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5543300000039

第39章

吴雅尝到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味道。她找党总支书记朱启逑谈心,不无委屈地表示:“干脆把被议论那几篇拿掉好了,拿掉了还是有那么多!”朱启逑说:“你并没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拿掉呢?”要求她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包括不一定正确的意见。

她也找杨叔子和系领导谈心,表示“今后不愿意再这样引人注目,只希望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书做学问”。杨叔子和系领导在对她进行安抚的同时,要求她“应当增强心理承受力,正确对待这种难以避免的事情。”

吴雅在认真领悟老师和领导的教诲后,逐渐调整了心态。于是人们看到的还是那个待人热情谦和,工作踏实认真,既能跟同事和谐相处,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没有任何矫情的本色吴雅。对此,当时作为她副手的史铁林教授感受特别深。

史铁林1988年由西安交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考入华工读博士研究生,与吴稚成为同窗好友,1991毕业留校进博士后站工作,后兼任工程信息与智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协助吴雅艰难撑持起那片天地。他回忆说:

“我们这一摊能在当时的困局中走出来,一直发展到今天这种兴旺景况,吴雅确实是功不可没。首先是她在业务上站得很高,而且极为勤奋,在各种事务那样繁重的情况下,每年都能推出一批引起关注和影响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真的是很不简单!她那种投入,我们这些年轻力壮得多、各种负担也轻得多的人都无法做到。她也是华工第一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的人,中科院的新当选院士中有60%都是拿过这个基金的,所以下面有‘候补院士基金’之说。当时在我们眼中,除了杨叔子,她就是权威了,大家在业务上都很服她。另一条同样重要的是,她从杨叔子那里传承下来一种非常好的风气,这就是:有了困难大家争着上,有了荣誉大家互相让。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现代科研工作极为需要,也极为宝贵的团队精神。要真正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吴雅不仅以身作则地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身为所长,面对困难她从来都是冲在前面,面对责任总是自己首先承担,但在名利面前却总是谦让。这一点在大家都非常看重的申报科研项目上特别突出,有些实际上是以她为主,甚至本身就是靠她争来的项目,在排名时她总是尽量向后靠;项目做成论功行赏时,她也总是把自己的名次降下来,夹在一般成员的中间,下边的同志常常看不过去,要把她往上调,但她就是不同意。正因为如此,她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威望就更高,具有非常高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现在,这种风气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所的一个好传统。

“吴雅对下属和他人的关心,在所里和系里也是尽人皆知的。这在她而言,好像还不是一般所说的取得群众信任和好感的工作方法,而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性。在我们的心目中,她既是所长、领导,又是学长、同事和朋友,彼此的关系可以说真的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1992年我们在杨子石化公司有一个项目,我在那儿常驻,一待就是好几个月。她得知的我的妻子体弱贫血且有孕在身,在武汉又举目无亲,几乎每周都要亲自上门看望,陪她说说话,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有时还专门炖了鸡汤大老远地送去,甚至连将来小孩用的东西都考虑到了,送了不少,后来我岳母来了没有床睡,她又亲自送了一张棕床过去……所有这些,她在我面前从来没有透露过,都是我妻子后来告诉我的。后来我妻子调华工研究生院工作也是她帮忙解决的。学校统一安装家用电话时,我和吴波级别达不到,她亲自出面陈情说理,终于被作为特例对待,且一步到位地装上了直拨电话,而她自家却还用着分机电话。后来所里的张松去美国,雷鸣去香港,以及好多人的出国深造,职称评定等等,都是她亲自跑上跑下,出面张罗。所里30多个人,谁个有了困难她都会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地解决。

“我们研究所里的经费从来都是公开的,经费本放在抽屉里,谁个要开支,自己去拿了填就是,但从来没有人铺张乱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她公出在外,从来都是挑选10多块钱一宿的招待所住,到北京总是住在老地方--国家教委旁边的北师大实验中学招待所,一天费用还不到20元……一个单位也好,部门也好,有这样的人当头儿,想不搞好都不可能。吴雅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人,大写的人!”

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吴雅成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同月,吴雅获得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资助。当年全国获得此项资助的仅有25人,因此被称为“千里挑一”的竟争,这也是华工首次获得此项资助。

不久,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中华学人”节目中播出了对吴雅的专访,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音容笑貌在一夜之间走进了千家万户。

面对同事和学生的祝贺,吴雅一遍又一遍地用杨叔子平时最爱说的一句口头禅警策自己:“成绩是集体的,荣誉是集体的,功劳是大家的。”她内心里也真是这样想的。

也有一些朋友劝告她:“你是该付出的都付出了,该得到的也得到了,作为一个女人,这已是相当难得了,应该见好就收呵!何必要活得这样累呢?就是凭你已有的成果,也足让后面的人追上半辈子的,完全可以换一种活法,过一种工作上驾轻就熟,生活上轻松享受的日子。”

