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易经》学生活
5561600000029

第29章 大过卦——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巽下兑上)

【原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

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栋梁曲折弯桡,利于有所前往,亨通。

《彖》解释道:大为过甚,指刚大者过甚;栋梁曲折弯桡,说明首尾两端柔弱。阳刚过盛而处中,逊顺喜悦而行动。利于有所往,所以“亨通”。“大过”之时,其义太大了。

《象》解释道:大泽淹没树木,象征“大为过甚”;君子因此(处身“大过”之时)能够独自屹立,毫不畏惧;毅然逃世,无所苦闷。

【智慧解泼】该卦是颐卦的反卦,颐卦中间的四个阴爻需要供养,大过卦的四个阳爻过分充实。大过卦的中间是四个阳爻,上下两个阴爻。阴为小,阳为大。从卦象上看,上卦兑像泽,下卦巽像木,泽水没过树林,是大过。此卦大意是,阳刚过度,需要调整。此时,必须采取措施,调整阴阳强弱,使各自的力量对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保持中和的谐调关系,这样才能转危为安。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在“大过”的非常时期,要有大过人之举,立大过人之行。

【原文】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

初六,用洁白的茅草衬垫承放(奉献者的用品),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用洁白的茅草衬垫承放(奉献者的用品),说明“初六”柔顺居下、行为谨慎。

【智慧解读】

“初六”在巽卦下位,巽性谦恭,为白色草木,是垫在下面的茅草。它甘居下位,以谦恭柔顺处世,是“无咎”的卦象。处于阳刚大过的非常时期,甘居人下可以避免灾祸。新生事物最初很弱小,像小草的嫩芽一样,但它会逐渐由弱变强,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所以,对于弱小的事物,我们要谨慎地上承阳刚,使之逐渐强大。

【原文】

九二,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

九二,枯槁的杨树生出嫩芽新枝,龙钟老汉娶了一个年少娇妻,无所不利。

《象》解释道:龙钟老汉娶了一个年少娇妻,说明“九二”阳刚过甚,但能和“初六”阴柔相互亲与。

【智慧解读】

“九二”以刚健居巽卦中位,德行刚健而中顺。上无阴爻相应,而下有“初六”成比相亲。“九二”应下,则下卦变离,离为枯杨。它在巽中,巽初为妇。卦变离为中女。巽为木,妇生中女。此爻以枯杨、老夫喻“九二”,以嫩枝、娇妻喻“初六”,“九二”阳刚过甚,需要以柔济之。因此就以阴柔抑制过度的阳刚,使之阴阳相济。这启示我们:对于严重偏离正道的事物应采取超过常理的果断措施,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原文】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

九三,栋梁曲折弯桡,有凶险。

《象》解释道:栋梁曲折弯桡而有凶险,说明“九三”的刚势不能再加以辅助。

【智慧解读】

“九三”是阳爻居阳位,过刚而不柔,与“上六”相应。“上六”是房梁的位置,在巽卦上位,为木;它又在兑卦之下,兑为木折毁。上应六则木折,是前途凶险的卦象。此爻大意是,过刚失柔,前进必毁,不能辅助他人。这告诫我们:对于生活中那些积极进取的富有阳刚气质的人、宽容退让的富有阴柔气质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弥补各自的不足。

【译】

九四,栋梁隆起平复,吉祥;要是有应于下方,必生憾惜。

《象》解释道:栋梁隆起平复,吉祥,说明“九四”使栋梁不再向下曲折弯桡。

【智慧解读】

“九四”是阳爻居阴位,以刚居柔是大过中的不过。与“初六”相应,“初六”是被压折的房梁,无力上应“九四”。“九四”下应“初六”,则初爻变阳,房梁隆起,是初爻的吉祥。此爻的大意是,房梁得助不向下弯曲,要不惜丢面子,支持弱者,使大家吉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这就是过犹不及,任何事物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这个度,使它保持平衡的状态。

【原文】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

九五,枯槁的杨树开出新花,龙钟老太配了个青年丈夫;不会有灾祸,也无所佳誉。

《象》解释道:枯槁的杨树开出新花,生机怎能长久呢?龙钟老太配了个青年丈夫,这样的情状太丑恶了。

【智慧解读】

“九五”是大过卦最上的一个阳爻,居尊位,象征极为阳刚、过度。下面无阴爻相应,只有“上六”与它成比相亲。其上卦变离,离为树枯。阳枯变阴,而阴荣为阳。它又在兑卦,兑为悦,主折毁。这就意味着,如果阴柔已经处于过度衰竭而失去生机的阶段,表现出毫无作为的消极因素,它就不能发挥抑制阳刚过度,保持刚柔相济的调节作用。这就劝告尸位素餐、自感经历不济的领导:应当激流勇退,给新人让出地位,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原文】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

