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慢在成长。两个大的女儿,已经上小学。小学就在附近,走路来去,方便安全。小的儿子,也上了幼儿园,每天由姥姥接送。此时,妻子罗锦瑛便挺身出来,帮助丈夫经营画店。她是那样聪明手巧,不但照顾生意灵敏快捷,也学得一手裱画的好功夫。丈夫离家外出时,画店里的一切业务便由妻子主管。丈夫回家后,一查看,发现妻子经营甚为有方,有些方面的事情甚至做得比他还精细……
到清明时节,菜地的生菜已长成几寸高。罗先生便动身前往香港去推销他种的生菜,与一些批发商谈判,签合同。
从5月份起,开始收获生菜。这时工作便十分辛苦而紧张。与雇工一起收菜,整理,装盒,送到冷库进行冷处理,随即运往机场。上午10时,货品送到机场,装货。这几小时的忙碌劳作,均由罗先生主持。他亲自押车。直至看到飞机装完货物,他才回家。飞机于中午起飞,经过十几小时行程,飞越太平洋。晚上到达香港。香港的批发商派车到机场接货。第二天清晨,罗先生的生菜便在香港的菜市上出售了。
为香港供应生菜,一星期两趟送货。每趟送4000公斤。一星期共送8000公斤。除去种菜成本及运费等,每星期罗先生在生菜生产方面可得纯利5000元左右加币。盈利情况良好。
每年从5月到9月,出售生菜,生意颇为顺利。每年在种植销售生菜上,罗先生大约有近10万元加币的收入。这是他的一笔相当可观的经销盈利款项。
经营生菜生意,干了两年时间。后来那个雇佣的大学生不干了,到另一个大学深造去了;同时,罗先生也深感自己的精力有限,难以应付多头奔波,搞不好反倒影响到画店生意。因此,他便果断地停止生菜生意,把他购买的那块菜地转卖了出去。
两年中的生菜经营获利收入,正好把原有的买地成本收了回来。后来出售那片种菜地的价钱为16万元左右加币,全部是纯得和润。
罗先生的人生观是海外华人的典范。他认为,人的事业与生活就应该步步高,不停地追求,不停地开拓创新,走新的路子,开阔更大视野。而他逐年辛劳赚来的这一笔血汗钱,便为他创立新的事业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转卖玉石拓新路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条谋生发财之道,几乎是所有实业家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做着现有的生意时,同样关注着其他的经济贸易信息,反复寻找衡量是否有更大出息更大收入的生意可做?这是罗先生当时奔波于香港与加拿大之间创业中的现实心态……
在香港购买画作及出售生菜期间,罗先生多次听到朋友提起过中国大陆欠缺碧玉雕刻的原材料,台湾地区也如此。几千年前便发现并开始采掘的大陆的主要玉矿即新疆和田矿,其开采量越来越少,而且只有少量的白玉,更为宝贵的绿玉就更少了;台湾的花莲地区玉矿的储量也极少,加拿大却有世界上最大的玉矿……
“能不能做一做碧玉原材料的转手买卖生意?”罗道安在心里琢磨起来,“先摸一摸底,心中有数再决定做不做这个生意。本人的资本有限,不能随便冒险。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干得好不好,关系到一家老小的饭碗生路呀!”
罗先生对中国和加拿大的碧玉矿石的市场价格进行了详细调查,觉得其差价较大,有利可图;同时,他又详尽地摸了一下加拿大碧玉矿的有关历史资料及现实情况。
罗先生在加拿大跑了不少地方,对碧玉矿进行实地考察。他打算,如果可能的话,自己直接承担一些开采和出口业务。这是1970年的事。
有一家玉矿产地在英属的哥伦比亚省中部,是美国人勘探发现,而后开始采掘的。但由于经营不善,维持不下去,两年多便倒闭。日本人以180万元加币转买过来后,又投资200万元加币,正想大力开采。
罗先生本想与这个公司进行某些合作。但他的谨慎作风与善于谋算的心理,使他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都得首先去打好“前哨战”,以便掌握“主动权”。
他在这家玉矿购买了80公斤玉矿石,每公斤价格为1.25元加币。这些玉矿运到香港,转手给“德信行”(中国大陆玉矿石等进出口代理商)。他们鉴定后,觉得矿石质地不理想,希望能为他们再采购-些质地好的玉矿石。
通过这一次实地转手买卖,罗先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玉石生意行情,同时也学习到不少玉石质地的鉴定知识及玉雕工艺品方面的有关史料和雕刻创作技巧知识。他有意识地逼迫自己向玉石行家之路行进,为今后事业的进一步开拓打基础。
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先生结识了一位玉矿老板。他正为他的一批玉矿石出手不出去而发愁。
“你有多少玉矿石呀?”罗先生问。
“现有8吨,在矿上放了九个多月了。”那位年纪颇大的老板说了实心话,“如今,在加拿大玉矿石较难销得动,你能帮助我吗?”
“我也没有什么好出路。”罗先生仍用试探办法行事,“我先取点样品去试试如何?”
