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糊涂经》学生活
5556100000012

第12章 大肚能容糊涂胸怀(1)

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你付出了多少金钱,而是你有多少诚意,还有你为人处世的态度。你的态度就决定了有多少人才肯为你所用,肯为你付出多少智慧。在真正的人才面前,做出适当的让步并不会降低你的身份,相反,在让步之后,你会得到丰硕的回报。

不要因妒忌而生恨心

原典君子以公义胜私欲,故多爱;小人以私心蔽公道,故多害。多爱,则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多害,则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

释义君子能够用公理战胜私欲,所以能以博爱之心待人;小人却用私心来遮掩天理,所以老想着害人。多仁爱之心,那么别人有才能就好像自己有才能一样;心中老想害人,那么别人有才能就会产生嫉妒,并厌恶别人。

解读古人对于妒忌之害的总结有这样几点:一、妒贤忌能不仅害人而且害已。二、妒忌还是侵蚀人心的蛀虫。三、妒忌他人的才能,排斥他人,也不利于国家的事业。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不同,所获得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也就相应不同。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自然要相互攀比,而妒忌也就是通过比较,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看到他人的成功之处,而使自己产生了羡慕、烦恼和痛苦,于是对别人的才能、地位、名誉优越于自己而产生了怨恨之感。日常生活、工作中,这些些种种的妒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而兄弟姐妹之间,都会出现妒忌现象。

妒忌是人世间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它可以使妒忌者自己形成一种非常低下的、丑陋的心态,使妒忌耆走向一条狭窄的人生道路,也使受妒者受到极大的伤害。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贡献而冒尖了的人,往往容易让他人由妒嫉而生恨意,必欲除之而后快,成为遭受打击的对象,被置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时时处处都有障碍,做什么事都难以顺利。

处世信陵君以人为本

与人交往,需要宽容,如果事事斤斤计较,做人就会很累,而且也不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看似一种瞧守和妥协,其实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进步与坚守。

战国时期,经过常年争战,最后决出了战国七雄,在这七雄中,秦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六国为了保全自己而对抗秦国,纷纷在府中养士,让这些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以图大业。当时有四大公子以养士而著称,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其中以信陵君的影响最大。

信陵君是魏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从小就非常好学而懂事,想问题非常全面。当时天下英雄纷纷都去投奔信陵君,信陵君对这些英雄也非常好,因此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有一次,信陵君听人说魏国都城大梁的夷门看守侯赢是个隐士,平日里埋名隐居,而且多有奇谋妙计,周围的人都尊称他为侯生。信陵君很想结交这个人,就驾车去拜访侯赢。

信陵君到了夷门旁边侯赢居住的小破屋,上去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老头。老头见到信陵君的车马,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问信陵君:“您是何人呀?找我有什么事吗?”信陵君给侯赢施了一个礼说:“我是魏国的公子无忌,听说您是一位博学的能人,特来听候指教。”这样,侯赢就让信陵君进了屋。

信陵君等侯赢坐下,从随从手里拿过一个盒子,很恭敬地递给侯赢,说:“老先生洁身自好,无忌仰慕已久,今日见到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这是黄金二十镒,请您笑纳。”侯赢笑着说:“我听说公子礼贤下士,果然如此。不过我侯赢一直安贫乐道,如今已经老了,怎么能够无缘无故地因为收取公子的钱而毁了自己一世的名声呢?”

信陵君见侯赢不拿这笔钱,心中对他越发敬重。信陵君的手下人却看不过去了,说:“公子为什么非要对他那么客气呢?干脆不要理他算了!”信陵君说:“他不贪钱财,又有智谋,是个贤士。过些天我要设酒宴请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尊重他。”

过了些日子,信陵君在府中设宴邀请魏国的王侯将相,信陵君见大家都坐好了,让众人稍候,说自己要去接一位尊贵的客人。

信陵君和随从再次来到夷门,他亲自下车去接侯赢,又搀扶侯赢上了自己的车,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侯赢也没有客气,脸上还是没有什么表情。

信陵君的仆人都很气愤,大家私下议论纷纷,可信陵君却一点儿都没有不高兴,他坐在赶车人的位子上,亲自为侯赢驾车。一路上,很多行人都驻足观看,纷纷指点说:“侯赢这老头儿,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让公子给他赶车。”侯赢却坐在车上,闭着眼睛,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半路上,侯赢又提出来要去市场看望一个卖肉的朋友,叫朱亥。到了市场,信陵君搀扶侯赢下了车,自己站在车边等候。

侯赢与朱亥聊完了,又上了信陵君的车。

到了信陵君的家,信陵君把侯赢一一介绍给众人,大家听说此人不过是个看门的,心里都很不屑。信陵君让侯赢坐在了左边的首席,侯赢也不谦让,直接坐下了。

酒席吃到一半的时候,信陵君亲自起身给侯赢敬酒,侯赢接过酒杯说:“我不过是个看门的,公子屈尊下访,丝毫没有怠慢的意思,又在这些贵臣之中对我如此尊重,我越显得无礼,越显出了公子的好名声啊!”

