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散文选》跋
1我在残酷的滚滚热浪里强自挣扎着……
这是本世纪北京的最后一个夏天,可是它究竟怎么的了,回想起来真好比一场可怕的梦魇1422度的高温灼伤了所有人的感觉,如我从来惧凉不惧热者,竟然也于枯坐当中,听到一滴又一滴汗珠嗖!--嗖!--嗖!--嗖!……射箭似的在后背上演练,不一小会儿衣衫就濡湿一大片。人啊,在这种混沌一团的折磨里面,只剩下一个念想儿:赶快找一架硕大无朋的冰棺,把自己冻起来。我就是在这奇暑大热的蹂躏之中,把本书编完了。
毅力来自于上海文艺出版社对我的信任--整个90年代,中国的散文创作拓宽了大视野,迈开了大步伐,挣脱了大羁绊,发生了大变革,取得了大前进。一热十年,现在居然还在各个文学品种中拔着头筹--太阳依然在对着散文微笑!在这金沙万点的大丰收中,要遴选出40万字薄薄的一本(90年代散文选》,先不说困难不困难,单说选不好的话,怎么面对时代、历史和众多呕心沥血的作家们?
只有背水一战!我给自己定下的标准是:尽量争取每一篇都是名篇,尽量争取每一名篇都不落空,尽量争取每一位90年代的散文骁将都尽收其中。所幸的是,结果还不错:
--感谢李小林女士,寄来了巴金先生的《怀念曹禺》,文中叙述了巴、曹两位文学巨星长达七八十年的交往和友谊,在貌似平淡的文字下面,有两颗灼灼燃烧的、激情不泯的心。小林女士说,这很可能是巴老的封笔之作了,因为从是文以后,巴老的健康状况就急剧恶化了。
--感谢张中行老,以九秩高龄,亲自遴选了散文方面最喜爱的
--感谢张洁女士,在近年来已不再随便给出文章的情况下,同意把她等了好几年才等来的《我很久没有喝过香槟了》入选本书。一向对自己要求极严的张洁,对此文却很是偏爱,几次说起这是她只有少数几篇可以拿得出去的散文之一。
--感谢史铁生先生,在身体不好的状况下,同意本书全文收入《我与地坛》。这篇15000字的长散文,是90年代中国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如果有所缺漏,后人将会责问于我。
--感谢余秋雨先生,不以我的谬说《历史的暗角》是余秋雨散文最好的一篇为不敬,同意将该文加盟本书。90年代期间,余秋雨散文在全国产生了深入人心的影响,创下了发行和阅读方面的奇迹,他使散文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散文走入了新的历史。
--感谢季羡林、金克木、吴冠中、林斤澜、李国文、谢冕、刘心武、梁晓声……诸位先生,他们不但一直是我的本职工作岗位光明日报?文荟副刊的作者,在整个儿90年代的10年中,一次次以最好的文章支持我;而且也成为我最铁的书作者,在我编纂的近20部散文集中,全赖他们的篇篇佳作,撑起了这些书的脊梁。
--还要感谢我的同性、同龄的女作家们,舒婷、王安忆、铁凝、张抗抗、毕淑敏、池莉、陈染、迟子建、匡文立、素素(大连)、冯秋子……我喜欢她们的灵秀文章,也喜欢她们的冰雪聪明,更欢喜她们对我的信任和友谊,她们各自把最好的文章交给我,就像把她们钟爱的孩子托付于我,这份女性之间的情感,当属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应当感谢的,还排着长长的队伍,限于篇幅,何能一一?此处,唯有用省略号代替了……
2当然,在我给本书编写目录的时候,也有遗憾,而且是不小的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收入张承志先生的作品。可以代表90年代散文水平的,张承志无疑是一大家。在90年代里,他有一批极为厚重、非常精彩的散文,以《清洁的精神》、《天道立秋》、《以笔为旗》为代表,不但在我国散文的整体水平线以上,而且超越了90年代以前的他自己。这每一篇,都是可以选人本书的,可惜因为版权问题,高岸为谷,大河断流,我们只能眼睁睁放弃。第二个遗憾是不得不腰斩了好几篇文章,因为太长。40万字对一部散文书来说,是够解放的了,可对中国10年散文大潮来说,就成为枷锁,没办法,只好在约稿的时候就事先声明:每人一篇,每篇一般不超过5000字。明明知道这得扼杀一批好文章,却只能硬着心肠充当刽子手。
第三个遗憾是沙里淘金,终会有遗漏。个人的阅读面总是嫌太狭窄了,个人的审美水平和鉴赏品位又有太大的局限,所以肯定,还有精品文章未被选入,只好向作者和读者做双向的抱歉了。
3关于本书的编辑体例,还要再啰嗦几句:
(1)按年龄排序,是我编书的老习惯了,本书依然如是。这里面有着无尽的好处:第一敬老,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在我辈这里必须发扬光大。第二具有资料性,一目了然,方便读者的阅读。第三免去了高、下、前、后、左、右的排队难题,既偷了懒,又节约了时间。第四回避了远、近、亲、疏关系所带来的困扰,省却了防不胜防的诸种麻烦。
(2)90年代里,文坛去世的大师巨擘、着名作家、散文家多多,比如:冰心、夏衍、钱钟书、叶君健、赵萝蕤、萧乾、姚雪垠、荒煤、冯牧、唐达成、吴方、李佩芝、苇岸……早年我初编散文集时,他们的珠玑文章还赫然在册,熠熠生辉,现在对照本书,相形之下,由不得人不感慨万千!考虑版权问题以及一些其他因素,最终决定:凡已去世的一律不收了--并不是我已经把他们忘记,这也许会成为我的下一个选题。
4这部散文集,就这么编完了。能不能代表90年代中国的散文水平?我的回答是相当自信的:能。
下面要做的事,是跑邮局,寄给出版社。然后,是对我国散文的出版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散文编辑陈先法先生,审稿,编辑,最后是付梓出版。手抚着厚厚的书稿,我忽然一阵留恋:这是我在20世纪编辑的最后一部书稿了。
一道门栏,可以把两个世纪截然分而为二,但却不能把散文分成两个世纪。但愿本书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够成为传世之作。能够使下个世纪,乃至下下个世纪的读者们仍然有兴味去读,并且在合上书的时候肯定说:这是前人留下的一部高水平的散文集。
1999年10月1日于京南西马小区
于国庆50周年隆隆礼花声中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