“可以。”
罗先生购买两公斤样品,运到香港。
“这玉石不错,颜色翠绿,质地透亮……”德信行的行家对罗先生说,“如果你能够把那些大块玉石切为方块,每块不要大于200公斤,并尽快运到香港。那么,我们可以以每公斤11.5元加币购买你的那批矿石。”
“好,我尽快去办。”罗先生做了计算,认为这笔买卖,能赚到一笔相当数目的钱,便答应了。
他回到加拿大与那位老板谈判。
“你的8吨玉矿石,我打算买下来。”罗先生说,“你提个价吧?”
“我的这些玉石质地都极好,价格要高些。”对方说,“这8吨,你给3.6万元加币吧?”
“太贵了。”
“那么,你说个价嘛。”
“我们两人的看法差距太大……”
经过反复地讨价还价,老板因急于出手,只好杀下来一半价钱。最后以1.6万元加币出售。罗先生先付他8000元加币,过了三四天后,再付他8000元加币。
罗先生从8吨玉矿石上先加工切下10块玉石,按“德信行”的要求每块大小为200公斤以下,共为两吨重左右,飞快运到香港。
德信行很守信用,鉴定质地后,极满意,立即付给罗先生2.3万元加币。这样,这笔买卖,罗先生不但把本钱拿了回来,还赚了几千元,而余下的6吨玉石更是他的盈利了。这便成为他的一大笔资本财产。他的玉石生意,可说是“旗开得胜”了。
罗先生开始为推销他的另外6吨玉石而奔波。他根据过去掌握的信息,觉得台湾的玉石市场可能比大陆更为活跃些,价格可能更高些。
他风尘仆仆赶到了台北。经了解,台湾当时的玉石材料尽管供不应求,花莲地区的玉石开采量每况愈下,市场上的价格看涨,但台湾当局为了保护本地矿业的利益,却一直禁止进口玉矿石。
前罗先生是位勇于开拓新路的男子汉。他想,虽然你有禁令,可你又大大缺货,这个矛盾总得解决……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当局的说服工作。
“我也是中国人……”罗先生直奔台湾主管进出口生意的机关--国贸局,找到有关负责人,便细细阐述了他的看法,“我觉得禁止玉石进口不是个好办法……缺少原材料,台湾的玉雕工艺业就没法发展,出口玉器工艺品的收入也将大大受到损失。这对发展台湾经济很不利……”
“依你的看法?”对方问。
“我建议你们进口一部分质地好的玉石,加工后,出售成品,销往海外。这样,经济效益一定很好,不但可振兴玉器工艺业,也可让工艺师有生活出路的保证……”
“你有多少玉矿石?”罗先生的苦心居然打动了对方。
“我先给你们6吨,质地极好!”
台湾国贸局同样也看中了罗先生的这批玉矿石,以每公斤15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6吨玉矿石。罗先生意外地又得到9万美元的大笔收入。
这8吨玉矿石的转手买卖,大大扩大了罗先生的经济实力。
(六)开采玉矿创大业
经过这两次打交道,中国大陆及台湾与罗先生均建立了较好的贸易关系。中国与加拿大的玉矿石生意买卖,也就是从罗先生手中这样开始了起来。中国这两方买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罗先生做玉石生意的前景越来越看好。
他一下就签订了一笔出口60吨的订货合同。
他赶回加拿大又找到了那位玉矿老板。
“你还有玉矿石吗?质地好的。”罗先生问。
“有,当然有。但得开采。”老头子回答,“如今开采玉石投资太大,我已经没有多大经济能力去做了。我的这个矿,我有些不想继续干了……”
“你的这个矿,每年可以开采多少?”
“大约七八十吨。”
“那么,你愿不愿意把矿转卖给我?”罗先生顿生买玉矿的念头,当然此时他的经济实力也可以办到。
“当然可以。”老头子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双方多次反复商谈,初步形成了一个协议:此玉矿以32万元加币出售给罗道安先生,第一次支付2万元,以后每年支付3万元,10年内还清。这样的付款形式对双方均有利:罗先生如一次支付32万元,经济实力不甚允许;而对方如果一次获取32万巨款,即需上缴一大笔税款,如分期取款,他的上税率可大大减低,对他也极有利。
这是1970年的秋天。双方已共同拟好了一个合同,只等正式签字后,便可生效。
不料,决定签字的头一天.那老头子便后悔了。
“我的这个玉矿是这一生奋斗来的财产,来之不易呀!”老头子有些伤感地说,“现在这样一下子便卖掉了,我实在舍不得!”
“商定了的事,怎么可以说变就变呀?”罗先生听后,急了,“我已经同中国方面签订了出口玉矿石的合同。你这一着棋,把我的生意全打乱了……我如何向人家交代呀?”
