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福紧张地对付着大海碗里的“打卤面”,汗珠儿爆满额头,顺着热气腾腾的脸颊直往下流淌。这是步入厂长办公室时,跳入眼帘的第一个有趣的镜头……
刘士福厂长停下筷子,热情地招呼我入座。
“你慢用。”我赶忙说。
“不吃了。不吃了。”刘厂长推开碗筷。
“刘厂长在市里开了一个上午的会。刚赶回厂里。”陪我的厂里宣传部负责人说。
刘厂长面前的大海碗里的面条,留下了一大半。
厂长办公室的墙壁,已经破损不堪,斑驳剥落,这座办公大楼大约是五十年代的建筑;室内的摆设简陋,也不宽敞,办公桌,沙发、茶几等用品,老式陈旧;天气闷热,可只有一只风力不大的旧台扇,根本没有空调……
满头大汗地大碗地吃面条,办公条件简朴得几乎有些儿寒碜……这一切的一切,绝非想象中的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这个万人大厂厂长、省劳模、海内外闻名的企业家的“形象”……
在京城,在各特区,在全国各地,我见过写过多少大小企业工厂的总经理、厂长,于九十年代的今天,其气派都十分现代化了,豪华的办公大厅和设施,并非少数!当然,这是工作需要,无可非议!
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样!这是鞍山红旗拖拉机厂厂长刘士福给我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采访之际,不时有人进门或打电话来请示这,询问那的。其中,有一件事特别引起我的注意。
“还有人要集资买台推土机,想到海南岛挣钱去。”一位办事员进来向刘厂长汇报,“他们希望能先取货,赚回钱后再付款……”
“是厂里的?还是厂外的?”刘厂长问。
“外边的。”
“外边的,不好欠款。还是让他们付款后再取货。”
“好的,我通知他们。”
“对了,你告诉他们抓紧办。最近,我们要运几台推土机去海南建一支推土机服务大队。可以顺便帮他们捎一台去。这样,他们就省事多了……”
红旗拖拉机厂是个推土机制造厂,怎么也办起“推土机服务大队”?我的脑海里跳出了个大问号。
过了一会儿,又听刘厂长在电话里说,他采纳了一位女工的建议,马上要办一个“BP机”经营部,还要在鞍山市创办“BP机传呼台”。我的疑惑,越来越多了……这个大厂长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潜意识在告诉我,刘士福这个人物非同凡响,似乎有一种别的企业家没有的或少有的气质……
超前意识,敢开财路厂长办公室被“包围”了。屋里屋外人儿塞得水泄不通。
30多位退休离休老干部前来向刘士福“请愿”。他们中有市级老干部、高级工程师、高级翻译;有身强力壮的,有鹤发童颜的,有拄着拐杖的……他们都有丰富的知识才干和实践经验,都不愿光领“粮饷”,都想再奉献“余热”,让晚霞更为辉煌些……
“请刘厂长给我们重新安排工作。”
“年轻力壮的职工在优化组合中,有的都被淘汰了,哪还有空位置呀?”厂长办公室的同志解释道。
“如今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光靠这百余元或几十元的退休金,如何过日子?”
红旗拖拉机制造厂是全国制造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全国500家大企业之一,始建于1949年,主要生产履带式拖拉机和推土机,现有职工万多人。这样的大厂老厂,如今已供奉着千多位退休干部职工,负担不轻。他们的月退休金在100元以上的不到25%,70元左右的为48%,余下的为40元左右。这点钱,谁看得上眼?这样低水平的日子,退休老职工不想过,出来“造反”;其实刚上任的厂长刘士福也不想让他们这样过下去,他也想出来为大家造反!
“不想吃皇粮,就得想办法自谋财路。”刘厂长启迪道,“不光你们,厂里现有的干部和职工也得想办法多开财源……我们这样的大厂,边角废料有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就是垃圾堆里也能捡出钱来的。不信你们干干看……”
刘士福大厂长出了“大点子”;退休干部职工们自己想了“小点子”。
由原厂党委副书记王天敏、原副厂长崔云甫、原工会副主席尚德贤三人牵头,私人集资创建起了自负盈亏的“红拖工贸公司”,面向社会,多种经营,越干越红火。为了表示支持,刘厂长一人便入股5000元。
起初,有人议论,退休老干部老职工经商合适吗?刘厂长说,经商有什么不好,有利于个人,又上缴利税,有利于国家;况且还为厂里消化边角废料……
以往的“退休职工游戏室”变成了经营部。他们经营的项目从金属、五金、化工、建筑材料到烟酒食杂,应有尽有。他们买下了厂里的边角余料。加工成32种五金产品,销向国内市场,还同外贸公司签订了“垫圈”的出口合同。他们利用轧钢厂用过的废水,去清洗铸造分厂扔下的大批废砂,回收率高达6094以上,超过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每年为红拖厂降低采购成本16万元;工贸公司也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这批退休老干部老职工焕发了精神,增加了收入,平均每人每月可多拿150元以上。他们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兴奋起来时还要喊一喊“刘士福万岁”!
