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诸葛亮兵法》学生活
5557200000027

第27章 《将苑》(9)

一个人要想成功,当然离不开聪慧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可是,果敢地把握时机也很重要。许多人感叹那些遇到好机会的人,但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强者创造时机,弱者等待时机。”尽管时机存在一些偶然的成分,但只要你能在这些偶然的成分中掺杂一些人为的因素,又何尝不能创造良机呢?正如上面讲述的图特摩斯三世,他所谓的战机又何尝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呢?当然,有创造就会有风险,在创造之前,你一定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承受力,去面对也许降临的失败。但是,更多的时候,你获得的是时机带来的成功!

二十三、重刑

原文

吴起曰:“鼓、鼙、金、铎①,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②,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③,莫不心移;将之所措,莫不前死矣。”

注释

①鼓鼙金铎:古代军中用于指挥作战的工具。

②容:指军容。

③麾:通“挥”,指挥的意思。

译文

吴起说:“鼓鼙金铎,是以此来威震士卒耳朵的;旌旗麾帜,是用来威慑士卒眼睛的;禁令刑罚,是用来威服士卒军心的。以声音威震耳朵,因此声音不能不清楚;用军容来威慑眼睛,所以军容不能不鲜明;用刑罚威服军心,所以刑罚不能不严厉。三者如果不确立,士卒必然松懈,没有警戒之心。因此,将领指挥的部队,没有不依令而行的;将领指向的地方,没有不拼死前进的。”

活学活用

春秋时期,吴国君王阖闾为了富国强兵,广纳贤才。此时,齐国人孙武由于躲避战乱,辗转来到吴国。孙武是个军事奇才,在吴国隐居期间,他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编成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引起一阵轰动。

吴王阖闾读了《孙子兵法》之后,对孙武的才华十分赞赏,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并马上召见孙武。吴王有意考验孙武的实践能力,便问道:“你书中提到的兵法相当精妙,能否当面展示一下,让我开开眼界呢?”孙武不卑不亢地回答:“这有何难?您不妨随便找些人来,我可以立刻对他们进行操练。”吴王觉得孙武是大言不惭,不禁想刁难一下他:“既然如此,我后宫佳丽三千,您能否操练操练她们,让她们也成为勇猛的士兵呢?”孙武明知吴王有意为难他,不过真金不怕火炼,他依然坚定地说:“可以!我如果不能把她们训练成能在战场上杀敌的士兵,甘当欺君之罪!”

于是,吴王从后宫选出一百八十名美女,交给孙武进行操练。孙武将这些美女们带到校场,分为两队,任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这些妃嫔们始终住在深宫后院,何曾见过校场,更别提亲自当一名士兵了,只见她们东瞅瞅、西看看,觉得既好奇又好玩,一个个笑逐颜开,好不容易才推推嚷嚷地分成了两列。

等美女们总算安静了下来,孙武便让她们戴上盔甲、手持武器,开始耐心细致地给她们讲起步法、列队以及听鼓点进退等操练的基本要领。最后,他还不忘命令手下扛来执行军法用的大斧,并指着大斧强调:“练兵绝非儿戏,士兵们一定要听从指挥,不得嬉笑打闹,如果有人违反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置!”

可美女们根本不把孙武的恐吓当回事儿。战鼓响起时,孙武下达了一个向右转的命令,可众美女一个也没动,反而哄堂大笑。孙武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说:“将领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说完,他又详细讲述了一遍动作的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吗:”美女们齐声答道:“听明白了!”

鼓声响起,孙武再次发令:“全体向右转!”这一次,美女们还是没有按照命令行事,而且比上次笑得更厉害了。连坐在看台上的吴王也禁不住笑了起来。“你孙武本领再大,也难让这些美女听从你的指挥。”吴王得意地想。

孙武没有发怒,依然用平静的口气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领的过错;动作要领交待清楚了,可士兵不听从,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照军法,违犯军令者当斩,队长带兵不力,应首先受罚。来人,将两名队长拉出去斩了!”

吴王一听孙武要斩自己的爱妃,急忙派人传话:“将军善于用兵、军令严明,令吴王非常佩服,但对这两个妃子,还请手下留情。”孙武反驳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军法处置。”说完,他硬是将两名妃子斩首示众了。这么一来,众美女吓得魂飞魄散,当鼓声第三次敲响时,她们不敢再有任何的懈怠,专心致志地操练起来。不消多时,两支队伍就能进退自如、往来有序,俨然成了战斗力十足的军队!

