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太阳对着散文微笑
5558100000015

第15章 期待新的突破(1)

——2001年散文创作状况断想

综观2001年我国的散文创作状况,令人心情有点儿复杂。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散文逐渐升温--渐人佳境--平实发展--至今,虽余波尚在,但已无高峰大浪。纵眼望去,海平面一碧万顷,几朵白鸽似的浪花闪闪烁烁,平静的大海,是重复状态的大海。

读者似乎有点儿不耐烦了,从散文家散文--作家散文--学者随笔--新生代散文--网络散文……他们迅速地阅读,追随,跳过,然后无情地抛弃,再去寻找新的兴奋点。在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新知识一天天扑面压来,人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快速学习,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读者的这种向往新鲜事物的阅读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从作者们的创作心理来讲,写出新的好的作品,更有如一种求生本能,强烈地攫住了他们的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吃自己嚼过的馍也没有味道。越是严肃认真的作家,越是写出过好作品的作家,越是想超越自己。

比如东北的王充闻就在跟自己较劲,提出不断创新,向自我挑战的口号。他说,创新就是对自己成功的积极破坏,就是突破赞扬的包围,就是给自己设置障碍。近年来,他重在关注新事物,学习西方文史哲、学新潮小说、学年轻人的新思维,认真拜读女作家们的作品,还用E-mal征求读者意见,以图打开新的创作视野,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大连的素素近年来写的较少,也是被创新问题所困扰,她认为自己和自己同一茬儿的女性散文作家们,已陆续进入创作的更年期,写出的作品不再可爱,有的甚至是病态的,必须寻求新路,重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跋涉,以求超越自我。

我十分理解他们的话,因为我自己也正在经受这种痛苦的煎熬。是的,痛苦,一点儿也不夸张,没有比重复自己更令一位作家沮丧的了,因为作家天生就不是平地上的行者,他终生都得在山峰间攀登,写出一部比一部更好的作品,这样他才能安心。然而要想超越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每一篇文章,他都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还有才力。力气还算好长,才力岂是轻易就能得到的?它可不像汽车加油一样,一按按钮,就汩汩涌出,它是天底下最吝啬的一尊神,吝啬得比葛朗台老头还要命。所以性急的作家,浮躁的作家,再也攀不上去的作家,就只有选择平地,好在现在报刊那么多,发表很容易,一篇篇平面炮制也无不可,两三年集成一部书,也可以算是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自己比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何况现在读者的水平高,也是不好骗的,你老原地踏步,读者可是要前进的,把你甩在后面,是太正常不过的了。

散文的超越更其难,因为它是硬碰硬的干货,没有情节来打眼,也没有轰动事件来补救。以我现有的认识,我认为:这种超越,不仅应是内容的突破,也应是表述方式的更新和变化;不仅应是境界的、思想的深化,也应是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变化;不仅应是遣词造句的新尝试,也应是文字表述、行文节奏、音阶音韵、构成方式甚至标点符号的空前驾驭,等等。

它应是尝试散文之无限可能性的根本性变革。它应是全方位的整体的革故鼎新。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谁也不耐烦老是面对一朵牡丹,哪怕它是集13亿人民宠爱为一身的天下独秀的百花之王。

因此,要问2001年散文创作的亮色所在?我个人认为,可以用4个字概括之--寻求创新。

本书中,我特意辟出一个新栏目,以异类散文做标题,收入5篇文章。其实按我当初的设想,是想把这个栏目做成重头戏的,但没能实现,一则理想的文章较少,二则有些作者因其知名度不高而寻找不到,无法解决版权问题,只好作罢。

所谓另类散文的称谓,也许不妥,其实我的意思就是创新散文--与时下散文不同的、一种全新的、或半新半旧的、或有一些创新因素的那种新式文章。这么说实在是有点儿太哕嗦了,还说不清楚,所以还是让我们以文章说话。

这5篇文章中,我个人认为比较地道、比较理想的,是黄集伟的《一个离过多次婚的女人,应该如何称呼她?》。这篇仅有800字的小文章,充?满了另类散文的种种符码特征,比如内容,奔桑(奔驰、桑塔纳)也开来了,豆子们也来闹翻天,就连戴安娜都来后了一把,实在是天马行空,想写什么就开笔,毫无顾及,也没禁忌。这副有点儿恶作剧一般的谐谑面孔,是传统散文所没有的。又如思维,你也说不出为什么要为一个离婚女人的称谓问题,就这么正儿八经地写一篇文章?而且实现得又是离题万里,哪儿和哪儿都不搭界?可是你又觉得这篇文章自有它深藏的玄机,像暗插在骨头里的锁链,环环都扣着你呢,想要逃走,那是没从阅读欣赏的角度看,传统的分析法,诸如主题、意境、结构、语言、韵律……一样也用不上了。作者写的到底是什么呀?他到底想说明什么呀?不知道。似乎他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你自己理解去吧,怎么理解都行。我自己的读后感:特别开心,特别有味道,特别好。

黄集伟写了一批这样的另类。按说他毕业于1982届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受的是和我们一样正统的学院派教育,还当过几年老师,更有为人师表的经典背景,作品不应这样出格?不过他好像天生就是不循规蹈矩分子,杂志社、报社、网站、出版社,各种媒体都尝试过,在哪儿都挺火。尤其是几年网站的工作经历,对他的行文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成熟的文本隐含着功名和利润的因素,为了发表,就必然要向格式化靠拢;而网上写作回到了艺术的最初起源,和为赋新诗强说愁不同,可以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写。怎么感觉着历史转了一个大圈儿,我们居然又与3000年前的古人共舞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艺术回到了人的天性坐标,写作又成了生命宣泄的本能,当是之,性情就出现了。

新的内容也就出现了,思维随着心灵走。

新的形式也就出现了,笔端随着性情走。

新的语言也就出现了,遣词随着个性走。

其他4篇文章中,徐坤的《时尚是一条狗》也受到了网络文学的浸淫,也显得很异类,读起来很开心。知道徐坤的网络技术很棒,这是她高明于一般女作家的地方,网上世界给了她很多益处,使她比我们都多都早地领略到t时代的信息、更广博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人类,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新观念等等。她的这篇文章从时尚人手,为我们展示了大街上正在发生的种种事,以及上面走着的种种人--他们的活法,他们的快乐与焦虑、内心的煎熬等等。其实这些人和事,天天、时时就在我们身边流淌,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过程,而我们自己没发现,却叫徐坤快步走过来,劈头就揭开了。她的本事就在这里,比我们看到的多,领悟的深,又能轻松一笑,一边调侃着一边掷还给了我们。当然不能说徐坤全然是受了网络的恩惠,她的学识功底和写作上的灵秀,使她能够得新风气之先。

李敬泽的《海原狼至雨》则是努力在寻求新的散文形式,从那一小段一小段似分又连,似连又分的结构中,可以见出这种努力的顽强度。探索散文的可能性究竟有多么无限--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长?这真是值得尊敬的。近年来,敬泽的文学批评在文坛,特别是在青年作家中树起了权威,其光辉掩盖了他的散文,其实他也是散文才子,其散文的特点是非常有感觉,不流于一般,就注定了他不会满足于传统散文的表现笔墨,肯定要弄出一些新的响动,相信他还会有创新之作源源涌出。

科拉斯曾说过:沿着别人的脚迹行进并不困难,为自己开拓道路要困难得多,但也光荣得多。由此,回过头来想这些年来文坛各路豪杰,包括编辑们种种顽强创新的努力,心里亦充满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