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糊涂经》学生活
5556100000014

第14章 大肚能容糊涂胸怀(3)

听到这里,赢政有些生气,他听出来顿弱是在挖苦自己。但是他强忍怒火没有发作,继续听顿弱讲下去。

“山东有六个诸侯国,以大王的威力不能征服他们,可是却把威风撒在母后的身上,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啊!”顿弱话里的意思,指的是赢政因为母亲有私宠行为而将她赶出皇宫的事情。

赢政更生气了,但他仍然忍住没有发作,而是问顿弱:“山东的六个诸侯国应该如何收服呢?”

顿弱见赢政在受到挖苦讽刺之后没有发怒,心中暗喜,于是就将谈话转入了正题:“六国之中,韩国所处的位置好比天下的咽喉,而魏国所处的位置就好比天下的胸腹。这两个国家对于大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定了他们,才有夺得天下的把握。大王可以给我万金,让我去韩、魏游说,收买韩、魏两国的王臣贵族,让他们为秦国做事。秦国如果在他们国家有了内应,那么夺取这两个国家就易如反掌了。”

为了拿到万两黄金,顿弱又劝说赢政:“天下不会这样容易就取得,诸侯国之间不是合纵就是连横,如果连横成功,诸侯就得听命于秦国;如果合纵成功,诸侯就会联合抗秦,并且听命于楚王。泰国如果能成就帝业,天下何止万金来供养大王?但是如果合纵成功,让楚国成了天下之王,到那时,即使大王有万金之富,恐怕也不属于您了。”

听了顿弱的这一席话,赢政心里非常高兴,感觉秦国的未来一片光明,统一天下的梦想也近在眼前了。

赢政没有犹豫,他采纳了顿弱的建议,给了他万两黄金,让他去韩、魏两国游说。不久,顿弱收买了韩、魏两国的重臣,让他们效力于秦国。

接着,顿弱又去游说赵、燕,用金钱收买了这两个国家的大臣,让赵悼襄王废弃了名将廉颇,陷害了名将李牧,这样,秦军从西边向中原扩张的绊脚石就被搬掉了。

接下来,顿弱又到了齐国,通过种种手段说服了齐王,让齐王向秦国朝拜,迫使韩、魏、赵、燕四国服从于秦国。顿弱果然不辱使命,为秦国灭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的成功与他的大度是分不开的,他能够在顿弱讽刺他的时候沉得住气,所以赢得了顿弱对他的尊敬,从而一心一意地为他效力。大度是领导者必备的一种品质,领导大度,下属才能忠心不二;领导要是小心眼儿,下属当然也不会全心全意地工作了,谁会喜欢和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为伍呢?

经商胡雪岩舍得一时获大利

人的品质修养是从实际的利益中体现和磨炼出来的。故有圣人曰:“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这在糊涂经商经中就是为人豁达大度,不计小利。

虽说无商不奸,然而善于装糊涂的商人大都非常注重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在他们的眼里,把一点小利让之于社会,恰恰是自身修养与胸怀的体现。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刚开业,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浙江藩司麟桂托人来说,想找阜康钱庄暂借二万两银子,胡雪岩对麟桂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平时没有交往,更何况胡雪岩听官府里的知情人士说,麟桂马上就要调离浙江,到江宁(南京)上任,这次借钱很可能是用于填补他在任时财政上的亏空。而此时的阜康刚刚开业,包括同业庆贺送来的“堆花”也不过只有四万现银。

这一下可让胡雪岩左右为难,如果借了,人家一走,岂不是拿钱打水漂?即使人家不赖账,像胡雪岩这样的人,总不可能天天跑到人家官府去逼债吧。二万两银子,对阜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若是一般钱庄的老板碰到这种事大约会打个马虎眼,阳奉阴违一番,几句空话应付过去。不是“小号本小利薄,无力担此大任”,就是“创业未久,根基浮动,委实调度不开”。或者,就算肯出钱救急,也是利上加利,乘机狠宰一把,活生生把人剥掉几层皮。

胡雪岩毕竟不同,他想:假如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帮着解了围,人家自然不会忘记,到时利用手中的权势,稍微行个方便,何愁几万银子拿不回来?再说据知情人讲,麟桂这个人也不是那种欠债不还、耍皮赖账的人,现在他要调任,不想把财政“亏空”的把柄授之于人,影响了自己仕途的发展,所以急需一笔钱来解决难题。想明白后,胡雪岩马上决定“雪中送炭”。他非常爽快地对来人说:

“好的,”一句话。

答应得太爽快,反倒使来人将信将疑,愣了一会儿才问出一句话:“那么,利息呢?”

胡雪岩想了一下,伸出一个手指头。

“一分?”

“怎么敢要一分?重利盘剥是犯王法的。”胡雪岩笑道,“多要了,于心不安,少要了,怕麟大人以为我别有所求,不要,又不合钱庄的规矩,所以只要一厘。”

“一厘不是要你贴利息了吗?”