孙武见状,便派人报告吴王:“士兵已经操练完毕,请大王检阅。”吴王刚刚痛失了两位爱妃,心情烦闷到了极点,汉有心情检阅,但等吴王想通后,不仅没有治孙武的罪,还封他为大将军。后来,吴国军队在孙武的严格训练和教育下威力十足。前506年,吴国和楚国展开战斗,吴军五战五捷,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此后,吴军又威震齐、晋两大中原强国,吴国在各诸侯王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智慧金言

从严不代表暴力,尽管孙武通过“砍头”这一极端的做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了一支高质量的队伍,但在当今社会,这一做法又有多少可实施性呢?我们只是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从严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严也要严得有理,能让别人从心底里接受;要严得有方,通过妥善的方法采去除别人的抵触情绪;同时还要严得有度,如果过于严格,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十四、善将

原文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未有纲①直而目②不舒③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故贤良退伏,谄顽登用④,是以战必败散也。

注释

①纲:用来维系网子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

②目:细微的事务。

③不舒:不能施用。

④谄顽登用:奸佞小人获得重用。

译文

古代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有4种:清楚告知前进和后退的原则,使人们知道军法禁令;用仁义去引导,使人们遵循道义;反复强调对

错,使人们得到勉励;用奖赏和刑罚来判断,使人们知道遵守信用。禁令、道义、勉励、信用,是军队的主要纲领,只要主要纲领确立了,其他细微事务也就能够施行了!所以作战必定会取得胜利,向敌人进攻必定能攻克。无能的将领则不然,无法控制军队,前进后退也没有节制,所以只能与兵士们一起灭亡;没有勉励告诫,赏罚便失去意义,士卒也不讲信用。于是贤德的人才隐退潜没,谄媚狡猾的小人被升迁重用,所以作战必定失败逃散。

活学活用

1944年6月6日,欧洲盟军发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诺曼底登陆,彻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命运。而此次行动的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大英雄。莫不知,在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统帅之前,他从来没有打过一次仗,仅仅是一个参谋,幸亏马歇尔慧眼识英才,举荐他为盟军统帅。事实证明,马歇尔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艾森豪威尔在上任后的第一次重大行动——北非登陆战役上表现出色,带领盟军大获全胜,他也因此树立了自己在盟军中的威信。

然而,由于艾森豪威尔带领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军队,而是英、美组成的反法西斯盟军,两个国家的士兵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存在很大不同,例如:美国士兵大多对战争抱着一种为他人而战的思想,他们会说:“我们又要来欧洲为你们打仗了!”如此一来,英国士兵对美国士兵自然也或多或少有些敌意。另外,美国士兵一向懒散,他们时常穿着随意的夹克,嚼着口香糖,开着吉普车在英国的大街上横冲直撞;而英国是大家公认的绅士国家,英国民众和士兵对美国士兵的这一举止自然相当反感……这些,都是身为美国人的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盟军讲求的是协同作战,一旦两国士兵存在矛盾和隔阂,势必影响战争中的默契和配合度。

可是,怎样才能增进英美官兵、美国士兵和英国民众之间的了解,使得他们能和睦相处呢?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一遇到艾森豪威尔就迎刃而解了。艾森豪威尔认识到,两国士兵和民众之所以产生隔阂,是因为他们彼此间缺乏了解,于是,他大刀阔斧地施行了多项措施。例如:他在军队报纸《星条旗报》上开辟了“人民对人民”专栏,时常发表英国民众的好人好事,从舆论上扭转美国士兵对英国人的偏见;他安排美国军人到受德国空袭最严重的英国地区,让他们亲身感受英国民众的艰苦生活……这样一来二去,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隔阂也就逐渐消除了。

一次,一个美国军官因为一点小事骂某英国军官为“英国狗杂种”,英国军官随即回敬他“美国狗杂种”,两人因此打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了艾森豪威尔那里。艾森豪威尔了解了情况之后,先让英国军官出去了,然后严厉地训斥美国军官说:“你叫谁‘狗杂种’都没关系,但绝不能叫‘英国狗杂种’或‘美国狗杂种’,现在既然你已经这么叫了,就必须接受军法的惩罚。明天你就乘一艘慢船回国吧,并且没有人护送你。”艾森豪威尔还将此事通报全军,他有关“狗杂种”的论调很快成为军中最幽默的语言。通过这句话,大家也了解到艾森豪威尔的良苦用心,自此以后,盟军中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当然,艾森豪威尔的精明远不仅如此。在突尼斯一战中,他居然将美军交给英国人亚历山大来调遣。当时,不少美国军官纷纷指责艾森豪威尔:“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早在一战时期,伟大的潘兴将军就用实践证明,不把美军交给其他国家的将领管理是个多么正确的决定,可现在,你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说:“我只知道,潘兴将军曾经对法国元帅福煦说过:‘每个人、每支枪都归您使用,只要您认为合适就可以。’作为军人,我们的使命就是战胜敌人、保卫国家,其别的都不重要。”

