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听解脱之道
5548000000022

第22章 从消极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的勾头消极者,真是太多太多。我长住安乡乡下,经常观察农村的生活状况,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勾着头生活的,他们有太多的压力、烦恼、担忧、恐惧,他们由于没有钱供子女上大学勾头,家中太贫困勾头,小猎崽得了病勾头,西家嫁女要做人情勾头,东家出了点事勾头,一切一切都压得他们喘不出气来,都让他们勾着头。

我原以为只是农村这样,但偶尔进得城来,才发现城里勾头者更是普遍,在公汽上,在单位里,在迷路时,在会谈桌上,在菜市场等,他们也在为加班而勾头,为进修而勾头,为子女出国而勾头,为购房而勾头,为换车而勾头等等。哎真是勾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呀!

为何这个社会都得了勾头症呢?

一是竞争的偏执教育。因为竞争我们人人都在为工作而发愁,没工作的要找工作,有工作的要找好工作,恰当的工作自然不是那么好找,于是我们便愁呀愁,勾着头。

二是欲望偏执教育。因为欲望被激起,我们整个民族都在纵情消费,扩大消费,不然只扩大生产不扩大消费那竞争个屁,又没钱赚,只有人人都放手消费,才能与竞争的大生产合拍。人人都放手消费,消费要钱,而这个社会并不是人人都能舞刀砍到钱的,无钱者只有勾头的命。

三是因为社会上传统的负面文化全方位渗透偏执教育。全方位包括:起床、穿衣、睡觉、学习、娱乐、健康、交友等各个方面。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环境中,绝大多数接触的都是平凡或平庸的人,你的父母也许是失败者,老师或许是失败者,熟人同事朋友也许都是更失败的人。失败者自然是由他们失败的观念、思想、行动和语言构成的,那么,你整日都生活在消极观念中、消极思想中、消极行为中、消极语言中,你四面八方都是强大的消极巨浪,你不被淹没那才是怪事呢。

我们幼时,还能不时仰头,充满幻想,随着竞争考试,绝大部分人便被名次压得勾了点头,考大学,找工作自然越来越勾着头了。人的一生真是好笑,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勾头的过程,谁能将勾着的头及时抬平,那么他的一生便更有价值。有的人一用力将头抬过了头,于是出现梦游者,狂妄者,当然,正起脖子摆正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勾头危害何在?

一是因沉默不语,哀声叹气而显得沉闷。二是因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显得可怜。三是因哕哕嗦嗦,唠唠叨叨而显得烦躁。四是因举止迟钝、反应缓慢而显得笨拙。五是因胆小怕事,观望不前而显得弱小。六是因勾成习惯,只视眼前而显得鼠目寸光。七是因长于消极,眼色迷惘而显得六神无主。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从消极中解脱出来呢?

处方:主动。

我用高级角度仪对消极勾头者中的三百人次做过试验。试验当然是悄悄进行的。我从这三百人的侧面侧出百分之八十的人得有不同程度的勾头症,另外百分之十五左右的人得有仰头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头脑摆放正常,能目视前方。

而且我还得出勾头三定律:一是压力的大小与勾头的角度增大成正比;二是所有的勾头者都是自我消极者;三是勾头角度越大者身边一定也有一群正在向勾头角度接近的人。

前面讲了所有的勾头者都是因为负面偏执教育所至。在此,我还要强调一下,为什么勾头与学历无关,与经济条件无关,与许多关于当代偏执教育的内容都无关,为什么文盲勾头,博士也勾头?

主要是因当代偏执教育内容中和文盲一样都没有关于看清人生真相的专门偏执教育。人生真相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运动中理解问题、把握问题,人生中有绝大部分问题都是自找的。岂人忧天,正是对这类人的讽刺。人不过百岁,却怀千岁忧,有那个必要吗?

更何况勾头只是一种对问题的负面表达,勾头能解决问题的话,那我们只需将头勾到裤裆里就可以发财了。勾头其实是无能的表现。

但对于方法缺失的人,除了勾头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法。因为当代偏执教育中也没有专门的《问题方法学》这种类型的上档次的专题书籍。

当代偏执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讲可俗称为“认罪偏执教育”,你只要朝人群中看去,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是勾头者,都在默然认罪似的。认罪偏执教育又称屈服偏执教育,凡受偏执教育者都将屈服于生活,屈服于压力,屈服于金钱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