“那也不尽然。兵荒马乱的时候,尽有富家大户愿意把银子存在钱庄里,不要利息,只要保本的。”

“那是另一回事。”来人很激动地对胡雪岩说:“胡老板,像你这样够朋友的,说实话,我是第一次遇见。彼此以心换心,我也不必客气。麟藩台的印把子,此刻还在手里,可以放两个起身炮。有什么可以帮你忙的,惠而不费,你不必客气,尽管直说。”

胡雪岩不想马上求人,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儿答道:“眼前倒还想不出,不过待麟大人到了新任,江宁那方面跟浙江有公款往来,请麟大人格外照顾,指定由阜康汇兑,让我的生意可以做开来,那就感激不尽了。”

“这是小事,我都可以拍胸脯答应你。”

等来人一走,胡雪岩马上把刘庆生找来,让他凑二万两银子给麟桂送过去。

刘庆生为难地说:“银子是有,不过期限太长恐怕不行。咱们现在手头现银不多,除非动用同业的‘堆花’,不过最多只能用一个月。”

“有一个月的期限,还怕什么?萝卜吃一截削一截,‘上忙’还末了,湖州的钱粮地丁正在征,十天半个月就有现款到。”胡雪岩继续说道:“我们做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移东补西不穿帮,就是本事。你要晓得,所谓‘调度’,调就是调动,度就是预算,预算什么时候有款子进来,预先拿它调动一下,这样做生意,就比人家走在前头了。”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做得漂亮些,早早地把银子送了去。借据呢?”

“随便怎么写法,哪怕就是麟藩台写个收条也可以。”

这样的做法,完全不合钱庄规矩,背的风险很大。不过,刘庆生知道胡雪岩与众不同,所以也不多说,按照胡雪岩的吩咐去办理。

胡雪岩这一宝算是压对了,马上见到了成效。那麟桂没想到胡雪岩办事如此痛快,毕竟他们两人过去从未打过交道,胡雪岩竟然如此放心地把钱借给了他,不禁使麟桂从心里佩服胡雪岩的爽快。于是,他报之以“李”,在临走前,特意送了胡雪岩三样“大礼”。

一是麟藩台因为公事圆满,特别高兴,又因为与阜康钱庄的关系不一般,决定报请户部明令褒扬“阜康”,不但在浙江提高了“阜康”的名声,将来京里户部和浙江省之间的公款往来,也都委托“阜康”办理汇兑。

二是浙江省额外增收,支援江苏省勘剿太平天国的“协饷”,也统统委由“阜康”办理汇兑。

三是因麟桂即将调任江苏,主要负责江南、江北大营的军饷筹集,阜康可以在上海开个分店,以后各省的饷银都通过阜康钱庄汇兑到江苏。

胡雪岩以区区两万银子,不仅使“阜康”得到了一笔不小的生意,而且还将生意做到了上海和江苏,这正是胡雪岩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且,有了各省的饷银,以后到上海做生意,就不再愁资金短缺的事了。舍小获得的利益回报,一下就显现出来。胡雪岩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拍案叫绝。

以德服人

原典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成,才是懿德。

释义自己清正廉明而又能宽容他人,心地仁慈宽厚而又能当机立断,做事精明强干而又不失于苛求,性情刚强耿直而又不过分叫真儿,这正所谓是上好的蜜饯果脯并不甜得过分,上等的海味并不成得过分,只有掌握好这样的尺度,才算得上是为人处世中的美德。

解读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他的意思是:一个人若无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因为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即便侥幸能创立起事业,他的品质是坏的,早晚会出现问题,不是害人害己,就是祸国殃民。

古人有一句名言:“卑让,德之甚。”所谓卑让是压低自己的地位去屈就对方,这便是“德”的根本。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欲生存发展,的确需要才能,但是,如果没有德——人格,以为只需充分的才能便足以应付一切,这简真是痴人说梦。

才与德就好像汽车的两个轮子,如果强分高低,那么人格是关键,而才能只不过是人格的附属品。在今天,光凭才能办事是行不通的,唯有德才兼备方能出类拔萃,取得事业的成功。糊涂之人,以德服人。

处世赵简子肯听逆耳忠言

赵简子手下有两位重要的大臣,一个叫尹铎,另一个叫赵厥。这两个人都非常正直,也经常对赵简子提出意见。只不过两个人的做事方法各有不同,赵厥只是在私下里对赵简子说,而尹铎则不分场合地给赵简子提意见,经常让赵简子下不了台。不少人觉得尹铎有时候做得太过分了,赵简子也对尹铎的这种做法有些不满,于是就总想找个机会教训他一下。

有一天晚上,赵简子与尹铎在一起吃饭。酒过三巡之后,赵简子带着醉意说:“在我的大臣里面,赵厥是最爱我的,而尹铎先生您好像并不喜欢我,甚至还有些讨厌我!”

尹铎一听,觉得很奇怪,就问:“君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赵简子说:“赵厥劝谏我,一定是在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而先生您劝谏我,却总是要在我周围人多的时候,一定要让我当众出丑。你这样做,实在让我很难堪!我认为您是故意这么做的!”