吴雅真诚地回答说:“我喜欢思考学术科研上的问题,也喜欢尝试着去解决它们,解决了一个又接着思考下一个,觉得这个过程挺愉快的,并不觉得累。相反脑子一空闲下来,倒觉得度日如年似的,无法形容地难受。读了这些年的书,总算读出一点心得了,懂得了一些事理,也领略到了一点过去所不知道的境界--科学有它内在的逻辑和内在的美,包括人们认为最枯燥的数学,钻进去了也是风光无限呢!我也蛮喜欢华工的学术氛围和自己所在的科研团队的,跟大家在一起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吴雅变得更加奋发努力,她要用行动来回报时代和生活的赐予。

1993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六次全省代表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吴雅作为当选代表出席大会,并进入了大会主席团。

不管吴雅如何低调地对待纷至沓来的荣誉,但她在人们眼中已然成了一颗光芒耀眼的明星。

74

吴雅是一个既看重事业也看重家庭的人,二者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也不可相互替代的一部分。从与远学结婚起始,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必须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两者都不能偏废,一定要做到兼顾双赢,两全其美。

然而在现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又是何其艰难!人们常说,在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一定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句话反过来同样成立。对于一个已为人妻人母而又执着事业的女人来说,她的身后如果没有丈夫和其他亲人的鼎力支持和默默奉献,要想取得任何成功都是很难想象的。

吴雅身边亲朋好友众多,关心她的学业和事业的大有人在,但在所有的人中,所起作用最大,她也最在乎的的人,理所当然是丈夫远学。因为作为一个既有事业追求,又有家庭责任感的女性,她很清楚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远学为自己做出的付出与牺牲。可以说,她每向事业和工作多倾斜一分,就意味着远学要为家事多承担和付出一分。这对她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念及远学同样承担着重要工作职责,同样也是很优秀的有事业心的人的时候,这种感受就更为强烈。

1992年3月6日,刚被评选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的吴雅在武汉大学逸夫馆举行的“全省高校庆祝三八妇女节演讲大会”上,曾经很动感情地说过这样一席话:

“我很赞同一个观点,即女同志在工作上、事业上要有新的发展,需要付出更大、更多的精力与代价,除了照顾老人、丈夫、小孩与繁琐的家务劳动之外,还有着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束缚和女同志在心理上的自我束缚等等。然而,我认为女性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执着,不仅表现在对于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对于孩子的执着而深沉的母爱,而且还表现在当她投入工作与事业之中时的执着进取……正是由于执着的追求,坚持不懈与坚韧不拔的进取,使得许多女同志都做出了公认的成绩……

“女同志要在事业上做出成绩,除了自己的辛勤努力之外,取得丈夫的支持、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你的丈夫去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而在于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相互鼓励,反映在生活、家务劳动方面则是相互体贴,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家务劳动。记得1990年7月与10月,住在我弟弟家里帮着照看小孩料理家务的我母亲,两次因脸部神经麻痹和高血压病住院治疗,而两次我都因忙于MX-4车床课题在二汽出差,都是我丈夫出面照料的。特别是7月那一次,我弟弟出差到北京,弟媳出差到深圳,我在二汽做课题的最后一轮试验,家中只有母亲和几岁的小侄儿。我丈夫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将他也是年老多病的母亲接到我们家中来照看我的女儿,他则去到汉口医院照料我母亲及小侄儿。当时有老师提出是否打电报让我回来,他诚恳地说:‘吴雅这最后一轮试验是非常关键的,何况准备这样大型的试验也不容易,让她安心做完试验吧!如果确实需要她回来的话,我会安排的。’我做完试验回来后知道这些情况,非常感动,我感谢他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后来我在博士论文的致谢语中也表达了我的这一心意。同时,我还想说明,做丈夫的理解并支持妻子的事业,并不意味着当妻子的就比丈夫强。我的丈夫雷远学是华工大机械工程系制图教研室副主任,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上也做出了多项成绩,他是我省高校最早掌握电脑制图技术的青年教师之一,1991年,他晋升为副教授,是华工大除破格晋升以外最年轻的副教授。我经常为他的工作与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平时在家里我们经常讨论工作中的问题,相互启迪和点拨。我认为,既然能“终生相伴”,为什么不能“比翼双飞”呢?”

吴雅对丈夫十分尊重,在学业提升和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她首先想到的征询丈夫的意见,与他反复斟酌商量,得到他的支持之后,才下决心去做,包括当初她在职读研究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后来出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长等等,无一不是这样。远学平时话不多,但对吴雅却常常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分量。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尽其材吧,你既然有这种志向又逢上这种机遇,就去试试吧,不要轻易放弃了将来又来后悔。反正不管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我都保证一条:做你的坚强后盾!”

远学对人诚实守信是有口皆碑的,他对妻子更从来是“一诺千金”。“后盾”二字看似简单,却是要通过每天每日的无数繁琐细碎的家务活儿来兑现的,加之那段时间又正是女儿雷吟最为重要的童年成长期,而奶奶和外婆又都因各有困难不能与他们住在一起,吴雅工作一忙起来或遇上出差,远学就只能像一些同事或邻居笑言的那样,“又当爹又当妈了”,内中的酸甜苦辣,辛苦劳碌,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