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驿站
5618600000019

第19章 封闭与开放的土楼(3)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出自匠人之手,工程技术、艺术表现大多是一种不自觉的师承与演变,并形成了固有的传统特征,如建筑以木料为主要构材,没有长久留存的观念,建筑活动受到宗法、礼仪、制度的限制,建筑技术的传授以师徒间的口授心传为主,因为不重书籍,所以虽有无数宏伟实物留存于世,却没有值得称道的理论建树。

土楼作为一种后起的区域建筑,某些方面自然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那不可磨灭的烙印,如技术的传承依赖师徒之间的口授心传,没有专门的建筑理论学说等,但更多的,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们客居异乡,总是有意无意间形成一个有别于他人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列举土楼符合申请世界遗产的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土楼“是中国生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是中国历史变迁和人口大迁徙、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土楼的主要建材为粘沙土,虽然墙体用竹板或木条掺入土中以作墙筋,大门、栏杆及房梁等也用木料,但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木料为主要构材的生土建筑,并将坚固耐用、长久保存作为主要因素纳入施工计划之中。传统建筑受封建皇权、传统伦理约束,在高度、层次、尊卑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民居,其格局、大小更是严格限制。对此,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写道:“历代王朝都有一种建筑法规,规定人民房舍的最高限度,也规定只准使用什么质料,什么颜色和什么图案。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定,或拒绝传统的矮小简陋的形式,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空气流通的巨厦,他就犯了‘违规’的条款,会受到跟叛逆一样同等惩罚,最严厉时可能全家老幼一律处斩。”正因为土楼建在人迹罕至的“化外之地”,专制统治鞭长莫及,难以将一些生硬的条条框框套在楼主及工匠身上,这才成全了土楼的高大宏伟与灿烂辉煌。

关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尼采曾精辟地论述道:“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客家人远离中央集权,摆脱了封建统治者强加于建筑之上的皇权与束缚,进入到一种自由灵动、充分运用自己权力的境界,回归建筑本体,将创造的技能与空间,发挥到了少有的高度。他们没有照搬现成的模式,不受传统窠臼的约束,呼应遥远的民族历史记忆,在想象与现实间寻找切入点,追求理想完美的契合。于是,一种全然有别于传统建筑范式的土楼就这样由胚胎而萌芽,到粗具规模,继而长成,日臻成熟,终于在闽西南、粤东北生根、开花、结果,汇成一道冲击人们视觉与心灵的伟大奇观。

承启楼楼主江贵平早已站在路边等候我们的到来,他说他将《星夜,承启楼》读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作者马卡丹带人前来,自然是迎接不暇了。

在楼主的引领与解说下,承启楼的形象与构造、历史与数据渐渐了然于胸。

承启楼建于1709年,全楼四圈,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所有圆土楼中最大的一座,享有“土楼大王”的美誉,台湾桃园“小人国”及深圳锦绣中华微缩风景区都陈列着该楼模型。楼名何谓承启?楼门对联作了很好的阐释:“承前祖德勤或俭,启后孙谋读与耕。”鼎盛时期,承启楼曾有80家住户共600多人栖居其中,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如今,承启楼内还住着江姓57户300余人。一首民谣对它作过形象的描述与概括:“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里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与建成不到一百年的振成楼相比,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的承启楼显出几分老迈。风雨的侵袭与岁月的剥蚀在它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外墙斑驳,可明显见出一条条细长的裂缝。然而,它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稳稳地蹲伏着,那朴实、浑厚、巨大的形象,与山水田园浑然一体的和谐,让人觉得承启楼不是一座人造的民居,简直就是上帝的造化,闽西南红土地的天然生成。

启承楼内部自然也以《易经》八卦原理结构修建,与振成楼及其他土楼相比,它对《易经》的运用更加严格。按照太极生两翼,两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大卦排列衍生六十四小卦,每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的原理进行合理布局。于是,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整幢土楼以中厅为核心,有外环、二环、三环等圆形房屋环绕,左右两口水井,分为八个相隔的单元。若细细算来,外环为楼房,共四层,每层72个房间,外环计288个房间;二环、三环为平房,越往内里,圆圈越小,房间也越少,二环有房间72个,三环为36间。所有房间加在一起,不多不少正好384间,与《易经》的384爻全然吻合。计算房间的数目固然有点枯燥,但当你面对一组奇妙得颇有一点神秘味道的数字时,不得不叹服工匠们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领会、巧妙运用及独特创造。

