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团队
5554600000044

第44章 要做武二郎(2)

冯玉祥有个侄子叫冯宏谦,从小就勤奋学习,立志报国。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冯宏谦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弃笔从戎。他来到了冯玉祥的西北军,想在这里谋个差使,报效祖国。

冯玉祥看到自己的侄儿满腔热血,志向远大,心里十分高兴,他亲自下厨帮夫人做饭炒菜款待冯宏谦。

席间,冯玉祥说:“谦儿能顾大局,识大体,奔赴国难,这是我们冯家的光荣。我从不喝酒,但今天我可以多喝一杯开水,多吃一块烙饼。因为我心里高兴!”

过了一会儿,冯玉祥又说:“抗日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谦儿,你怕不怕?”冯宏谦马上站起来,“啪”地一个立正,“报告司令,我冯宏谦不怕!”

冯玉祥高兴地说:“好,现在你是一名军人了。不过,你现在要改名字,在西北军中做一名普通的士兵。”

大家听了,都不由得一愣,不知冯玉祥让他改名字干什么。

冯玉祥接着说:“我已经为你想好一个名字叫‘冯忍言’,也就是说,你要对我们的伯侄关系绝对保密。我的意思,你明不明白?”

冯宏谦当然明白,伯父是让自己不可以纨绔子弟自居,更不能打着伯父的招牌,在外面招惹是非,便说:“伯父,请您放心吧。”

从此,西北军总部侍卫队多了一名新兵,他为人勤恳,能干,大家只知道他叫冯忍言,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总司令冯玉祥的亲侄子冯宏谦。

冯玉祥不仅是沙场上的一员战将,在为人处事上也毫不逊色。侄子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他,本来应该给安排个好位子,以冯玉祥的身份和地位,谁也不会说什么。但他却没有那样做,要侄儿“忍言”,把他们的关系给掩住,让侄儿从最普通的士兵做起,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手下心服口服。

可惜的是,有些管理者却没有冯玉祥的远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亲信把持重要部门的职位,自以为建起了牢不可破的关系网。这样的“网”,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伤,有时候脆弱得不堪一击。一个任人惟才、任人惟贤的却能得到下属的真心拥护。

要大胆用人

管理者发现人才应该讲究方法,使用人才也需要具备足够的胆识与勇气。要做到大胆地使用人才,必须注意做到:

打破年龄限制。诸葛亮24岁时应刘备“三顾”之请而出山,帮助刘备力挽危局,最终建立了蜀国。而姜子牙年近80岁被文王聘于渭水,此后,佐文、武二王以周代商,救民于水火之中。如果硬要以年龄划分界限,则上述二人或过于年少,或过于年高,看起来均难当此重任。如果当年的决策者没有大胆用人的气魄,中国的历史不仅要被改写,而且后人更不会看到许多精彩的历史篇章了。

不可论资排辈。三国时,陆逊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受到重用。吴王先是从吕蒙之荐,拜陆逊为偏将军、大都督,代吕蒙守陆口。结果陆逊不负所托,计袭荆州,迫使声威显赫的关云长败走麦城。在刘备亲提西蜀大军讨伐东吴时,孙权又力排众议,请陆逊登坛,其果然再展奇才。据此可知,若无孙权破格用人之气量,则必无东吴转危为安的局势出现。

重视真才实学。美国的比尔·盖茨大学尚未毕业,这种学历即使在中国要谋个好职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自己创业开发电脑软件,时间不长,他的微软公司即已称雄世界,其经济实力已进入世界500强的前列。由此可见,用人不可看表面、重文凭,而是要重视真才实学,打破常规委以重任。

抛弃个人恩怨。真正精明的管理者,用人的标准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即看是否对事业有利。如果无利,则虽是有恩于我之人也只能另行酬报,不能委以重任而贻误时机;若是有利,即使是往日的冤家对头,只要对方能摒弃前嫌,也应该予以录用甚至重用。

不搞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须德才兼备也只是大体而言,并非一定要对方有完美之德和冠世之才。因为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凤毛麟角,况且,即使偶遇,他也不一定能为你所用。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察其德,应着眼于大处无亏;选其能,应重在一技之长,不可求全责备,以免使可用之才失之交臂。

真理是勇者的果实,勇气往往和坚持相关,尤其当需要坚持的是真理时。勇气意味着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即使不合潮流,走得很孤独很艰难。

庐山会议时,彭德怀同志不顾自身的安危,向党中央上万言书。庐山会议后,毛泽东点名要周小周同志起来揭发批判彭德怀同志,但,身处逆境的他流着泪予以拒绝。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一致’打倒刘少奇时,陈少敏投了惟一可贵的弃权票。在一外资企业里,当外国上级管理者叫一群中国打工仔下跪,面对现实利益和尊严选择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了现实利益,一个叫孙帅的年轻人却毅然选择了拒绝。还有一位农民老汉,曾一度挨个找贪官做工作,要他们自首。为此,庄稼被割,猪被杀,自己也无家可归。面对种种报复,老汉依然把贪官们送到了监狱。这又是何等的勇气!

