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谐做人
5554300000006

第6章 志立则行直(3)

缺乏志向的人只能固步自封,拥有志向的人却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前进。

做人要有精神

纵观成功者,虽然成功之路不同,业绩各有千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奋发图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成功者开动脑筋,开辟思路,紧跟形势,化逆为顺,不断发展。

所以人要有一点精神。

知其不可也要为

一个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中,但崖壁光秃陡峭,当然,他也爬不回去,而下面就是崖谷。

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能够想像活命惟一可能的途径已经证实没有可能了,半天吊着也还是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力;也许半途能够碰到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可以抓到一块石头……也许没有,真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跳下去,就有一线生的希望。

在知其不可也要为的过程中,往往有意外的收获。

孔子在路边静静地站着,子路着急了,就催促孔子赶快上车。待孔子上了车,子路便只顾驱车前行。这样,不知行了多久,忽然望见前面白浪滔天,一条大河横贯在前。

孔子凭轼四望,既无桥梁,又无船只,如何过河?只见不远处有两个人在田里耕种,孔子便让子路去问路。

谁知这两个人也是隐士,一个叫长沮,另一个叫桀溺,他们俩也注意到了孔子一行人,并且也猜出这一行人肯定是孔子师徒。

长沮见子路来问路,不但没有回答,反而有意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那个老头子是谁呀?”

子路恭敬地回答说:“是我的老师,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子!”

长沮又问:“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

子路回答说:“是啊!”

长沮说:“既然是孔丘,他自己应该知道怎么走!”

长沮的答话很含蓄,很幽默。子路问的是车子走的路应该向哪里,长沮回答的却是人生之路。这等于对子路说,你这位周游列国、到处传道的老师孔子,难道还不会走自己的“路”吗?

子路没办法,只好转而问旁边的桀溺。桀溺也没有回答,同样反问子路:“你是谁?”

子路回答:“我是仲由。”

桀溺又问:“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仲由吧?”

子路回答说:“正是。”

桀溺指了指前面的大河说:“现在整个世界都是浊浪滔滔,滚滚奔腾,有谁能把它改变得了?”

子路听了,神情茫然,摸不着头脑。

桀溺接着说:“你呀,与其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就换到另外一个社会,倒不如像我们一样,完全忘了这个世界,忘了这个时代,只顾耕种自己的田地,什么都不管。”

桀溺说罢,只顾种地,不管子路了。

子路碰了钉子,就回到孔子那里把经过说了一遍。

孔子听了,不由流露出一种很落寞,也很难过的样子,缓缓地说:“鸟在天上飞,兽在地上走,鸟兽之间是不可能同群相处的。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高飞。至于我个人,如果不跟世人在一块又跟谁在一起呢?我是愿过人世间的生活呀!假如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天下太平,我又何必来改变它呢?就因为现在世道太乱了,我必须尽自己的本分,去改变一下这个社会的潮流。至于功效、影响如何,我就没闲心去计较了。”

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牺牲精神雄浑壮烈,可歌可泣。

做人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有无创新精神是经营人员是否是企业家的重要标志。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德认为,经营者不是都有资格称为企业家,企业家是不墨守成规的,他常常创造性地变更轨道。企业家的特点和职能就是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更一般地利用一种生产新商品或新方法生产老商品的没有试过的技术,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等来改革生产模式”。纵观国内成功的企业家,虽然成功之路不同,业绩各有千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动脑筋,开辟新思路,适应全面改革的新形势。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技术、科技成果;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供给来源或销售出路;开辟一个新市场;选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或经营方法。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这些创新精神,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做人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做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求实精神贯穿于企业家活动的各个方面和领导的全过程。它的基本内容有: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去加强认识,深入调查研究,详细搜集材料。“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科学分析,加工事实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和硬搬书本的教条主义。以实践作为辨识正误的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企业家任何时候都要以求实精神来指导督促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不讲大话,不搞伪假形象,努力追求工作的实效与结果。

做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怕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只吃苦半辈子。梅花香自苦寒来。

企业家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具有战略家的眼光,能预见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地制定发展战略,还在于他们具有实现战略的勇气、决心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香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认为:“一个企业家,要从经验中成熟,其中刻苦耐劳占95%。”企业的成长会伴随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困难企业家不能畏惧、逃避,怕苦怕难。要敢做敢争。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但不要灰心气馁,应吸取教训,迎难而上。“爱争才会赢”。“日日行,不怕千万里远;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难”。真正的企业家不仅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更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的实干家。

做人要有勇攀高峰的精神

人要有抱负,即向更高目标进取的雄心壮志。当有了信心和抱负,再充分发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力,则必有所成。

企业家要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推进工作进程的勇气和精神。很多厂长、经理多属于守业型人才。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出现了一些暴发户。在创业初期,他们占尽天时,迅速起步,但他们对未来发展缺乏预见,不敢冒险,思想保守,满足于已有成绩。他们也许是企业家,但不能成为很好的企业家。因为他们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企业家应是开拓型人才,他不会安于现有的成功,而是具有追求更高、更远发展目标的强烈愿望。他们能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进取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根本。它要求企业家首先有自信心,对前景乐观向上,敢于在竞争中去争取,达到目的。其次要有抱负,即向更高目标进取的雄心壮志。当有了信心和抱负,再充分发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力,则必有所成。

做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果仅仅把追逐利益当作人生的惟一目的,就容易使发展之路走偏。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坑害国家,最终只会把自己导向毁灭。