上六,涉水过深以致淹没头顶,有凶险,但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涉水过深以致淹没头顶有凶险,说明“上六”救时亡身,不可视为有灾祸。

【智慧解读】

“上六”是阴爻居大过卦之末,件是空虚无力的夫闰之爻。在兑卦上位,兑为悦、为折毁。下接“九五”,是柔弱无力之人,以喜悦的心情人泽救人被折毁于泽中的形象,是在阳爻过多,弱者无力救助之时,因救人被淹死的。此爻大意是,舍己救人,精神可嘉。这告诫我们:当处于危险的境地时,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必要时应做出一定的牺牲,这样才能力挽狂澜。

【经典例说】

神州动荡,无惧而立

“大过”之时,社会动荡,人心惶惶。这时,就很需要能独立潮头而无惧的人来力挽狂澜,才能干出一番非凡的事业。其实,历史上很多大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大过”之时脱颖而出的,唐朝贤相魏征就是其中一位。

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建立了大唐王朝。但天下初定,仍是群雄割据的逐鹿局势。魏征怀着勃勃雄心来到长安,但因职位低微,一时不为李渊所知。魏征认为眼前动荡的局势正是自己建立功名,求取仕进的好机会。十一月,他自请前往山东(包括今河北、河南及山东等地区),招降瓦岗军旧部归唐。李渊非常高兴,就任命魏征为秘书丞(掌管国家图书之职).乘驿车东下。

不到一个月,魏征就到了黎阳,先给据守此城的徐世勋写信陈述形势利害:“当初魏公(李密)举旗反隋,振臂一呼便拥众几十万,声威所及,半于天下。一败不振,终降唐朝,由此可知天命之所归也。现在你身处兵家必争之地,不早做自图,就可能错失机会,前途有危了。”徐世勋看过信之后,前思后想,决计归唐。他一面将所辖地区的郡县户口、士马人数造册登记,派人送往长安,一面运送粮草接济唐将淮安王李神通。此时,李神通因被河北义军窦建德所败,自相州退至黎阳,遂与徐世劫合兵守城,保存实力。此后不久,魏征又前往魏州(即武阳郡),劝说自己的老上司元宝藏归降了。

魏征在山东地区的招抚活动,以得到徐世劫所占据的李密旧地10郡及20万众为最大成绩,这对李唐平定中原地区起着奠基的作用。

第二年二月,自称长乐王的窦建德在山东聊城擒杀了自称皇帝的宇文化及。十月,又举兵南下攻克黎阳,李神通、徐世劫父子及魏征等人.全都当了俘虏。窦建德早就闻听了魏征的名气。便任命魏征担任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职)。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在统帅大军东征的战事中击败并活捉窦建德,窦建德失败后.魏征与隋朝旧官裴矩一同回到关中。皇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征有才干。召他主管东宫的经籍图书.任太子洗马职务。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执掌朝政后,立即传召魏征。因为魏征是李建成的亲信下属,众人都替魏征的性命捏一把汗。但魏征却并不惊慌。坦然前往。李世民一见魏征,就怒声责问:“你离间我们兄弟,该当何罪?”魏征面不改色,从容答道:“如果先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有如今的下场。臣下尽忠为主,这有什么过错呢?春秋时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但他在做齐桓公哥哥公子纠的师傅时,还曾用箭射伤齐桓公呢。”李世民听后,无言反驳。看到魏征不卑不亢的态度,满腹的嫌怨也消去了大半。随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掌管文书之职)。登基称帝后,李世民又提升魏征任谏议大夫,这是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魏征又屡次升迁,权倾朝野。

【大师讲评】

唐朝初年是一个动荡的岁月,政治的变动影响着一代人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中,成功变得既简单又复杂,有些人在乱世中崛起,有些人在乱世中沉沦。贫富的差距、亲人的命运有时候会因为一阵兵马的厮杀而瞬间改变。魏征在这动荡年代能乘风破浪,无惧而立,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拓荒者”般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很是符合大过卦所揭示的观律。

如今,感情的纠葛、爱情的追逐,对名利的看法、做人的立场,一切都在不安定的环境中随波飘摇,如能持中守正,那么“大过”之时,也正是人们大有作为的最佳时机。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事业不顺、前途暗淡的时候,要审时度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方法,使自己乱中求稳,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