故事,以此激励后辈发奋苦读,出人头地。

这里的读书风气浸漫到每一棵树的叶片上、每一枚草的茎尖上。后来的几天,我注意观察到,无论是在县城、村镇还是乡间,无论是朱玉门还是柴桑扉,其大门上面,全都工工整整地贴着对联。文词多是自拟的,比如:

悠然潇洒身无拘,拍掌临风歌一曲。

好茶不怕细细品,小心走得天下路。

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壮体强老来福。

……

普通话,中原韵,闽西腔,红纸黑字,全部沁着墨香而非印刷品。即使是村级书法家的字,也是笔锋独运,自成气象,可以上得字帖的比比皆是。他们你争我赛,张家道高一尺,李家魔高一丈,家家户户,皆敬拜字纸为神明。于是我又恍惚了:旁的地方比的是GDP,这里老百姓比的却是文化,书法的高低斗法,成就了泰宁独特的一景,让你不能不感叹,这块土地上,文化的底蕴简直太深厚了,石破天惊啊!

民可使文之,不可使盲之;民可使智之,不可使愚之。历朝历代,何国何家,你没有了高素质的入民,你这个国家就建不好,你不信也得佶!这些年人人都学会了一句话:竞争,竞争,归根结底是文七和人才的竞争!可是你怎么落实的呢?尤其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插上了丁的翅膀,发展越来越神速、生存的基点越来越高,而地球上的资源却已经越来越稀少、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巨大。你本来就落后着呢,靠什么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不靠文化、知识、科技,不靠人的智慧、才能、创造力,让一万个人就长一个脑袋?等死吧你!

古人都懂得、都能坐实的真理,我们今天焉能拋却?

当然,我心里明白,我们看到的还都是最浅表的层次。泰宁的墨池究竟有多深?我一脚迈进尚书第,想要亲自淌一淌。

这位尚书名叫李春烨,明朝天启年间人氐。46岁官拜兵部尚书,又称大司马,即今天的国防咨长,官可谓大矣。10年宦海,打过多少胜仗畋仗已不可考,只道是56岁审时度势,辞官还乡,用运回的120万两白花花银子,在县城里觅得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修筑起自家大宅院,题名尚书第。

这就又要说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的老话了。泰宁直到两年前,还是福建全省唯一不通水泥路的县份,山深藏得住宝贝,也保全了这座规模庞大、-势恢弘的尚书第,使其成为中国南方最完好的明代古民居建筑群。整座大宅院五递五进,房舍数百,气象森森,一色的大屋顶翘檐,敞开式大厅,长方形天井犹如一座座大盆景,两旁厢房掩藏在磨砖对缝的青砖里。所有的房间倒都不算大,也就十几平方左右;低所有的内墙、外墙都高可数丈,须仰头才能看到顶,平白的就增加了不怒自威的气势。最是气壮的还属大门外,大门楼八字排开,三叠翘檐,当中龙盘凤绕,两边神兽排列。门楼的石头雕花,刀功考究到连正在《教子》的三娘、正在唱《空城计》的诸葛亮,还有其他我认不出来的许多人物,其头发丝、其胡须、其蟒袍玉带,皆栩栩如生。大门楼正前面,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场,俨然竖着两根直插云霄的旗杆,据说是一文一武,上面的什么图案象征着皇恩的什么特殊待遇。旁边还有-人高、两人粗、青石雕花的拴马石,可见当年走动的热闹和铺排场面。

这真让我暗自惊奇:文化的力量可真是无比强大,谓之排山倒海或所向披靡都不为过你看在宋代,你看在这么偏远的深山里你看一个退职返乡的南人宫吏,修个自家的宅院都自觉地膜拜着中央,其规模、布局、结构,整座尚书第的建筑风格全是典型中原文化的结晶,直让人想起山西、山东、河北、天津的那些个著名的大院。

不过,从个人的取向来说,我可真不喜欢这种大院文化。因为它们高大得阴森,规矩得呆板,像老鹰一样阴鸷恐怖,又像虎穴狼窝一样的寒气逼人。我想象不出人住在这里面,还会有亲情和爱情、幸福与欢笑?只有那明式风格的窗棂,还多少表达出了一种生命之轻,那是简洁的横条竖条拼接出来的图案,并不怎么刻意,就拼出了兰花、蕙草和一些好看的图饰,终于让人长出了一口气:在这座沉重的封建主义的大山下面,总还算冒出了一枝红杏、两棵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