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有一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奉献精神,天下为公,用之于民。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人。因此,企业应有灵魂,否则无异于行尸走肉。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而海尔的成长正是靠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越过一个个坎坷,风雨兼程,向着新的目标。

今天,使我们欣慰的是,唐海北,这个年轻的海尔技术管理人员在外国专家面前,奏出了新时代海尔精神的强音符。他把外国专家制订停产两周进行无氟改造的计划缩为三天,在目前国际上尚属新技术的设备上动手术,把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等门类的技术问题都承揽下来,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管理人员,他太明白了:海尔,在外国人面前的名字叫中国。不以最短的时间攻下超级无氟节能大批量生产的难题,我们便无法竞争于国际市场。当时,他也可能想了很多,但毕竟是以一种“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气概冲了上去,没有一丝犹豫。

唐海北还给新时期的海尔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解,不仅要敢于拼搏还要善于拼搏,要有精神,有毅力,还要有知识,这才能挟海尔精神之风“冲出国门叫响海尔”。

对于众多的海尔人来说,“追求卓越”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种永远激励人创造辉煌的精神境界。把“追求卓越”当做企业的灵魂去朝拜,这句话在海尔的生产和销售现场,在对参观者的经验介绍中,在张瑞敏对中层干部的讲话里,在他与媒体的交谈过程中,可谓是无所不在。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关键词汇会出现在海尔员工随身携带的钱夹般大小的小册子中。“无私奉献,追求卓越”就是海尔成功的法宝。

人往高处走

做人要有精神就是要往高处走。人往高处走是企业往高处走的本质,企业往高处走是人往高处走的实现。企业的标杆管理就体现了企业往高处走的管理方式。

美孚公司实施的“速度、微笑、安抚”金三角标杆管理,使其得到平均年收入增长10%的回报。

美孚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能源企业,亦是世界最大的企业组织之一。1992年,它的年收入就高达670亿美元,这比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收入还高,真正是富可敌国。不过,美孚的进取心是很强的,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就,而还想做得更好。他们在1992年年初做了一个调查,来试图发现自己的新空间。当时美孚公司询问了服务站的4000位顾客什么对他们最重要,结果发现:仅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价格是最重要的。其余的80%想要三件同样的东西:一是快捷的服务;二是能提供帮助的友好员工;三是对他们的消费忠诚予以一些认可。

美孚把这三样东西简称为速度、微笑和安抚。美孚的管理层认为:论综合实力,美孚在石油企业里已经称霸世界了,但要把这三项指标拆开看,美国国内一定还有做得更好的其他企业。美孚于是组建了速度、微笑和安抚三个小组,去找速度最快、微笑最甜和回头客最多的标杆,以标杆为榜样改造美孚遍布全美的8000个加油站。

经过一番耐心的寻找,三个标杆陆续浮现于美孚的寻找小组中。速度小组锁定了潘斯克(Penske)公司。世界上赛车运动的顶级赛事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即F1赛车。但美国人不玩F1,它有自己的赛车,即“印地500汽车大赛”(。Indy500)。而潘斯克公司就是给“印地500大赛”提供加油服务的。在电视转播“印地500大赛”时,观众都目睹到这样的景象:赛车风驰电掣般冲进加油站,潘斯克的加油员一拥而上,眨眼间赛车加满油绝尘而去。美孚的速度小组经过仔细观察,总结了潘斯克之所以能快速加油的绝招:这个团队身着统一的制服,分工细致,配合默契。另外,速度小组还了解到潘斯克的成功,部分归功于电子头套耳机的使用,它使每个小组成员能及时地与同事联系。

于是,速度小组提出了几个有效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在加油站的外线上修建停靠点,设立快速通道,供紧急加油使用;加油站员工佩戴耳机,形成一个团队,安全岛与便利店可以保持沟通,及时为顾客提供诸如汽水一类的商品;服务人员保持统一的制服,给顾客一个专业加油站的印象。“他们总把我们误认为是管理人员,因为我们看上去非常专业。”服务员阿尔比·达第茨说。

微笑小组锁定了丽嘉一卡尔顿酒店作为温馨服务的标杆。丽嘉一卡尔顿酒店号称全美最温馨的酒店,那里的服务人员总保持招牌般的甜蜜微笑,因此获得了不寻常的顾客满意度。美孚的微笑小组观察到,丽嘉一卡尔顿酒店对所有新员工进行了广泛的指导和培训,使员工们深深铭记:自己的使命就是照顾客人,使客人舒适。小组的斯威尼说:“丽嘉的确独一

无二,因为我们在现场学习过程中实际上都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在休息时,我准备帮助某位入住旅客提包;我实际上活在他们的信条中。这就是我们真正要应用到自己业务中的东西,即那种你能很好地服务于你的客户而带来的自豪。那就是丽嘉真正给我们的魔力。在我们的服务站,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同样的自豪,不能有与丽嘉一卡尔顿酒

店一样的客户服务现象。”

微笑的标杆找到了。现在,用加油站服务生约翰的话说,“在顾客准备驶进的时候,我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汽水和薯片,有时我在油泵旁边,准备好高级无铅汽油在那儿等着,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你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安抚小组的调查改变了美孚公司以往的观念,现在领导者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支持这些一线员工,使他们能够把出色的服务和微笑传递给公司的客户。这样做的结果是:加油站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