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赶尸后裔
559800000169

第169章 降头传说2

三藏法师无耐,只好带了经书回到唐朝,至此经书都仍残缺不全。

后来这一段故事被吴承恩整理写进了《西游记》中。

可是后来,又有渔人在河里打捞出了经书,真经是佛门无上至宝,在水中泡了多日也没有损坏,渔人知道是件宝贝,连忙把这些经书送给国王。

国王又找人根据经书中的方法修炼,可是这些经书却到底只是一小部份,没办法修道成佛,练的这一小部份恶性难除,反倒成了后来的降头术。

所以,在佛教中,一直把在中国、日本等地流传的佛教称作“大乘教法”而在南洋一代的佛教称作“小乘教法”,原因就在于,中国、日本等地的僧人修行的是“经”而南洋等地僧人修行的都是“谶”

(注:事实上,所谓的大乘教法与小乘教法并非是如此区分,他们存在的只是教义上的区别。乘指的是运载工具,比如马车一类的,而“大乘”指的是使众生成佛,普渡众生——即用大的“乘”把所有的众生都渡过菩提涅槃彼岸;而小乘,主要是强调个体的解脱,以求自己的成佛。以前“小乘”“大乘”的说法是由中国僧人提出的,“小乘”略带贬意,不过在现在的佛道界只是教义的差别,无褒贬之分。)

又到了唐代中业到五代十国时期,降头术北传入云南湖南地区,与当地苗巫相结合,又衍生出了蛊术。

又是在唐宋之时,茅山教的一位门人与一位降头师苦战了几天,最终被降头师把茅山道的门人杀害,而这位门人的弟子为了给师父报仇,又用邪法杀了降头师的一个弟子,把自己的灵魂侵占了他的身体,这种邪法却有一个弱点,就是最多自己的肉身只可以保持三个月,不然灵魂就回不到肉身之中,魂飞魄散。

这位弟子一心想给师父报仇,连茅山教不准用邪术的教规都给抛之脑后,在潜伏了近三个月后,这位门人如愿的得到了全部的“谶”,马上回到茅山去找自己的肉身,结果他因为怕被茅山教的其它人发现他用了邪法,把肉身藏在山洞之中,可是这时回到山洞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肉身了,只有地上的一堆枯骨和被野兽吃剩的一块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