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秘境探踪
5587800000051

第51章 俐侎人和茶

位于滇西南边陲的临沧市境内,风和日丽,干湿分明,四季如春。这块风水宝地,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不仅有成林成片的栽培形茶树蓬勃生长,而且连片野生古茶树也有数十万亩之多。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俐侎人,居住地山高坡陡,属山区、半山区,为亚热带温凉气候。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然是适宜茶树生长的沃土。从古至今,俐侎人与茶为邻,以茶作伴,有甚为悠久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

据说,俐侎人初识茶,从其先祖迁徙而来的途中开始。从传说故事中发现,俐侎人的迁徙过程,是一个逃亡的过程。逃亡之初,行路不远,为脱离虎口,疲于奔命,他们顾不上打猎充饥。上路时又未置备干粮,只能以野菜、树叶当粮暂且充饥。其中就采摘野茶树嫩绿的叶子进食,感觉其枯涩之后,回味泛甜,且有生津止渴、神清气爽之效。便一路奔波,一路采摘而食。直至其时的顺宁地届落脚,发现落脚地仍有这种长有嫩绿叶子的树,就植于房前屋后,采摘下来,以开水冲饮。当初,俐侎人自然未知此树为何名,在与当地人接触交往中,方知其名为“茶”,且可晒干做饮品,便效法而行。

后来,俐侎人在长期和茶打交道中,经探索和总结,不仅将茶叶作饮用,还将茶叶作药用和食用。他们用米、茶、糖相炒,制成糊米茶,注水煮沸,饮汁,以泄热止泄;用沸水泡盐茶饮,用于消炎和除感冒;用茶叶水洗眼,祛除火眼;每当茶叶冒出新芽,俐侎人会从茶树上采下鲜嫩的茶叶,洗净,以作料相伴,作凉拌菜食。其味鲜美、独特,其效清凉、散热。

由于茶叶不仅具有独特功效,且能增加经济收入,茶树成为了俐侎人祭祀的“神树”。每年入春,俐侎人都会到自家种植的茶树下行祭祀之俗。此风从元泰定间开始,至今效行。亚练乡章太村就是一个纯俐侎人的行政村,这里不仅分布着原始野生型古茶树,而且还生长着三株经专家考察鉴定的古中华木兰活化石。生活在这里的俐侎人,每年古历三月十五日,都会虔诚地到茶树下焚香、叩拜和祭祀。且俐侎人盛行祭祀,一年四季都有祭祀活动。而每行祭祀,祭品中都少不了茶水。

而今,茶叶不仅是俐侎人的饮品,而且是俐侎人的经济支柱。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升温,茶叶市场不断走俏,在俐侎部落,也出现了多家制茶企业,俐侎人自可就近出售。而地方党政部门也积极将发展茶叶作为一项推动地方经济的产业抓落实,并制定了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俐侎人种茶、管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茶叶产业自然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上每家每户俐侎人都种植着茶叶,多的近百亩,少者也10余亩。每年的茶叶经济收入,多的上万元,少的也数千元。

茶叶主要为饮用品。俐侎人天天和茶叶为舞,天天要喝茶。拂晓起床后要喝早茶,午饭后要喝午茶,晚上要喝夜茶,到田间地头劳作或到山上放牧,要用茶解渴。在俐侎人中,流传着很多关于喝茶的顺口溜,诸如“早茶一盅,一天威风”、“成天不喝茶,心头乱麻麻”等等,均道出了茶在俐侎人中所占分量。

俐侎人在长期饮茶中,不仅孕育出了很多茶歌茶调,且衍生了独特的茶礼茶俗、茶艺茶道。

茶歌和茶调中,流传广泛的有按月份连唱的《十二月采茶调》和有民间流传的打歌调等。《十二月采茶调》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概括和总结了茶叶的生长规律,并包涵人生的处世准则。如《一月采茶调》的唱词:“正月采茶茶不发,媳妇有空回娘家。各种礼物装满袋,身上背着胖娃娃。父母养儿不容易,孝敬老人莫要忘。爹妈在时山成路,爹妈不在路成山”等;民间流传的打歌调中,涉及茶叶的也不少。典型的有“张家门前有棵茶,一对知了顺茶爬。想问知了叫什么?口干舌燥想吃茶”等。

极能放映俐侎人茶礼茶俗和茶艺茶道的,就是“俐侎竹筒雷响茶”。其共有温水、破竹、打茶、洗具、雷响、苦渡、敬茶七道工序。俐侎山寨有天然的山泉水,其水质上好,清凉甘甜,这样的水泡出的茶香味纯正、浓郁。温水的器皿是古老的铜罐,有山泉水和这样的烧水器皿,不会生水垢。在火塘中烧水的同时,俐侎人会以当地的一种香竹制成的竹筒作烤茶器具,将茶叶放入竹筒中,在火塘里均匀地烘烤。茶叶既吸收了竹子的香气,又保留了原有茶叶的清香。接下来的程序就进入“打茶”,即不断用棍子敲打竹筒,以使茶叶烘烤均匀。据说“打茶”习俗源于俐侎人古时的生存环境,他们聚处山林中,“打茶”声可防止野兽靠近人群。茶叶烘烤至黄而不焦,香味四溢时,用沸水清洗茶具。清洗茶具后,将烘烤好的茶叶放入茶具,注入沸水,茶叶即在茶具中沸涨,发出如雷的响声,即“雷响”。后将茶具中的茶水少许,均匀地倒入茶杯中,然后进入“苦渡”程序,亦即在每个茶杯中注入沸水。“苦渡” 俐侎语称为“喂”。据说古时,俐米山寨有一位勤劳的小伙,和某富人家的阿朵相爱,却遭到双方家庭的反对,但他们依然爱得很真、很深。就在他们偷跑出野外谈情说爱时,小伙被毒蛇咬伤,阿朵为救心上人,就用口吸出了毒液,并找来茶叶一口一口涂在小伙伤口上,最后,小伙得救了,阿朵却中毒身亡了。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有情有意的阿朵,俐侎人在自己的传统茶艺中就把注水的过程叫做“苦渡”。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敬茶,俐侎山寨里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要把第一碗茶敬给长辈或者最尊贵的客人。这就是“俐侎竹筒雷响茶”,其包含俐侎人的深情和祝福,也是俐侎茶文化的一个有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