尹铎笑了,他连忙解释说:“我做事确实是这样的。赵厥做事温婉,他顾惜您的颜面,却不顾惜您的过错;而我做事直接,顾惜您的过错,却不顾惜您的出丑。但我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并不是憎恶您啊!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面相敦厚而且是黄色的人都能够承受得住当众出丑,而您正是这样的人。况且,只有让您感到真正难过的时候,您才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我当面让您难堪了,您就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错误,这对您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赵简子听了尹铎的解释后,觉得很有道理,连忙道歉说:“实在对不起,我刚才只是说了句玩笑话,请不要放在心上!我明白了,先生确实是在帮助我啊!”

作为领导者,赵简子不喜欢当众出丑,是值得理解的,任何人都不喜欢有人当面让自己难堪。但是,虽然有心结,赵简子还是显示出了一个英明的君王的气度。尹铎向他解释了之后,他立刻就意识到,虽然尹铎进谏的方式不讨人喜欢,但他的确是为了自己好,而且尹铎这样的做法也确实能够更有效地敦促他改正错误。能够拥有接受逆耳忠言的胸怀,这样的领导也算是成功的了。

用人崇祯推卸责任最终误国

领导不是完人,当然也有犯错的时候。但犯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犯错之后的态度。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首先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领导有了过错,不应该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开脱,而应该拿出当领导的魄力和勇气来,勇敢地面对。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是下属眼中最值得信赖的领导。

古语说:“事败归咎于谋主者,乃庸人。”就是说,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己有了过失不应该推诿给下属。

朱由检是明光宗的第五个儿子。天启七年,朱由检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病死,他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了皇位。

即位之初,朱由检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处死了祸国殃民的魏忠贤,杖杀了淫乱朝纲的客氏。但是后来,在清兵入关、闯献起义、中原动乱的情况下,明王朝灭亡了,朱由检最终当了亡国之君。

朱由检是一个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他有时做出一些冒险的决定,让大臣们去办,一旦出事,他就怪罪于臣子,治臣下的罪。

崇祯十年四月,熊文灿奉命统大军镇压以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军鉴于敌众我寡的情况,被迫投降。这时朝臣们对收抚意见不一,最后由朱由检来做决定,招降张献忠等义军。这时,罗汝才、贺一龙、贺锦等部的义军也在明军围剿下,被迫受抚。

张献忠受抚后,拥众数万屯于湖北谷城。朝臣有人对此提出疑义,建议遣散张献忠的部队,朱由检当众反驳他们,说让这些人盖房种田,他们一定不会再叛乱了,没必要遣散他们。后来张献忠再次起义,罗汝才等部也纷纷背叛朝廷。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朱由检就拿熊文灿问罪,对他处以极刑。

崇祯十五年,朱由检决定与满族人议和,但他不公开自己的主张,而是密令兵部陈新甲去办议和的事。陈新甲忠实地执行了他的指示,后来议和的事情泄露了出去,朝臣上疏参劾陈新甲,朱由检害怕事情败露,殃及自己,于是立即下令处死了陈新甲。

朱由检在位十七年,朝中阁臣、尚书要员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先后出任阁臣的有50多人,其中吏部尚书13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7人,由于他的喜怒无常、猜忌多疑,这些阁臣、尚书下场大都很悲惨,多数是被罢官、流放,有的被关人大牢或者被杀。还有11个总督和11个巡抚被诛杀,这不仅是在明代,就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帝在满朝文武百官如鸟兽散的情况下,命令皇后自杀,用剑刺死公主,携太监王承恩来到景山,与王承恩一起缢死于槐树下。

崇祯一直到死,都认为是群臣有负于他,对他不够忠心,而他却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其实正是他的这种事事推诿于臣子的做法,才让大臣们寒心的。

上司自己犯了错,往往都是出于爱面子,或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而死不认账,然后将错误推诿给下面的人,甚至很多上司宣扬:领导永远都是对的。他们的意思是,就算领导做错了事,下属也有未加提醒的过失。事实上,这样推卸责任的领导并没有保住自己的尊严,相反,这样的领导在下属的心里会一文不值。

如果领导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不但不会失掉尊严,相反,还会赢得下属的尊敬和信任。

经商管鲍合伙经商重仁义

宽容处世,重义轻利,与人为善,诚信得人,贵真诚是古来君子风范。孔子说做人要“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歙。”是以糊涂经商经提倡对人处世应当宽容之,理解之,原谅之,并以实际行动感化之。

管仲,字夷吾,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颍水县)人。

管仲先经商后做官。他未在齐国当官之前,一直与好友鲍叔牙在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合伙经商。

由于俩人彼此相处和气,而且对商品、货币、贸易等问题有丰富的实际知识,善于经商,尽管本钱不多,但生意很兴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资金由少而多,获得合法利益也日益增多,在当地富甲一方。

管、鲍在经商过程中,非常重仁讲义,在当时王城东郊分财利,留下一处古地名“管鲍分金沟”。《吏记·管晏列传》载管仲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