不论方楼、圆楼、五凤楼,所有土楼结构,皆大同小异,承启楼自然也不例外。而我对它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那么多的大人小孩住在一个半封闭的土楼内,外出劳作,回屋歇息,大到防御外寇保卫家园,小到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大家进进出出,吵吵嚷嚷,却能秩序井然,和睦相亲,传统人伦的亲和力之强,着实让人感慨不已。承启楼有一幅堂联,很好地道出了个中奥妙:“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

承启楼两旁,有比它历史更为悠久的世泽楼、五云楼等,有华侨投资修建的侨福楼,还有深远楼等其他土楼,它们连成一体,构成了高北村土楼群风景区。

土楼冬暖夏凉,同一有着血缘关系的家族居住一室,氤氲着别致的生活情调与韵味。关于土楼的优越特征,可大致概括为五点:一、充分的经济性。土楼的建材主要是黄土与杉木,客家人就地取材,无须外地输入,拆除后墙土可重复使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木料也可二次使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建造时往往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农闲冬季,族人大多参与其中,人人都可充当一名建筑工人的角色,大大降低了建筑费用;二、良好的坚固性。土楼可抗震、防风、防火,功能多样;三、奇妙的物理性。土楼墙体厚实,热天防止酷暑入内,冬季隔绝寒风侵袭,雨天吸收水份,干旱释放水气,形成一个冬暖夏凉、水份适中的气候环境;四、突出的防御性。土楼诞生在冷热兵器的过渡与交替时代,它那特殊的建筑结构可庇护居民安然无虞;五、独特的艺术性。不论内里结构,还是外部造型,土楼既雄浑壮观,又精妙绝伦,宛若天然。楼与楼之间,布局间隔也极有规律,显得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有着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在当今方兴未艾的旅游热中,土楼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毋庸讳言,土楼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通风、采光、隔音效果较差,特别是卫生条件欠佳,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三、四层卧室无法建造卫生间,居民至今仍使用原始古旧的拎式马桶。正因为土楼与现代民居相比存在差距,西方式洋楼已大规模进入闽西南、粤东北地区,土楼的地盘被挤占,数量在减少,大部分居民早就搬入新建的钢筋水泥楼房。沿途行来,我们见到了不少歪斜欲坠、弃而不用的废旧土楼。

土楼作为一种区域性建筑,与具有普适性功能的西方楼房相比,不论是实用性、科学性,还是多样性、开放性等方面,的确存在许许多多的缺憾。在全球化、现代化风暴急骤席卷世界各地的今天,中国社会在转型,中国建筑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性的转变,由土木砖瓦改为工业生产材料,由经验的结构形式变为科学的结构形式,由简单的通用型空间转为复杂的多类型功能空间……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便是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建设的突进,一幢幢西方式新型建筑拔地而地,大中城市、小镇乡村概莫例外。除非情况极其特殊,今天已很少有人继续采用传统建筑材料,按照传统构造方式建造老式房屋了。全球化、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土楼作为一种与华夏大地融为一体的生态建筑,面对当代建筑主流强势话语——钢筋水泥楼房的侵袭,自然没有必要毫无立场地曲意迎合,然而,我们能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吗?

土楼,将面临着怎样的未来与命运?

为保持建筑的个性特征,保留传统建筑内涵,当代中国建筑师积极努力着的,便是在新式建筑内外,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元素或符号,这样的中西合璧建筑几乎随处可见。

土楼,是作为一种文物建筑继续保持原状存在下去,还是增添某些新的内涵与元素成为更适合居住的民屋……

在楼主的款款情谊中走出承启楼,我极想继续我的土楼之旅,将有关思绪、问题好好地梳理一番。承启楼的周边地区,还有着好多声名远扬的土楼,如永定县的遗经楼、初溪土楼群,南靖县的和贵楼、怀远楼、河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等等。特别是田螺坑土楼群,四座圆楼簇拥一座方楼的梅花型图案,在画册、电视上想必出现过成千上万次吧?那里不仅是我极想去的所在,且离承启楼只有十公里左右。可前往田螺坑土楼群没有车辆通行,而卡丹兄又必得于当晚赶回龙岩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于是,我只好长叹一声,遗憾作罢。

所有物事,不可能完美无缺,太过完美,反而虚幻不真实。从某种角度而言,缺憾也是一件好事。对土楼而言是如此,于我的此次土楼之行也可作如是观,正因为留下了遗憾,才有可能点燃我下次前来探寻观光的兴趣与激情。