贯彻刘厂长的“自谋财路”的倡议收效最显着的,要数红拖的“外协处”了。如今,据说,他们每人于明处的平均月收入已超过5000元;暗处是否还有,不得而知……
在超额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他们集资向厂里购买推土机,到外地办“服务大队”,承包建筑工程的土方;到太原创建推土机大修厂;到大连买房子,开展多种经营;到本地附近的岫岩开金矿,开滑石矿,出口滑石粉;购买了两台汽车,搞运输业……他们承包了业务,每年上交1万元利税,余下的便是他们自己的。他们的本职工作十分出色,私人的平均收入全厂最高。如今的“外协处”,人人忙得脚朝天,没有星期日和业余时间。他们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最大的才干。他们的做法,富了国家,富了红拖厂,也富了个人。这有什么不好?
起初,有些人担心,科室干部集资搞公司做生意,会影响本职工作。但事实证明,带头干的科室不仅精简出科室人员去多干事,而且赚了大钱。不少人尝到了甜头。
于是,红拖厂的各科室便开始向“外协处”学习,自己集资大搞业余经营。连团委和党办的干部们也都入股购买了厂里的推土机,到外地去挣钱了;在刘厂长的建议和策划下,设计等部门的高级知识分子也组织起来,成立“高级知识分子咨询公司”,在完成本厂业务之余,向社会延伸,用他们的设备设施和知识才干去为社会服务,挣回来的钱按规定的比例上缴和分红,大家增加收入,厂方也增加收入;行政部门更是想方设法,精简人员去大搞多种经营;总厂和各分厂“优化组合”下来的闲散人员也都出去做生意了……
在红旗拖拉机厂“经商”大潮中,刘士福厂长既是倡导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他带头为退休老职工的公司投股外,还带头呼吁组织厂部科室干部集资开办一个小卖部。他总是在那些集资最困难的部门入股,以示他的支持。这个小店于1992年春的元宵节经营批发元宵,就赚到2000元,夏天经营防暑商品,又赚了几千元。
现在,红拖的职工干部经营的“推土机服务队”已有十几个,足迹遍及各省市,最大的服务队有70多人,厂里派人去管理,在当地招收工人;理发店就有19个;小饭店和食品店等就更多了;拥有的各种经营执照共达60多个。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厂,越来越是看好!
过去,工人干部有几十元月奖金,已高兴得不得了;如今,月奖金大多不是几十元了,而是两三百元,四五百元,在外地的经营部门,有的可以拿千多元。当然,总厂及各分厂的工人和干部们的月奖金也都水涨船高了,因为干得好,生产大发展,效益越来越好。他们的收入也不亚于那些搞经贸的;况且不少职工都在这些集资公司和商店里入了股份,除工资外,还有股份分红。红拖厂厂长刘士福骄傲地向社会宣布道.:我厂的职工中已经没有困难户了!
“浙江省的修鞋工人走遍全国各个角落。安徽的保姆,新疆的羊肉串,广东的粤菜等各省的‘特产’,也都在全国各大小城市落了户,为什么我们‘红拖人’就不能出去闯天下,去经商做生意,去创建各种行业呢?”在提倡搞好本厂生产任务的同时,大胆打破传统观念,大搞份外经营的当时,刘士福厂长就这样说过,“我主张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只要能赚钱。除贩卖毒品、军火和人口之外……”
刘士福说,要把全红拖厂的1300多科室人员压缩为300多人,出路只有一条,集体和个人集资大办第三产业。现在,红拖厂内还自办了小银行,办实业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人搞活了,行业搞活了,资金也搞活了。
工厂的附属单位也在开始走“不吃皇粮自谋财路”的路子。
厂工会的十几个人,把工会工作搞得甚为出色,俱乐部更是红火得很:影视剧场对外开放营业;还办了滑冰场、小工厂、配件商店、小饭铺等,收入可观。
刘厂长已经发出通令:准备于1992年下半年对厂医院、托儿所和幼儿园等部门推行“自负盈亏,自谋财路”的办法,给予宽松的环境和优惠政策,以发挥人们的积极性,自己增加收入,自己富裕自己……
刘士福的这些大胆的做法,在今天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似乎很少见到;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创举”--干部工人公开地个人集资开公司,做生意,我是第一次听到,我指的是“领导公开倡导”,赚大钱……我以为,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超前意识”。读者同志们,你们以为呢?其实,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人同时从事几种职业的事,是十分普遍的。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似乎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小船”舵手,勇驾大船被尊称为旋风式人物的刘士福,1987年8月28日,以赫赫声威到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就任厂长。一时,全厂上下议论纷纷。
“尽管是省劳模、优秀厂长,可现在要掌管的是一个万人大厂,不比那个小小的客车厂……他能行吗?”
