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易经》学生活
5561600000046

第46章 姤卦——声色犬马,伤己误国(2)

物极必反,天下不会永远都是皇帝一个人的,当陈后主和他的臣子们在悠闲享乐的时候,长江以北的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庭花”唱开了皇帝臣子们的心扉,也唱开了国家的大门。

公元581年,杨坚正式废掉北周静帝,自己即位称帝——隋文帝。隋文帝上台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加上他本人生活俭朴,使隋国逐步出现繁荣景象,国力也随之雄厚起来。于是,他就开始对外扩张并树立了统一整个华夏大地的雄心。他在消灭了后梁政权后.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陈朝。而且陈叔宝荒淫无度、不理国事的消息,早已经是路人尽知,他认为这正是个好机会。

公元588年,隋文帝派兵攻打陈朝,陈朝的兵居然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隋朝的几路大军顺利地开到江边。江边陈军守将告急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到建康。然而这样紧急的军情,陈后主连拆都没有拆,就往床下一丢,继续他的淫乱生活。后来终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商议战事,陈后主居然说:“东南是个福地,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北周也来了两次,都失败了。这次隋兵来,还不是一样来送死,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的臣子们更是随声附和:“陛下说得对,我们有长江天堑,隋兵又没长翅膀,难道能飞过来!这一定是守江的官员想贪功,故意造出这个假情报来。”结果朝政大事就这样当作了玩笑,随后又叫歌女奏乐,通宵玩乐。

然而,倒行逆施的人,天也不会助他,长江天堑更不会助他。公元589年,隋朝将军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与此同时,将军韩擒虎已渡江到采石,接着又攻下姑苏,与贺若弼迅速形成两股力量,建康成了被夹击的饺子。面对如此险恶形势,陈叔宝才发出抵抗的命令。可惜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亡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隋军打进皇宫后,陈后主慌不择路地跳进了井里,隋军遍寻不见陈后主。后来,捉住了几个太监,才知道陈后主逃到后殿投井了。隋军兵士找到后殿,果然有一口井,就高声呼喊。兵士们威吓着叫喊说:“再不回答,我们要扔石头了。”说着,真的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装出要扔的样子。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起来。兵士把绳索丢到井里,才把陈后主和两个宠妃拉了上来,陈后主做了隋军的俘虏。

陈朝作为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被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杨坚并没有杀掉这荒唐的皇帝,陈后主于公元604年病死于洛阳。

【大师讲评】

作为一国之主。有傅缂、章华等忠贞之臣的辅佐,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陈后主本可以奋发图强,远播国威。然而他偏信佞臣,贪图女色,最终屈为囚徒,冤死异地他乡,这一惨痛的教训警示人们:只有避开小人,远离女色,才能有所作为。

孟尝君姓田名文,他的父亲田婴是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孟尝君在战国后期因为好客而闻名天下。

因为孟尝君总是以诚待人,所以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投奔他。而他也从不挑剔,无论谁来都一概接待,并且还招待得十分周到。这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就是孟尝君最重要的宾客,因而在盂尝君府上的宾客们心情都很愉悦。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事情,也很想见见他,看看孟尝君为什么如此受人们的称赞和仰慕。于是,他让他的弟弟泾阳君去齐国做人质,让孟尝君到秦国来与他面谈。

孟尝君看见秦国这样以诚相待,也不好意思推辞,决定答应秦国的这一请求。但是,他的宾客里却没有一个是赞成的,都劝他不要去。

苏代对孟尝君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过来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木偶人在和一个泥菩萨说话。木偶人说‘今天就要下雨了,你就要完蛋了。’这时就听见泥菩萨说‘我是从泥土中来的,就是失败的话,我仍旧是回到泥土里去,而你却只能在水中漂流了,还不知道要飘到哪里为止呢。’这就像现在一样,秦国就像虎狼一样狠毒,而你却还要到那里去,如果你不能回来,那你不是要被泥菩萨笑话了吗?”孟尝君听苏代的话蛮有道理,就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公元前298年,秦昭王又一次派人来请孟尝君。这一次孟尝君实在没办法拒绝,只好答应秦昭王的邀请。