从此以后,侯赢成了信陵君的左右手。他又向信陵君推荐了朱亥。侯赢和朱亥,一个是看门的,一个是卖肉的,身份低微,但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后来在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这两个人起了关键的作用。

周文王渭水河边访太公,刘皇叔三顾茅庐……这样的千古佳话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故事都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有才能的人,很多都自命清高,如果想请这些人为自己所用,就要放下架子,礼贤下士。

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大可能接受侯赢那样的考验,但如果想让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与贤能的人合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就是以人为本。

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你付出了多少金钱,而是你有多少诚意,还有你为人处世的态度。你的态度就决定了有多少人才肯为你所用,肯为你付出多少智慧。在真正的人才面前,做出适当的让步并不会降低你的身份,相反,在让步之后,你会得到丰硕的回报。

用人李世民安抚敌对臣子

人才的种类很多,有的可能脾气暴躁,有的可能曾经得罪过你,有的可能缺点很明显,有的还会当众与你顶撞。但是凡此种种,都不足以成为抹杀人才功劳的理由。作为领导者,要有容人之量,要多发现人才的闪光之处,用大度的心胸重用那些有才能的人,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事业一日千里。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与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经过密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当天,高祖下诏书大赦天下,并下令国家大事都由秦王李世民处理。

三天后,高祖又下诏立秦王为太子,诏书称:“自今军国庶事,事无大小,悉委皇太子断决,然后闻奏。”这等于是说,现在掌握国家大权的已经是李世民了。

八月,高祖又下诏,正式传位给太子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从此,李世民当上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次年正月改元“贞观”,开始迎来了“贞观之治”的新时期。

李世民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局势并不稳定。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但是他们以太子和齐王的身份为自己经营筹划多年,在朝廷内外都有很大的势力。因此,他们死后,原来东宫、齐王的势力仍然存在,这股势力处于与新皇帝敌对的位置。

李世民与他两个兄弟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以前也被他们迫害过多次,所以对他这两个兄弟的仇恨就很深。

于是在最初的日子里,李世民对这两大敌对势力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就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死,斩草除根,家产全部抄没。为了迎合李世民仇恨李建成、李元吉的心理,一些部将打算将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也全部杀死,李世民没有反对,这等于是默许了。

但是大将尉迟恭力排众议,认为“罪在二凶,他们既伏其诛,如果再连及支党,不是求得安定的良策!大王如果想得到人心,千万不能株连过多的人”。

李世民一向对尉迟恭比较信任,他接受了尉迟恭的建议,再说他也意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安抚人心是最重要的。而且身为帝王,如果没有宽广的胸襟又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于是,李世民制止了部将滥杀无辜的建议,同时向高祖请求下诏天下,称罪过只在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其余党徒一概不再追究。

这一政策的改变立即收到了成效。很快,曾率领东宫、府卫兵进攻玄武门的李建成心腹将领冯立和谢叔方就米向李世民请罪。

在招降东宫、齐王府残余势力的同时,李世民对其中的一些有才干的人更是另眼相待,不计前嫌地对他们加以重用。被流放到崔州的原东宫属官韦挺在召回之后,李世民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留在自己的身边做顾问。而太子李建成的下属魏征,李世民更是将他看做自己的良师益友,最后魏征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成为一代贤臣,名垂青史。

李世民又安排礼葬了太子和齐王,还安排他们的原班人马去送葬。他的这一行为,缓和了当时李世民与这两大势力的矛盾。渐渐地,李世民进一步取得了各位大臣的忠心支持和拥护,包括曾经仇视过他的人也都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

这种宽心政策一方面体现了李世民政治上的权术和策略,同时也反映出了李世民的宽广胸襟。封建王朝里,皇位的争夺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玩异手腕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开创的繁荣景象还是向世人证明了,他能够容人的心胸使他成为了历史中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经商张荣发走过风雨成大业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不是糊涂,不是懦弱受气,而是一种坚韧与顽强。能大忍者,要比那些凡事争先,永不妥协的人更坚强,更有智慧。