“红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比比皆是,不少是清华、哈军工、上海与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这里可说是到处藏龙伏虎。刘士福镇得住他们吗?”
“小船的舵手要驾大海轮?经得起风浪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
刘土福,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武汉水利学院,学的是内燃机专业。在上海船舶研究所工作几年后,七十年代调到鞍山内燃机厂。1983年元月,被升任为鞍山市客车厂厂长。他以他的才华智慧和开拓改革精神,把这个面临破产边沿的厂挽救了出来。他仅仅用去3年时间,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使这个全市的“亏损冠军”一跃为全市屈指可数的千万元盈利大户,成为辽宁省的着名企业,刘士福也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优秀企业家。
刘士福究竟能否挑得起这个重担,搞好红拖大厂呢?人们拭目以待。
刘厂长进厂才两天,便风风火火地把他在客车厂的那种“高频率、快节奏”的说一不二作风带了过来,在红拖厂刮起了一阵阵旋风。
以往,由于种种原因,食堂办得不好,不少职工都跑到厂外去下饭馆。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厂里领导责成保卫科的干部紧闭厂大门,不让职工到厂外用餐;保卫科干部手拿扩音器在食堂呼喊,以维持秩序。刘厂长一上任,便下令撤掉保卫人员,厂门大开……
“怎么可以这样做呀?关着大门堵都堵不住。这一敞开大门,怎么得了呀?”保卫人员心里想不通。
“你们服从命令就是!”刘厂长说。
“这个?”有人还要付价还价。
“不执行命令的,轻者罚款,扣发奖金;重者,停止晋级,免除职务……”
与此同时,刘厂长又严格地采取了有效措施,责令主管食堂工作的负责人说:中午这顿饭很关键,一定要让大家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干净,而且要比外头的饭馆价钱便宜!
他给行政福利处的干部定下了一个考核目标:战胜厂门外的个体户!
厂里的各个大食堂很快被“逼出”了个“高水准”主副食的花样大大翻新,猛地增加了30多个样式品种;价钱十分便宜;各种豆制品、豆浆、豆腐脑等极为受欢迎;还免费供应牛肉汤和羊肉汤;汽水、冰棍等供应,应有尽有……
职工干部们顿顿吃得喷香满意,饱了“肚”福,干活的积极性自然也高了。再也没有人往厂外的个体饭店跑了。保卫人员也闲得满脸堆笑:刘厂长真有两下子!
厂门外的饭馆和食品摊点,一下子全冷清了起来。小老板们干瞪着眼睛着急:没生意做了,没钱赚了,怎么办?
“干脆,我们的饭店摊点都在你们厂入伙算了。要不,真没有出路了。”饭店的小老板和卖汽水饮料的,卖冰棍的,卖杂食的,纷纷“告饶”求情道。
“好吧,把这些饭馆摊点都收购进来,好好加以改造,按我们的规矩办事,使它们成为工厂的福利事业的一个部分。”刘厂长对有关负责同志说。
这样,这个厂的厂内厂外食堂饭店等等由着职工挑选着用餐,伙食便更为丰富多采……民以食为天1后方搞得好,前方打好仗也就有了重要的保证!
“厂里新建的中心浴池,已经对男职工关门22个月了,厂长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一下?”有人给厂长办公室来了个电话。
“限你们一星期内一定要弄好中心浴池,对男职工开放!”刘厂长一得知此消息,马上给行政福利处下了一道强硬的命令,“任何借口和客观困难,都不要提了。职工的需要就是一切!办不好,立即严处!”
行政福利处的同志们已经领略了刘厂长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敢怠慢,飞快日夜兼程地整修……人们完全意想不到,中心浴池第二天竟然开门了……
“新来的刘厂长果然有魄力1”职工们都竖起了大姆指,赞扬道,“怪不得客车厂的职工们称他为‘刘旋风’。真是名不虚传!”
“刘厂长就是理解我们职工的要求,他心儿真正与工人们的心儿相通……”职工们进一步地评论道,不少人颇为感叹地说,“怪不得他离开客车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送,挽留的泪花在每个人的眼眶里闪耀……”
刘厂长治理“红拖”的方针,就这样从“后勤部门”下手。接着,一台台令人称赞的“好戏”不断地上演了……
老大难的红拖大厂开始迈出大步,向前奔驰了……
刘士福犹如一位高明的指挥家。他气魄恢宏地指挥“红拖”这支庞大的乐队,开始演奏起“改革开放”的交响乐--经济承包、干部聘任、优化组合、劳务市场、计时计件、超额奖励……他神秘地把副厂长、车间主任,没备安全科长、生产计划科长等所有上中层干部的智慧才干全都挖掘了出来,发挥了出来;把车间基层干部和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动了起来……
他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措施得到了党委书记刘树林等其他领导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工作中,他也不时从他的同志战友们那里汲取了好的意见、经验和建议。他真正成了红拖这部飞快运转的“大机器”的电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