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太阳对着散文微笑
5558100000004

第4章 散文观潮(1)

在评述1991年的散文创作时,笔者以《太阳对着散文微笑》为题,昭示了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散文走俏现象。文章发出以后,不料得到异乎寻常的反响。风风雨雨又过去了一年多,而今散文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我之所以要动用风风雨雨一词,是因为就这种高雅的纯文学形式而言,散文的天空上似乎总压着欲雨的浓云。虽然散文升温的现实已被普遍认同,但同时人们也在预言,说是散文热很快就会过去,最多再维持半年。还有人评述说,在商品经济大潮如此猛烈的冲击下,散文能够昙花一现,这已经相当可观了……可以告慰的是,太阳仍在微笑。

出版的势头仍猛,形成大、精、全"新特色,力求全方位精品化。

如果说1991年是散文走俏年的话,那么我把1992年称为92散文潮。因出版周期的缘故,1991年下半年各出版社抓住天赐良机编辑的那批散文书籍,在去年纷纷面世。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青年散文选萃》、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988--1990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亲情散文选》和《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亲情散文选》、南京出版社的《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艺术散文选》,以及广东旅游出版社的人生散文丛书等等。还有相当一批正在加紧印刷装订之中,不日即可面市。例如:《新时期散文名家自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新散文12家代表作》(湖南文艺出版社)、《散文百家谭》(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外永恒主题散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女性的坦白》(湖南文艺出版社)、《女作家散文选》(上海三联)、《当代青年女作家美文精品》(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散文大辞典》(沈阳出版社)、《无价最是父母情》(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据说,这批书都卖得不错,有的甚至相当火。比如《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定价3l元一部,不可谓不高了,但出版社先期装订出一批在南京某家书店试销,却见一位位读者买得毫不犹豫。又如《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亲情散文选》,第一版15万册,在4个月之内即告罄,出版社立即再版。还有一位出版社的老总告诉我,该社的几本散文集全都赚了钱。

这些信息,当然对出版界产生了强大的电波,于是又形成散文出版的新一轮热潮。据笔者所知,目前的多家出版社仍在编纂散文书籍,而且这批书带有与1991年不同的1992年新特色,这就是大、精、全--以丛书形式整体推出,装帧印刷典雅精良,力求全方位的精品化。比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当代散文精品分类丛书》(10卷)、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中国女性文学书系》(10卷)、南京出版社的《中国当代散文大系》(300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20世纪散文精品全编》(200万字)等等。‘此外,去年全国又新创办了散文期刊《美文》(陕西)、《散文天地》(福建)、《中华散文》(人文社)、《散文?海外版》(百花社)等,据说天津等地都还在筹办新的散文杂志。

去年,全国还有《湖南文学》、《青年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等相继推出散文专号,发表了一批力作;《钟山》推出的同题散文大赛亦有不俗表现。在散文上争风斗浪,推波助澜,可说是1992年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景观。

潮涨潮落,固然是市场涌动的结果,但毫无疑问也会反作用于读者,引导他们驶向文学的蓬莱仙境。虽然通俗的地摊文学(其中大量是庸俗的)在我们这个国度上仍然处处汪洋,强大无比,但高品位的散文精品所形成的潮涌,潮头越高越好,势头越猛越好,涌动得越持久越好!

创作仍呈上升趋势,精气神儿十足,以文字为生命形式的散文创作纷纷加盟。

出版永远是追随在创作之后的影像。所以,作家们无暇回头闲览众山之大小,而是不敢怠惰地攀向前面的凌绝之顶。

而今散文创作的总趋势,一言以蔽之,精气神儿还在。精气神儿是北京话中具有相当形象魅力的一个词,大体谓之魂灵之意,我想亦相当于古人之气说。试想,一个人若精气神儿十足,整个儿就是一副生气勃勃的面容,将此同理于散文事,则大体面貌可观矣。