“请罗先生谅解。希望你理解我的心情。”
说得也是,奋斗了一辈子的家底要一下子卖掉,心里不好受,人之常情。罗先生设身处地为那位老板想了想,心里也就平静了许多。
“必须立即拿出新的办法来。”罗道安又开动了他的那个极有生财之道的脑瓜子机器……
“何不用个新的方式来获取这些玉矿石,以应眼前的燃眉之急,又可以同样赚钱?”罗先生在心里问自己。
“那个老头子的根本目的是保存他的玉矿所有权。”罗先生对那老头子的心态作了仔细的分析,“那么,只要满足他的占有欲,便可能成交。”
罗先生琢磨了后面的几步棋如何下,便又去找那老板商谈。
“这样吧,玉矿的所有权永久归属你。你只要租给我开采权便可以。”罗先生说。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老板说。
“你好好想定了,我们再谈细节。”
“这个办法,我现在便可以答应。不过,我要先弄明白你每年能给多少租金?”
“还是以原来定的那个款数,每年支付你3万元租金。”
“这个款数,我可以接受。”老头子听了,很高兴,他想,所有权没有丢失,每年仍可收到3万元,这样不吃亏,“那么,你打算每年开采多少矿石?”
“这个,请你不要干预……你应该给我一定的主动权。你要明白,我要作很大的投资……不然,我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了。”
“这个--好吧。”老头子看中每年的3万元,也就作了让步,“请问,你打算租用多少年?”
“我准备租用99年。”
那位老板因为满足了“占有欲”和每年的高额收入,同时,他又能被聘为这个玉矿的高级顾问,仍在矿上工作,于是他很快地答应了这个合作方式。
在律师的公证下,他们双方在合同上签了字。合同立时生效。
那位老板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而他的余生更是不多了……出租99年,等于所有权全属罗先生;罗先生占有全部的开采权,他仔细计算过,每年最少开采150-200吨玉矿石;除去投资及租金,他的盈利仍是相当可观的。
为了开采效果更好些,罗先生十分谨慎行事:每开采一处矿石,先打一两个深洞,抽出品样,进行化验鉴定后,再断定有没有开采价值,再决定要不要开采。
在鉴定品样时,罗先生也把台湾等方的买主请来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时,甚至可以根据品样便签写订货合同。这样做,罗先生的开采玉石办法,十分实在可靠,没有什么冒险性,不会出现矿石积压现象。
当时,罗先生开采出来的玉矿石出售给台湾客商,一般是每公斤为5.5美元(玉矿石是原始矿石,即包括玉石外层三分之一的石块包皮)。在价格上,对罗先生还是极有利的。他每开采1公斤矿石,平均要付出1元多成本,也就是说,每公斤玉矿石,他可以获取大约4元纯利。
在这个玉矿开采了五年后,罗先生又有了更好的新的谋财之路,便打算中断与那老头子的合作,把经济实力及精力转到另一个“阵地”上去。
根据合同规定,租用者可以在提前90天的时间里通知矿主,以合理合法的理由而中止合同的实施。
罗先生以因为开采矿石的成本太高的理由,于1975年中止了与那老板的合作。
罗先生大约平均每年开采150吨的玉矿石,每年收入达60-70万美元。在五年中,他的经济效益达到300多万美元。
此间,罗道安先生认识了一位美国朋友芝利先生(LAR-RY-BARR)。芝利先生也在加拿大开采玉矿多年,此玉矿为他本人所有。同时,他还在阿拉斯加拥有一个金矿,“我准备集中精力到阿拉斯加去开采金矿。”那位美国老板与罗先生商量,“你可以与我合作吗?”
“如何合作?”罗先生问。
“我把我现有的碧玉矿卖给你。你帮助我筹备开采金矿的投资。”
“你的这个玉矿要卖多少钱?”
“18万元加币。”
罗先生经过调查,得知此玉矿的含量并不大,同时质地也一般,但出售价格还算可以接受,便同意以18万元购买此玉矿。同时,为对方再筹30万元投资。这样罗先生得支付48万元;而在开采金矿的第二期(即1976-1977年期间),罗先生再为对方筹借50万元投资。此项投资,罗先生是向银行货款的。
罗道安先生所属的玉矿开采的收益甚为不错。尽管那位美国朋友的金矿开采事业于中途失误,对罗先生的实业有所影响,但罗先生的事业仍然越发展越快,越发展越大。
随着金价的上涨,罗道安先生也开始了金矿的开采业务。原来黄金的价值并不甚高,每盎司为70美元左右,后来每盎司竟高达800美元,再后来便稳定在每盎司为300-400美元左右。罗先生自己拥有一个金矿,其收入当然十分可观。如此,他的矿业又有了新的开拓。同时,他还开始了石油业方面的贸易活动。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奋斗,吃尽苦楚,流尽血汗,罗道安先生在加拿大逐渐地拥有了最大的玉石矿业,成为世界的玉矿之王。
有了玉石矿这个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罗道安先生甚想为中国及全人类做出一些更大的贡献。他初步打算,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世界上创建四座玉器艺术博物馆:第一座玉雕博物馆拟建在他的出生地泰国首都曼谷,泰皇太后已批准这个计划,玉雕艺术品中的雕刻内容,50%反映泰国的佛教历史文化,50%反映中国的历史文化,因为在泰国的人口中,中国人占三分之一。第二座玉雕博物馆,拟建在中国。第三座玉雕博物馆,拟建在加拿大--他的第三故乡……
1991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