孟尝君到秦国之后,秦昭王立即任命他为相国。这时有人站出来劝秦昭王说:“虽然孟尝君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毕竟是齐国的贵族公子,现在您让他当秦国的相国,他做事情的时候必定会处处为齐国着想。这样,秦国就危险了。”

秦昭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又免掉了孟尝君的职位。可是后来他又怕孟尝君跑回齐国去对秦国不利,就把他抓了起来。为了免除后患,秦昭王还打算把孟尝君杀掉。

孟尝君意识到自己已是身处险境、危在旦夕,为了让自己脱身,他就派人去找秦昭王最宠爱的幸姬,请求她给予帮忙。谁知道幸姬回答说:“如果孟尝君能够把他那件名贵的白色狐皮大衣送给我,我就会想办法救他。”

孟尝君确实有一件完全用狐腋的毛做成的大衣,价值千金,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的。可是,这件大衣在他刚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献给秦昭王了,早已不在他手上。怎么办呢?无计可施的孟尝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急切地把宾客们找来,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时候,有个地位极卑贱的门客一语惊人:“我能够替您找回那件大衣。”

原来这个门客最擅长钻狗洞偷东西。孟尝君看到没有其他办法了,就答应了他。于是,这个门客先着手打探情况。一打探,他得知秦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也舍不得穿,就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于是,他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逃过巡逻人的眼睛,潜进贮藏室里,悄悄地把狐裘偷了出来。一拿到狐裘,孟尝君就把这件宝贝给幸姬送去。幸姬得到了这件向往已久的名贵宝衣也非常高兴,就在秦昭王面前为孟尝君说了几句好话,劝秦昭王放了孟尝君。秦昭王宠爱幸姬,果然听从幸姬的话,不久就把孟尝君给放了。

然而,秦昭王在把孟尝君放出大牢之后马上就后海了,他赶紧派人到客馆去找孟尝君,哪知扑了个空,孟尝君已经逃走了。于是,秦王就派人骑着千里马去追孟尝君。哪知孟尝君获得自由之后,立刻驾车像离弦的箭一般向齐国逃去。在路上,他改换了通行的照会,变更了姓名,混出了关口。半夜时分,他们就来到了秦国的边关函谷关。可是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之后,却发现城门紧闭,根本就没法出去。原来,按照当时秦国的边关制度,一定要等鸡叫之后才会开关放行。这可把孟尝君急坏了,他知道秦王肯定会派人来追他的,可现在他又没法出去,看着紧闭的城门,孟尝君无计可施了。

又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宾客中有个会模仿鸡叫的人站了出来,救了大家的命。他学鸡一叫出声来,周围地方的鸡都跟着叫起来了。听到群鸡齐鸣,守关的将士便以为到开城门的时候了,就打开了关门。就这样,孟尝君等人逃出了秦国。他们出关后大约一顿饭的工夫,追兵就到了。但关外已经不是秦国的地界了,出了关的孟尝君终于化险为夷,平安地回到了齐国。

以前孟尝君把这两个地位卑贱的人安排在宾客里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们俩,且耻于与他们同行。而孟尝君在秦国遇难的时候,却是靠这两个人才脱了险,从此,宾客们再也不敢轻视他们了。

【大师讲评】

孟尝君虽然是取“鸡鸣狗盗之徒”者,但他也是个礼贤下士之人,因为毕竟他们除了“鸡鸣狗盗”以外,还有其他的技能和才干。

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偶然得来的。我们或者和他们住得很近,因而相识;或者是以未曾预料的方式和他们相识了。结交朋友虽出于偶然,但朋友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却很_大。很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都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断地使自己力争上游。交朋友应经过郑重地考虑之后再决定。伟大的人物才会结交伟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