在英国人亚历山大的指挥下,突尼斯战役取得了胜利;艾森豪威尔在众人的质疑声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决断的正确性。但是,更大的胜利还在后面,因为艾森豪威尔肯重用英国军官,让英国士兵大受鼓舞,在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国人也全力配合,这也是诺曼底登陆大获全胜的原因之一。

智慧金言

有什么样的将领,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军队;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员工。因此,身为管理者,切不要抱怨员工的愚钝和无能,你的言行举止、管理方式、思想认识等,都将直接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若你的手下令你非常烦恼,不妨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二十五、审因

原文

夫因人之势①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②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③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注释

①因人之势:顺应人心的趋势。

②因人之力:凭借众人的力量。

③万夫:喻人数众多。

译文

依据人心向背的趋势去讨伐邪恶,即使如黄帝般的威势也无法与其相比。凭借众人的力量来决定胜负,其所成就的功业,就是商汤、周武王也无法与他争锋。如果能够衡量局势的变化,掌握人心的动向,再壮盛自己的威势,将使群雄归服,霸业可图。

活学活用

1850年,一则全人兴奋的消息传遍了美国的大街小巷:“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于是,众多怀揣发财梦的美国人如潮水般涌向西部那个遍地是黄金的“天堂”。在浩浩荡荡的淘金队伍当中,也包括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但当大家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时,才看到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并不是遍地黄金的“天堂”,而是黄沙满天、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可是已经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归,于是,大家陆续搭起帐篷,准备好工具,开始了漫长而辛苦的淘金工作。等到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赶到时,这里已经搭起了一望无际的帐篷,走到哪里都能遇到一大群干劲十足的淘金者。年轻人当场傻了眼,他忽然认识到,自己做了个十分错误的决定!

“如今,来淘金的人越来越多,可金子毕竟是有限的,只会越淘越少。我在时间上已输给那些早来的人,若若再盲目地加入淘金队伍,去淘那些少得可怜的金子的话,只怕连回家的路费都赚不够了。”年轻人一边想着,一边沮丧地看着那些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淘金者们。忽然,他灵机一动,头脑里闪过一个想法:“淘金者长期住在这里,吃喝拉撒都要解决,但这里却如此荒凉,连商店都没有。淘金者要买一些日用品,只有跑到很远的市中心去,十分不方便。既然如此,我为何不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呢?”

于是,这个原本希望来这里从土里淘金的年轻人,通过对形势的观察和分析,做出了一个顺应潮流的决定——从淘金者身上“淘金”。主意拿定之后,他马上拿出全部家当,在这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专门销售淘金者经常用到的日用商品。

果然不出所料,商店刚刚开业,前来买东西的淘金者就络绎不绝,商店的利润也十分可观。年轻人发现,尽管这里的淘金者已经趋向饱和,刚开始时有不少新的淘金者赶来,于是,他特意购置了一大批用来搭帐篷的帆布。最初,这些帆布也很受欢迎,可慢慢地,来淘金的人越来越少,而那些原本已经有帐篷的人也不会费钱费力再搭一个,眼看帆布要滞销了,这可怎样是好呢?

一天,有个淘金者在商店买完东西后,半天没有离开,眼睛一直盯着堆在商店角落里的帆布。年轻人立刻热情地问:“您要买帆布搭帐篷吗?这些帆布可结实啦!”淘金者摇了摇头说:“这些帆布是很结实,可我并不需要再搭帐篷,我在想,若我的裤子也像帆布一样结实就好了。”淘金者的这句话启发了年轻人:“淘金者的工作非常艰苦,每天跟石头、砂土打交道,棉布做的裤子很容易就被磨破了。如果把帆布做成裤子,又结实又耐磨,说不定会大受欢迎呢!”就这样,年轻人再次做出了一个顺应潮流的举动。

他找到刚才来买东西的那个淘金者,把他带到裁缝店,免费用帆布给他做了一条裤子。这位淘金者终于拥有了一条结实耐磨的裤子,心里当然十分高兴,逢人便炫耀自己的裤子。有了这个活广告,前来找年轻人做裤子的淘金者越来越多,年轻人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生产这种帆布做的工作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