一位智者说过:“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诚实就是思想。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诚实也会付出代价。”高尔基则说:“说出真理和实情,这是一切艺术中最最困难的一门艺术。”

美、德、中三国海军上将谈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德国上将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勇气。”说完,他对士兵说:“你看到那根100米高的旗杆了吗?给我爬上去。”德国士兵照办了。中国上将对士兵说,“你看见那根200米的旗杆了吗?给我爬上去。”中国士兵也照办了。美国上将对士兵说:“你看到那根300米高的旗杆了吗?给我爬上去。”美国士兵说:“长官,你一定是脑袋有问题了。”美国上将说:“看,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一个连自己身边的小事都不敢说出实情的人,又凭何奢谈“为祖国,为人民”?一个连自己身边腐败问题都不敢正视的人,又何以大言不惭地“解放全人类”?

一个人真正的勇气是捍卫自己和他人尊严的勇气。

一个人连自己的尊严都捍卫不了的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都撑不出一片天地来,还奢谈什么勇气!惟有道德勇气才能铸就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没有道德勇气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有保护他人的行动。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敢于讲真话,他们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因为没有接触社会,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老人因为为社会所抛弃,而摆脱了社会的缠绕,便无所顾忌。作家毕淑敏说:“小孩子是常常说真话的,人在成长中锻炼出说真话的本领,随着年岁的增加,说真话的频率越来越少,到了老年,又渐渐地说起真话来,所以真话是一种离新生和死亡都比较近的品质。”就像安徒生《皇帝的新衣》讲得那样,能率先指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人也只能是小孩子。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然坚持真理和勇气,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制和打击,越是如此,越说明坚持勇气的可贵。刘红波说过:“人会被自己吓倒,不是被自己不可思议的善意,而是被自己不可思议的残酷。”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肆批评斯大林粗暴。一次,赫鲁晓夫又在批评斯大林。台下的人递过来一个纸条,上写着:“你当时干啥来着?”赫鲁晓夫扬言要追查,台下没有人敢承认。赫鲁晓夫说:“很好。现在我告诉你,当时的我和现在的你是一样的。”

我们自己没有“真正的勇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具备真正的勇气,却时时刻刻地干涉、压制和毁灭他人拥有“真正的勇气”。一个人和群体要具有真正的勇气,良心、道德、正义、高尚的情操,即便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养,也不会影响未来。

丹东说过:“勇敢,勇敢,再勇敢。”作为青年人,就应该像鲁迅先生说得那样“敢说、敢笑、敢骂、敢怒、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这可诅咒的时代”。我们需要有真正勇气的血性男儿。哈维尔主张“人人说真话,人人做实事”。除此之外,还应加上第一次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的号召:“从小处着手!”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或者可以争取做到的。

真正有勇气的人应该成为社会良知和抨击时弊的代言人。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淋的鲜血”和面对群体的不义和罪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鲜明的平民意识”,在最危险的时候,为民众,也为自己说话。海涅说道:

“在每一位伟人发明伟大思想之处,也就是他的殉道之处。”

爱护你的追随者

面对跟随你的人,你的角色除去管理者以外,更是意味着希望与爱。正基于此,他们才心甘情愿地跟随你,而不仅仅是屈从你。

人们之间正是因为有了关爱之心更显可贵,而深谙此道的管理者则会因此反受到下属的尊敬与爱戴。当人做错而知错时,又是多么渴望周围的人们多一份宽厚、仁爱之心,多一点“瓦罐式”的宽容,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没人希望被当众抓破脸皮,墙倒众人推,以致再也没有勇气见人,再也无法做人。若能得到机会改过,他定会带着一份感恩的心情痛改过错,而对其影响也必将渗透于日后的生活及做人处世的态度当中。

博爱能让你在身处逆境时,博得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