从数量上看,1992年的散文庶几超过了以往任何年头。这是因为小说家、评论家、诗人、学者、戏剧家……差不多所有以文字为生命形式的作家们,全都加盟散文。你随便打开什么报刊好了,都会发现王蒙、李国文、陆文夫、林斤澜、邵燕祥、从维熙、刘心武、余秋雨、史铁生、陈建功、韩少功、肖复兴、池莉等的散文新作。就连以写小说见长的老作家们,比如以长篇小说《大江风雷》、《乡关何处》蜚声文坛的艾煊,也把笔触转入散文领域。

细细阅读这些文章,你会享受到以往标准意义的散文里所没有的一些东西。散文在他们笔下变得丰富多彩,吸纳了他们在小说及理论文章中的光彩。比如《活动变人形》(王蒙)中的深刻、犀利、睿智,《危楼记事》(李国文)中的思考、体察、感悟,《只有一个太阳》(张洁)中的冷峻、激烈、沉郁,《裸雪》(从维熙)中的激情、理性、神思,《心灵史》(张承志)中的悲壮、执着、牺牲精神等等。所以,这些大家的入盟带给散文的,当然远远不是数量的增多,而是使散文飞升上新的一重天。他们开阔的思维方式,开放的心理优势,高妙的审美品格,深刻的人生体味和不拘一格的行文气势,都给散文带来了新的突破。

如是,散文就像希腊巨人阿尔库俄纽斯一样,吸取了大地母亲的力气,变得空前强大起来。加上散文界自身的努力,于是在1992年,就出现了如下一些好作品:

张洁的《过不去的夏天》,以荒诞手法一吐强烈的内心积郁,短短一千字就像一千把尖刀似的,毫不容情地割开了这个荒诞世界的帏幔。李国文的《卖书记》则在不露声色的叙述之中,完成了揭露、批判、反思、期冀、呼唤等深度思想内涵的表达。从维熙的《寻瀑》以独特的个性体悟,表达出当代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张承志的《天道立秋》隐忍着撕裂般的愤怒和痛楚,踽踽独行在精神的荒野,既替人类赎罪又欲向世界讨回公道,最终表述出一种追索不到的痛苦与历史人生的悲哀。周涛的《游牧长城》以大气磅礴的精神落点驰骋古今,力图对历史想个明白问个明白把握个明白。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以独特的求花不遇视角反题正做,在书卷墨香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跋涉。其他较突出的作品还有王树增的《但愿尘世有鬼神》、唐敏的《魔瓶》、徐小斌的《梦与画与人》、何志云的《扶桑三记》、朱鸿的《为路遥而歌》等等。

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笔触直指人生主题,且思考的深度有所增强,从而构成1992年散文内涵的扩展与深化。这当然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容量越来越大,精神漩涡的冲撞越来越急骤;特别是在我们当前这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电脑与高科技、商品经济与旧有秩序等社会形态并存杂糅的万花筒般变幻着的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物质生存与精神寄寓的挑战越来越尖锐、复杂、严峻,就必然要使先行的知识分子们先行经历痛苦的思想裂变。所以,凡紧紧追随时代脉搏的作家,都必然归向深省,归向结果,必然是赶走装腔作势的无病呻吟、无关时代的浅吟低唱、雕琢藻饰的文字铺排、小情小景的吟风弄月、毫无意义的悱侧缠绵、一己情调的情波恨海等等。旧散文已载不动现代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力量无比强大,谁也守不住旧有的文学形态永世不变,也同样无法阻止新形式的到来。

随笔异军突起,炉火纯青的无疑是老先生辈,中青年作家亦有佳作92散文潮第二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随笔异军突起。随笔作为散文的一种形式,具有思想容量大、哲理意味强、内蕴丰富深刻的特点。历史上,我国的随笔创作曾经几度兴盛。但由于很难调整好与社会政治的关系,遂使这种文体蔫头耷脑,勉力残活。我曾查阅好几种文学词典,竞都没有随笔辞条,足见相当一个时期对它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