经商者,若没有一定的耐力,就看不见其中的机遇,正是在忍耐的过程中,机遇才会显露。所以,当老板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忍受难以忍受的一切时,一种更好的可选择的机遇便会在眼前闪现,使他们绝处逢生。

“人无千般好,花无百日红”。世态炎凉如昼夜之更替,如冬夏之变换,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所以,古今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关于忍耐的故事,忍耐当然没有威风凛凛的场面,然而忍是医治磨难的良方,也是成就大事业的根本。

张荣发是台湾省基隆市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由于家境不好,18岁读完了商业学校后,便到社会谋生。他学了几年商业课程,但找不着相应对口的工作,只好在日本商船当杂工。

张荣发是个胸怀壮志的青年,他从小立志要自己创一番事业。生活中尽管屡遭困境,但他却不灰心,决心奋斗,他相信只要功夫到,时机会酬报他的。

船工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既单调又乏味,没有一定忍耐力的人是难以胜任的。有时,他会几个月看不到陆地,满眼尽是涛涛海浪。寂寞之苦使许多船员脱离了这项工作,但张荣发坚强地忍了下来。

时间在流逝,他也渐渐成熟,从打杂工到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张荣发在奋斗过程中,整整地用了23年时间。在这23年的时间里,他学到了经验,也积累了做生意的本钱。于是,他在1968年开始自己创业。当时他买了一艘残旧的洋船,航行于美国和远东之间。他既是老板,又是船长,亲自指挥航行。

这期间的困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既有自然环境的恶劣又有人为的艰难。新公司没有信誉可言,他要用自己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取客户的信任。船只又老又破,经常出现故障,船员们也经常抱怨。所有这些张荣发都忍了下来。

到了1975年,张荣发已积累了不少资本,他注意到海运业竞争激烈,于是他果断地决定摒弃旧式货船,逐步建立起新式快速货运船队,以快速、安全、廉价和优质服务参与竞争。在同行业中他的生意一马当先,迅速发展。谁也没想到1982年至1983年,世界航运业陷入困境。但是历经风雨的他用自己的韧劲和忍耐逃出这一关,并在后期抓住机遇,大胆收购那些生存不下去的船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到80年代末,张荣发成为世界有名的船王。他拥有10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在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属下有66艘大型货轮,总吨位达210万吨。

张荣发从容地忍耐了23年的打工生涯,再用20来年去创业,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级富豪。据《福布斯》杂志介绍,他的财富已达21.5亿美元。

忍耐不是软弱怕事,它是迎接压力、积蓄力量的积极准备。糊涂经商经认为忍耐是商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审时度势的本领。忍耐是一种人格成熟完致的表现。

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典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诸般大错,缘平日之疏放,不可不警。释义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大凡错误的铸成,都是由于和平时的疏忽和放纵所累积起来的,所以平时的言行举止,不可不自律。

解读人生在世,遇到的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在不公面前,不进,被视做懦弱,冒然而进,却又被视作莽撞,那么如何做到既要进而又不冒失呢?我们以为,先忍而后进,才是可行之法,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这个字眼容易让人想起退缩和忍让,很容易让人感到窝火和憋气,“忍”字之说也容易让人对我们的糊涂理论心生怨恨,有人就会批判我们:“什么事情都让我们去忍去让,去当缩头乌龟,这样活着不成了软蛋了吗?”可是细想一下,乌龟有什么不好呢?人家能活一万年,而且活得并不苟且。怎么说呢?你看,当有敌人气势汹汹地逼将过来的时候,它并不是急于“生死相搏”,而是利用自己坚硬的外壳,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消磨对方的斗志。然后,它会恰到好处地伸出头来,看准对方的要害之处,狠命地咬上一口,这报仇雪恨的一口,即使不能将对手置于死地,至少也能扭转局势,取得胜利。乌龟的忍耐能算软蛋吗?当然不算,因为胜利是它的,它保了命,报了仇,什么也没有失去,不是吗?难道说它遇到敌人的时候非得大喝一声:“小样吧你,也敢来欺负我?”然后伸胳膊伸腿地把肚皮都露出来去斗人家,让人家往肉上咬两口就算做勇敢了吗?非也!莽夫之勇的结果就是把薄弱的环节示人,想活一万年?门儿都没有!乌龟的处世哲学在哪里呢?在于以守为攻,蓄势而发,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才是糊涂学的应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